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助生圓夢?!政府將推人工生殖三階段補助
2014.08.28
助生圓夢?!政府將推人工生殖三階段補助
  少子化一直是影響台灣人口結構的一大問題,近日,衛福部提出了補助人工生殖手術的助生政策,期望能藉此提升生育率,改善少子化的問題。   這項政策被規劃為三階段執行,依序補貼中低收入戶與低收入戶;家戶所得平均70%以下;家戶所得平均130%以下的不孕夫妻進行人工生殖手術,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開始實施。   此政策的提出引發了各界議論,畢竟,除了生理上的不孕問題之外,以當前台灣的經濟環境而言,要生養孩子是一大挑戰,這也是很多人遲遲不敢生的原因。政府若真的有心改善台灣的人口問題,除了提出助生政策之外,其他相關的醫療、托育、教育各層面也都應有健全的配套措施,相關環境品質一併提升才能達到實質的功效與意義。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 read more
「完美爸媽」文化給新手父母莫大壓力!
2014.08.27
「完美爸媽」文化給新手父母莫大壓力!
在過去30年,心理健康專家不斷強調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的危險,卻忽視其他周產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父親的角色,最近一項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認為,我們應該要提升所有新手家長,包括新手爸爸在內,與周產期有關的心理健康意識。   研究作者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Carrie Wendel-Hummell,她首先提到媽媽與爸爸都應該注意周產期階段的心理健康,如憂鬱症、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病及躁鬱症,這些心理問題都與新生兒的來臨有關。研究作者對17名新手爸爸及30名新手媽媽進行深度質性訪談,這些參與者包括來自低收入與中產背景家庭。雖然作者沒有對這些參與者的周產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診斷,但每位參與者都經歷過前述之中至少一項疾病的症狀。   Wendel-Hummell表示,由於過去新手媽媽的產後憂鬱討論都僅歸因於荷爾蒙變化,但實際上相關證據非常有限,而生小孩是生命中的重大變化,也是生活壓力的來源之一,因此有更多證據顯示生活中的諸多風險才是造成產後憂鬱的主因。根據研究訪談,有憂鬱傾向的父母所舉出的困擾包括:社會文化對育兒工作的期待標準過高、與另一半關係緊張、在家庭與工作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以及環境貧窮,都對他們造成莫大的壓力。   低收入的家長多面臨低薪與工作不穩定,使他們難以負擔有品質的托育照顧、以及安全的交通與居住環境,同時他們也無法支付出心理問題的治療費用。相對來說經濟狀況較佳的家長則反映,必須成為「完美爸媽」給他們很大的壓力,因為常須奔波於家庭與工作之間,盡力想要在兩者間尋求平衡,當這些新手爸媽若無法達到社會期待,會感覺挫敗與罪惡。研究特別提到,大多數人都只重視母親與寶寶,卻忽略父親的角色與他們的情緒問題,尤其是這些新手爸爸常因工作場域未有家庭照顧假的親善政策、及父職準備教育而產生壓力。   Wendel-Hummell最後認為,我們應在懷孕晚期與產後一年之間讓高風險的新手媽媽與新手爸爸一起接受周產期心理健康的篩檢,同時改善育兒假、病假工資及健康照護補助等政策,調整完美父母的育兒文化期待,並鼓勵周遭的親友與社區能提供支持,將被視為個人責任的育兒工作,在社會及家庭政策面上著手進行改變,才會對新手爸媽的心理健康有益。   資料來源:美國社會學協會109屆年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109th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老人照顧工作 女兒做得比兒子多!
2014.08.25
老人照顧工作 女兒做得比兒子多!
  傳統觀念視家務勞動與照顧工作為女人的責任,而婦女運動不斷努力希望能改變這樣的性別規範,讓女人能不再受到僵固的性別角色所縛。日前一項在美國社會學協會上發表的研究指出,雖然美國社會從1970年代開始慢慢走向性別平等,但即使到了2000年代,在家中,依然是女兒會竭盡所能照料好父母,但兒子還是做得很少!   這項由普林斯頓大學Angelina Grigoryeva教授領導的研究分析美國2004年的「健康與退休調查」中2萬6千名50歲以上成年人的資料。結果發現,家中女兒每個月花在照顧年老父母的時間平均有12.3小時,但男性卻只有5.6小時,也就是說,女兒在這上面所花費的時間是兒子的兩倍、或者是多花了將近7小時的時間。   研究指出,針對造成照顧父母的時間長短差異,在女兒部分因素眾多,最主要都與工作或育兒有關,但兒子卻只受家中其他照顧者如姊妹與其中一個家長能否提供照顧影響。根據研究,一旦兒子有一個姐妹,那麼他花在照顧工作上的時間就會減少,但這在女兒身上卻是完全相反,Grigoryeva教授解釋,這表示兒子們會將他們的照顧父母責任轉給了他們的姊妹。   研究提到,許多研究皆已指出家中的照顧者常在自己的工作與照顧工作間蠟燭兩頭燒,一來可能會使照顧者必須放棄工作、或被迫從事較低薪的工作,再者照顧工作也會造成照顧者因必須負擔照顧所需的沉重開銷而可能發生經濟困難。此外,由於女性與家庭的情感連結比男性緊密,家庭照顧工作對女性造成的壓力易使女性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死亡率較高等。由此可知,照顧工作的性別不平等對女性的經濟與健康都有莫大傷害。     資料來源:美國社會學協會年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台灣年長婦女血糖值深受配偶健康狀態影響
2014.08.21
台灣年長婦女血糖值深受配偶健康狀態影響
  在亞洲,婚後妻子須擔負的家庭照顧責任常比丈夫要重,家中老小都要由女人來照料,過去研究曾指出當配偶在年老時生病或失能,對女性健康造成的傷害將遠大於男性。近日又有一項由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所作的台灣研究再度證實這個結論,研究發現一旦丈夫的健康狀況愈差將會使妻子的血糖濃度上升,連帶造成妻子健康受損。   研究團隊使用台灣中老年人健康與生活追蹤研究的資料,當中包括597位54-90歲的健康成人,這些人在2000年接受健康檢查測量血糖且報告伴侶的健康狀況,並於2006年再進行一次。資料分析後發現,丈夫健康狀況在這六年間變差的婦女,其血糖濃度將會上升,但當情況相反時,丈夫的血糖並不受影響。惟當配偶過世時,男女雙方的血糖濃度都會上升。   研究作者之一Noreen Goldman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與過去發現一致,研究推測可能有多項因素造成這樣的性別差異,包括年長婦女因為照顧先生,使得她們沒有足夠時間休息、運動或例行性就醫,再者,長期或密集性的照顧工作可能導致婦女覺得孤立及憂鬱,進而影響飲食習慣、無法適當控制血糖。   然此研究由於使用台灣資料存在限制:台灣老一輩世代認為女性應是家庭主要照顧者,不願進入照護機構接受照顧,但年輕世代間的性別規範由於雙薪家庭模式的影響可能有所改變。不過,這項研究的結果對健康宣導者及醫事人員仍然有幫助,可以提醒他們應多加注意那些配偶患病或死亡的年長民眾之健康,他們較有可能成為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       資料來源:老化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 read more
鹽吃多吃少對心血管健康都不好!
2014.08.19
鹽吃多吃少對心血管健康都不好!
  一般人都會認為鹽分攝取太多會對腎臟及心血管造成負擔,容易導致高血壓、水腫及心血管疾病,因此一直以來不斷有研究在討論是不是降低每日鈉攝取量就會對心臟健康有益,至今各界仍有歧見。日前一項加拿大的研究指出,雖然鈉攝取量過高對健康有害,但攝取量過低同樣也是不好的。   這項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進行的研究共有10萬名來自18國的民眾參與,研究團隊分析參與者的尿液中鈉含量來估量他們的鈉攝取量。   結果發現,鹽分攝取過多會增加心臟病與死亡風險,尤其是對高血壓、肥胖與年長的民眾傷害較大,但是攝取量過少也對健康有害,根據研究數據,每天攝取的鈉含量低於3公克,心臟病與死亡風險會增加27%。鈉攝取量在介於3至6公克之間,相當於7.5至15公克的鹽量,心臟病與死亡風險會比較低,已在此範圍內者再降低鈉攝取量對血壓並無明顯影響,但是一旦攝取超過或低於這之間的份量都會對健康不利。   研究作者之一Andrew Mente助理教授表示,目前與心臟病預防相關的指引,針對每日鈉最高攝取量的建議是在1.5至2.4公克之間,但全球只有5%的人按照這些建議量食用,顯示這些建議並不實際,而且這些建議也與這項研究的結果出現相左。因此,Mente助理教授認為,與其強調鈉攝取量,我們更應該提醒民眾要的是追求健康的飲食及生活型態。   對此研究結果,美國心臟協會(AHA)質疑其有效性,並深信其他證據已顯示降低鈉攝取量會使血壓下降,連帶也與心血管疾病事件減少有關連,同時,另一項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也指出,每天鈉攝取量超過世衛建議的2公克,可能導致每年有165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因此,AHA仍會維持其現今的指引建議,認為每日鈉攝取量低於1.5公克對心臟健康是最佳的。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服用阿斯匹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各界看法不一
2014.08.15
服用阿斯匹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各界看法不一
  阿斯匹靈對男女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不同已得到證實,對男性可預防心臟病,但不能預防中風;對女性可以預防中風,卻不能預防心臟病。但是,對於阿斯匹靈要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與次級預防藥物,國際間各醫學會、政府健康單位及醫學研究出現不同聲音,使得這項爭議持續存在。 根據現今美國心臟醫學會(AHA)針對阿斯匹靈的服用指引,心臟病高風險者可依照醫師指示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心臟病患者則應定期低劑量服用。美國預防工作服務小組(USPSTF)評估後的立場是,服用阿斯匹靈的效益仍大於出現腸胃道出血的副作用,因此在初級預防部分,USPSTF建議45-79歲男性服用可以預防心肌梗塞、55-79歲女性服用可以預防中風。AHA與USPSTF基本上認同高風險族群與特定年齡的民眾可以服用阿斯匹靈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但今年五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向消費者發出一項重要訊息表示,在仔細檢視過多項大型試驗研究後發現,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復發(次級預防),但現有證據並不支持有家族病史或動脈血管疾病徵兆的民眾服用,其作為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的效益仍未確立,腦部或胃部出血的副作用卻都是已經肯定的。 同時FDA也提醒,正考慮服用阿斯匹靈的民眾應與醫師針對藥物的效益風險進行溝通瞭解,由醫師建議服用的劑量與頻率。由於阿斯匹靈具有降低凝血的功能,因此民眾須注意它與其他血液稀釋劑併用的危險,而且也不可與其他止痛劑與某些成分長時間併服,這些注意事項民眾應仔細閱讀藥品標示上的說明。 然而,日前一項英國倫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大型回顧性研究在檢視200個研究後卻發現,平均風險的成人在每日服用70至325mg不等的阿斯匹靈長達五年以上,癌症、心肌梗塞、中風、早死的發生風險都有改善。根據研究數據,服用10年以上,合併發生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對風險,女性降低7%、男性降低9%,以50-65歲年紀的成人服用達10年會達到最佳效果。這項研究雖然發現阿斯匹靈會導致出現出血的副作用(2.2-3.6%),但研究認為這相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效益來說仍是極微小的。這個研究最後建議正考慮開始定期服用阿斯匹靈的民眾仍應先請益醫師的意見。這項研究的結論顯然與AHA及USPSTF一致,但與美國FDA相左。 前述爭議焦點著重在到底阿斯匹靈是否適合成為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的藥物,但對於其在次級預防的效果並未出現歧見。不過,就在FDA訊息發布後隔一個月,英國國家醫療標準機構(NICE)公布了新的指引,建議有心房纖維顫動的病患不要服用阿斯匹靈,而改服像是華法林 (Warfarin)或其他較新型的抗凝血劑,因為有許多研究證據都顯示,阿斯匹靈與其他藥物比起來,預防病患發生中風的功效實際上比較小。但英國心血管疾病基金會(BHF)的Peter Weissberg教授表示,這並不代表阿斯匹靈在其他狀況的病患身上也沒有預防心臟病及中風的效益,病患若不清楚是否要繼續服用阿斯匹靈,應與醫師溝通討論。   資料來源:美國FDA、腫瘤學年報、PressTV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