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16-10-18
為美傷神從7歲就開始?!
你還記得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表嗎?本月初,一項由英國女童軍所做的調查研究引起不少關注,根據這份最新的調查結果,有超過三分之一年齡介於7至10歲的女童認為自己因外表而被評價;四分之一的女童認為自己必須努力變得更漂亮。
英國女童軍(Girlguiding
UK)每年都會進行的這項「女孩態度調查」是同類型調查中最大型的年度調查研究;今年總共訪問了1627位年齡介於7歲至21歲的女孩對於健康、身體、人際關係和事業等一系列議題的看法。而對比過往的調查結果,有越來越多7~21歲的女生因為對自己身體形象沒有信心而備受困擾;這些年齡中對自己的外表感到開心與滿意的女生人數從2011年的73%下滑至今年只剩下61%。
根據今年度的調查結果,7至10歲的女孩當中有35%認為「女性在受到他人評價時,外表是比能力更影響力的指摽」;更有36%覺得外表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屬性;38%認為自己不夠漂亮;23%表示他們覺得自己必需要是「完美」的;而有15%的人表示因為自己的外表而感到尷尬或羞愧。
大多數受訪的7至10歲女孩認為最能改善他們的生活的事是「人們能停止用外貌評價女孩與女性」。
英國女性平權組織福西特協會(the Fawcett
Society)執行長Sam
Smethers指出,婦女和女孩被“持續地以外貌評價”因而受憂鬱症與精神疾病困擾的機率“顯著較高”。「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視『物化和騷擾正在破壞女孩生活,但我們卻任其發生』的事實。」
英國女青年會執行長Carole
Easton博士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性別不平等」從年幼時即存在。「如果我們認真致力於確保每個人在生活中都享有平等的機會,顯然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
我們必須去挑戰既定的性別刻板概念,從那些正值童年與即將進入青年期的下一代開始。
英國的兒童事務專員Anne
Longfield對這樣的現況感到不安,特別是孩子們對於外表的擔憂在沒有獲得適當協助的情況下可能失控到造成飲食失調或精神健康問題。
來自英國女童軍的Liddy
Buswell表明這樣的調查結果是震撼的但並不令人驚訝;在童軍服務的第一線,她經手這類問題已久,目睹太多女孩因為對自己的外表沒有信心而無法為自己發聲。「沒有女孩因為自己的外表感到擔憂
-
她應該是以充滿樂趣和享受的方式面對自己。今年的調查結果確切地表明了當前令人堪憂的處境,我們必須有所行動,以解決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
英國女童軍在2014年推出首個「身體自信徽章」,結合童軍傳統來鼓勵女孩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如今更進一步利用社群媒體舉辦推廣活動,結合使用hashtag
#YouAreAmazing邀請民眾分享他們如何恭維或讚美女孩,並要求民眾就年輕女性的成就、能力或個人特質給予正面回饋,而不是她們的外表,。
最後,Longfield提醒,女孩與越來越多的男孩被大眾傳媒與社群媒體大量傳遞的「完美身體形象」「轟炸」而倍感壓力。若父母能夠與孩子討論並與孩子一起挑戰這種不健康的身體形象將大有幫助。學校在建立孩童正確的態度這件事情上也扮演著重大角色,且應該將之列為教育工作中的優先項目。
資料來源:Girlguiding UK、The Guardian
+ read more
2016-08-02
第十六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
台灣女人連線
「第十六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自2004年11月成立,迄今已有64個婦女團體與病友團體參與,並於每年九、十月間定期舉辦網絡會議,會議中針對婦女健康相關議題,進行現狀報導與討論,並於會議中討論、決定明年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集結各界力量向大眾與政府發聲。
今年研習營演講課程將包括「職場母性保護」、「生育事故救濟條例」及熱門議題討論課程「我們可是女性主義者?」。
首先,隨著越來越多女性進入職場,職場母性保護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雖然台灣無論是在憲法或是性別工作平等法都有相關規範,但是職場母性保護到底是一種保障?還是一種變相的限制?
其次,歷經十數年的努力,《生育事故救濟條例》終於在去年底正式通過,而這個堪稱世界首例的婦女健康保障機制也已於一個月前施行上路;邀請大家一起來了解《生育事故救濟條例》的理念、催生過程與執行現況。
最後,我們整理了幾個熱門、有趣的議題,如事後避孕藥的管制,想跟大家分享、交流彼此的看法。
今年的課程結合多項健康議題,也跳脫過去一貫聽課的形式,增加了更多互動的安排,內容豐富精彩可期,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囉!
活動將於今年9月9、10日(星期五、六)在台北舉辦,除了針對婦女健康議題進行演講與探討之外,亦希望藉此機會大家能齊聚一堂,分享彼此的工作心得,更藉由各地團體的參與,促進婦女團體間的交流與對話。
【會議詳情內容】
時間:2016年9月9日(五)13:30至10日(六)15:00
地點: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台北市中山北路4段16號)
對象:婦女健康網絡成員及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領導人、幹部代表或一般民眾;總計50人
(一個團體以 2人為限;以曾合辦 528
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費用:A.
婦女健康網絡成員及關心性別健康的非營利組織:免費,台北市以外之團體並提供2人食宿及1人交通費。(詳細辦法請洽台灣女人連線)
B. 個人及一般民眾(候補):免費,食宿及交通煩請自理。
會議議程:
2016年9月9日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3:30-14:00
30分
報到
14:00-14:30
30分
相見歡
14:30-15:30
60分
【專題演講】
2016熱門健康議題
台灣女人連線
熊晨妤執行秘書
15:30-16:00
30分
下午茶
16:00-17:30
90分
【專題演講】
保障還是限制?
談職場母性保護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黃怡翎執行長
17:30-18:00
30分
Check in
18:00-19:30
90分
餐敘
19:30-
Free time
2016年9月10日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07:30-08:50
80分
早餐/退房
08:50-09:00
10分
報到
09:00-10:30
90分
【專題演講】
世界第一個婦女生育健康保障法
生育事故救濟條例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常務理事
10:30-10:40
10分
茶敘
10:40-12:10
90分
【議題探討】
我們可是女性主義者?
主持人:
台灣女人連線代表
12:10-13:30
80分
午餐
13:30-15:00
90分
【會議】
歷屆宣言檢視
明年為女著紅、528主題與計畫
主持人: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常務理事
15:30-
賦歸
【報名方式】
將報名表填好後以E-MAIL或傳真回覆至台灣女人連線。
報名表單下載 *提醒:報名表單有分「團體報名」與「個人報名」兩種噢!
請於8/19(五)前完成報名程序,以利於行政準備!
聯絡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熊晨妤
Email:twloffice555@gmail.com 電話:(02)2322-5038 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

2016-05-27
2016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關心女性心...
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與各縣市(包含離島)的婦女團體代表們於今日(5/27)齊聚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一年一度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在上午的會議中,婦女團體代表們首先與中央及地方衛生單位就各項婦女健康議題-包括女性用藥安全、子宮頸癌篩檢、HPV疫苗、醫學美容等-的現況、政策制定或改善方向進行討論。
而針對今年度的會議主題「女性心/血管健康」,台女連常務理事黃淑英分享了台女連於今年初所舉辦的「為女著紅」系列活動,以及與各縣市婦女健康網絡團體成員合辦的「心/血管健康講座」;並由台女連執行秘書陳苡安報告心/血管健康認知的調查結果。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們亦分享了今年響應「為女著紅」的感想及對未來串連活動的期待與規劃,並共同就女性心/血管健康之宣導給予政府建議。最後,為提供政府保障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政策建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就今年度主題一同擬定了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會後,婦女團體代表與立法委員林淑芬連袂拜會衛福部,說明今年行動會議之結論,並遞交行動宣言予衛生福利部。在衛福部呂寶靜次長的主持下,衛福部承諾願盡力配合實現各點宣言;並且表明會從醫師教育著手,再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以營造具備性別意識的醫學領域。
以下為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之宣言:
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看見女人「心」-消除心/血管健康的性別盲
行動宣言
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近五年(98-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更上升了近20%,但是長期以來,心/血管疾病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並以對待男性的方式對待女性;政府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程度遠不及婦癌。事實上,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婦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的3-4倍;國際上已有多篇研究證實因為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有性別的差異;而女性也因特殊的生命經驗如更年期、懷孕以及某些以女性居多的疾病如乳癌、自體免疫性疾病等,和男性有不同的疾病風險,因此世界心臟學年會在2014年就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了提昇女性對心/血管健康的認識及警覺,台灣女人連線製作具性別觀點之心/血管健康的懶人包及衛教單張,放置於網路宣導,並同時在各地舉辦「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座談會(10場)。此外,為了引起廣大社會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我們亦響應國際上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行動,於今年3月11日(每年3月的第2個禮拜五)舉辦「為女著紅日」,結合政府、企業、醫學及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於當天穿上紅色衣飾,表達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並獲得廣大的回響。
為了解女性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此次行動亦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台灣女性對於心/血管健康的認知顯然不足:6成女性對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了解不完整,半數以上女性不知道血壓標準值及未定期測量血壓;二、台灣女性缺乏心/血管疾病的性別意識:6成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具性別差異,近一半女性不知道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之功能,8成不知道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男性高;三、政府宣導效果不彰:近年來政府雖加強宣導女性腰圍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觀念,仍有近4成女性無此認知;更令人擔憂的是,因政府多年來強力宣導婦癌篩檢,影響女性普遍地誤認為婦癌死亡率較女性心/血管疾病高,使女性輕忽了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綜上,女性對心/血管健康的認知及性別意識不足,且政府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宣導不夠,將嚴重危害女性的健康及生命,因此我們要求政府:
*
應投入更多的研究經費,鼓勵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
* 應制訂具性別意識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
* 應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
*
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讓女性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
* 響應每年3月第2個禮拜五的「為女著紅」。
+ read more

2016-04-21
聽台大醫師談女人「心」事
今年三月,台灣女人連線舉辦了台灣第一次「為女著紅」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跟我們一起重視女性的心/血管健康。日前,人間福報也因此專訪了長久以來與我們一起為女性心/血管健康努力的台大醫院張博淵醫師。以下是人間福報的報導。(以下原文引自【人間福報】作者:陳玲芳)
心臟科醫師提醒,台灣近五年來,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兩成,死亡人數為婦癌的三到四倍;今年一月,美國心臟病協會首度針對女性心肌梗塞,提出預防及治療建議,台灣社會卻未普遍認知到這項醫學上的「性別創新」,對婦女健康極為不利。
台大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心臟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博淵指出,在台灣,平均每小時有一點四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五十歲以上更年期婦女,其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正以「每五歲增加近一倍」的速度,持續上升。
「多數女性擔憂乳癌的危險,卻不知道她們更可能死於中風或心臟病。」張博淵表示,面對這樣的健康風險,國人對於心血管健康的關注,依然不及婦癌;癌症之外,心血管疾病為女性與男性的主要死因,但政府或醫界,在宣導女性健康時,還是偏重婦癌防治。此外,社會大眾也普遍不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其在臨床表現上所具有的「性別差異」。
阿斯匹靈療效 男女剛好相反
他強調,近二十年來,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女性因為生理結構及生命經驗與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表現及風險上有性別差異,如有別於男性的典型症狀:呼吸急促、盜汗、手臂疼痛、胸口疼痛且有壓迫感,女性會出現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因缺乏相關研究證據,導致女性心血管疾病診斷困難,常延誤就醫,短期存活率低。
早在一九九九年,美國心臟病協會就提出「預防女性心血管疾病指引」,隨著研究的累積,也持續在更新。今年一月,美國心臟病協會首度針對女性心肌梗塞,提出預防及治療建議,但是台灣社會並沒有普遍認知到這些資訊,容易造成婦女健康的傷害。如阿斯匹靈能預防男性心肌梗塞,卻不能預防中風,對女性的影響,則剛好相反。
為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識與重視,台灣女人連線於上月十一日「為女著紅日」,與國內企業共同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穿紅衣行動,呼籲各界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應從「正視男女性別差異」做起。
「為女著紅」終止性別偏見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國際上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已重視多年,二○○二年,美國國家心肺血液機構啟動「The
Heart
Truth」計畫,藉此提升美國女性對心臟疾病的警覺,並鼓勵女性採取行動來降低風險。二○○四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起「Go
Red for
Women」行動,透過穿紅衣及其配合的各式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心臟病的重要。
二○○五年,世界心臟聯盟也呼籲這個行動,至今已有超過五十個來自全球的團體,如法國、瑞士、荷蘭、澳洲、印度、馬來西亞、南非等國家響應此項行動。二○一四年,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今年為三月十一日),希望在政府、醫界與民間的推動與努力下,提升國人對於心血管健康的性別認知,讓台灣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可以獲得妥善照顧。同時,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研究經費,做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制訂具性別差異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及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讓女性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
+ read more

2016-04-19
瑞典將禁止任何形式的代理孕母
今年2月瑞典政府提出一份有關於人工生殖的報告,在報告中堅決反對任何形式(包括商業、無償及跨國尋找)的代理孕母,這項禁令預計將在今年實施。
此份報告訪談了多位代理孕母、醫師及由代理孕母所生的小孩。作者Eva
Wendel
Rosberg表示:之所以建議全面禁止的最主要原因是女性成為代孕母親所要面臨的壓力,包括懷孕以及生產所要面臨的風險。此外,在代孕協議中,女性可能還會承受許多未知的壓迫,如合約中的不合理要求。Wendel
Rosberg的這份報告與三年前瑞典另一份由國家醫學倫理委員會所作的結論—應允許無償代理孕母不同;Wendel
Rosberg解釋,國家醫學倫理委員會只聚焦於醫學倫理議題但未考慮其他複雜的法律層面及代孕合約問題,所以結論會有所不同。
這份報告同時指出,支持無償代理孕母的立論基礎在於「給錢是對代理孕母的剝削」,所以代理孕母拿的錢越少,他就受越少的剝削。但事實上就算是無償的代理孕母,他依然會有與商業性代理孕母同樣的遭遇:被要求將懷胎十月的小孩送走;在懷孕期間改變其生活習慣並承受生產的風險與可能帶來的後遺症,甚至是死亡;就算這位善心的代理孕母被稱為「天使」,實質上他依然只是被視為一個裝載胎兒的「容器」。無償精神被社會所接受的唯一原因是長期以來評價女性的方式是以做了多大的「犧牲奉獻」,而不是她們「獲得」了什麼成就。再者,無償代理孕母合法化並無法禁止商業性的代理孕母,從英國的經驗來看甚至會增加其非法的代孕行為。
此外,在這份報告中也提到,目前到國外尋求代孕的行為事實上是一種剝削貧窮國家婦女的行為,也已經成為一種買賣小孩的產業。富裕國家的人們到海外「選購」婦女的生育能力,以滿足富人想要小孩的慾望,就像過去我們到貧窮國家採購廉價的工業產品一樣。
早在2013年,超過160個團體與個人所組成的婦女團體—歐洲婦女遊說(The
European Women’s Lobby,
EWL)就開始進行「禁止任何形式代孕行為」的遊說行動,並舉行多項活動(包括2015年5月在布魯塞爾以及2016年5月在法國巴黎的抗議活動)。在「歐洲婦女遊說」的努力下,歐洲議會呼籲其會員國應禁止代理孕母,而對於歐洲婦女遊說的分會—「瑞典婦女遊說」來說,該份報告是婦女運動的重要里程碑。
針對這份報告的主要反對聲浪來自於想要成為爸爸的男士們,他們認為:如果女性想要成為代理孕母不應該剝奪他們的機會。面對越來越多的男同志伴侶對於代理孕母的需求,瑞典政府是否真能禁止所有的代理孕母行為,恐怕還有變數。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Bioethics Research Library, Georgetown
University、BioEdge
+ read more

2016-03-18
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暨會...
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暨會前會
在台灣,心/血管疾病是癌症以外女性第一大死因,且平均每小時有1.4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再者,近五年來(98年至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了20%,其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並且女性更年期(50歲)後的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是以每5歲增加近一倍的速度上升。然而,面對這樣的健康風險,社會普遍缺乏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政府對於女性健康政策也主要聚焦在「生育健康」及「婦癌」,忽視女性特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並且醫界對於此疾病之男女性別臨床差異普遍仍存在著性別盲的問題。
然而,國際上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已重視多年,2002年,美國國家心肺血液機構(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啟動了The Heart
Truth計畫,藉此提升美國女性對心臟疾病的警覺,並鼓勵女性採取行動來降低風險。2004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起Go
Red for
Women行動,透過穿紅衣及其配合的各式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心臟病的重要。2005年世界心臟聯盟也呼籲這個行動,至今已有超過50個來自全球的團體,如法國、瑞士、荷蘭、澳洲、印度、馬來西亞、南非等國家響應此項行動。2014年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會前會
為了提升政府、醫界以及民眾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視,讓台灣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可以獲得妥善的照顧,我們將以「女性心/血管健康」作為「第十九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舉辦多場「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座談會:
[2016年「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座談會場次表]
行動會議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在5月27日假台大國際會議中心402B廳舉行一年一度的「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中將連同健康網絡團體代表與衛生部門對話,會後我們還會連袂前往衛生福利部拜會部長,向部長表達今年行動會議之宣言,由下而上地參與政府之健康政策,保障更多婦女健康權益。當天流程暫定如下:
[528會議流程]
歡迎各位關心女性健康的夥伴出席5/27的行動會議,以及3-4月舉辦的多場座談會!
延伸閱讀:什麼是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 read more

2016-03-16
2016台灣首屆「為女著紅日」:終止心/...
在台灣,平均每小時有1.4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近五年來(98年至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了20%,其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然而,面對這樣的健康風險,我們對於心/血管健康的關注依然不及婦癌;此外,社會大眾也普遍地不瞭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臨床表現上具有性別差異。為了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識與重視,台灣女人連線、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穿紅衣行動,邀請民眾在3月11日(五)「為女著紅日」穿上紅色衣飾,用行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女性因為生理結構及生命經驗與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表現及風險上有性別差異,例如:女性會出現「非典型症狀」--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參考「衛教單張」、「懶人包」)。然而,台灣社會並沒有普遍的認知到這些資訊,易造成婦女健康的傷害。2004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起Go
Red for
Women行動,透過穿紅衣及其配合的各式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心臟病的重要,至今已有超過50個來自全球的團體響應此項行動,2014年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今年為3月11日),並邀請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共同響應。台新秉持關心女性、最懂女人心的精神,號召所有分行同仁在311這一天共同貼上「為女著紅」之貼紙;太平洋SOGO百貨在3月期間也在其所有分店服務台放置心/血管衛教單張,供民眾自由取閱。此外,在3月11日下午也於太平洋SOGO忠孝店中大門前舉辦「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邀請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擔任公益大使,藉此宣導「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之衛教資訊,提醒民眾注意心/血管健康。
[311為女著紅下午SOGO臉書串連活動]
+ read more

2016-03-11
要懂女人心,為女著紅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2016年為3月11日)。
記者會
在當天,台灣女人連線與政府、企業、醫界與一起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重視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進而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同時也要求投入更多資源去研究、宣導及改善女性心/血管健康政策。新聞稿請見:http://twl.ngo.org.tw/category/1/article/2579
[311為女著紅記者會合影]
左起: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太平洋SOGO董事長黃晴雯、衛福部次長李玉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最高顧問王金平、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博淵、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
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
在3月11日下午也於太平洋SOGO忠孝店中大門前舉辦「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邀請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擔任公益大使,藉此宣導「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之衛教資訊,提醒民眾注意心/血管健康。
[311為女著紅下午SOGO臉書串連活動]
左起:徐佳青女士、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太平洋SOGO忠孝館副理、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
企業的公益推廣
為了讓更多民眾知道「為女著紅日」,台新銀行秉持關心女性、最懂女人心的精神,號召所有分行同仁在311這一天共同貼上「為女著紅」之貼紙,藉此提醒女性注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而太平洋SOGO百貨在3月期間也在其所有分店服務台放置心/血管衛教單張,供民眾自由取閱。
文宣品
為了傳遞女性心/血管健康重要的知識,台灣女人連線製作了衛教單張,強調看見女性心/血管健康與男性不同之處,期待透過推廣這些知識,讓台灣社會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不要再以傳統男性心/血管健康的方式來對待女性,進而降低女性被誤診、延誤就醫等風險。衛教單張請見:http://www.twh.org.tw/uploads/20160304185558_DM.pdf
此外,台灣女人連線亦製作了短片,透過網路讓民眾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心/血管健康的性別差異。影片請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Tjz9BqgZA
+ read more

2016-03-04
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Q&A
全文下載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女人的心/血管疾病?
* 因為心/血管疾病一直都被認為是男人的疾病
*
女人都很擔心會罹患婦癌,但不知心/血管疾病是女人健康主要的殺手
*
一般人不知道男、女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臨床表現上很不同,常以看待男性病患的方式來看待女性病患,易造成女性病患的誤診或延誤就診,危害女性生命。
Q1:心/血管疾病是男人的疾病嗎?
A:除了癌症,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最主要的死因。雖然女性心/血管疾病平均晚男性7-10年發生,但是女性壽命平均比男性多6-7年,因此,女性承受疾病的風險或罹病的期間其實與男性是一樣的。所以,女性也應重視心/血管疾病。
Q2:婦癌是女性健康最大的殺手?
A:每年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是死於婦癌的4倍左右,以103年為例:死於婦癌(包含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的女性有3,259名,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是12,670名。因此,心/血管疾病其實是女性健康主要的殺手。
Q3:男性及女性在心/血管疾病上有何不同?
A:女性因為其特殊的生命經驗如:更年期、懷孕,或是因為某些女性居多的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和男性有不同的疾病風險。此外,因為生理結構的差異,男女的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的表現也不一樣,例如症狀、藥物反應等。而社會文化因素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風險。
Q4:更年期會讓女性承受哪些心/血管疾病風險?
A:進入更年期的女性由於生理、心理及生活等方面都經歷著相當大的改變,往往面臨多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生理方面,由於雌激素濃度降低,導致血管硬化、血壓上升[1];此外,更年期也是女性罹患糖尿病的好發年齡,而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是男性患者的7倍。在心理方面,因為生活中各種變化,如離開職場、照顧年邁雙親或空巢的問題等,無形中加重了心理壓力,容易使動脈變硬而血壓上升,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2]。
Q5:懷孕會讓女性面臨哪些心/血管疾病風險?
A:懷孕時女性可能會罹患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或妊娠糖尿病,使其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提升。文獻指出,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未來罹患高血壓及早發性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有妊娠毒血症的婦女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妊娠中血壓正常者的2倍[3]。
Q6:女性居多的疾病會影響其心/血管疾病風險?
A:乳癌及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幾乎是以女性患者為主,而這些疾病往往與心/血管疾病有關。依據文獻,紅斑性狼瘡患者的主要死因多是心/血管疾病[4],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罹患心臟疾病與心臟衰竭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5],乳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因心臟位居其照射部位之後方,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如:動脈硬化、心包膜疾病或心衰竭等[6]。
Q7:男女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斷上有何差異?
A:因為生理及結構的性別差異,男女的心/血管疾病在症狀及檢測上會有差異。以冠狀動脈心臟病為例,一般出現的「典型」症狀為:呼吸急促、盜汗、左手臂或左下巴的痠痛、胸口悶痛等;而女性則常出現「非典型」症狀,如:噁心嘔吐、氣喘、背痛、視力改變、牙痛等[7]。在檢測心臟病時,通常會使用「跑步機」測試,但是女性檢測結果的偽陽性(40-60%)遠高於男性(20-30%),因此對女性來說並非很好的檢測工具。
Q8:男女在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上有何不同?
A:研究顯示,男女對於心/血管疾病藥物的反應或效果會有差異,例如:阿斯匹靈可以預防男性心臟病,不能預防女性心臟病而能預防老年女性的中風[8];用來降低膽固醇的斯達丁(statin)類藥物可能增加中老年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9];用來治療心臟衰竭的毛地黃製劑,女性服藥後,血中濃度較男性高,因此藥物副作用也較容易發生[10];而治療血管阻塞的支架,因為女性的血管相較於男性較為纖細,因此手術過程的風險比男性高[11]。
Q9:女性可以做些什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A:當然,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應該使用藥物預防,一般而言,改變生活的方式才是根本之道。飲食注意少鹽少糖、有規律地運動、不要吸菸以及不要工作過勞。更重要的是要對心/血管疾病有所警覺。許多文獻指出,女性缺乏警覺心就是最大的風險因素,因此不要忽視來自身體的警訊,並且應主動向醫療專業人士詢問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以及女性特殊的疾病風險。
Q10:如何提升社會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意識?
A: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的性別的差異,但這些資訊尚未被廣泛地知道,不利於女性健康。因此,世界心臟聯盟推動「GO
RED FOR
WOMEN」的行動,每年訂定一個日子,大家身著紅色衣飾,以提醒社會重視並關心女性的心/血管健康,目前已有超過50多個國家的團體響應。我們也呼應這個行動,訂定每年3月的第2個禮拜五為「為女著紅日」,邀請大家穿戴紅色衣飾,藉以提升台灣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認知與警覺。
[1]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5, Aug14)._Menopause and Heart
Disease_ [News].Dallas, TX . Retrieved Sep 21,2015 fro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www.heart.org/HEARTORG/Conditions/More/MyHeartandStrokeNews/Menopause-and-Heart-Disease_UCM_448432_Article.jsp#.Vjmh5bcrIdU
[2]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2014, Apr21)._Who is at
risk for heart disease?_[Informations].Bethesda, MD. Retrieved Sep
21,2015 from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
http://www.nhlbi.nih.gov/health/health-topics/topics/hdw/atrisk
[3]A.H.E.M. Maas and Y.E.A. Appelman._Genderdifferenc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_.Netherlands Heart Journal. 2010;18(12):598-602.
[4]The Johns Hopkins Lupus Center.(2009, Jun30)._Cardiovascular
System_ [Information]. Baltimore: Michelle Petri. Retrieved Sep
16,2015 from the The Johns Hopkins Lupus Center:
http://www.hopkinslupus.org/lupus-info/lupus-affects-body/lupus-cardiovascular-system/
[5]Arthritis Foundation._RA and Your Heart: Clinical Evidence shows a
direct link betwee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heart disease_
[Information]. Atlanta,GA:Dorothy Foltz-Gray and Kelli Miller.
Retrieved Nov 10,2015 from Arthritis Foundation:
http://www.arthritis.org/living-with-arthritis/comorbidities/heart-disease/ra-and-your-heart.php
[6]The Economist explains. (2013, July31)._How can radiation therapy
cause heart disease?_[News].Seattle: G.F. Retrieved Sep 22,2015 from
The Economist explains: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economist-explains/2013/07/economist-explains-22
[7]Deborah, et al._Presentation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en
and Women_.J Gen Intern Med. 1997;12:79–87
[8]Jeffrey S. Berger, et al._Aspiri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Women and Men: A Sex-Specific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_.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_.2006;_ 295 (3): 249-348
[9]WebMD Health News (2012, Jan09)_Statins May Raise Diabetes Risk in
Older Women._[News]:Salynn Boyles.Retrieved Feb 2,2016 from WebMD
Health News:
http://www.webmd.com/cholesterol-management/news/20120109/statins-may-raise-diabetes-risk-in-older-women
[10]Tekoa L. King, Mary C. Brucker. Pharmacology for Women's Health.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2010:427
[11]Monique L. Anderson, etal.S_hort-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Coronary Stenting in Women Versus
Men_.Circulation.2012; 126: 2190-2199.
+ read more

2016-02-24
「健康新主張,男女大不同」講座
【哲學星期五@台北】「健康新主張,男女大不同」講座
你知道嗎?高血壓與糖尿病都與賀爾蒙有關,並且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女性病患比男性病患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受到男性思維主導影響,加上文化價值觀之故,男女生理上的性別差異經常被忽視,並且婦女健康常被窄化成生育健康及婦癌防治,使女性相較於男性面臨更多的健康風險。2000年後,「性別主流化」成為全球健康行動的主流,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由於性染色體、性荷爾蒙等生理差異,許多疾病在臨床上的表現或風險方面都會受到性別影響。
然而,雖然不斷有相關研究產出讓更多人看見性別在健康上的重要性,但我國醫療體系及衛生政策普遍仍缺乏健康上的性別意識,導致民眾無法獲得正確的健康知識與適當的健康照護。因此,為讓社會了解性別X健康的關係,我們邀請大家一起來討論健康新主張,男女大不同!
時間:3月4日19:30
地點:慕哲咖啡館(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
主講: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黃淑英
與談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吳嘉苓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哲學星期五
報名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n0WprEL-u7P71ckxKeBAq9SQMvtKFeetEMy2zyj2F10/viewform?c=0&w=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