新聞專區

65歲該服用史達汀嗎?預防初次心臟疾病無效!
2017.06.01
65歲該服用史達汀嗎?預防初次心臟疾病無效!
最近發表於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指出對於65歲以上的人史達汀無助於降低初次心/血管事故發生的風險。   史達汀是降血脂藥物,其作用是降低肝臟產生的膽固醇及移除血液中的膽固醇。2016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最新的指引中,並沒有建議75歲以上的人服用史達汀來預防初次心/血管疾病發生。   為了瞭解史達汀用來預防老年人初次心臟疾病的效果,紐約大學醫學院的Benjamin H. Han教授的團隊使用1994-2002年治療高血脂及高血壓的臨床試驗ALLHAT-LLT的資料。該團隊分析其中65歲以上、有高血壓、血管沒有阻塞情形的2,867名參與者,參與臨床試驗時一半的人被隨機地指示每日服用40毫克的史達汀Pravastatin,另一半持續依照其醫師給予的照護方法,如生活習慣的改善等。   結果發現,這兩組在全因死亡、特殊原因死亡及冠心病事件上沒有顯著差異,而且還發現服用史達汀的組別比另一組的死亡人數還高一些。再者,兩組在心臟衰竭、中風及癌症的情形上結果相似。這些結果顯示史達汀對於年長者的初級心/血管疾病預防並沒有幫助。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Gregory Curfman博士認為,醫事人員在開藥或讓年長者持續服用史達汀前,應先考量一些可能與史達汀有關的風險,如肌肉骨骼疾患、記憶力衰退及認知問題等,並且評估史達汀可能增加其死亡率,避免影響年長者之健康。   資料來源:JAMA Internal Medicine、Daily Mail、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完善生育環境
2017.05.31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完善生育環境
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與全台各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於5月26日齊聚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本屆會議以「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為題,聚焦生育相關政策的討論,要求政府完善生育環境。   在上午的會議中,團體代表們與衛生福利部代表就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與坐月子等議題的現況、政策制訂與改善方向進行深入的討論。而針對今年主題,台灣女人連線於會前進行了「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由台女連副秘書長陳書芳報告調查結果。   最後,為提供政府完善生育環境相關政策建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共同擬定了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會後,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偕同立法委員李麗芬拜會衛福部,就生育相關議題與衛生福利部相關單位溝通意見,並遞交行動宣言。在衛福部何啟功政務次長的主持下,衛福部承諾將進一步研商相關政策落實的規劃,並在過程中邀請相關團體代表提供意見。   以下為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之宣言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完善生育環境— 行動宣言 2017.05.26 「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長期關注女性「生育」議題,2004年第7屆會議,以「營造伙伴關係的生產環境」為主題,對生育計畫書、生產過度醫療、生產風險機制等內容做出建言;2015年第18屆會議,以「深耕與展望—性別健康政策檢視」為主題,全面檢視歷屆行動宣言落實的狀況,對前述生育主題再次督促政府有積極的行動。歷經十數年,「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終於在2015年年底三讀通過,卻鮮為人知;生產計畫與友善生產環境遲遲未能落實,而「母嬰親善」則因政策執行過當亟需檢討,因此2017年行動會議將就下列主題提出政策訴求。   首先,「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在台灣女人連線及台灣女人健康網絡12年的堅持推動下,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意即當發生重大生產事故時,國家即時給予救濟,減輕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的傷痛,避免醫療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這是世界上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首例,為女性權益的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多數民眾仍不知曉此制度。根據「2017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有將近90%女性不知此救濟制度,實有宣導之必要。   第二,生產計畫是落實產婦自主性的工具,產婦藉此瞭解即將經歷的產程,並在充分被告知下對一些醫療處置做抉擇。根據「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90%以上女性認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包含「生產風險及對應的醫療處置」、「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與「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2014年衛生福利部推動以生產計畫為主概念的「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滿意度高達90%以上。因此,政府應積極規劃「生產計畫」政策,以符合女性的期待。   而為確保對孕產婦所提供之生產資訊的專業性與完整度,生產計畫應納為孕婦健康手冊必要的章節。但經過多年與醫界及政府單位的溝通,生產計畫的具體內容與執行方式卻仍無共識,有待政府強力支持。   第三,為推動母乳哺育,政府自2001年起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認證。這看似成功、溫馨的政策,實際操作上出現醫療院所為求良好認證成績,以幾近強迫的方式要求母親配合的現象,不但忽視母親的需求與自主性,對母親並不親善,更營造出不哺餵母乳就不是好媽媽的氛圍,帶給母親巨大身心壓力。同時,在衛教訊息中,沒有哺餵母乳之外的選擇、說明與輔導,讓有哺餵困難或選擇不哺餵母乳的母親僅能自己摸索。近年來,國際間針對母乳哺育議題已有諸多反省與修正:友善母親照護,尊重哺育方式是女性自主的選擇,國家應給予母親及大眾充分且正確的資訊,以利選擇,並以「支持」母乳哺育,代替「促進」母乳哺育。政府應積極檢討當前的「母嬰親善」政策、督導執行情況的合理性,建立真正親善母、嬰的環境。   最後,根據「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將近95%女性產後有「坐月子」,為避免女性對於不同坐月子概念的混淆與衝突,衛生單位應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以促進身心健康的衛生教育與產後照護。近年來民眾對產後照護機構的需求急速增加,但有將近85%女性無法分辨「坐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之家」的差異,可能導致對服務內容的錯誤期待與消費落差,並且在發生意外或糾紛時無法有效地申訴、檢舉,主管單位應積極地宣導兩者差異,提供民眾正確資訊。     綜上所述,為了完善生育環境,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 政府應積極宣導「生產事故救濟制度」,檢視其施行的結果及救濟金額的合理性。 * 政府應積極推動「生產計畫」政策,透過SDM方式,落實女性生產時的自主參與。 * 政府應增修孕產婦健康手冊內容,納入生產計畫及其相關生產資訊。 * 政府應檢討「母嬰親善」相關政策,提供多元新生兒哺育的衛教。 * 政府應倡導女性哺育自主之觀點,避免形塑「母乳哺育」為尊之唯一價值觀。 * 政府應積極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促進身心健康的衛生教育與產後照護。 * 政府應積極宣導產後照護機構的差異,提供民眾正確的消費資訊。    
+ read more
罌粟萃取物取代體外人工受孕?
2017.05.31
罌粟萃取物取代體外人工受孕?
一項由澳洲阿德雷得大學羅賓森研究所(University of Adelaide's Robinson Research Institute)領導,稱為H2Oil的全球研究,比較了1,119名婦女用油性或水性溶劑沖洗輸卵管的效益。   在油性溶劑組中,有近40%的不孕女性於六個月內成功懷孕;而水性溶劑組,在半年內成功受孕的機率則為29%。研究中使用的油性溶劑是Lipiodol Ultra-Fluid,這是一種來自罌粟籽的碘化脂肪酸溶劑,目前可在全球47個國家中使用。   研究同時發現在1917年已有首例使用罌粟籽油沖洗輸卵管的程序,且具有顯著的助孕效益。研究人員表示,不確定油性的罌粟萃取物是如何改善懷孕機率的,但是其成本低廉的特性,可以替代昂貴的體外人工受孕。   研究者Ben Mol教授表示,他母親就是接受同樣程序後受孕的。他說,研究結果有助於證實古老的醫學技術在現代醫學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在只進行一次治療程序的紀錄中,油性溶劑組懷孕成功率明顯地來得較高。對於那些除了尋求體外人工受孕治療外,無法採取其他行動的不孕女性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結果,提供了新的希望。但是在考慮生殖治療的方案時,應該要與醫生進行討論。   Mol教授說,我們普遍認為這個過程將輸卵管中的雜質「沖洗」出來,對於提升受孕機率有所幫助。然而,事實是我們仍然不明白是什麼造成了這結果,所以必須對這個機制做進一步的研究。   另外一項來自蒙納士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Monash Biomedicine Discovery Institute)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發現,高齡女性卵子中的保全蛋白控制蛋白質含量的能力低落,往往導致流產和殘疾,這可能是婦女因其年齡增長而導致生育能力下降的主因。     資料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Daily Mail    
+ read more
媽媽們的超音波掃描焦慮有損胎兒健康
2017.05.26
媽媽們的超音波掃描焦慮有損胎兒健康
超音波掃描對胎兒可能有危險已非秘密,婦產科醫生有義務要向準媽媽解釋這個風險,不過超音波使用比率似乎不斷上升中。最新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一的媽媽患有「掃描焦慮」,進行額外的掃描。專家警告,過於頻繁的無線電波可能對胎兒有所損害。   育兒網站ChannelMum.com對2,000名媽媽進行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準媽媽由於對胎兒健康感到焦慮,付出額外費用進行超音波掃描,專家們稱之為「掃描焦慮」。   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一的媽媽進一步承認,她們只是想「檢查」寶寶,並沒有特定的醫療原因。而進行額外掃描的人之中有20%進行了兩次,而18%的人進行了三次以上。2%的人甚至承認到從懷孕到分娩之前,會進行9-10次額外的超音波掃描,一個月超過一次以上。   令人擔憂的是,某些診所提供的超音波掃描時間超過30分鐘,這與醫療指導原則不符。   在美國和英國的醫療指南中,建議在懷孕第12和20週進行超音波掃描,以監測胎兒發展情況。這些建議是建立於相關的研究上,並考慮到超音波掃描的危害及好處。除了這些建議之外,進一步的超音波掃描應在臨床上根據婦女與胎兒的需求而定。   然而,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女性需要這種額外的胎兒「確認」可能反應了其對懷孕有許多不安,需要更多支持。而這些支持可以透過產前衛教、生產計畫等方式協助提供。   目前,我國產檢只有一次在20週的超音波,婦產科醫學會則建議產前3次超音波檢查,最後一次在32─34週,檢測胎兒的大小及狀況,確保分娩的安全。   資料來源:Daily Mail      
+ read more
為何高齡婦女難生育?關鍵原因大解密
2017.05.25
為何高齡婦女難生育?關鍵原因大解密
我們都知道女性的生育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加慢慢降低,但是背後的原因尚不清楚。最近來自澳洲的研究團隊發現了高齡婦女容易流產或其胚胎容易染色體異常的關鍵—「分離酶抑制蛋白質(Securin)」。   女性在排卵前,卵子形成的過程會發生兩次細胞分裂,分別為「第一次減數分裂」及「第二次減數分裂」,而分離酶抑制蛋白質在分裂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當該蛋白質的含量不足時,容易讓卵子的染色體異常及受精卵著床失敗。   而研究發現,高齡婦女的卵子內的分離酶抑制蛋白質不足,使「第二次減數分裂」無法正常進行,以致於高齡婦女卵子中的染色體會異常。   雖然研究發現了為何高齡婦女難生育的原因,但是還是不知道為何高齡婦女的「分離酶抑制蛋白質」會衰竭。不過,此研究為高齡婦女之生育力嶄露曙光,未來可能透過調節「分離酶抑制蛋白質」的含量,或者控制另一種名為分離酶(separase)的蛋白質,讓減數分裂順利進行,降低高齡婦女流產或其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   資料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5          
+ read more
男人和女人打骨子裡就不同
2017.05.24
男人和女人打骨子裡就不同
男人和女人如何真的不同! 最近研究專家有突破性的發現。他們分析20,000個基因時,發現男人和女人有6500個基因不同。這對將來診斷治療從疾病到生育的一切,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這個發現源自於以色列Weizmann Institute 分子遺傳部門的兩位教授Shmuel Pietrokovski和Moran Gershoni幾年前做研究時,想知道為何人類某些疾病的傳播很平常。   當時他們特別聚焦在15%想生小孩,卻有不孕症的配偶,顯示破壞生育能力的基因突變很普遍。常識以為這些突變會減少生育的數量,影響這些物種的生存,自然會被淘汰。研究結果發現精子形成的基因,若突變仍會持續遺傳,不管對男性多麼不利,因為這些基因只特屬男性,他還是會被另一半來自女性的基因結合而延續。   2017年2月這兩位教授發表在BMC生物學期刊的一項新的研究,擴大了基因分析範圍,不只是生育能力而已,在其他方面男人和女人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 也不同。   他們以GTEx(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計劃大規模的研究記錄中,大約550位成人器捐者內臟和身體組織的基因表現。分析了20,000不同的基因,以性別和各個身體組織中基因表現的不同來分類。   研究專家想知道兩性累積突變的傾向,以了解天擇(nature selection)對有害的突變,其容忍或捨棄的程度有多少。   他們發現,越特屬於性別的基因,天擇越少,表示其留傳的可能性越高。而男性基因的天擇又較女性鬆散。研究專家雖不知原因,但試圖引用1930年代,性的進化論來解釋。 Pietrokovski教授以為,在很多物種中,女性只能限量地產生自己的下一代;男性則可以很多。所以物種的生存會仰頼能生育的女性,多於男性。因此,對於女性性基因的把關自然嚴峻些。   研究專家也發現其他基因表現男女的不同,如下: 相較於女性,男性皮膚上的毛髮生長基因表現較高; 男性肌肉建構有較高的基因表現,女性則是脂肪儲藏; 男性受帕金森病影響多且早,而女性大腦有一個活躍的基因保護神經細胞,不受此病影響; 在乳腺上,男性有完整乳房的裝備,但無作用,可能是有一半的基因沒有表現,有些基因用來壓抑乳汁的分泌; 有些基因僅在女性左心室有所表現,其中一個基因和鈣質的吸收有關,此基因表現隨著年紀而減少,可能保護心臟直到更年期。隨後,心臟病和骨骼疏鬆就相継發生生。 女性肝臓調整藥物新陳代謝的基因表現,進一步證實了男女在代謝藥物已知的差異。 專家以為,基本的基因組每個人幾乎相同,但在身體裏或個體間的作用有所不同。性別之間的不同,可以看到進化呈現在基因表現的層次上。矛盾的是,與性別相關的基因,產生有害的突變時,比較傾向於遺傳下去,包括破壞生育能力。  研究強調,基因造成疾病的原因和治療上的反應,在兩性的差異上需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