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3
看見痛痛女孩的痛
陳書芳/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痛痛女孩,稱呼的是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事件的女孩們。
這些女孩,在接種疫苗後不久身體陸續出現不舒服症狀,有身體各處疼痛、肌肉無力、關節腳踝膝蓋腫脹、疲倦等等情形,嚴重時對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不斷跌倒、無法正常行走、上下樓梯需要他人背著、穿鐵衣、坐輪椅、臥床等。
丕變的人生 失色的未來
台灣女人連線關注HPV疫苗許久,這幾年陸續接獲多起痛痛女孩的申訴,其中不只青少女,也有成年女性,累計超過30起。
每回接觸痛痛女孩,聽著他們訴說經過,我們總是非常的沈重、無力。原本該是青春活潑的年紀,因為身體的病痛,不斷地就醫、吃藥、打針,無法正常上學、外出,心情也變得抑鬱。有些孩子出現嚴重的身心狀況,嘗試自殺,讓家人好不擔心,必須時刻陪伴。也有女孩擔心自己的病痛影響家中經濟,成熟地令人心疼。
這麼多人有類似的經歷 真的只是巧合?
讓我們不寒而慄的是,這些互不相識的孩子與家庭,卻有很雷同的經歷。當孩子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時,家長大多以為是成長痛或運動傷害,帶著孩子到國術館、中醫、小兒科等地方治療,花費了許多時間精力和金錢,症狀卻不見緩解。當情況越來越嚴重影響生活與就學時,才發覺情況比想像的嚴重,尋求其他醫療照護與資訊時,驚覺一切可能跟疫苗有關,卻可能因為這樣錯失了治療與診斷的時機。
當我們研究國際間的情況時,日本、英國、西班牙、愛爾蘭、哥倫比亞等地都有相似的情況,女孩們無法得到適切的醫療照護,政府單位也無法回應,受害者自主地形成組織,或告政府、或告藥廠,同時期待醫療體系能進行相關研究,提出解釋。
然而,這些真的只是巧合嗎?我始終相信,當這麼多人有類似的經驗,而且情況還在不斷複製,意味著現行體制或醫學有未看顧到或無法解釋之處。
亦或是,藥廠強大的遊說力量影響著醫療體系,讓大家不願正視痛痛女孩的存在?
沒有人願意一起找答案
近來,因為武漢肺炎疫苗引發社會關注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主要在處理疫苗接種受害的救濟。多位痛痛女孩提出了救濟申請,審議小組認定痛痛女孩的狀況跟HPV疫苗無關,不予救濟。家長們無法理解、無法認同這樣的結果,正與衛福部訴訟中。
國內首例痛痛女孩與衛福部的訴訟案,一審時,法院著重受害救濟制度的「從寬認定」精神,判決痛痛女孩勝訴。但衛福部罔顧政府的責任並忽視救濟的核心精神,提出上訴持續與人民相告,令人寒心。
對家長而言,救濟金額從來都不是重點,而是孩子在接種疫苗後開始生病,人生路途丕變,卻沒人可以給他們一個解釋。醫療體系、衛生主管機關一直告訴他們這跟疫苗沒有關係,甚至用「心因性」意指是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們實在無法接受。
但卻始終沒有專家願意試著找答案,甚至連聆聽都不肯。常見的狀況是,去就診時,醫師都還未詳細問診,便直接否定孩子的病況,說這跟疫苗無關,讓這些家庭被感孤獨,覺得被國家、被醫療體系遺棄。
對女孩們來說,她們只想回到那些不用吃藥不需打針,可以正常上學和朋友外出,自在地去運動的平凡日子。原有的充滿希望的未來也只剩下每天起床時身體不要疼痛、好好行動不要讓家人麻煩這樣微小的企盼。
我們盡力 但倍感無力
每當痛痛女孩與家長們見到我們時,眼中多少都閃爍著希望,期待能有些改變或進展。但我總會想,真的能為你們做到些什麼嗎?
我們會繼續陪伴與關懷,也支持他們的訴訟之路。但當所有體制與思考都否定這些存在時,我們究竟能做什麼呢……
+ read more
2021.11.12
您的心臟可能有一個「最佳就寢時間」
是否有一個理想的就寢時間讓你避免心臟病?
顯然有!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晚上 10 點到 11
點之間倒頭大睡可能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理想時間。
這一發現可能值得關注,因為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午夜或之後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25%;在晚上 11 點到 11 點 59 分之間睡覺的人風險增加
12%;晚上 10 點之前入睡的人風險增加
24%。按性別進一步分析,女性與心血管風險增加的相關性更強。研究作者說,增加的風險可能歸因於身體晝夜節律
— 其內部生理時鐘 — 的改變。
為什麼幾點睡和心臟病有關?
英國 University of Exeter 的首席研究員 David Plans 解釋:
晝夜節律系統控制著日常行為和生理節律。晝夜節律的中斷具有廣泛的影響,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並增加各種身心健康狀況的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
大腦中的中央時鐘控制著全身的晝夜節律。這個中央時鐘是通過暴露在光線下進行校準,特別是晨光,這是由眼睛中的受體檢測到的。
當身體檢測到晨光時,時鐘會重新校準。因此,如果一個人睡得太晚,他們可能會睡過頭而錯過這個關鍵的晨光時期。如果這種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晝夜節律就會被打亂。結果,會導致其他行為和生理節律產生影響,這可能對健康有害。
然而 Plans
強調,這項研究不能證明一個人睡覺的時間會導致心臟病,但如果得到證實,它也許就是一個可能的風險因素。
紐約州 Northwell Health 的睡眠醫學專家 Harly Greenberg
博士對研究結果發表了評論。他說:「這些結果強調了身體晝夜節律的重要性,並進一步證明,當我們的日常作息與晝夜節律不一致時,健康風險會增加
—
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洛杉磯 Ahmanson-UCLA 心肌病中心主任 Gregg Fonarow
博士說:「這些發現為睡眠開始時間相對於晝夜節律可能如何影響心血管健康提供了潛在的見解。然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研究如何進行
在這項研究中,計劃主持者和他的同事收集了 2006
年至 2010 年間招募的超過 88,000
名男性和女性的數據,平均年齡為 61 歲。
研究人員通過佩戴在手腕上的加速度計獲得了參與者在一周內何時入睡和醒來的信息。參與者還完成了有關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問卷調查。
在近六年的平均隨訪中,3.6%
的參與者患上了心臟病。大多數患者是在午夜或更晚睡覺。研究人員發現,最不可能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在晚上
10 點到 10 點 59 分之間睡覺。
在晚上 11 點到 11 點 59 分之間睡覺的人風險高
12%,晚上 10 點之前入睡的人風險高 24%。
該報告於 11 月 9 日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 —
數字健康》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1.11.9)
+ read more
2021.11.10
在飲食中添加草藥和香料有助於降低血壓
用香草和香料大量調味你的食物,不僅是讓你的飯菜更美味的好方法,它可能對你的心臟健康也有好處。
在一項控制飲食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 6.5
克 (約 1.3 茶匙)
藥草和香料調味的食物,與4週後血壓降低有關。
這些發現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幫助改善他們的心臟健康。
Evan Pugh University 的營養學教授Kris-Etherton
說,「在食物中添加藥草和香料是一種無需添加額外的鈉、糖或飽和脂肪,而可以增加風味好的方法,而且,如果你更進一步,將這些調味料添加到對你真正有益的食物中,比如水果和蔬菜,你可以通過食用這些食材獲得更多的健康益處。」
促進心臟健康的方法之一是監測和改善血壓。人們改善血壓的一種方法是限制鈉的攝入量,通常是在飲食中少加鹽。
Texas Tech University 的營養學教授Kristina
Petersen說,「雖然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被鼓勵用草藥和香料而不是鹽來調味他們的食物,以在不添加鈉的情況下增加風味,但人們對藥草和香料是否對健康有益卻知之甚少。我們很好奇藥草和香料如何影響心臟健康,因為它們用途廣泛,可以添加到許多不同類型的食物中。」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71名有心臟病風險因素的人。每位參與者都以隨機順序食用不同香料量的膳食
— 低量0.5 克、中量3.2 克、或高量6.5
克藥草和香料。每人隨機食用每種膳食四個星期,之間有兩週的休息時間。在研究開始時以及每種膳食之後,研究人員會從每位參與者身上抽取血液樣本。
這些添加的香料包括 24
種不同藥草和香料的混合物,從羅勒和百里香到肉桂和薑黃,旨在模擬人們在烹飪時全天使用不同藥草和香料的方式。
研究人員發現,高量藥草和香料的膳食者,其收縮壓低於中量草藥和香料膳食者;而其舒張壓也低於低量草藥和香料膳食者。
在整個研究中,加入香料等的食物,就是平時的料理,並非特別為心血管健康而設計的食材,但是,仍然發現了這些結果。
Kris-Etherton
說,「我們沒有減少鈉,我們沒有增加水果和蔬菜,我們只是添加了藥草和香料。這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確實以這些方式改變飲食,結果會好多少?」
研究人員表示,在未來,如果有更多將藥草和香料納入低鹽、低糖和低固體脂肪的健康飲食模式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指導未來的飲食建議。
該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1.11.8)
+ read more
2021.11.09
一個沒有人談論的懷孕風險 — 口腔疾病
懷孕會使先前存在的牙齒和牙齦問題惡化,進而導致妊娠併發症。
CDC報告說,孕婦患有牙齦疾病,這可能導致牙齒脫落,並增加子顛前症的可能性,這是一種嚴重的健康情況。
一些研究顯示,牙齦疾病也可能導致早產或低出生體重。
孕婦由於荷爾蒙改變、有些孕婦對酸性食物的喜好會增加、進食次數明顯增加亦或是有反胃、孕吐的情形,這些情形會造成口腔內的環境改變,讓口腔長期維持在容易導致蛀牙的酸性環境,進而增加蛀牙的機率。
因此,在懷孕前、懷孕期間和懷孕後獲得牙科護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台灣,政府提供孕婦每3個月一次公費洗牙服務。孕產婦手冊也有口腔保健的資訊,但是,孕婦在這方面的認知顯然不足。政府應加強宣導,產檢時醫師也應多加提醒,以確保孕產婦及胎兒的健康。
編譯來源:PREGNANCY & DENTAL CARE GO TOGETHER (2021.11)
+ read more
2021.11.08
停經後陰道的問題如何解決?
婦女進入更年期,雌激素減低會影響陰道的健康。缺少雌激素時,陰道上皮變薄,陰道皺褶減少,組織變得無血管且乾燥。這些改變促使了各種陰道與尿道的症狀,包括性交疼痛、排尿灼熱、外陰癢和不適,以及尿急和頻尿。
美國North Dakota州Pelican Health的護理醫學博士Kendra
Roloff建議停經後的婦女補充雌激素,以維持陰道酸鹼值,促使陰道上皮細胞的成熟,並促進血液流動、增加彈性以及滑潤。
為什麼要在陰道局部用藥?
因為口服的雌激素會被系統性的吸收,可能產生副作用,有安全使用的疑慮,且2002年發表的《啓動婦女健康》(WHI)研究造成很多對荷爾蒙治療的誤解及擔心。因此,醫師們會開立「陰道」雌激素的處方。
陰道雌激素有多種配方,有些適合某些婦女,有些不適合,但配方無高下之分。多數型式包括乳膏、圓環、錠劑和肛劑。
陰道雌激素雖有益,但目前仍存在使用的障礙。婦女大多擔心相關安全副作用問題、增加乳癌的風險和系統性的吸收。然而使用陰道雌激素時,因為是局部用藥,系統性的吸收非常少,血液雌二醇水平也維持在停經後參考值的範圍之內。
也有研究支持婦女有婦科癌歷史和心臟病的可以安全使用陰道雌激素,甚至大部分有乳癌史的婦女也可以。
我們了解陰道雌激素並不像口服雌激素會有系統性的吸收,所以也沒有相同的風險,然而「黑盒警示」中並未特別指出這點。因此陰道雌激素的使用,仍持續掙扎在恐懼和負面的訊息,這顯示出教育婦女口服和陰道雌激素的不同很重要。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21.11.02)
+ read more
2021.11.03
台裔Michelle Wu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
美國波士頓市長選舉出爐,因移民家庭所面臨的困難而從政的Michelle
Wu,成為下一任市長,並承諾讓這座城市更進步。
在波士頓左傾年輕選民以及黑人、亞裔和拉丁裔居民的支持下,36歲的Michelle擊敗了市議員Annissa
Essaibi George。
Essaibi George女士承繼前市長Martin J.
Walsh務實中間派的風格,得到了傳統權力中心的支持,如警察、工會和愛爾蘭裔美國工人階級社區。
「波士頓的每個角落都在發聲!」Michelle對著城市南端歡騰的人群說。「我們已準備好迎接這一刻,我們已經準備好將波士頓成為每個人的波士頓。」
Essaibi George女士在承認敗選時說:「我要向Michelle
Wu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是第一位女性、第一位有色人種、第一位亞裔美國人當選波士頓市長的人......我知道這絕非易事。」
Michelle在芝加哥郊外長大,因為就讀哈佛搬到波士頓地區,她的勝選開創了許多紀錄,她將成為加州和德州以外美國大城市中唯一的亞裔市長。
關於MICHELLE
Michelle在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後不久出生。在她童年,父母是美國政府機構的翻譯。20多歲時,她的母親出現了心理健康的危機,她深受打擊,也迫使她中斷職涯去照顧家人。
她從那次經歷中復出後,便投身於公共事務。
她與哈佛法學院Elizabeth
Warren教授建立了密切的關係,Warren教授幫助她從政。
作為波士頓市議員,Michelle經常與她的孩子一起參加會議,這畫面宣示性地改寫了歷史上一直由白人男性主導的議會。
州眾議員Aaron
Michlewitz是她的老朋友和支持者,她認為Michelle的勝選是她從政多年來紀律嚴明工作的成果。
「她並不總是耀眼,也不總是成為頭條新聞,」Michlewitz說。「當她走進一個房間時,不一定會表現得如此重要。但隨著時間過去,她會逐漸解決你關心的問題,你開始意識到她的技巧和對工作的投入。」
Michelle對改革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她將面臨迅速行動的壓力。但她承諾實踐政見,不負選民的期待。
編譯來源:NEW YORK TIMES(2021.11.0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