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
2016-03-16
2016台灣首屆「為女著紅日」:終止心/...
在台灣,平均每小時有1.4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近五年來(98年至103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了20%,其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然而,面對這樣的健康風險,我們對於心/血管健康的關注依然不及婦癌;此外,社會大眾也普遍地不瞭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臨床表現上具有性別差異。為了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識與重視,台灣女人連線、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穿紅衣行動,邀請民眾在3月11日(五)「為女著紅日」穿上紅色衣飾,用行動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女性因為生理結構及生命經驗與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表現及風險上有性別差異,例如:女性會出現「非典型症狀」--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參考「衛教單張」、「懶人包」)。然而,台灣社會並沒有普遍的認知到這些資訊,易造成婦女健康的傷害。2004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起Go
Red for
Women行動,透過穿紅衣及其配合的各式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心臟病的重要,至今已有超過50個來自全球的團體響應此項行動,2014年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今年為3月11日),並邀請台新金控及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共同響應。台新秉持關心女性、最懂女人心的精神,號召所有分行同仁在311這一天共同貼上「為女著紅」之貼紙;太平洋SOGO百貨在3月期間也在其所有分店服務台放置心/血管衛教單張,供民眾自由取閱。此外,在3月11日下午也於太平洋SOGO忠孝店中大門前舉辦「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邀請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擔任公益大使,藉此宣導「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之衛教資訊,提醒民眾注意心/血管健康。
[311為女著紅下午SOGO臉書串連活動]
+ read more
2016-03-11
要懂女人心,為女著紅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2016年為3月11日)。
記者會
在當天,台灣女人連線與政府、企業、醫界與一起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重視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進而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同時也要求投入更多資源去研究、宣導及改善女性心/血管健康政策。新聞稿請見:http://twl.ngo.org.tw/category/1/article/2579
[311為女著紅記者會合影]
左起: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太平洋SOGO董事長黃晴雯、衛福部次長李玉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最高顧問王金平、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博淵、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
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
在3月11日下午也於太平洋SOGO忠孝店中大門前舉辦「Facebook串聯參與宣導活動」,邀請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擔任公益大使,藉此宣導「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之衛教資訊,提醒民眾注意心/血管健康。
[311為女著紅下午SOGO臉書串連活動]
左起:徐佳青女士、金鐘影后陸弈靜女士、太平洋SOGO忠孝館副理、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
企業的公益推廣
為了讓更多民眾知道「為女著紅日」,台新銀行秉持關心女性、最懂女人心的精神,號召所有分行同仁在311這一天共同貼上「為女著紅」之貼紙,藉此提醒女性注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而太平洋SOGO百貨在3月期間也在其所有分店服務台放置心/血管衛教單張,供民眾自由取閱。
文宣品
為了傳遞女性心/血管健康重要的知識,台灣女人連線製作了衛教單張,強調看見女性心/血管健康與男性不同之處,期待透過推廣這些知識,讓台灣社會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不要再以傳統男性心/血管健康的方式來對待女性,進而降低女性被誤診、延誤就醫等風險。衛教單張請見:http://www.twh.org.tw/uploads/20160304185558_DM.pdf
此外,台灣女人連線亦製作了短片,透過網路讓民眾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心/血管健康的性別差異。影片請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Tjz9BqgZA
+ read more
2016-03-04
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Q&A
全文下載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女人的心/血管疾病?
* 因為心/血管疾病一直都被認為是男人的疾病
*
女人都很擔心會罹患婦癌,但不知心/血管疾病是女人健康主要的殺手
*
一般人不知道男、女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臨床表現上很不同,常以看待男性病患的方式來看待女性病患,易造成女性病患的誤診或延誤就診,危害女性生命。
Q1:心/血管疾病是男人的疾病嗎?
A:除了癌症,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最主要的死因。雖然女性心/血管疾病平均晚男性7-10年發生,但是女性壽命平均比男性多6-7年,因此,女性承受疾病的風險或罹病的期間其實與男性是一樣的。所以,女性也應重視心/血管疾病。
Q2:婦癌是女性健康最大的殺手?
A:每年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是死於婦癌的4倍左右,以103年為例:死於婦癌(包含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的女性有3,259名,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是12,670名。因此,心/血管疾病其實是女性健康主要的殺手。
Q3:男性及女性在心/血管疾病上有何不同?
A:女性因為其特殊的生命經驗如:更年期、懷孕,或是因為某些女性居多的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和男性有不同的疾病風險。此外,因為生理結構的差異,男女的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的表現也不一樣,例如症狀、藥物反應等。而社會文化因素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風險。
Q4:更年期會讓女性承受哪些心/血管疾病風險?
A:進入更年期的女性由於生理、心理及生活等方面都經歷著相當大的改變,往往面臨多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生理方面,由於雌激素濃度降低,導致血管硬化、血壓上升[1];此外,更年期也是女性罹患糖尿病的好發年齡,而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是男性患者的7倍。在心理方面,因為生活中各種變化,如離開職場、照顧年邁雙親或空巢的問題等,無形中加重了心理壓力,容易使動脈變硬而血壓上升,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2]。
Q5:懷孕會讓女性面臨哪些心/血管疾病風險?
A:懷孕時女性可能會罹患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或妊娠糖尿病,使其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提升。文獻指出,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未來罹患高血壓及早發性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有妊娠毒血症的婦女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妊娠中血壓正常者的2倍[3]。
Q6:女性居多的疾病會影響其心/血管疾病風險?
A:乳癌及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幾乎是以女性患者為主,而這些疾病往往與心/血管疾病有關。依據文獻,紅斑性狼瘡患者的主要死因多是心/血管疾病[4],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罹患心臟疾病與心臟衰竭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5],乳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因心臟位居其照射部位之後方,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如:動脈硬化、心包膜疾病或心衰竭等[6]。
Q7:男女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斷上有何差異?
A:因為生理及結構的性別差異,男女的心/血管疾病在症狀及檢測上會有差異。以冠狀動脈心臟病為例,一般出現的「典型」症狀為:呼吸急促、盜汗、左手臂或左下巴的痠痛、胸口悶痛等;而女性則常出現「非典型」症狀,如:噁心嘔吐、氣喘、背痛、視力改變、牙痛等[7]。在檢測心臟病時,通常會使用「跑步機」測試,但是女性檢測結果的偽陽性(40-60%)遠高於男性(20-30%),因此對女性來說並非很好的檢測工具。
Q8:男女在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上有何不同?
A:研究顯示,男女對於心/血管疾病藥物的反應或效果會有差異,例如:阿斯匹靈可以預防男性心臟病,不能預防女性心臟病而能預防老年女性的中風[8];用來降低膽固醇的斯達丁(statin)類藥物可能增加中老年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9];用來治療心臟衰竭的毛地黃製劑,女性服藥後,血中濃度較男性高,因此藥物副作用也較容易發生[10];而治療血管阻塞的支架,因為女性的血管相較於男性較為纖細,因此手術過程的風險比男性高[11]。
Q9:女性可以做些什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A:當然,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應該使用藥物預防,一般而言,改變生活的方式才是根本之道。飲食注意少鹽少糖、有規律地運動、不要吸菸以及不要工作過勞。更重要的是要對心/血管疾病有所警覺。許多文獻指出,女性缺乏警覺心就是最大的風險因素,因此不要忽視來自身體的警訊,並且應主動向醫療專業人士詢問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以及女性特殊的疾病風險。
Q10:如何提升社會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意識?
A: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的性別的差異,但這些資訊尚未被廣泛地知道,不利於女性健康。因此,世界心臟聯盟推動「GO
RED FOR
WOMEN」的行動,每年訂定一個日子,大家身著紅色衣飾,以提醒社會重視並關心女性的心/血管健康,目前已有超過50多個國家的團體響應。我們也呼應這個行動,訂定每年3月的第2個禮拜五為「為女著紅日」,邀請大家穿戴紅色衣飾,藉以提升台灣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認知與警覺。
[1]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5, Aug14)._Menopause and Heart
Disease_ [News].Dallas, TX . Retrieved Sep 21,2015 fro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www.heart.org/HEARTORG/Conditions/More/MyHeartandStrokeNews/Menopause-and-Heart-Disease_UCM_448432_Article.jsp#.Vjmh5bcrIdU
[2]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2014, Apr21)._Who is at
risk for heart disease?_[Informations].Bethesda, MD. Retrieved Sep
21,2015 from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
http://www.nhlbi.nih.gov/health/health-topics/topics/hdw/atrisk
[3]A.H.E.M. Maas and Y.E.A. Appelman._Genderdifferenc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_.Netherlands Heart Journal. 2010;18(12):598-602.
[4]The Johns Hopkins Lupus Center.(2009, Jun30)._Cardiovascular
System_ [Information]. Baltimore: Michelle Petri. Retrieved Sep
16,2015 from the The Johns Hopkins Lupus Center:
http://www.hopkinslupus.org/lupus-info/lupus-affects-body/lupus-cardiovascular-system/
[5]Arthritis Foundation._RA and Your Heart: Clinical Evidence shows a
direct link betwee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heart disease_
[Information]. Atlanta,GA:Dorothy Foltz-Gray and Kelli Miller.
Retrieved Nov 10,2015 from Arthritis Foundation:
http://www.arthritis.org/living-with-arthritis/comorbidities/heart-disease/ra-and-your-heart.php
[6]The Economist explains. (2013, July31)._How can radiation therapy
cause heart disease?_[News].Seattle: G.F. Retrieved Sep 22,2015 from
The Economist explains: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economist-explains/2013/07/economist-explains-22
[7]Deborah, et al._Presentation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en
and Women_.J Gen Intern Med. 1997;12:79–87
[8]Jeffrey S. Berger, et al._Aspiri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Women and Men: A Sex-Specific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_.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_.2006;_ 295 (3): 249-348
[9]WebMD Health News (2012, Jan09)_Statins May Raise Diabetes Risk in
Older Women._[News]:Salynn Boyles.Retrieved Feb 2,2016 from WebMD
Health News:
http://www.webmd.com/cholesterol-management/news/20120109/statins-may-raise-diabetes-risk-in-older-women
[10]Tekoa L. King, Mary C. Brucker. Pharmacology for Women's Health.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2010:427
[11]Monique L. Anderson, etal.S_hort-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Coronary Stenting in Women Versus
Men_.Circulation.2012; 126: 2190-2199.
+ read more
2016-02-24
「健康新主張,男女大不同」講座
【哲學星期五@台北】「健康新主張,男女大不同」講座
你知道嗎?高血壓與糖尿病都與賀爾蒙有關,並且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女性病患比男性病患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受到男性思維主導影響,加上文化價值觀之故,男女生理上的性別差異經常被忽視,並且婦女健康常被窄化成生育健康及婦癌防治,使女性相較於男性面臨更多的健康風險。2000年後,「性別主流化」成為全球健康行動的主流,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由於性染色體、性荷爾蒙等生理差異,許多疾病在臨床上的表現或風險方面都會受到性別影響。
然而,雖然不斷有相關研究產出讓更多人看見性別在健康上的重要性,但我國醫療體系及衛生政策普遍仍缺乏健康上的性別意識,導致民眾無法獲得正確的健康知識與適當的健康照護。因此,為讓社會了解性別X健康的關係,我們邀請大家一起來討論健康新主張,男女大不同!
時間:3月4日19:30
地點:慕哲咖啡館(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
主講: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黃淑英
與談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吳嘉苓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哲學星期五
報名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n0WprEL-u7P71ckxKeBAq9SQMvtKFeetEMy2zyj2F10/viewform?c=0&w=1
+ read more
2016-02-23
星巴克比可樂還不健康!?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指出含糖飲料會對於人體健康造成莫大傷害;不過,談論含糖飲料時,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的多是汽水、奶茶,大概很少人會把咖啡歸類其中。現在,一份針對咖啡等熱飲的調查報告揭露了這些飲品當中所含的驚人糖份,其中有些品項的含糖量甚至遠遠高出惡名昭彰的可樂!
日前,英國組織「糖分行動」(Action on
Sugar)檢驗了市面上131種熱飲,發現有98%的含糖量都嚴重的超標。其中有55%的含糖量相當於或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成人糖分攝取建議:一日不超過6茶匙(30c.c.);有35%的含糖量與可樂相當-一份約含有9~10茶匙(約50c.c.)的糖,約等於7塊巧克力。
在這次的調查中,最糟糕的品項是英國星巴克所販售的特大杯熱果茶Mulled
Fruit,一杯下肚就喝進了25茶匙的糖(相當於5個馬芬的含糖量)。許多店家販售的拿鐵與茶拿鐵也都含有11~20茶匙不等的糖。另外,過去也曾有報告指出咖啡連鎖業者所推出的季節性-如耶誕節期間限定-特調飲品多含有超量的脂肪與糖。
這分報告同時也呈現了飲品的容量與含糖量之間的關係。以星巴克的熱果茶為例,特大杯的含糖量是25茶匙,中杯的含糖量則為13茶匙;雖然仍超出WHO的建議量,但明顯減少許多。因此,「糖分行動」除了要求連鎖咖啡業者降低飲品中的糖分含量、改善其成分標示之外,也呼籲停止供應特大杯尺寸的飲品。
該組織提醒民眾,像榛果拿鐵、焦糖瑪奇朵這一類的花式咖啡,或像茶拿鐵、熱果茶這一類經調製過的飲品,可以偶一為之,但不應每日飲用。因為這些飲品當中的糖與熱量都多得令人不可置信,且人們往往會以高糖份、高脂肪的點心作為搭配。
最後,也再次提醒大家,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以及糖份過量攝取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除了讓人容易肥胖、影響口腔健康之外,還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與死亡風險;女性則可能因此面臨初經提前、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等問題。所以,若真的犯了咖啡癮或與好友們相約喝咖啡聊是非時,記得請店員調整甜度,並且酌量飲用噢!
資料來源:Action on Sugar、Medical News Today、CNN
延伸閱讀:
可樂下肚一小時 身體發生什麼事?
常喝含糖汽水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甜蜜的負荷:糖比鹽更易引起高血壓
新型殺手:全球每年超過18萬人死於含糖飲料
女孩!放下你手上那杯含糖飲料!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 read more
2015-12-18
528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健康是基本人權,而女性的健康與否,乃是女性權益的指標之一。1987年於哥斯大黎加舉辦的第五屆世界婦女健康會議中,決議每年的5月28日為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全球的婦女團體及各種非政府組織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和活動來喚起人們對女性健康的注重,並進一步要求政府以具體行動提昇女性健康權益。
為響應528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台灣女人連線自2000年起,每年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各項婦女健康議題提出政策建議,並於會中向政府提出具體行動宣言。經過十幾年來長期的努力與堅持以及衛生福利部友善的回應下,在友善生產環境、瘦身美容、骨質疏鬆、醫療領域中的性別意識、全民健保、用藥安全等議題均有具體的成果,如:制訂瘦身美容定型化契約(2006年)、「人工生殖法」(2007年)、醫事人員必須接受性別教育(2007、2008年)、教學診病人隱私的規範(2007年)、制定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2011年)、試辦生產風險補償機制(2012年)、調高婦產科健康保險給付(2014年)、未成年人施作醫美手術之規範及制訂醫美手術同意書(2015年)等。
+ read more
2015-11-23
世衛報告:社會須重新思考「老化」
根據日前一份世衛最新報告指出,在2050年全球超過60歲以上的人口將是現在的兩倍,世衛呼籲社會應改變面對老化及老人的態度。
世衛報告表示,現今雖然人們已愈來愈長壽,但卻不如過去的老年人健康。長命且活得健康的狀況只侷限在享受較多資源的地區,相對地在愈貧窮、資源缺乏的國家,活得愈老反而健康狀況愈差,照顧需求愈高。
此外,報告認為社會應去除「老人是脆弱的依賴者」之刻板形象,現今太過強調老人所帶來的負擔。事實上,不同的老人對家庭、社區及社會的貢獻遠多過於社會對他們在照顧及支持上的支出花費,可是卻往往受到忽略。世衛希望各國政府能確保每個老人都可以持續參與社會活動。
報告建議各國與其過份專注於老人照顧的花費控管上,不如想辦法多幫助老人們去做些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當未來老年人口大多數為女性,且女性又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時,女性人口的老化議題就更顯重要,如何確保女性能健康地度過一生是亟需思考的問題。
世衛希望社會應使老人更容易在城市、鄉鎮及社區當中生活與工作,目前各地也有需多健康組織提出非常好的示範計畫,世衛因此建議包括改善交通系統提高老年人行動力;協助老年人學習成長並有決策能力、持續工作或成為志工;學習新科技等。在報告中提到在柬埔寨鄉村一位爺爺和兩個孫子同住的例子,由於透過HelpAge協會的幫助,這位爺爺開始學習修腳踏車,取得修車工具並做起小生意,現在他和孫子們的生活已漸漸獲得改善。
在醫療部分,報告建議未來應結盟不同的健康系統來照顧老人健康,要將重點從急性疾病的治療轉向老人慢性疾病的持續照護工作上,減少健康照護服務被不當利用的情形,並多關注要如何讓人們可以在老年活得更有尊嚴。以非洲迦納2010年安全及尊嚴老化政策為例,需求評估的結果強調治療待遇的落差、以及將老年人整合進現有健康照護服務的需求,下一步就是要實踐迦納已建立好的社區健康工作者計畫以符合老年人口的需求。
這份報告最後認為這些行動對社會的未來都是種穩健的投資,未來將會給老年人口更多的自由,生活在過去的世代從未想像過的品質之中。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 read more
2015-11-20
終將開花結果 「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
歷經10幾年的推動,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終於在本(11)月18日初審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本草案在過去曾因藍綠惡鬥而在程序委員會中遭到數次阻擋,而後雖在本屆順利進入委員會審查,卻又因與「醫療糾紛處理暨醫療事故補償條例」草案合併審查而擱置。直至近日才在幾位委員的努力下順利完成委員會審議。
期待立法院能儘速三讀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以保障婦女生產的風險;減少產/醫對立;建立產/醫的伙伴關係;提升生產醫療照護。
欲知草案相關資訊與詳情,請至台灣女人健康網「生育風險補償基金」專區。
以下為台灣女人連線聲明稿:
台灣女人連線
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初審通過
聲明稿
今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初審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草案」,本會表示欣慰。本草案歷經10幾年的推動,在第7屆期間因藍綠惡鬥而在程序委員會被擋了數次,而後雖在本屆順利進入委員會審查,卻又因與「醫療糾紛處理暨醫療事故補償條例」草案合併審查而擱置,在幾位委員的努力下,包括召委楊玉欣委員、提案委員林淑芬委員、田秋堇委員、蘇清泉委員、黃昭順委員以及吳宜臻委員等,今日順利完成委員會審議,台灣女人連線對他們及衛環委員會委員之支持表示感謝之意。
女人生產不但是個人的事,更是社會、國家的事,它和國家的人力、國民的健康與國家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然而女性於生產過程中有一定的風險,當女人背負這樣的使命而冒風險及付出時,國家應該要承擔這個風險;此外,生產面臨的是兩個生命,因此比起其它科別,產科更容易發生醫療事故及糾紛。產科醫生因此不願意接生或採取防禦性醫療,造成生產時有過度醫療化及浪費健保資源的現象。因此,台灣女人連線自2001年起即開始推動生產風險補償機制,並於2003年婦女健康行動會議要求政府編列預算設置「生產事故補償基金」,且建立「要真相,不責難」之除錯機制,當發生生產事故時,無論發生在醫療院所內或外,即予婦女補償,以舒緩傷痛,並降低與醫師的對立,避免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
近幾年來,「少子女化」已成為國安問題,而產科醫師凋零、生產過度醫療化等問題亟待解決。「生育風險補償條例」保障婦女生產的風險,減少產/醫對立,建立產/醫的伙伴關係,提昇生產醫療照護,我們希望立法院能儘速三讀通過「生育風險補償條例」。
+ read more
2015-10-08
Go Red Taiwan!看見女「心」記者會
GO RED, TAIWAN!看見女「心」
10/8(四)台灣女人連線與病友團體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及社團法人乳癌病友協會召開記者會,強調政府應正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特殊需求。會中病友團體現身說法,分享政府未重視他們的疾病所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會的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內科張博淵醫師也說明,台灣醫界至今對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敏感度仍不夠,容易使女性因為誤診或延誤就醫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並且在所有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中,女性缺乏對疾病的警覺是最主要的風險因子。最後,與會團體與醫師一同要求政府響應婦女團體所推動的「Go
Red Day
TAIWAN」行動日,呼籲政府、醫界加強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宣導,以提升女性對疾病的警覺並降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詳細新聞稿如下所述:
台灣女人連線、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社團法人乳癌病友協會
聯合記者會
9月27日是世界心臟日,但我們看到政府的宣導仍強調男性的心/血管健康,忽視女性。事實上,它一直是女性前二、三大死因!根據衛福部統計,2014年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有12,670人,遠多於死於婦癌的3,259人!近20年來,眾多的研究指出女性由於和男性有生理的差異及不同的生命經驗,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防及診斷/治療上也和男性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今天記者會與會者特別身著紅色上衣及領帶,以響應國際關懷女性心臟病的「Go
Red」行動,希望讓社會看到女人的「心」,提醒女性對自身心/血管疾病的認知及警覺,更呼籲政府更要有性別差異的防治政策,從生理、心理、社會的層面確實照顧女人的「心」!
女人的風險:更年期及特殊疾病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生命過程,而此時,女性面臨了多重心/血管的風險:首先,雌激素減少降低對心/血管的保護,使女性血壓上升;其次,此時期女性易罹患糖尿病,研究指出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是男性患者的7倍;再者,更年期也正值女性離婚好發年齡(45-55歲),離婚女性因為心理壓力,其罹患心臟病風險是未曾離婚的女性的1.24倍。
以女性居多的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乳癌,其心臟病的風險也較高。紅斑性狼瘡患者好發於年輕女性且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而國外文獻指出,患者之主要死亡原因為心/血管疾病,原因是除了體內常有變異且容易發炎的高密度脂蛋白外,腎臟疾病、肥胖及患者長期服用的類固醇也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但是目前針對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仍不多,思樂醫之友協會理事長龔麗娟表示,從她們服務的經驗來看也的確發現有許多個案是腎炎所引發的心臟病。
乳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因心臟位居在其照射部位之後方,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如:動脈硬化、心包膜疾病或心衰竭等,特定的化療藥物更會惡化這些放射線所引起的副作用。然而,目前許多患者主要是從國外文獻了解到放射治療所增加的心臟風險,且乳癌病友團體表示當他們經心臟科醫師轉介至腫瘤科後,竟獲得腫瘤科醫師否定放射治療會增加心臟疾病風險的答覆,顯示在缺乏心臟科與腫瘤科跨部門合作下,腫瘤科對乳癌患者心臟疾病風險的意識仍不足。
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中/高齡女性、自體免疫疾病及乳癌患者之心/血管健康的宣導,並提出合宜的政策。病友團體也強調需要醫療體系更關注疾病本身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並在治療上尋找能降低心/血管風險的策略。
心/血管疾病臨床上男女大不同
女性和男性在生理、結構上的不同,心臟病的呈現處置也不一樣。在病情上,有1/4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呈現特有的「非典型」的症狀,如: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在診斷上,以「踏步機測試」的女性偽陽性(10─40%)遠高於男性(10%-20%);在用藥上,阿斯匹靈可以預防男性心臟病,卻不能預防女性心臟病等;在治療上,支架對於男性的效果較好。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張博淵醫師說明,至今美國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已20年之久,但台灣醫療領域仍缺乏心/血管疾病具性別差異的意識,再加上女性「非典型」症狀難以辨識以及繁忙醫療,台灣女性病患可能被診斷錯誤或延誤就醫,導致女性一旦罹患心臟性疾病死亡率就會比男性高。並且張醫師強調,除了男女共有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三高、吸菸及肥胖外,女性還有更年期、特殊疾病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女性缺乏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才是最大的風險因子。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李麗芬表示,雖然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女性主要死因,但是,政府對於女性健康政策主要是「生育健康」及「婦癌」,忽視女性特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此疾病之男女性別臨床差異。因此,將推動三月的第一個禮拜五為「Go
Red Day
TAIWAN」行動日,以提醒國人、醫界與政府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藉此加強對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宣導,並要求政府制訂具性別差異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及訂定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
+ read more
2015-09-14
為了牙齒健康,英國人起身對抗甜食!
當糖份和牙菌斑上的細菌交互作用時,會形成酸性物質傷害牙齒和琺瑯質;若這個過程不斷發生,牙齒上會形成一個蛀洞需要補牙,最後導致必須將牙齒拔除。英國口腔衛生基金會(The
British Dental Health
Foundation)呼籲,為了解決英國人因為攝取糖份而日益惡化的口腔問題,各界必須要有更強力的作為;其中一位也十分關注糖份攝取議題的就是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他進行的一部新的紀錄片便深入探討糖份攝取對口腔健康帶來的嚴重影響,特別是在兒童身上看到的警訊。
英國口腔衛生基金會執行長Nigel
Carter表示: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八歲的兒童裡有一半已經有明顯的蛀牙問題,傑米奧利佛的紀錄片也指出兒童拔牙的醫療支出一年就高達三千萬英鎊;目前兒童住院治療的首要原因就是蛀牙,雖然我們不能全怪食品飲料業者,但他們的確應負起某種程度的責任,除了期望食品飲料業者能有所改變之外,我們也全力支持傑米奧利佛所提出的行動宣言:
--有加糖的飲料必須徵收每公升0.2英鎊的稅
*
--設立專法,讓政府訂定食品飲料業者依法必須遵守的指引方針
*
--訂定罰則處罰未改善或未遵守的業者
*
--制訂條例禁止晚間九點以後的電視播放垃圾食物的廣告
*
--針對垃圾食物行銷建立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且應涵蓋非廣播式媒介
*
--強制在食品包裝上標示警示貼標
*
--在包裝正面以茶匙標示糖份含量
資料來源:British Dental Health Foundation、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formation Centr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