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活動

2017-02-08
婚姻狀態與停經女性的健康有關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停經婦女的健康狀況可能受到婚姻狀態(如離婚)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數個重要的健康指標,如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血壓等可能因停經後婦女的婚姻狀況變化而受到影響。
該研究分析了超過79,000名來自WHI計畫[1]的停經婦女的數據,發現婚姻狀態的改變與腰圍、BMI和血壓等健康指標,以及吸煙、飲酒、身體活動和飲食等行為之間的變化相關聯。
根據此份研究的分析結果,已婚停經婦女的BMI值是上升的,但離婚者則是下降的。已婚停經婦女的自信心和飲酒量也比未在婚姻關係中的停經婦女高。
另一方面,離婚的停經婦女不僅有較低的BMI,同時也因著較佳的飲食和身體活動狀況而有較少的腰圍。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婦女健康研究所執行主任Susan G.
Kornstein博士說:「這些新的結果與過去的研究結論形成鮮明對比,過去的研究表明婚姻與整體健康改善有關,而離婚則與更高的死亡率關聯。」
不過,這份研究只呈現出婚姻狀態與健康指標的關聯性,而未提出因果關係的說明。與過去研究結論的相異或可能是現代人對婚姻的看法與過往有所差異、生活型態改變等緣故,但要找出答案還需要更多更進一步的研究。
資料來源: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1]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與其下的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於1991年所建立的長期國家衛生研究計畫。聚焦於預防停經婦女的心臟病、乳癌、結直腸癌與骨質疏鬆性骨折。
+ read more

2016-12-07
哪些運動對你的心臟有益?答案可能讓你...
_(圖為台灣首位羽球女子單打世界球后戴資穎;圖片取自中央通訊社)_
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適當的運動能有益心臟並帶來其他健康上的好處。不過,是不是有哪些運動特別有益心臟健康呢?
一項近日發表的研究分析了80,306名平均年齡52歲之成人的健康與活動數據(來自其所填寫的問卷),包括他們對各種運動的參與頻率和強度。在約9年的時間裡,這8萬多名成人當中總共有8,790人死亡,其中1,909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分析結果顯示,經常游泳、參與球拍運動(如網球、壁球或羽毛球)或做有氧運動(包括舞蹈)的人比沒有參與上述運動習慣的人較不可能因疾病死亡,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上述運動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的幅度由小至高依序是:有氧運動降低36%、游泳降低41%和球拍運動56%。比較讓人驚訝的是,此份分析結果表明騎自行車和跑步並不能降低心血管死亡的機率。
研究人員補充,此次分析僅僅關注死亡率,並沒有關注運動在社會和心理健康層面所能帶來的好處,以及幫助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發病率下降的可能。
身體活動有助於保護人們免受慢性疾病侵擾;包括心血管疾病,是現今國人的第二死因,在美國則名列第一。美國有關當局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要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活動),並且平均分次分配在一週中完成較為理想,同時搭配一週至少2遍的肌肉加強鍛煉。
資料來源: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6-11-08
人工生殖產下的男性很可能繼承父親的生...
比利時教授Andre Van
Steirteghemat和其團隊日前發表研究指出,証據顯示人工受孕生下來的嬰兒可能遺傳父親的不孕症。
ICSI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人工受孕技術一開始主要是幫助精子數量低或精子活動緩慢(指精子無法浮游到卵子)的男性;醫生選擇最好的一個精子直接注射進卵子,受精卵在實驗室六天以後,移植到子宮。
這項技術在20多年前由Van
Steirteghemat教授首創;首位經由ICSI技術受孕的嬰兒則在1992年誕生;過去被視為無法生育者的最後選擇,但現在為英國半數以上人工受孕者所使用。2014年英國有超過37,000對夫妻(包括但不限於那些因丈夫精液問題而不易受孕者)接受ICSI;每年約有9,000名嬰兒因此誕生。
研究團隊找來54位於1992至1996年間經由ICSI誕生,現年18至22歲的男性,提供其精液採樣,並將之和57位經自然受孕所生的同年齡男性樣本做比較。結果發現經ICSI誕生者的精子濃度只有自然受孕者的一半,而精子總數和精子活動量則比自然受孕者少了兩倍多。
另一方面,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定義健康精液:一毫升精液的精子數量是一千五百萬或更多。經ICSI誕生者的精子低於一千五百萬的可能性多出了三倍。研究團隊也考量了其他可能影響精液品質的因素,如年齡、身高體重指數和生殖器畸形,但結果不變。
研究團隊一直以來就知道引起男子不孕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的關係,會延續到他們的兒子。但同時也指出,「雖然某種程度的低生育力會由父親遺傳到兒子,但研究發現接受ICSI的父親和其子兩者的精子濃度和其活動力並不一定相關;另一方面,存在相關性並不代表兩者間有因果關係。遺傳基因是男性不孕症的一環,但很多其他的因素也可能造成干擾。」
研究團隊強調需要有機構和基金支持進行後續更多的研究,來追蹤人工受孕生下來的孩子,了解其生育力和一般的健康狀況。譬如父親和兒子配對樣本分析和擴大研究的對象;以及有關基因、受孕方式、胎兒成長類型與出生體重等影響ICSI男性生育能力的因素。
資料來源:Human Reproduction
+ read more

2016-11-03
為什麼女性會有性高潮?
女性性高潮:性活動時經歷到的強烈快感。不同於男性性高潮伴隨著射精這樣實質的行為與其背後所代表的繁殖意義,女性的性高潮似乎只是一種感覺⋯⋯是否真是如此?為什麼女人會有高潮?這是一個讓科學家困惑已久的問題。但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女性高潮曾有起到促進排卵的作用。
來自New
Haven耶魯大學的生態學和演化生物學教授Gunter
Wagner(本篇研究的共同作者)指出,過去試圖揭示女性為什麼性高潮的研究都將焦點集中在“人類生物學和特質,而非其進化起源。”
為了填補這塊空白,研究團隊進行了高潮在各物種間如何演化的分析。更精確的說,他們觀察與人女性性高潮相關聯的特定生理特徵-釋放催乳素和催產素-是否也會在其他有胎盤類哺乳動物中出現,若是,它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研究人員指出,人類女性的卵巢週期並不依賴於性活動的活躍程度,然而其他哺乳動物的排卵卻是透過雄性誘導。
從他們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由於男性誘導排卵的狀況先發生改變,自發排卵源應運而生,後來不斷發展。
同時,研究團隊也在這次研究中比較了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生殖器。結果發現,隨著演化,陰蒂-當街收到足夠刺激時,可以誘發性高潮的女性性器官-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
它曾經位於陰道內或與陰道接近。Wagner及其同事表示,這樣的改變減少了陰蒂在性交過程中獲得足夠刺激的可能性,也因此,透過性交時的性高潮誘導催乳素和催產素的可能性較小。
依此,研究人員推測,女性性高潮可能曾經在繁衍過程扮演起直接作用的角色-換句話說,一個能夠觸發排卵的反射。他們認為,這種反射在歷經演變後成為多餘;
它現在僅是一個性活動過程中愉悅的感覺。
資料來源:耶魯大學
+ read more

2016-10-27
兩大可樂品牌資助了上百個健康機構
一項最新的調查研究顯示,在2011~2015年間,總共有96個國家健康組織接受了美國國內最大的兩家汽水公司—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贊助。此外,同時間這些汽水巨頭們更阻止了28個試圖降低美國國民對於汽水攝取的法案。
研究顯示大型飲料公司對於美國國民的健康和營養攝取有嚴重阻礙,並呼籲健康組織停止接受來自他們的贊助。
含糖飲料近幾年來已因未造成肥胖、糖尿病及心臟疾病而成為大眾關注的健康隱憂。但似乎有些有些企業試圖削弱這些健康風險與含糖飲料間的連結,比方說上個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便揭露糖業組織自1965年來是如何透過金錢收買科學家,以弱化糖分攝取與心臟疾病間的因果關係。
而來自波士頓醫藥大學的Daniel Aaron和Michael
Siegel博士近期的研究更讓人得以進一步得知近5年來國家健康組織是如何受到汽水公司們的操控與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近五年內共有96個健康組織接受含糖飲料企業的贊助,這些贊助都確實符合以下標準:必須由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提供,而贊助內容包含財務上或任何活動資助、國內或任何影響美國國民健康的組織、贊助必須在研究期間進行,此外,子公司贊助也包含在內。
其中可口可樂資助83家,百事可樂資助1家,且共有12個組織同時接受兩家贊助。不過,由於百事可樂並未如可口可樂一般公布企業資助的組織清單,因此研究者認為接受資金的組織恐高於這些數字。
此外,令研究團隊震驚的是,即便含糖飲料的攝取與糖尿病間的關聯多麼顯而易見,美國糖尿病協會與糖尿病研究基金會竟然也出現在受資助名單當中。
研究同時顯示,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自2011~2015間透過遊說阻止了28個健康法案或相關條例,比如針對含糖飲料的課稅。在2011~2014年間,可口可樂每年耗資將近6百萬美元在遊說相關法案,百事可樂則是3百萬美元。
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也發現美國飲料協會—標榜美國無酒精飲料的貿易協會—每年也花費1百萬美元從事相關遊說。
研究團隊稱他們的研究顯示飲料公司使用「企業慈善」為行銷工具,以模糊可能對自身產業造成利益限縮的大眾健康標準。
在一封Aaron寫給_Medpage
Today_的郵件中提到:「汽水公司可以透過與國家健康組織的利益互惠及在經濟上提供資助,使立法上對自身不利的潛在風險中立化。…健康機構的主要宗旨應該是推廣他們所服務人民的健康,我敢說接受來自汽水公司資金的行為,已經背棄了這些責任。健康組織除了無法為民眾健康把關,甚至還可能成為侵蝕民眾健康的幫兇。」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醫學博士Robert
Lusting也表達了對於健康組織接受汽水公司資助的擔憂:「如果你相信卡路里就只是卡路里,糖只是空有熱量,汽水公司的贊助行為也只是保護自身的市佔率。但如果卡路里不只是卡路里,而糖的有害性也不只是因其含有的熱量,那麼來自這些飲料企業的資金便太過分且不道德,甚至應該是違法的。…研究已經證實糖份的代謝與酒精一樣,造成兩種型態的糖尿病、心臟和脂肪肝疾病,此外更是易上癮的,這些都與它的卡路里無關。甚至是飲料企業自身都承認他們的飲品會造成蛀牙,可說是誘發慢性疾病最大的因子。」
Aaron表示,許多人相信這些飲料企業贊助健康組織是為了扭轉由他們產品所引發的傷害,然而,研究卻顯示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大幅反對、遊說與人民健康相關的法案。而從他們的行為可以發現其真正意圖,其實是假藉「幫助人民健康」來扭曲大眾對這些贊助行為該產生的合理負面感受,並從中牟利。他們本質上是以行銷立場出發。此外,本篇研究只針對國家級的健康機構,但Aaron指出仍有許多地方、州立的機構未被涵蓋在內,類似這樣的行為無處不在。
然而,報告還是帶來一些令人振奮的消息:健康機構們已經開始重新思考贊助夥伴了!例如營養與飲食學會、美國兒科協會及部分組織已經決定在2015年合約到期後,將不再與可口可樂續約。
總結此次的研究成果,Aaron和Siegel博士建議健康組織拒絕來自這些汽水公司的贊助,並尋求替代的資金來源,以避免淪為企業營銷策略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2016-10-18
為美傷神從7歲就開始?!
你還記得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表嗎?本月初,一項由英國女童軍所做的調查研究引起不少關注,根據這份最新的調查結果,有超過三分之一年齡介於7至10歲的女童認為自己因外表而被評價;四分之一的女童認為自己必須努力變得更漂亮。
英國女童軍(Girlguiding
UK)每年都會進行的這項「女孩態度調查」是同類型調查中最大型的年度調查研究;今年總共訪問了1627位年齡介於7歲至21歲的女孩對於健康、身體、人際關係和事業等一系列議題的看法。而對比過往的調查結果,有越來越多7~21歲的女生因為對自己身體形象沒有信心而備受困擾;這些年齡中對自己的外表感到開心與滿意的女生人數從2011年的73%下滑至今年只剩下61%。
根據今年度的調查結果,7至10歲的女孩當中有35%認為「女性在受到他人評價時,外表是比能力更影響力的指摽」;更有36%覺得外表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屬性;38%認為自己不夠漂亮;23%表示他們覺得自己必需要是「完美」的;而有15%的人表示因為自己的外表而感到尷尬或羞愧。
大多數受訪的7至10歲女孩認為最能改善他們的生活的事是「人們能停止用外貌評價女孩與女性」。
英國女性平權組織福西特協會(the Fawcett
Society)執行長Sam
Smethers指出,婦女和女孩被“持續地以外貌評價”因而受憂鬱症與精神疾病困擾的機率“顯著較高”。「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視『物化和騷擾正在破壞女孩生活,但我們卻任其發生』的事實。」
英國女青年會執行長Carole
Easton博士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性別不平等」從年幼時即存在。「如果我們認真致力於確保每個人在生活中都享有平等的機會,顯然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
我們必須去挑戰既定的性別刻板概念,從那些正值童年與即將進入青年期的下一代開始。
英國的兒童事務專員Anne
Longfield對這樣的現況感到不安,特別是孩子們對於外表的擔憂在沒有獲得適當協助的情況下可能失控到造成飲食失調或精神健康問題。
來自英國女童軍的Liddy
Buswell表明這樣的調查結果是震撼的但並不令人驚訝;在童軍服務的第一線,她經手這類問題已久,目睹太多女孩因為對自己的外表沒有信心而無法為自己發聲。「沒有女孩因為自己的外表感到擔憂
-
她應該是以充滿樂趣和享受的方式面對自己。今年的調查結果確切地表明了當前令人堪憂的處境,我們必須有所行動,以解決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
英國女童軍在2014年推出首個「身體自信徽章」,結合童軍傳統來鼓勵女孩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如今更進一步利用社群媒體舉辦推廣活動,結合使用hashtag
#YouAreAmazing邀請民眾分享他們如何恭維或讚美女孩,並要求民眾就年輕女性的成就、能力或個人特質給予正面回饋,而不是她們的外表,。
最後,Longfield提醒,女孩與越來越多的男孩被大眾傳媒與社群媒體大量傳遞的「完美身體形象」「轟炸」而倍感壓力。若父母能夠與孩子討論並與孩子一起挑戰這種不健康的身體形象將大有幫助。學校在建立孩童正確的態度這件事情上也扮演著重大角色,且應該將之列為教育工作中的優先項目。
資料來源:Girlguiding UK、The Guardian
+ read more

2016-08-24
碰到生理期就不運動!妳也會這樣嗎?
日前,中國奧運選手傅園慧在面對媒體時公開談論了自己賽時遇生理期而致身體不適,再度使「月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有女性運動員在賽時因經期來臨而影響表現,2015年1月,英國網球手Heather
Watson自稱是因生理期影響了在澳洲網球公開賽的表現,也引起不小的討論。
雖然這次傅園慧很自然地講出了月經,而且獲得多數正面的回應,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仍有很多女孩在每個月都會有一段時間被認為(或自認為)是「可恥」和「骯臟」的。而這樣的污名以及月經來時的不適與不便阻止了這些女孩運動。
英國的女性衛生用品製造商Bodyform對1,000名12~18歲之年輕女性進行的調查發現,有70%的人覺得在經期時運動並不舒服,很多人甚至乾脆碰到經期就不運動。而這些女孩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緩解伴隨生理期而來的不適症狀。
除了身體不適這個原因之外,另外一項經期阻礙女性運動的主要原因來自女性對「經血滲漏」的恐懼。在這項調查中有1/5的女性表示即便做了防護措施仍曾遭遇此種令人不快的狀況;甚至有一半的女性為了防止經血滲出會在經期穿著一件以上的褲子。
調查中更有多達1/3的女孩認為「月經」是阻礙自己成為頂尖運動員的一個障礙。
此次調查也發現,有4成的年輕女性認為月經是「髒」、「可恥」、「令人尷尬」或「對日常生活具有破壞性」的。
另一方面,據此次調查結果,這些受訪者的學校當中,有1/4沒有提供學生適當的相關衛教資訊與協助;有1/4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提供的信息內容還不夠好。同時,更有1/10的年輕女性聲稱並未透過學校接收到任何相關信息。
這些數據證明,即便是在一般認為民情較為開放的西方國家,年輕女性對月經和運動的看法仍存在不少禁忌。顯然,要解決月經的汙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Bodyform的行銷經理Traci
Baxter表示,仍有許多女孩因為月經而覺得自己身受限制,這樣的調查結果令人震驚,但也說明了如傅園慧這般在公開場合談論月經的行為何以受到讚賞,並且凸顯了其重要性。
聖瑪麗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Georgie
Bruinvels說明,由於我們缺乏對女性身體以及月經週期變化的認識,女性往往因此在生理期間刻意壓抑身體活動。
如今,Bodyform與聖瑪麗和倫敦大學學院合作創建了「適紅」(Red.Fit)中心,提供年輕女性相關的工具與知識以幫助其面對月經,研究人員相信這是讓青少女不被任何事物-包括她們的經期-阻止從事任何形式之體力活動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
+ read more

2016-08-10
全球肥胖:肉蛋白跟糖的影響力相當
澳洲Adelaide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肉類蛋白質對於全球肥胖流行的影響程度與糖相同。專家據研究結果告誡消費者除了避免吃過量的糖之外也應注意肉類的攝取量。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9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的肥胖人口超過6億。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熱量攝取和熱量消耗之間的能量不平衡是造成肥胖的原因。減少肥胖的因素包括限制來自脂肪和糖的能量攝取。而如今肉類蛋白質做為影響物質的新見解或許可以幫助專家制定新的肥胖防範指引。
Adelaide大學醫學院比較解剖學及人類進化研究專家分析了170個國家肉類消費量和該地區人口肥胖率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糖可解釋一個國家50%的肥胖變異現象,而肉類能夠解釋剩下的50%。其研究部負責人Maciej
Henneberg教授也補充:“在控制了國家財富的差異(國內生產總值)、卡路里消耗、都市化程度和身體活動這些已知會影響肥胖生成的重要變數後,食糖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肉類亦然,且兩者獨立於上述其他變數的程度相同,皆為13%。Henneberg教授表示:雖然我們同意民眾對飲食中過量的糖與部分脂肪有所警惕是重要的,但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相信,人類飲食中的肉類蛋白質對造成肥胖一事也有著顯著貢獻。
肉是人類透過飲食獲取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膳食指南往往側重於減少紅肉和加工肉等飽和脂肪含量高的肉類攝取,以維持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降低心臟疾病和腸癌的發生機率。
雖然過去的研究往往在突顯肉的脂肪含量造成肥胖,但博士生Wenpeng
You日前蘇黎世舉行的第18屆營養與食品科學國際會議上提出其研究成果時表示「肉類中的蛋白質直接帶動了肥胖生成」。
「由於肉類蛋白質比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慢消化,當身體已從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接收到足夠的能量後,來自肉類蛋白質的能量便變得過剩,進而在人體內被轉化並存儲為脂肪。」Wenpeng
You說明。
雖然Henneberg教授承認「認為肉與糖對於全球肥胖患病率的影響程度相同」的研究結果可能引起爭議,但他也認為「指出肉類蛋白質在全球肥胖議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正是這份研究報告的貢獻。「“如今,為了遏制肥胖,有意義的膳食指南可能必須提醒人們少吃糖也得少吃肉。」
資料來源:BMC Nutrition、Jouranl of Nutrition & Food Sciences
+ read more
2016-08-02
第十六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
台灣女人連線
「第十六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自2004年11月成立,迄今已有64個婦女團體與病友團體參與,並於每年九、十月間定期舉辦網絡會議,會議中針對婦女健康相關議題,進行現狀報導與討論,並於會議中討論、決定明年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集結各界力量向大眾與政府發聲。
今年研習營演講課程將包括「職場母性保護」、「生育事故救濟條例」及熱門議題討論課程「我們可是女性主義者?」。
首先,隨著越來越多女性進入職場,職場母性保護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雖然台灣無論是在憲法或是性別工作平等法都有相關規範,但是職場母性保護到底是一種保障?還是一種變相的限制?
其次,歷經十數年的努力,《生育事故救濟條例》終於在去年底正式通過,而這個堪稱世界首例的婦女健康保障機制也已於一個月前施行上路;邀請大家一起來了解《生育事故救濟條例》的理念、催生過程與執行現況。
最後,我們整理了幾個熱門、有趣的議題,如事後避孕藥的管制,想跟大家分享、交流彼此的看法。
今年的課程結合多項健康議題,也跳脫過去一貫聽課的形式,增加了更多互動的安排,內容豐富精彩可期,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囉!
活動將於今年9月9、10日(星期五、六)在台北舉辦,除了針對婦女健康議題進行演講與探討之外,亦希望藉此機會大家能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的工作心得,更藉由各地團體的參與,促進婦女團體間的交流與對話。
【會議詳情內容】
時間:2016年9月9日(五)13:30至10日(六)15:00
地點: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台北市中山北路4段16號)
對象:婦女健康網絡成員及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領導人、幹部代表或一般民眾;總計50人
(一個團體以 2人為限;以曾合辦 528
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費用:A.
婦女健康網絡成員及關心性別健康的非營利組織:免費,台北市以外之團體並提供2人食宿及1人交通費。(詳細辦法請洽台灣女人連線)
B. 個人及一般民眾(候補):免費,食宿及交通煩請自理。
會議議程:
2016年9月9日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3:30-14:00
30分
報到
14:00-14:30
30分
相見歡
14:30-15:30
60分
【專題演講】
2016熱門健康議題
台灣女人連線
熊晨妤執行秘書
15:30-16:00
30分
下午茶
16:00-17:30
90分
【專題演講】
保障還是限制?
談職場母性保護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黃怡翎執行長
17:30-18:00
30分
Check in
18:00-19:30
90分
餐敘
19:30-
Free time
2016年9月10日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07:30-08:50
80分
早餐/退房
08:50-09:00
10分
報到
09:00-10:30
90分
【專題演講】
世界第一個婦女生育健康保障法
生育事故救濟條例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常務理事
10:30-10:40
10分
茶敘
10:40-12:10
90分
【議題探討】
我們可是女性主義者?
主持人:
台灣女人連線代表
12:10-13:30
80分
午餐
13:30-15:00
90分
【會議】
歷屆宣言檢視
明年為女著紅、528主題與計畫
主持人: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常務理事
15:30-
賦歸
【報名方式】
將報名表填好後以E-MAIL或傳真回覆至台灣女人連線。
報名表單下載 *提醒:報名表單有分「團體報名」與「個人報名」兩種噢!
請於8/19(五)前完成報名程序,以利於行政準備!
聯絡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熊晨妤
Email:twloffice555@gmail.com 電話:(02)2322-5038 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

2016-07-27
女性不明原因不孕可能與神祕病毒有關
一項由義大利Ferrara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新研究指出,43%不明原因不孕女性的子宮內膜感染了人類皰疹病毒家族中鮮為人知的成員HHV-6A,但在沒有生育問題的婦女的子宮內膜卻找不到這個病毒。
研究還發現,免疫系統對HHV-6A病毒的反應可能使子宮變成對受精卵不友善的環境。該病毒似乎使子宮內的免疫細胞-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簡稱NK細胞)變得活躍,並促使這些細胞產生化學物質-細胞激素(Cytokines)。細胞激素是免疫系統用來協調應對外來入侵者(如病毒)攻擊的工具;然而,免疫系統細胞和某些細胞激素的異常活動可能使受精卵更難在子宮內著床成功並發育成胎兒。
目前大約有25%的女性不孕問題仍未找到原因,讓這些女性在想要孕育下一代時僅有少數且昂貴的生育治療選項可供選擇。哈佛醫學院研究HHV-6的Anthony
Komaroff教授認為這項研究發現令人驚訝且極為重要,他表示:如果得到證實,該發現將可能改善相當大一部分不孕婦女的治療方法與成果。
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並確定抗病毒治療是否能為子宮內膜遭受HHV-6A感染的婦女提供幫助。
資料來源:PLOS One、HHV-6 Foundat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