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活動

2015-07-07
招架不了夏天的熱情?預防熱病看這裡!
每年台灣一到夏季,溫度持續上升,不時發生人們因熱中暑、熱衰竭等熱病而送急診的新聞。到底何謂熱中暑和熱衰竭?又應該如何防範和急救?本篇分享關於夏季容易出現的熱病,並提醒民眾,除了每天做好防曬措施外,還要注意身體是否因溫度過高而出現不舒服的情形,以免因忽略身體變化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導致熱病的原因
不論是熱中暑或熱衰竭等因體溫過高而來的症狀,皆導因於身體無法正常地降溫。人體本身即有調節體溫的功能,讓我們的體溫一年四季皆被維持在36.8度到37.2度之間。而人體調解體溫最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排汗,當身體的鹽分和水分從汗腺排出病蒸發後,人體的體溫便會下降。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人體調節溫度的功能,包括:年齡(大於65歲和小於4歲者)、環境濕度高、體重過重、心血管疾病、曬傷、飲酒或正使用會影響血液循環的藥物和治療等,增加得熱病的風險。
熱病的種類
痱子(HEAT RASH)
痱子是熱病中最輕微的症狀,當排汗過多但並未充分蒸發時就容易出現痱子。通常會在皮膚上如胯下、上胸和關節處出現塊狀的紅腫或水泡,並且會感到癢。
熱痙攣(HEAT CRAMPS)
熱痙攣發生乃因身體的鹽分太低,通常與激烈運動後大量排汗有關,並且特別容易發生在腹部以及四肢,這些部位的肌肉會抽蓄且疼痛。飲用冷飲和暫停運動達2-3小時有助於減緩不適,但若症狀持續超過一小時便需要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之下,大量排汗且來不及補充鹽分與水分,容易引發熱衰竭,症狀包括:臉色發白、嚴重盜汗、心跳快但弱、呼吸短淺、肌肉抽蓄、頭痛、噁心感、嘔吐和昏厥等。此外,老年者、有心血管疾病者及在高溫環境運動者特別容易得到熱衰竭,一旦得到熱衰竭飲用冷飲來冷卻體溫,並以冷水沖澡後於陰涼的環境充分休息。
熱中暑(HEAT STROKE)
熱中暑是熱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當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功能時,體溫在短時間內會上升到攝氏42度,導致永久性傷害或死亡。症狀包括:因無法排汗而有紅熱且乾燥的皮膚、心跳快速且跳動的力道大、暈眩、頭部抽痛、癲癇和陷入昏迷。由於熱中暑是急症,因此必須立即就醫,同時用各種可能的方法盡量降低患者的體溫。方法如:移除衣物、放置冰塊、將患者浸入冷水中、用水管澆水、以濕布裹住患者或吹電風扇等一切可用來降溫的方法都會是必要的。
預防熱病
當人體在試圖降溫時,以下幾種方法能避免體溫過高及降溫:
適當安排室外活動
若您必須要外出,盡量選擇早上5點至8點以及下午5點至7點的時段出門。在這些時段以外的室外活動,也請務必每隔一段時間就到遮陰處或室內休息,讓身體調節溫度的能力得以恢復。
緩慢適應
若平常不習慣於在炎熱的天氣運動或工作,請避免第一次的活動量太大和用力過度,讓身體慢慢適應環境的溫度。當身體因為活動產生心跳劇烈、呼吸急促甚至是暈眩、虛弱時,請停止活動並尋找陰涼處或冷氣房休息。
避免陽光直曬
在陽光底下活動時,請勤抹防曬品,建議在出門前30分鐘塗抹SPF15或以上的防曬品,並且每2小時就補擦一次防曬品才能有效防止皮膚曬傷。此外,夏天時穿著輕便、寬鬆且色彩明亮的服裝,以及帽沿能遮住臉龐的帽子,不僅避免體溫過高也保護皮膚不因豔陽曬傷。
攝取足夠的水分
請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在戶外活動切記每小時需補充2-4杯的水,且要放慢飲用速度才能讓水分確實運送到身體各處;從事稍有強度的運動時也可以飲用運動飲料來補充運動時流失的鹽分等身體所需的礦物質。避免飲用非常冰的飲料,導致胃痙攣;另外,國人夏日喜愛飲用手搖飲料消暑是錯誤的補水方式,含咖啡因或含糖的飲品會加重脫水的情況;酒精類飲品也應避免。
游泳不保濕
千萬不要誤以為游泳能保持身體的水分。游泳是一種運動,因此過程會流失一些水分以及礦物質,因此在計畫游泳時請記得帶上幾瓶礦泉水。
避免食用高溫食品
避免在外出前食用高溫食品,如湯麵、火鍋等,這些食物會加速體溫上升,使人在面對炎熱天氣時更為脆弱。同時,避免飲用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這些使人流失更多水分。
守望相助
除了藉由以上方法降低自己得到熱病的風險外,也需關心周遭容易患熱病的人,包括年齡高於65歲者、小孩、有心血管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和寵物等。此外,千萬不要讓小孩和寵物單獨待在未啟動冷氣的車內,即使車窗有開,車內的溫度也會在短時間就上升而危及車內的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Brit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Emergency Medicine at Georgia Regents University
(最後更新日期:2016/8/8)
原址瀏覽數:177
+ read more

2015-06-24
沉溺3C產品 青少年骨骼健康恐受損
3C產品日新月異發展快速,因擔心3C產品對孩子身心可能有不良影響,身為家長可能常花盡心思避免讓家中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沉溺於其中。根據多項研究指出過度使用3C工具(如:電視、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會對健康有負面效應,美國兒科醫學會已經建議,孩童及青少年/女每天使用時間應少於兩小時,同時兩歲以下的孩童則應避免接觸。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兒童及青少年花過多時間坐在這些
3C產品的螢幕前,將可能使血壓、焦慮感升高,且會造成睡眠品質變差,對身體健康有害。日前一項挪威研究針對以螢幕為主的3C數位媒體進行研究,發現青少年花愈多時間在這些東西上面,他們整體的骨骼健康表現愈差,但在青少女身上並沒有相同情形。
在這項研究中,主要研究者Anne
Winther與她的研究團隊選擇骨骼健康這個過去少有研究且未有明確定論的主題,對961位15-17歲的青少年/女展開調查,分別在2010-11及2012-13年進行兩階段的研究。參與者在研究中被詢問包括平日在放學後及假日時使用電腦、看電視及電影的時間長度;菸酒、軟性飲料及鈣攝取狀況等與骨骼健康相關因子的資料;以及每周活動量。之後並用X光吸收儀測量參與者的骨密度,同時BMI值及體內維生素D含量資料都一併加入進行評估。
研究分析發現,青少年平日(4小時)及假日(5小時)都比青少女(3小時;4小時)花較多時間待在3C產品螢幕前,且無論男女,只要花愈多時間在3C產品上,進行其他體能活動的時間就愈少。同時,這些久坐於螢幕前的青少年,全身所有部位的骨密度也比較低,但青少女則無相同情形,青少女久坐於螢幕前,只輕微與發生股骨頸部位骨密度下降有關,研究推測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男女體內脂肪的分布與荷爾蒙不同所影響。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這項研究屬於觀察性質,卻是首個以重複測量方式來呈現青少年/女骨骼健康與久坐於3C產品螢幕前之間關連性的研究,對公共衛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應密切追蹤發展。英國兒科學及兒童健康皇家學院Benjamin
Jacobs博士針對此研究結果也強調,兒童及青少年/女應透過適度運動、限制每天待在3C產品螢幕前應少於4小時、並適度補充鈣補充品,來改善骨骼與整體健康。
資料來源:BMJ Open期刊
+ read more

2015-06-10
避孕停看聽-口服避孕藥十大副作用
目前,主要且相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是在性愛過程中全程使用保險套,但據衛福部統計,口服避孕藥在未婚女性中已有2成的使用率;未婚的原住民女性更有3成5使用率,且兩者均呈成長趨勢。另一方面,口服避孕藥的用途不僅止於避孕,還用於調整女性經期的規律、舒緩痛經、經前症候群以及避免經血過多、子宮內膜異位、乳房和卵巢囊腫等。
由於用途廣泛,口服避孕藥使用率將會增加,因此女性必須知道避孕藥的相關知識,包括用途、副作用、注意事項等,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健康風險。以下為國外醫學研究發現口服避孕藥可能帶來的十大副作用:
1.
陰道出血:有5成的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藥後三個月會有陰道出血,但9成女性在使用至第三包避孕藥後狀況會改善。若有正確使用藥物,但仍持續出血超過5天以上或大量出血超過3天以上,建議要就醫處理。
2.
疲勞:在初期使用口服避孕藥時可能會經歷輕微的疲勞,但通常不會太久,在睡前與食物一起服用藥物可稍微改善疲勞現象。若疲勞現象持續或嚴重,請務必尋求醫療協助。
3.
乳房軟度:口服避孕藥會導致乳房增大或變軟,通常在使用後的前幾周會改善。若乳房出現突起或疼痛感並未消失,需尋求醫療協助。減少食用咖啡因和鹽分以及穿全罩式胸罩可以有所改善。
4.
頭痛:服用後若開始經歷頭痛,需讓醫療提供者知道。
5.
體重增加:雖然目前尚缺臨床研究證實避孕藥會導致體重增加,但仍發現有女性因此水腫,尤其出現在胸及腰的部位。
6.
情緒波動:由於避孕藥會造成女性情緒起伏,因此若您有憂鬱症史,需要與醫療提供者溝通您的身心狀況。
7.
經血不來:生活中有諸多因素導致每個月經血不來,但是若您有在服用避孕藥,且發生經血太少甚至沒有的情況,可先驗孕確認有無懷孕後,再看是否要尋求醫師協助。
8.
性慾降低:由於避孕藥裡存在荷爾蒙,女性性慾可能因此受影響。若此現象持續發生或讓您感到困擾,建議您向醫療提供者諮詢。
9.
陰道分泌物:部分女性會在從事性活動時經歷陰道分泌物過多或太少的狀況,若您擔心有感染的風險,建議您尋求醫療協助。
10.
隱形眼鏡使用者視覺改變:若您是隱形眼鏡使用者,於服用避孕藥後發現視覺有改變或隱形眼鏡耐受力降低,建議您尋求眼睛專科醫師的協助。
最後,若服用避孕藥後感到腸胃疼痛、胸痛或呼吸短促、視覺模糊或失明、大腿或腿部萎縮、疼痛、紅腫,建議您立即尋求醫療提供者的協助或前往急診,因為這些症狀可能是身體出現危機的徵兆。而口服避孕藥也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包括:心臟病、中風、血栓等,若女性有心血管、肝臟、乳癌及子宮癌的病史或家族病史,建議不要服用口服避孕藥,並且向醫師諮詢其他避孕方法。
資料來源:Brown University Health Promotion,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WebMD.
+ read more

2015-06-10
女性防愛滋,性平觀念是關鍵
來自全球愛滋病最盛行的南非研究指出:性別平等概念較完整的女性,使用保險套且會與伴侶討論性事的頻率較高,顯示性別平等教育是女性從事安全性行為的關鍵。
研究副編輯-南安普敦大學的Nuala
McGrath博士說明,此研究以住於南非郊區KwaZulu-Natal且患有愛滋病的372名女性和158名男性為研究對象,研究員訪問其過去的人際關係、性活動以及揭露自身為HIV感染者的經驗,其人口資料和社經地位亦被記錄下來。
研究發現,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擁有越平等的性別角色觀念;26歲以下的女性若擁有越平等的性別角色觀念,於近期的性活動中使用保險套的頻率越高,同時,她們曾經使用保險套及會在初夜使用保險套的頻率也較高。反觀26歲以上的女性及所有男性,平等的性別角色觀念並沒有影響其使用保險套的狀況。
另外,研究亦發現相較於男性,女性較容易經歷被伴侶強迫的性,這種非自願的性與保險套低使用率相關。但是若男女雙方皆有告知伴侶自己感染了HIV病毒,他們在最近一次的性活動中較傾向使用保險套,顯現伴侶雙方若曾針對性事溝通過,會是安全性行為的另一個關鍵。最後,研究指出社會對HIV的污名化會阻礙感染HIV的女性使用保險套。
Nuala
McGrath解釋,由於女性擁有男尊女卑的觀念,會強化其在關係裡的弱勢地位,導致難以拒絕伴侶的性需求及在性事上與伴侶溝通,如使用保險套。而研究者未針對HIV的社會污名阻礙受感染女性要求男性使用保險套之現象做進一步的解釋,本會認為可能是因為患有HIV的女性因害怕被貼上標籤,而傾向用無套性交避免社會歧視。
綜合以上發現,研究者強調,預防感染HIV病毒的關鍵,可以從教育女性平等的性別觀念、鼓勵伴侶雙方討論HIV病毒開始,並且藉由一起面對、抗議社會對HIV病毒的污名化來避免女性因怕被歧視而不使用保險套的情況一再發生。
資料來源:PLOS ONE
+ read more

2015-06-09
健保20年婦女產科醫療照護研討會
活動名稱:健保20年婦女產科醫療照護研討會
主辦單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活動時間:2015年6月14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
活動地點:台北馬偕紀念醫院15樓階梯講堂
詳細活動資訊請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活動頁面~
+ read more

2015-06-05
高跟鞋愛好者注意:美麗「危肌」不可不...
許多女性為了營造高挑修長的體態、修飾身材比例而選擇穿著高跟鞋。高跟鞋雖然美觀,但是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若穿著不當往往會為雙腳與腿部造成極大的負擔;在許多提倡性別平等者的眼中,更是主流審美價值觀束縛女性、限制其自由與行動能力的工具。現在,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更明確的指出高跟鞋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何種傷害。
研究發現,大學女生若一週中有三天以上都穿著10公分高的跟鞋活動,將可能造成腳踝附近的4組肌肉功能失調。研究者Yong-Seok
Jeeg解釋,雖然在穿著高跟鞋的初期似能使腳踝肌群變得有力,但長期下來確實是會使肌肉功能失調的,而肌群無法正常運作是後續引發腳踝受傷的關鍵原因。
因此,Yong-Seok
Jee博士認為,對平時慣穿高跟鞋者而言,有一些重要的臨床建議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首先,規律進行強化踝部肌力的運動,如練習以腳跟走路、拍動腳趾、墊腳跟;其次,減少穿著高跟鞋的時間與次數。
其實,除了穿著頻率與時間長短很重要之外,鞋子的材質、形狀(弓足弧度)、走路姿勢等也都是影響腿部肌肉運作、施力的原因。提醒所有高跟鞋的愛好者在穿著高跟鞋時注意上述幾點,並切記搭配合適的運動強化踝部肌肉,畢竟,能夠兼顧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資料來源: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 read more

2015-06-01
【活動通知】一網打盡-婦女健康知多少...
台灣女人連線
「一『網』打盡-婦女健康知多少?」座談會
妳/你知道. . . . . . .
荷爾蒙療法弊大於利?!
心血管疾病男女症狀大不同?!
藥效男女有別?!
女性為何被排除在臨床試驗之外?
台灣女人連線看到健康上的性別差異,也深感台灣女性對相關健康知識之不足,因此台女連不斷透過倡議及宣導方式讓更多女性了解相關健康知能,也要求政府正視女人的聲音與需求。今年台女連將於6月舉辦「一『網』打盡-婦女健康知多少?」座談會,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討論女性重要的健康議題,如心血管疾病、用藥安全、更年期等,讓參與者對性別/健康有整體的輪廓,深化社區婦女的健康知能。
時間:7/23(四)上午10:00-12:00
地點:台中縣木棉花愛縣關懷協會辦公室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五權路166號
歡迎所有關心女性健康的朋友們報名參加!
報名專線:02-2392-9164,Email:twl555@yahoo.com.tw 陳秘書
+ read more

2015-05-13
[活動]2015破除美麗迷思-創意影片徵件...
2015破除美麗迷思—創意短片徵件活動
徵件辦法
壹、活動說明
長久以來,大眾媒體不斷在塑造標準化的美貌,社會大眾也因受到美麗迷思的價值觀影響,而汲汲營營追求著被媒體及時尚產業塑造的單一美,包括服裝、髮妝、身材、容貌等各種被定義的美麗。但其實美麗是多元的,因此台灣女人連線將以「破除美麗迷思」為主題舉辦創意短片徵件活動,邀請大家發揮創意,一起打破美麗標準的框架,展現多元美的自信。參賽影片未來也將規劃應用於相關主題之公益推廣使用。
貳、徵件主題
以「破除美麗迷思」為徵件主題,打破現行社會普遍認定的單一美麗標準,鼓勵欣賞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身體形象,建立非以外貌為標準的健康多元美麗價值觀。
參、主辦單位
台灣女人連線
肆、指導及贊助單位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財團法人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
伍、報名資格及時程
一、報名資格
(一)
凡喜好影像創作或對性別議題有興趣之民眾皆可參與,不限年齡、性別與職業。
(二) 每位參賽者以1件參賽作品為限。
(三)
參賽者需事先詳閱本辦法第玖條「作品播放授權事宜」,並簽署「作品播放授權同意書」。
二、活動時程:
(一)報名收件:即日起至2015年7月30日(四)止。
(二)入圍名單公告:2015年9月14日(一)
(三)網路票選時間:2015年9月22日(二) 中午12:00起
至2015年10月13日(二)中午12:00止
(四)得獎公告時間:2015年11月2日(一)
(五)頒獎時間:得獎名單確認後將另行通知得獎者。
*以上報名及比賽時間,主辦單位有異動之權利,時間若有調整,將於官方網站及粉絲專頁公告,請參賽者密切注意。
陸、作品格式
一、作品主題:破除美麗迷思
二、作品長度:片長5分鐘內。
三、作品規格與規範:
(一)使用任何影音器材拍攝皆可,檔案格式以MPG、AVI、WMV、MOV為限,影片解析度最低要求1280
× 720 像素以上。
(二)作品不限語言,須含中文字幕。
(三)參賽作品之畫面需有「作品名稱」,並請於片尾加入「2015破除美麗迷思:創意影片徵件活動」之字幕及本會名稱、LOGO。
※
本會LOGO下載位置:http://www.twh.org.tw/download.asp。
(四)徵件屬公益性質,作品內容之呈現請以主題概念性之推廣,避免刻意露出或打擊特定醫療機構或商家。
(五)參賽者必須保留1280 ×
720像素以上原始未壓縮之檔案或素材,以利得獎作品繳交送件,供本會其他非營利性目的之相關權利使用。
四、投寄規定:作品請以DVD光碟一式2份繳交,連同所填寫的「參賽報名表」(如附件1)及「短片播放授權同意書」(如附件2),以掛號方式郵寄至「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2樓,台灣女人連線影片徵件小組」收。(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
柒、評審方式
一、
第一階段:由評審代表依主題掌握與表現形式(60%)、創意呈現(20%)、製作技巧及品質(20%),預計選出20件入圍作品。
二、
第二階段:入圍之作品將於網路平台進行投票,最後與專家評審之分數加總後,依總分高低選出三名優勝獎及兩名佳作。
三、
評分標準:專家評審佔總分70%,網路票選佔總分30%。
四、
評審代表:擬聘請性別、影像製作等專家學者及機關代表,組成評審委員會就上列評分標準進行評審。
五、
作品如均未達水準,得由評審委員會決定從缺或不足額入選。
柒、獎勵方式
一、獎勵名額:
1. 優勝獎:
(1)第一名:1名,頒發獎金3萬元、獎座一只。
(2)第二名:1名,頒發獎金2萬元、獎座一只。
(3)第三名:1名,頒發獎金1萬元、獎座一只。
(4)佳作:2名,頒發獎座一只。
2.
入圍獎:獲得入圍之參加者,頒發入圍證書一只。
3. 學習獎:未獲獎之參加者,頒發學習證書一只。
二、得獎公布:
得獎作品預計2015年11月於台灣女人連線官網(http://twl.ngo.org.tw)公布,並另通知得獎者領獎日期、地點。
捌、作品播放授權事宜:
參賽者於送件同時,應簽立「作品播放授權同意書」,同意將作品供本案件於活動推廣及公開展示播放、公布、上網等及有為其他一切著作權財產權利用行為之權利使用,參選者不得提出異議。
一、 作品創作智慧財產權注意事項:
(一) 音樂素材:自行創作或合法取得授權之音樂。
(二) 人物素材:需獲當事人肖像權之授權。
(三)
影像素材:如使用他人(單位)作品之影像畫面,需獲當事人(單位)之授權。
二、 得獎後著作授權:
(一)參賽者於作品得獎後,需簽署(附件3)專屬著作權授權同意書,同意參賽作品授權條款釋出影片,併同繳交原始未壓縮之檔案或素材,並永久無償授權台灣女人連線使用,範圍如下:參賽者應授權台灣女人連線利用參賽作品於國內外散布、改作、公開傳輸、公開播送及公開上映。
(二)參賽作品有利用他人著作或權利時,參賽者應取得該著作之著作財產權人或權利人同意其著作或權利於參賽作品中,依授權條款授權,並提供台灣女人連線宣傳使用,範圍包括利用參賽作品於國內外散布、改作、公開傳輸、公開播送及公開上映。
(三)主辦單位認為參賽者違反本須知第捌條「著作財產權事宜」、第一款「著作授權」之(一)、(二)、(三)項規定者,得逕取消參賽、入圍或得獎資格,自平台移除其作品,並追回其已領取之獎金、獎座、獎狀及相關證明。
玖、注意事項
一、凡參賽者即視同接受本辦法之各項規定,違反本辦法相關規定者,不列入評審。
二、得獎作品不得重複投稿其他相關活動徵件比賽,若發現違反上述情事者,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得獎資格,已領取之獎勵(含獎金、獎座、獎狀)則將予以追回。
三、得獎作品如經檢舉不法屬實,取消該獎位,並追回已領取之獎勵(含獎金、獎座、獎狀)。其涉著作權侵害之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
四、活動參賽作品應符合本次活動精神及作品格式規範,且內容不得違善良風俗。
五、參賽作品及文件可親送至台灣女人連線,亦可以掛號郵寄(郵戳為憑)送交。所有運送費用請參賽者自行負擔,繳交作品需連同報名表及著作權授權同意書應於規定期限前送達(以郵戳為憑),逾時未繳交即取消資格。
六、得獎作品除頒發獎金外,不另支付稿費或版稅等酬勞;獎金須依稅法相關規定預扣繳所得稅,依稅法規定,獎項所得將列入個人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台灣女人連線應於得獎者競賽給付總獎金超過20,000元者需按給付獎金總全額代扣10%稅金。獎金採賽後電匯方式頒發,得獎人需依規定填寫並繳交相關領據(並併同提供得獎者個人存簿影本封面,供電匯資料登錄使用)方可領獎。若不願意配合或無法於2015年11月30日前繳齊相關資料,則視為自動棄權。
七、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暫停或終止本活動辦法及修正獎項數量之權利。
八、如有任何因電腦、網路、電話、技術、填寫錯誤或不可歸責於主辦單位之事由,而使得獎者所寄出之資料有遲延、遺失、錯誤、無法辨識或毀損之情況,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得獎者亦不得因此異議。
拾、聯絡方式:
台灣女人連線
地址: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2樓
電話:(02)3322-1340,影片徵件小組 劉小姐
傳真:(02)2392-9165 E-mail信箱:TWL555@yahoo.com.tw
官方網站:台灣女人連線(http://twl.ngo.org.tw/)
FB粉絲專頁:2015破除美麗迷思-創意影片徵件活動
拾壹、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補充。
+ read more

2015-05-09
[投書]愛媽媽 不要惡整好嗎?
愛媽媽 不要惡整好嗎?
每到母親節,各種女性商品紛紛推出行銷活動,想讓子女以消費行動來表現感謝母親的心意,醫美近年也開始積極搶攻母親節這塊大餅,但姑且不論醫療機構以節慶活動名義行銷,已是違法醫療廣告的行為,更讓人憂心的是,這些號稱在科技進步下既安全又有效的微整形醫美,成果是真的如醫師宣稱及媒體大眾所看到的那樣美好?還是會如同過去也曾是最新科技的小針美容般崩壞?
猶記當年,小針美容也如同現在的微整形,被視為美容的新科技,強調免開刀、不會紅腫、瘀血,不容易被人發現,因而曾盛極一時。但當時小針美容並未進行人體試驗,因此女人本以為新技術可以換得美麗,卻在施作後發生結塊、位移、變硬,或因來源及成分的問題造成感染、發炎或組織壞死,最後面臨施作部位變形的命運,眾多女人不但花了錢,還成為醫療下的試驗品,終生無法復原。
而現在,醫美宣稱〝更進步〞的微整技術,其實也有很多如同小針美容,是未經人體試驗證實療效和安全的,如:PRP、SVF、CAL或生長因子、幹細胞等。雖然醫療機構明知宣傳這些治療方式已經違法,但在龐大的商業利益下,仍有不少醫療機構以此為賣點違法行銷。而這些未經證實療效和安全的新科技施打進人體,是否真的安全無虞,或是會重演小針美容的憾事,著實令人擔憂。
此外,現在已經核准使用的各種微整項目,事實上也非百分之百安全。根據台灣女人連線「醫美不良事件申訴專線」的經驗,曾有民眾施打童顏針結果患部發生腫脹及靜脈曲張;也有施打肉毒桿菌導致不能閉眼的狀況;還有電波拉皮造成神經受損;甚至有施打微晶瓷一年後效期結束,要在施打第二次微晶瓷卻發生潰爛等情形。
因此,讓媽媽健康的身體去冒醫療風險,究竟是愛媽媽還是害媽媽,各位孝子孝女請務必三思而行,千萬別讓對媽媽的一片孝心,變成自責與傷心啊!
本文刊登於2015年5月9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愛媽媽
不要惡整好嗎?》
+ read more

2015-05-09
愛媽媽 不要惡整好嗎?
愛媽媽 不要惡整好嗎?
每到母親節,各種女性商品紛紛推出行銷活動,想讓子女以消費行動來表現感謝母親的心意,醫美近年也開始積極搶攻母親節這塊大餅,但姑且不論醫療機構以節慶活動名義行銷,已是違法醫療廣告的行為,更讓人憂心的是,這些號稱在科技進步下既安全又有效的微整形醫美,成果是真的如醫師宣稱及媒體大眾所看到的那樣美好?還是會如同過去也曾是最新科技的小針美容般崩壞?
猶記當年,小針美容也如同現在的微整形,被視為美容的新科技,強調免開刀、不會紅腫、瘀血,不容易被人發現,因而曾盛極一時。但當時小針美容並未進行人體試驗,因此女人本以為新技術可以換得美麗,卻在施作後發生結塊、位移、變硬,或因來源及成分的問題造成感染、發炎或組織壞死,最後面臨施作部位變形的命運,眾多女人不但花了錢,還成為醫療下的試驗品,終生無法復原。
而現在,醫美宣稱〝更進步〞的微整技術,其實也有很多如同小針美容,是未經人體試驗證實療效和安全的,如:PRP、SVF、CAL或生長因子、幹細胞等。雖然醫療機構明知宣傳這些治療方式已經違法,但在龐大的商業利益下,仍有不少醫療機構以此為賣點違法行銷。而這些未經證實療效和安全的新科技施打進人體,是否真的安全無虞,或是會重演小針美容的憾事,著實令人擔憂。
此外,現在已經核准使用的各種微整項目,事實上也非百分之百安全。根據台灣女人連線「醫美不良事件申訴專線」的經驗,曾有民眾施打童顏針結果患部發生腫脹及靜脈曲張;也有施打肉毒桿菌導致不能閉眼的狀況;還有電波拉皮造成神經受損;甚至有施打微晶瓷一年後效期結束,要在施打第二次微晶瓷卻發生潰爛等情形。
因此,讓媽媽健康的身體去冒醫療風險,究竟是愛媽媽還是害媽媽,各位孝子孝女請務必三思而行,千萬別讓對媽媽的一片孝心,變成自責與傷心啊!
本文刊登於2015年5月9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愛媽媽
不要惡整好嗎?》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