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png)
2025-02-05
【2025為女著紅十周年系列專題】「為女...
【為女著紅十周年系列專題】
為女著紅 走過十年
-歷年重要進展與成果-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台灣,根據2023年死因統計,每天更有超過40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是乳癌的5倍!為了提高大眾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認識,台灣女人連線於2016年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發起台灣「為女著紅」行動。
十年來,「為女著紅」已不僅僅是健康倡導,更是一場全民運動。在政府、醫界、企業、民間的共同推廣下,心血管健康的性別差異在政策及醫學上都逐漸獲得關注,包括投入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研究、推動具性別意識的心血管疾病政策、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引、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機制等,都有相當的進展與成果。
感謝在這十年間所有的參與者以及支持者,因為有您們的並肩與陪伴,才有今日的【為女著紅
走過十年】
♥2016 第一屆 要懂女人心 為女著紅—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
*
正式發起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台灣為女著紅日」,並與「紅色企業」台新銀行及太平洋SOGO百貨合作,於百貨門口宣傳「為女著紅」。
*
於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中以「看見女人「心」-消除心/血管健康的性別盲」為主題,提出五點政策建議包括:應投入更多的研究經費,鼓勵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應制訂具性別意識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應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讓女性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響應每年3月第2個禮拜五的「為女著紅」。
* 衛教單張:要懂女人心—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
♥2017 第二屆 為女著紅
為你心「動」—愛護妳的心,從運動開始♥
*
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及Curves可爾姿女性30分鐘環狀運動合作,以「促進女性保持活躍生活」為主題,開始在網路上舉辦「名人站出來」及「著紅行動」,透過網路社交平台讓更多人知道並響應「為女著紅」。
*
國民健康署開始以政府主責單位身分協助推廣並提供補助。
* 衛教單張:為女著紅
為你心「動」—愛護妳的心,從運動開始
♥2018 第三屆 與婦產科醫師談「心」♥
*
持續網路著紅行動,並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合辦「為女著紅
為心而跑」路跑活動,多位立法委員、衛福部代表與國際婦產科醫學會接共襄盛舉。
*
檢視「107-111年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計畫」,建議衛福部改善計畫之策略內容,包含:加入具性別差異的指引、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重視教育醫事人員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及鼓勵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並於行政院性別平等會提案。會議決議將把性別差異納入指引及研究計畫,並邀請委員參與醫事人員培訓課程之規劃與執行。
* 衛教單張:與婦產科醫師談「心」
♥2019 第四屆 健康「心」主張 男女很不同♥
*
持續網路著紅行動,並至北中南東舉辦10場全國巡迴系列座談會,促進社會認識心血管健康的性別差異。
*
於行政院性平會提案國民健康署「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107-111年)」及「研製心血管疾病照護指引計畫」,應納入性別差異及觀點。9月底衛福部提供之「心血管疾病照護指引」包含女性心血管健康專章;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研究提供了三高相關疾病之性別分析結果。12月中旬國健署回應已於心血管疾病防治人力培訓課程加入性別差異議題。
*
於行政院性平會提案建立癌症患者「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服務」之機制。國健署回應將針對「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服務」召開議題討論會議。
♥2020 第五屆 讓乳癌患者不傷「心」♥
*
持續網路著紅行動,與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推動「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服務」。
*
衛生福利部完成委託案「心血管疾病照護指引」(第11章為女性心血管健康專章),、「探討心血管疾病風險之性別關聯計畫」,以及「腫瘤心臟病學臨床照護及指引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計畫。
* 衛教資訊:讓乳癌患者不傷「心」
♥2021 第六屆 年輕不要輕忽妳的「心」♥
*
持續網路著紅行動,另礙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取消實體文宣,改以網路衛教、直播及電台宣傳方式進行宣導,並透過線上測驗瞭解民眾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推廣女性心血管健康認知,提醒年輕女性勿輕忽心血管疾病風險。
*
擔任「探討心血管疾病風險之性別關聯計畫」成果報告書面審查委員,提供具性別觀點之建議。
* 衛教資訊:年輕不要輕忽妳的「心」
♥2022 第七屆 男女有不一樣的〝心〞情♥
*
持續網路著紅行動,開始透過各地衛生局邀請首長響應,獲得7位縣市首長著紅支持,同時樂天啦啦隊有12位隊員響應,網路聲量大幅增加,成功擴及年輕族群。
*
持續透過行政院性平會追蹤「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107-111年)」及推動「心臟-腫瘤共同照護機制」。
* 衛教圖卡: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
♥2023 第八屆 貧血—女人心最重要的小事♥
*
推出「百業齊護女人心」活動,獲得上百商家、職人等各行業參與,共有158個合作機構、衛生機關等單位或個人透過官網及粉專協助宣傳,其中約130個來自本屆募集的「百業齊護女人心」夥伴。該年更獲得中央最高主管機關-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及10位政府單位首長、13位縣市首長的支持響應網路著紅行動。
* 衛教資訊:貧血不輕忽 女人心安護
♥2024 第九屆 LET'S GO RED FOR WOMEN著紅齊護女人心♥
*
持續網路著紅行動,全面邀請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各地方政府首長及立法委員參與,包括中央最高主管機關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共11位政務首長、蔣萬安、陳其邁等11位縣市首長、34位立法委員及多位民意代表響應。
*
台北、高雄市政府、衛福部社家署三場記者會同步著紅,當天共有8位立委出席著紅護心記者會,立法院議會亦全體配戴愛心胸章響應活動。
* 衛教資訊:女人心健康 妳不可不知的事
♥2025 第十屆 看見健康性別差異 從「心」開始♥
期待您的加入!
+ read more

2024-12-03
民團呼籲:反對侵害人權的代孕制度,請...
《人工生殖法》修法將於本週四(12/5)於立法院的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審查,其中五個版本包含了代理孕母制度合法化。
台灣女人連線與多個婦女團體、勞工團體、民間自組的行動小組於今(12/3)召開記者會。基於對女性人權與兒童最佳利益的保障,並呼應社會中眾多反對的聲浪,呼籲立委停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中關於代孕的審查,優先開放人工生殖技術適用的對象,惠及女同志伴侶與單身女性。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強調,不論是商業型或利他型的代孕,花費的金額都不少,只有經濟優勢的人負擔的起,而代孕需長期的身心投入、承擔健康及死亡風險,若非有經濟需求不會去當代孕母。因此,代孕就是保障有錢人用「最少的金錢」使用到經濟弱勢者「最大的服務」。代孕牽涉的關係複雜、結果難以預測,沒有任何配套、法令可以完全保障代孕母、代孕子女的人權。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代理孕母在世界各國都具高度爭議,尚未有任何人權制度願意為代孕背書。而政府管理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傷害女性與兒童最佳利益。此外,現行的版本並沒有寫明仲介、醫療機構可以透過代孕獲利多少,涉及重大人權議題的代孕不該如此不負責任地空白授權。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法規遵循及人事部組長陳竹儀表示,許多堅守人權的國家都評估無法透過制度與管理避免代孕對兒童及女性的剝削,所以反對代孕立法。我們的政府須考量量能與對女性權益的傷害,而非倉促立法。也應優先開放女同志配偶與單身女性適用人工生殖法。
婦女救援基金會社工督導曾峻偉則擔憂,代孕開放後,難保出現有心人士運用代孕生殖技術背後龐大的黑市利益。也強調成為代孕母看似是個人自由的選擇,實際上因代孕雙方地位的不對等,或女性因人情、處於經濟困境女性被迫代孕,女性的自由權將被剝奪,使女性成為生殖工具。
本次除了長期耕耘議題的民間組織,也有民眾自行組成反代孕行動小組為此次議題集結發聲。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發言人陳愷寧表示,週四(12/5)審議法案的同時,將號召民眾至立法院陳抗,堅決反對代孕制度侵害女性權益。
反對代理孕母行動小組發言人潘丁菡認為,代孕就是將孕產的健康與死亡風險,轉嫁給經濟相對弱勢的女性。親情的愛不必建立在血緣之上,台灣不需要侵害人權的代孕制度。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呼籲,女性孕產本就對健康有一定的傷害,代孕又比自然生育風險更高。國外已有多起代理孕母於代孕過程中死亡的案例,政府與社會應評估「代孕為需求者獲得孩子的利益」與「損害婦女及兒童權益」之間的平衡。堅決反對立法者在社會仍有許多反對聲音的此時,倉促審查通過代孕立法。
【新聞稿:代孕侵害人權! 停止代孕立法!】
★記者會直播連結:https://fb.watch/wecQEV1Mw7/
【發起團體】
台灣女人連線
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反對代理孕母行動小組
台中市台灣寶貝協會
台中市婦女發展協會
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社團法人台中縣木棉花愛縣關懷協會
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
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
南投縣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
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
婦女救援基金會
婦女新知基金會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勵馨基金會
*按單位筆畫排序*
+ read more

2024-10-09
更年期「泌」碼 打通任督二脈:賦能女...
今(10/9)日國民健康署響應每年10月世界更年期關懷日,召開「更年期健康『泌』碼
5招向漏尿Say
No」記者會,針對更年期尿失禁問題提供5招幫助更年期女性擺脫漏尿不適,提升生活品質,重拾健康自信。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代表婦女團體出席記者會表示,尿失禁並不是更年期必然的產物,但它的盛行率隨著進入中老年而增加,中老年和女性更年期重疊,所以就很自然落入更年期健康必談的議題。
目前有關女性尿失禁防治(原因及處理)的討論都聚焦在泌尿生理結構、懷孕、生產、更年期及生活行為上,比較沒有談到心理及社會文化的層面。事實上,許多國外的研究指出,心理壓力、焦慮、憂鬱是尿失禁的危險因子;也有研究顯示,婚姻及就業狀態,也會影響女性尿失禁的發生。
所以期待醫療保健提供者在為尿失禁患者治療時可以考慮解決這些心理及社會文化的因素,同時,應有一個跨科別的共照團隊,其成員除了婦產/泌尿科醫生外,也納入將骨盆底物理治療師、心理健康治療師以及任何其他可能幫助的專家。
今年3月醫學期刊THE
LANCET刊出一系列更年期研究。其中一個重磅研究指出,更年期的管理應翻轉傳統作法,以「賦能女性」的方式。「賦能模式」強調讓女性獲得知識、建立信心和擁有自我決定的能力,以對健康照護和生活方式做出適當的選擇及規劃。
目前,政府已委託婦產科醫學制作提供中立客觀、正確、容易理解的尿失禁相關資訊。今天在此召開記者會做相關的衛教宣導。這都是「賦能女性」重要的一環。
除了賦能女性,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超前部署」。所謂的「超前部署」是指更年期健康的維護及促進,都要提前,早於更年期。
就尿失禁的防治而言,尿失禁主要並不是更年期引起的。很多的風險因子,不論是生理上的,還是生活習性、行為都是在年輕時發生的。例如:懷孕、自然生產等可能造成的漏尿問題,習慣性憋尿,容易因膀胱功能失調。黃淑英表示,就個人而言,超前部署就是,在年輕時要有認知及採取行動,就可以減緩或防止更年期時健康不可逆的發展。例如:產後勤於骨盆底肌肉的訓練,防老來尿失禁;所以不要常憋尿,防止老來漏尿的狀況等。
就政府而言,超前部署就是更年期政策宣導超前擴及年輕族群。
今天的記者會是打通任督二脈:「賦能女性」及「超前部署」,讓女性及年輕人得到相關的資訊,引發他們對尿失禁的關注及力行,讓尿失禁不再是女人更年期困擾的議題!
+ read more
2024-08-30
【姑嫂玩健康報】「代理孕母議題專區」...
發報日期:2024年8月30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代理孕母新視角 沒想過的那些事 系列直播
#1】代理孕母的迷思
🎥 【代理孕母新視角 沒想過的那些事 系列直播
#2】代孕只要二人同意簽好契約就可以了?
🎥 【代理孕母新視角 沒想過的那些事 系列直播
#3】廢除代孕公約說什麼?
🎥 【代理孕母新視角 沒想過的那些事 系列直播
#4】反對代孕行動小組在做什麼?
🎥 【代理孕母新視角 沒想過的那些事 系列直播
#5】代理孕母在台灣可能發生什麼鬼故事?
+ read more

2024-08-16
【代理孕母議題專區】
★【立場聲明】代孕侵害人權,台灣女人連線反對代孕制度
★
台灣女人健康網長期關注「代理孕母」議題,因為這與女性健康密切相關,同時也涉及倫理、法律、人權等多個面向。在這個專區,彙整了相關討論,以多元視角探討代理孕母的迷思與現實,拆解常見的誤解,並呈現相關行動。
#1【代孕迷思小學堂第一課】代理孕母是什麼?
Facebook、Instagram
#2【代孕迷思小學堂第二課】代孕只是出借子宮?
Facebook、Instagram
#3【代孕迷思小學堂第三課】代理孕母除了代理懷孕還代理了什麼?
Facebook、Instagram
#4【代孕迷思小學堂第四課】代孕利他無償可不可行?
Facebook、Instagram
#5【代孕迷思小學堂第五課】欸?代孕是一種階級剝削?
Facebook、Instagram
#6【代孕迷思小學堂第六課】代理孕母是身體自主權的展現還是限制?
Facebook、Instagram
#7【代孕迷思小學堂第七課】代理制度VS.生育權 Facebook、Instagram
#8【代孕迷思小學堂第八課】代理孕母=文明進步?
Facebook、Instagram
【代理孕母新視角 沒想過的那些事】系列直播
#1【探討代理孕母的迷思】(2024.08.01) Facebook、Youtube
#2【代孕只要雙方同意簽好契約就可以了?】(2024.08.08)
Facebook、Youtube
#3【廢除代孕公約說了什麼?】(2024.08.15)
Facebook、Youtube
#4【反對代孕行動小組在做什麼?】(2024.08.22)
Facebook、Youtube
#5【代理孕母在台灣可能發生什麼鬼故事??】(2024.08.29)
Facebook、Youtube
#6【代孕子女是「訂製嬰兒」嗎?--談代孕子女的權益】(2024.09.05) Facebook、Youtube
【代理孕母行不行】系列直播
#1【懷孕外包?借腹生子?什麼是代理孕母?】(2021.03.17)
Facebook、Youtube
#2【代理孕母 不只是出借子宮!】(2021.03.25)
Facebook、Youtube
#3【最佳利益可能嗎?代孕制度對兒童的影響】(2021.04.23)
Facebook、Youtube
#4【懷孕義工?代理孕母可以有酬嗎?】(2021.04.29)
Facebook、Youtube
#5【關於代理孕母 我們需要想更多...】(2021.05.06)
Facebook、Youtube
【其他相關影片】
【代孕制度下,真正坐實的得利者是誰?】(2024.12.12)
Facebook、Youtube
【再談代理孕母合法化的爭議與立法院的審查進度】(2024.12.05)
Facebook、Youtube
【「代孕侵害人權! 停止代孕立法!」記者會直播】(2024.12.03)
Facebook
【若把懷孕當一回事,就不會輕言代孕!】(2024.11.28)
Facebook、Youtube
【請問婦產科醫學會:為何支持代理孕母制度?】(2024.07.11)
Facebook、Youtube
【在代理孕母的討論裡,誰把不孕的女人變成了受害者?】(2024.06.13)
Facebook、Youtube
【傳宗接代?─好處你得!風險我擔?】(2024.05.30)
Facebook、Youtube
【發言稿】「反對剝削女性!退回代孕法案!」抗議立法院強審代孕法案公民行動(2024.12.05)
【記者會】代孕侵害人權! 停止代孕立法!(2024.12.03)
【立場聲明】代孕侵害人權,台灣女人連線反對代孕制度
(2024.11.28)
【投書】代理孕母合法!?衛福部你在急什麼?(2024.05.16)
【發言稿】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出席立法院「人工生殖法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2024.04.03)
【發言稿】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陳書芳出席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議題」第二次公聽會(2024.03.29)
【發言稿】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出席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議題」第一次公聽會(2024.02.27)
【社會團體聯合聲明】先行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技術
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2024.02.20)
【相關主題文章】
*
盧郁佳/代理孕母:孕產風險人命值幾何? (2024.07.22)
*
陳昭如/「嬰兒市場」會帶來更多自由、正義與平等嗎?參考《國際女性主義廢除代孕公約》
(2024.02.05)
* CIAMS/《國際女性主義廢除代孕公約》(英,2020)
【相關健康新聞】
* 義大利通過到國外尋求代孕的禁令 (2024.10.17)
* 人工生殖的孕產婦發生嚴重併發症風險較高
(2024.10.01)
* 人工生殖出生的嬰兒患心臟缺陷風險更高
(2024.09.30)
* 代孕比自然受孕有較高的嚴重妊娠結局風險
(2024.09.25)
* 不孕症治療會使產後心臟病風險增加一倍
(2024.05.20)
* 人工生殖與分娩時女性較高的心臟風險有關
(2022.11.16)
* 人工協助生殖 可能增加兒童罹癌風險 (2022.09.06)
* 做試管嬰兒的女性健康「心」風險 (2022.03.04)
+ read more

2024-07-09
「第二十四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0年創會以來,為響應「528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每年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各項女性健康議題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促進女性健康議題的公共參與,由下而上地影響國家政策之擬定。在每年的「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進行性別健康議題研討,提高知能,並共同討論來年528行動主題。
今年(2024)研習營預計安排4場女性健康與權益相關的專題演講,包括「2024性別健康熱門議題」、「幸福更年期—女人的健康老後」、「乳癌已經變成流行病了嗎?!—乳癌治療現況與觀察」及「怎麼吃最健康?女性生命階段營養需求」,歡迎婦女健康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報名參加,詳細活動內容請見下方資訊。
活動內容及議程
◆時間:2024年10月4日(五)至10月5日(六)
◆地點:台中全國大飯店(台中市西區館前路57號)
◆對象: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
(一個團體以2人為限;以曾合辦528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費用:
1.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免費,另補助台中市以外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2人住宿費及1人交通費。
◎交通費說明:搭乘飛機、高鐵、船舶、火車之跨縣市交通費用(不含當地交通),因補助單位要求,請提供「標準車廂」之「實體票根」實報實銷。(購票證明恕無法補助)
2.非網絡團體成員及個人(報名將以團體代表為優先):免費,食宿及交通敬請自理。
◆議程(暫定):
10/4(五)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13:00-13:30
報到
13:30-13:50
相見歡
13:50-15:20
【專題演講】
2024性別健康熱門議題
陳書芳/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15:20-15:30
茶敘
15:30-17:00
【專題演講】
幸福更年期—女人的健康老後
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17:00-18:00
Check in
18:00-20:00
餐敘
10/5(六)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07:30-08:50
早餐/退房
08:50-09:00
報到
09:00-10:30
【專題演講】
乳癌已經變成流行病了嗎?!
—乳癌治療現況與觀察
林綠紅/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
10:30-10:40
茶敘
10:40-12:10
【專題演講】
怎麼吃最健康?
女性生命階段營養需求
駱菲莉/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
12:10-13:30
午餐
13:30-15:30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
歷屆宣言執行進度報告與檢視
2025年528主題與計畫
林綠紅/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15:30-
賦歸
報名方式
*
於8/25(日)前填寫線上報名表單(同一團體請填寫於同一張報名表):
https://forms.gle/eKLUymwnXM5hykgb7
* 聯絡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劉怡顯
Email:twloffice555@gmail.com
電話:(02)2392-9164
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

2024-05-28
幸福更年期 需要超前部署!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0年創會來,每年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各項女性健康議題蒐集在地女性的需求與意見,提出具體行動宣言作為國家政策參考。
今(28)日以「幸福更年期超前部署!」為題,舉辦第二十七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包括婦女、病友、新住民及婦產科醫學會等團體代表出席。
於上午會議中,與會者先就歷屆宣言執行情形與衛福部代表進行討論,包括HPV疫苗公費接種、優生保健法、代理孕母等女性健康議題,除了追蹤執行情形,也督促政府政策貼近女性需求。
接著由陳書芳秘書長針對「更年期」提出女性的需求及政策建議,經討論後,與會者共同擬定行動宣言,共有五點具體訴求:
一、衛生福利部應對本土中高齡女性健康研究投注更多資源,包括大型的更年期現況調查,以瞭解台灣中高齡女性的健康現況及需求。
二、建請政府研擬以「女性賦能」為基礎的更年期超前部署政策,以利「認知行為治療(CBT)」及「共同決策(SDM)」的推動。超前部署並應提前至年輕世代
三、建請衛生福利部提出更年期肌力訓練方案,包含訓練內容及相關的補助及措施
四、建請衛生福利部研擬提供40-45歲女性骨鬆高風險族群骨質密度檢測補助,以防到老年發生骨折才就診,延誤及早介入改善的時機
五、政府應提倡正面看待更年期,去除更年期的污名及過度醫療,正向引導社會的觀點
下午團體代表共同拜會衛福部,表達行動宣言。衛福部林靜儀次長表示在高齡化的發展趨勢下,中高齡女性的幸福是很重要的議題。針對婦團的政策建議,衛福部將進行現有資源的盤點,並進行整合,也會諮詢相關醫學會,了解後續推動的可能,共同為女性的健康和幸福來努力。
完整行動宣言請見:《幸福更年期
超前部署!》行動宣言
+ read more

2024-05-24
縮小疾病的性別差距就從實驗室開始
儘管男性的預期壽命比女性低,且罹患心臟病和肺癌等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更高,但與男性相比,女性一生中多25%的時間處於健康狀況不佳的狀態。
部分原因是女性不成比例地經歷與中風相關的殘疾、卵巢癌和乳癌、失智症以及包括多發性硬化症(MS)在內的自體免疫疾病,這些疾病長期以來一直無法治癒。
同時,研究顯示,女性常常感到所獲得的醫療服務不足且代表性不足。例如,凱撒家庭基金會去年的一項研究指出,29%的女性和21%的男性感到被醫療提供者忽視,而感到受到醫生歧視的女性人數幾乎是男性的兩倍。
這些經歷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而不僅僅是在問診室幾次糟糕的就診。數據顯示,與男性相比,女性—尤其是有色人種女性,在多種疾病上會被誤診或延遲診斷。醫療衛生領域普遍存在的偏見造成重大影響。
慢性病診斷和管理的性別差距是與社會經濟結構交織在一起的微妙問題。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案。然而,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僅要招募和提升更多的女性臨床醫生,還要招募和培養可以優先研究女性患者的女性科學家。
他們不僅更有可能同理女性患者的經歷,研究還顯示,多元化的團隊可以幫助確保創新研究和照護的好處得到公平分配。如果沒有更多的女性科學家和領導者,我們就無法完全解決對女性影響最嚴重的健康問題。
女性在多發性硬化症研究中的參與及領導
以多發性硬化症(MS)研究的領域為例。女性被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三倍,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的女性人數與男性的比例接近4:1,這一差距在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擴大。
然而,研究這種疾病和其他類似疾病的人之間存在性別差距。例如,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以女性醫師作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神經病學是代表性最不足的專業領域之一,在MS研究中尤其如此。
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小腦功能障礙可以獨立於其他症狀而進展,許多女性患者表示,步態和平衡方面的挑戰讓她們感覺自己沒有能力運動或參與社交活動。考慮到這一點,女性研究團隊將「減輕小腦損傷」作為研究重點之一,以提高女性病患生活品質和促進健康的行為。反過來,我們的女性患者也對她們有一組認真對待她們的研究人員團隊充滿信心。
女性主導的研究需要在病患照護和實驗室內部發出強烈的女性聲音。不幸的是,儘管公共衛生領域總體來說女性較多(74%),但只有33%佔據領導地位。因此確保女性在決定進行何種類型的研究方面擁有一席之地,是保障女性醫療品質所能採取的最基本步驟。在此過程中,業界將看到女性醫療衛生領導者在解決世界上一些最具挑戰性的醫療方面問題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將言語轉化為行動
然而,僅僅承諾僱用更多女科學家或任命更多女性擔任領導職務是不夠的。在醫療機構的各個層面,決策者必須採取實際行動,透過獎學金和指導機會等有針對性的計劃來正式實施這項承諾。為這些女性提供早期機會,在女性導師的指導下追求自己的科學興趣,且女性導師知道在研究和醫療保健的獨特環境中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會是什麼模樣。
例如,我的博士生導師Harris在我開始和她一起工作後不久就休了產假。那是我第一次有一個關於在科學領域擁有家庭和成功職業生涯的模型,這成為我博士經驗中最有意義的部分之一。直到今天,她仍然是我在研究領域遇到的唯一一位女老闆,她激勵我非常認真地承擔起指導來自我實驗室年輕女性的責任。
除了導師之外,確保女性在健康研究中取得長期成功的最終關鍵在於主動消除系統性的障礙。這些措施包括與男性同事相比公平的薪酬,以及育嬰假和兒童照護支持在內的豐厚福利。雖然女性醫療保健領導者可能會最直接地感受到這些資源的正面影響,但它們最終將使每位員工長期受益。
儘管慢性病的性別差距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但該行業可以採取有意義的第一步,透過投資女性科學家來縮小這一差距。如果沒有它們,實驗室就缺乏一個重要的視角,無法為有一天找到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等複雜疾病的方法提供資訊。
Violaine Harris博士是紐約Tisch
MS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科學家。她於2004年加入Tisch
MSRCNY實驗室,一直致力於開發幹細胞治療策略,以促進多發性硬化症的修復和再生。Jamie
Wong博士是Tisch
MSRCNY的高級研究科學家。她於2015年加入該中心,並利用自己的外科專業知識開發了一種新的原發性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症(PPMS)動物模型。
編譯來源:MedpageToday(2024.04.27)
+ read more

2024-04-04
如何填補空白的中老年女性運動研究
女性在更年期後,因荷爾蒙下降等生理變化,面臨著骨質疏鬆、肌肉減少、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風險增加的健康問題,而這段時間可能佔生命的三分之一以上。荷爾蒙變化不僅影響女性的生活品質,還會影響她們參與運動的意願、運動能力以及對訓練的反應,但是相關研究卻極為不足。運動界向來被視為男性的天下,對女性的相關討論也少之又少。
最近一項英國研究提出,為了女性的整體健康,有必要加強對中老年女性在運動領域的研究。
研究人員對六份體育和運動科學期刊的研究進行了分析,在5261項研究中,女性僅佔參與者總數34%,專門針對女性的研究僅佔6%,其中對中老年女性的研究更是稀少。
根據統計數據,中老年女性僅佔研究參與者總數的9%,而對老年女性的研究僅占其中的16%。
研究人員強調,許多現有的相關研究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在描述更年期狀態時術語不一致、將更年期前/中/後的女性混合在一起研究,且沒有說明其他影響因子,例如是否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等,這些問題影響了中老年女性研究的使用和影響力。
就像在體育和運動科學領域的研究中,「典型的70公斤男性」被當成所有男性的代表一樣,在以女性為對象的研究中,似乎將年齡在18歲至40歲間,有自然月經週期的女性視為所有女性的代表。
為了改善在研究中性別失衡的情況,這份研究提出了幾項優先事項:探討更年期前後對參與運動、鍛煉和身體活動的影響;研究運動和飲食改變在管理症狀、改善健康和幸福感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更年期及之後;以及更年期後和荷爾蒙替代療法對運動表現和訓練反應的影響。
研究人員呼籲,體育和運動科學研究領域應採取積極行動,消弭對中老年女性的數據和知識落差,才能更好地支持對女性和女性運動員。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4.2.6)、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4;58:180-181.
+ read more
/20240309.png)
2024-03-09
商業行銷濫用女性主義語言 傷害女性健...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許多商業行銷正在利用「女性主義語言」包裝來販售沒有科學證據的新技術和治療方法。這種行銷行為可能會因不適當的醫療、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而傷害女性。
澳洲雪梨大學Tessa
Copp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指出,長期以來,企業利用女性自主的訊息,鼓勵女性消費香菸和酒精等不健康商品,而這種現象現在已擴展到女性健康領域。
問題不在於這些醫療健康技術、測試和治療本身,而是商業行銷和宣傳將這些醫療介入手段推廣給不一定需要的女性,卻沒有清楚地說明這些方法的侷限和影響。
女性主義語言被濫用的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測試,它測量血液中的AMH數值,被解釋為與女性卵巢中的卵子數量有關。
儘管有清楚的科學證據指出這項測試無法準確地預測女性受孕的機會,但生殖醫療產持續向大眾及女性推銷AMH測試,甚至使用「掌握身體自主權
定期進行AMH檢測」,這樣看似賦予女性自主選擇權的語言來宣傳。
Copp博士及其同事認為,一些公司利用女性主義的口號,以誤導性的方式宣傳AMH測試,鼓勵沒有生育問題的女性去進行檢測,以瞭解自己的生育能力或計劃生育。然而,科學證據顯示,這項測試並不適用於這些目的,這樣的推廣最終削弱了女性做出明智決定的能力
另一個實際例子是,認為所有接受乳癌篩檢的女性都應該被告知其乳房密度,這是乳癌的幾個獨立風險因素之一。
一些主張強調女性「有權知道」,但研究指出,目前乳房密度通知被用來推廣額外篩查,但沒有堅實的證據(也沒有提到缺乏證據)表明這可以預防乳癌死亡。
告知乳房密度可能增加女性的焦慮、困惑和尋求額外檢查的意向,而乳房密度測量的不可靠性也是另一個問題。
作者們雖然支持女性或民眾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但他們建議,如果在宣傳和推廣新的介入措施和資訊時沒有清楚說明它們的限制,或者沒有確定它們帶來的好處,反而可能對人們造成更多傷害,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與追求賦予患者自主權的目標相違背。
透過集體行動保護女性健康
英國倫敦大學公共衛生教授Sarah
Hawkes指出,即使在商業公司幾乎不受管理的時代,我們仍然可以利用集體的力量來對抗商業組織的影響。
例如,尼泊爾的婦女組織成功地團結了民眾,推動了人工流產合法。在巴西,透過社會運動解決了產科暴力的問題,並推動了更尊重和基於科學證據的母嬰護理。
Hawkes教授表示,這些運動的成功並不是依靠個別婦女團體的努力,而是多個團體團結一致,共同追求相同目標的倡議聯盟實現的。因此,她認為這種模式可以成功且可複製,作為保護和改善女性健康的策略,不僅是關於保護女性健康權利,更是關乎社會公正,不應該被商業利益左右。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4.02.14)、BMJ(2024.02.1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