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聞
2022-11-28
【姑嫂玩健康報】痛痛女孩訴訟案 衛福...
發報日期:2022年11月28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說書給你聽:流麻溝十五號
🎥為何要推動性別融入醫學研究?--聊一聊衛福部「藥品臨床試驗融入性別考量指引」
🎥打完COVID疫苗,月經亂了!怎麼辦?
🎥職業傷病史中的女性面貌系列 6
—美麗卻致命的顏色
🎥說書給你聽:傳染病與228
+ read more

2022-11-23
馬爾他將放寬最嚴格的反人工流產法
馬爾他衛生部長Chris
Fearne16日表示,馬爾他將放寬其嚴格的反人工流產法,允許在母親的生命或健康面臨嚴重風險時中止妊娠。
這個地中海島嶼是歐盟中唯一全面禁止人工流產的國家。民意調查始終顯示絕大多數人反對人工流產,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Fearne
說,下週將提交給議會的立法修正案將解決婦女的生命或健康面臨嚴重風險,但胎兒太小無法分娩的情況。
目前,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醫生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而中止妊娠,最高可判處四年監禁。出於同樣原因中止妊娠的婦女也可能被判入獄四年。
他說,「我們現在的選擇不是母親或嬰兒哪一個該存活。這裡的選擇是讓母親和嬰兒都死去,或者是挽救母親的生命。」
「我們認為,在經歷了這樣磨難之後,這名婦女不應該面臨入獄的可能」。
這項改革是在美國遊客 Andrea
Prudente 於6月因開始大量流血,她請求中止無法存活的妊娠被拒絕後進行的。
她的醫生說她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最後她被轉移到西班牙並在那裡進行了人工流產。
9月,Prudente
控告馬爾他政府,要求法院宣布禁止在任何情況下人工流產的法律侵犯人權。此案尚未開庭審理。
編譯來源:REUTERS (2022.11.17)
+ read more

2022-11-14
又一痛痛女孩勝訴 家長及婦團籲衛福部...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又一痛痛女孩勝訴 家長及婦團籲衛福部不要上訴
2022.11.14
國內首例因HPV疫苗不良反應向衛福部提告的痛痛女孩Bella,2019年一審勝訴,但衛福部持續上訴。上個月,另一位痛痛女孩Nichole的訴訟案獲判勝訴。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於今日(14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不要再上訴。
衛福部持續與受害者訴訟
台灣女人連線累積接獲30多起HPV疫苗不良反應申訴,其中25位是11至16歲青少女,12位確診了風濕免疫相關疾病。多位痛痛女孩向衛福部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審議小組認定不良反應跟HPV疫苗無關。家長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對衛福部提起訴訟。
確診「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的Nichole,案件歷經長達兩年半審理,獲判一審勝訴,衛福部應於近日決定是否上訴。
婦團呼籲 回歸預防接種救濟制度「從寬認定」的精神
接種疫苗除了預防個人感染疾病,也和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等公眾面向有關,是利他的社會性行為。但疫苗接種風險仍有醫學難測的一面,為了不讓受害者獨自承擔風險,多國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衛福部審議小組認定痛痛女孩的情況跟疫苗無關,是因為她們本來就有病,而且大規模研究也指出疫苗不會增加疾病發生風險。但這次Nichole案勝訴,法院主要的見解是:第一,政府應負舉證的責任說明疾病發生可能的原因;第二,審議小組以大數據法則或流行病學的機率觀點為論斷依據,犯了以群體推論個體的謬誤;第三,科學有其不確定性及侷限,除非有百分之百的「無關」確信,不應輕易否定有「無法確定」的關聯;最後,預防接種有「利他」的社會性,將疫苗可能發生不明原因副作用的風險歸諸予接種疫苗的個別民眾,背離傷害救濟制度「從寬認定」的宗旨。
家長沈痛聲明 應讓資訊透明 也請不要再上訴
痛痛女孩Bella的爸爸表示,這些風濕免疫疾病是不會好的,需要終身吃藥,對小孩及家庭都是沈重的打擊。他相信疫苗是安全的,也不是反對疫苗,但是政府在施打前應該提供資訊,可能會發生重大疾病的副作用應該要揭露,讓家長及孩子有資訊來做決定。訴訟過程中,衛福部光是Bella案就請了三、四位律師,自己是受到台灣女人連線的支持才有辦法打官司。但衛福部與其花納稅錢來打官司,不如想辦法讓這些小朋友回復正常生活,而不是繼續纏訟下去。
Nichole媽媽說,Nichole從小就很健康,接種疫苗後才生病,怎麼能說跟疫苗無關?當初因為沒有想到疫苗傷害的可能,不只延誤就醫,孩子確診後仍接種疫苗,每回思及此,她都心痛、懊悔不已。Nichole媽媽哽咽表示,法院判定勝訴,讓他們得到公道,但也開心不起來,因為他們最想要的是健康、是正常的生活。希望衛福部能看到這些孩子跟家庭的狀況,不要再上訴。
黃淑英理事長強調,原本健康的孩子,接種疫苗後成了痛痛女孩,在沒有答案下,不斷自問「為什麼是我」?長期飽受身心創傷。現在,法院的判決讓孩子及其父母得到了安慰與抒解,衛福部不應再上訴,在痛痛女孩的傷口上灑鹽。
衛福部疾管署副組長鄭安華回應,會將相關的意見跟建議帶回去討論。
+ read more
2022-10-26
【姑嫂玩健康報】粉紅絲帶30歲!粉紅10...
發報日期:2022年10月26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恐怖情人怎麼辦?--聊一聊跟蹤騷擾防制法
🎥姓氏之爭為哪樁?
🎥職業傷病史中的女性面貌系列 5 — 火柴女工
+ read more

2022-09-29
配方奶非藥品 網購禁令造成育兒不便
有鑑於近日公共政策平臺發起開放 1
歲以下配方奶網路購買提案,凸顯了嬰兒奶粉資訊不足及購買困難的問題,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王婉諭國會辦公室於今(29)日召開「育兒更友善
奶粉網購來幫忙」記者會,要求主管機關釐清相關法規,在不違反《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的前提下,有條件開放
1
歲嬰兒奶粉可於網路購買,並允許公開奶粉的營養成分標示。
網購禁令造成民眾不便
有許多新手爸媽分享,在網路上幾乎很難查到關於 1
歲以下奶粉品牌的營養成分,詢問討論也要偷偷摸摸地進行,好像在做壞事一樣。尤其
1
歲以下奶粉不能網路購買,對於偏遠、店家不密集的地區,甚至家有幼兒、單親的家庭,必須要帶著孩子出門買奶粉,都是相當不方便的一件事。而透過聯繫廠商業務購買,又只有「箱購」的選項,新手爸媽未必需要也不一定有經濟能力大量購買。
網路展售不應等同廣告
王婉諭委員指出,這些不方便的現象肇因於,目前辦法規定
1
歲以下嬰兒奶粉原則上不得廣告,按照主管機關的解釋,只要在網路上涉及
1
歲以下奶粉的內容,就很可能被視為廣告而受到管制。只是,廣告的定義恐怕已被過度延伸,「網路上的商品展售」和「營養成分揭露」是不是等同「廣告」行為,有必要予以釐清。
王婉諭委員強調,相關法規的制定有其緣由,沒有人反對「母乳對寶寶是最好的」,但我們也不能忽視許多新手爸媽有使用配方奶的需求。因此,王婉諭委員呼籲食藥署,應釐清奶粉廣告的定義與範疇,研議在同樣能達成禁止廣告銷售文案與促銷行為的前提下,有條件開放1歲以下奶粉以網購方式取得。
配方奶不是「處方奶」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表示,配方奶是「食品」,對某些家庭來講,是嬰兒賴以為生的食物,國家有相關安全規範,代表有足夠的營養,不解為何管理的強度會比處方藥還嚴格?這反應了政府的態度。配方奶不是「處方奶」,呼籲政府提供爸爸媽媽更多的資訊,讓家長能夠更便利地購買到需要的嬰兒奶粉。
黃淑英理事長表示,母乳對孩子好大家都知道,日本、韓國、美國、澳洲等國,在支持母乳哺育之餘,也可便利地在網路上購買
1
歲以下配方食品,同時管制配方食品廣告。國際對於母乳哺育的態度也從「鼓勵」轉成為「支持」,尊重女性與家庭的選擇,而台灣則還停留在追求母乳哺育率達標
50% 的迷思。
黃淑英理事長進一步強調,廠商用各種促銷造成誤解或誘導購買是不能接受的,當然要規範,但最基本的資訊應該要透明揭露,否則在資訊不足的前提下,婦女不但無法自主決定,反而更容易被欺騙。
關於記者會的訴求,國健署陳麗娟簡任技正則表示,配方奶不得廣告的限制,當時是配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所制定,也補充《守則》只有限制廣告和促銷,並沒有禁銷售配方奶,也沒有禁止網路購物。食藥署主管的法規,對於促銷禁制和食品標示都有相關的規範,將正確資訊、廣告和促銷加以釐清,應該是適切的方向。食藥署許朝凱組長最後回應,《守則》和管理辦法主要還是限制不能促銷和廣告,食藥署承諾將進一步釐清廣告和網路購物的界定。
完整新聞稿請見:《育兒更友善,奶粉網購來幫忙》記者會新聞稿
+ read more
2022-09-26
【姑嫂玩健康報】透過終生學習、社交及...
發報日期:2022年09月26日
熱門新聞
近期直播
🎥健保資料庫憲法判決到底在爭議什麼?
🎥說書給你聽: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職業傷病史中的女性面貌系列 4 —鐳女孩
+ read more

2022-09-14
我們為什麼哀悼我們不認識的人:伊麗莎...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全世界都公開表示悲傷,從倫敦白金漢宮的公衆聚集,和全球領導者的哀悼,至社群媒體上所反映出來個人對她的感念。
當然大部分對女王逝世表示悲傷的人,從來未親眼見過她。
對我們並不認識的人所湧現的悲傷,和對我們親近的人去世有何不同?
可能相似,也有些明顯的不同,甚至人們對女王如何追思也有爭論出現,使得哀悼的情境複雜化。
悲傷相似處
對某些離世的人表示悲傷,是反映出這一生彼此的關聯及依附。
雖然女王非我們的直系親屬,但很多人和她一起「長大」。女王在位70年間,是我們祖父母、父母、和現在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個集體跨世代的連結,使我們感覺好像「認識」她。
另外,全世界都一直在準備可能失去她。她的高齡、健康問題、和去世後的計劃皆是許多媒體報導的主題。
是這種對她的「熟悉」,讓我們有和失去親朋好友的感覺非常相似。
悲傷相異處
對公眾人物如女王的哀悼,可以是非常不同。
通常我們哀悼死者是懷念和我們之間親近的關係。但是,女王遙不可及。大部分的人與她並沒有個人軼事、沒有一對一的共享經驗、沒有那些可反應的交織記憶。我們難以想像出這個人真正的形象,以及她對我們的意義。
對於公衆人物去世之後,我們依靠著他們公共的形象及事蹟,形塑一種集體的悲傷在社群媒體分享。這和反映個人和親友人的關係的悲傷是不一樣的。
被挑戰的悲傷
因為大部分的人和女王並不認識,我們對她的了解
(特徵、個性)
都不是建立在事實。人們對她的記憶可能因他們的年齡、政治觀點、或因殖民生活而不同。
例如,曾經被英國殖民的國家的人們如何厭惡女王和王室。英國人曾經對全球數百萬人的死亡和流離失所負責,特別是來自加勒比海、非洲和南亞的人。
而伊麗莎白女王和任何皇室成員都沒有為過去犯下的英帝國罪行道歉。
因此,在英國、大英國協和更多的地方,如何追思女王的爭議在社群媒體上演出。這個爭議也複雜化人們分享對她去世的不同反應。
這引發了一些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哀悼?誰能表達他們的悲傷?甚至有人可能不同意悲傷是恰當的。
這些對她去世的所有不同反應,我們必須有容納的空間。
媒體的角色
我們如何悲傷,媒體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女王去世前,我們看到即時更新和不間斷相關的報導。預料中的事件如此接近,跟著就發生了。接下來公眾所湧現的悲傷,會觸發一些人相同的情緒。
對最近或幾年前失去親朋的人們,媒體如此連續的報導可能觸動親人或朋友過世的回憶。
這種24小時的新聞循環,將女王生病的每個細節即時更新,而現在去世了,可觸動我們所經歷過的失去。我們需要審慎對待那些不同的反應。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9.09)
+ read more

2022-09-07
誰的心房顫動風險較高,男性還是女性?
心房顫動 (a-fib)
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一種,會導致血栓、中風、心力衰竭和其他與心臟相關的併發症。
長期以來,醫生一直認為男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高於女性,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當考慮到男女之間的身高差異時,女性患心房顫動的可能性比男性高
50%。
一個人越高,他們的心房顫動風險就越大。女性往往比男性矮,因此過去的研究結果都指向她們的風險較低。
資深作者 ─Cedars-Sinai 醫療中心心臟病學負責人─
Christine Albert 博士說:「這是第一項翻轉心房顫動
(性別差異) 實際風險的研究」。
「在這 25,000
名沒有心臟病史的人中,在調整了身高差異後,女性患
[a-fib] 的風險高於男性 —高達
50%」Albert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此研究令人訝異地指出,如果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身高相同,那麼這個女人就更有可能患上心房顫動。所以,現在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是,為什麼女性面臨更高的風險,而不是為什麼女性是被保護的。」
研究結果顯示,醫療保健提供者需要促進兩性心房顫動的預防和早期介入。
專家估計,隨著一般人群身高和體重的增加,心臟專家預計將有更多人被診斷出患有心房顫動。
有效的預防策略包括保持健康體重、控制血壓、限制飲酒和適度運動。
未參與該研究的女性心臟病先驅 Bairey Merz
表示,這些數據強調了預防對女性的重要性。
該研究結果於 8 月 31 日發表在_JAMA Cardiology_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9.01)
+ read more
2022-08-29
【姑嫂玩健康報】為何少有男人凍精子
[https://twh.org.tw/article/heshaoyounanren-jingzi]
發報日期:2022年08月29日
熱門新聞
[https://twh.org.tw/article/aizhengsiwangjinbanke-fang][https://twh.org.tw/article/rufangzhiruwuxiang-linbaliubi-degengchang][https://twh.org.tw/article/nanrenaizheng-gao-kenengxiantian-dingerfeishenghuohuo-jingyinsu][https://twh.org.tw/article/quhan-shiwu-xin-hao]
[https://twh.org.tw/article/nvxingchisu-buguzhe-zeng]
[https://twh.org.tw/article/ninshifoudouyouzai-liang-bixue-ni]
[https://twh.org.tw/article/ge-cheng-diyi-mian-tigongyue-yongpinde-jia]
近期直播
🎥凍卵─讓女性從生育時鐘的枷鎖解放?!
🎥聊一聊COVID-19疫情期間,健康的性別落差
🎥職業傷病史中的女性面貌系列 3
—礦坑中的女性身影
🎥說書給你聽
【鬼月特輯】女人就算變成鬼還是被排擠?
🎥說書給你聽
【鬼月特輯】女人就算變成鬼還是被排擠?
+ read more

2022-08-02
第二十二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習...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0年創會以來,為響應「528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每年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各項女性健康議題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促進女性健康議題的公共參與,由下而上地影響國家政策之擬定。在每年的「行動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進行性別健康議題研討,提高知能,並共同討論來年528行動主題。
今年(2022)研習營預計安排4場女性健康與權益相關的專題演講,包括「2022熱門健康新聞」、「認識失智症」、「中高齡婦女健康」及「性別健康
COVID AND
GENDER」,歡迎婦女健康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報名參加,詳細活動內容請見下方資訊。
活動內容及議程
* 時間:2022年9月30日(五)至10月1日(六)
*
地點:台北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
*
對象: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
(一個團體以2人為限;以曾合辦528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 費用:
1.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不需報名費,另補助雙北市以外之「婦女健康行動網絡團體」2人住宿費及1人交通費。交通費說明:
(1)搭乘飛機、高鐵、船舶、火車、捷運及計程車之費用,請提供票根或購票證明。
(2)搭乘飛機者須檢附登機證存根。
(3)搭乘計程車者限市區短程,應註明乘車日期、搭乘者姓名、事由、起迄地點、金額。
2.個人及一般民眾(報名以團體代表為優先):不需報名費,食宿及交通煩請自理。
* 議程(暫定):
9/30(五)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13:00-13:30
報到
13:30-13:50
相見歡
13:50-15:20
【專題研討】
2022年熱門健康新聞
台灣女人連線 陳書芳秘書長
15:20-15:30
茶敘
15:30-17:00
【專題研討】
認識失智症—
預約一個不失智的未來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陳俊佑主任
17:00-18:00
Check in
18:00-20:00
餐敘
10/1(六)
時間
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07:30-08:50
早餐/退房
08:50-09:00
報到
09:00-10:30
【專題研討】
中高齡婦女健康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 劉蕙瑄醫師
10:30-10:40
茶敘
10:40-12:10
【專題研討】
性別健康 COVID and GENDER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理事長
12:10-13:30
午餐
13:30-15:30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
歷屆宣言執行進度報告與檢視
2023年528主題與計畫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理事長
15:30-
賦歸
報名方式
*
請於8/31(三)前填寫線上報名表單,同一團體請填寫於同一份報名表。
* 聯絡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劉怡顯
Email:twloffice555@gmail.com 電話:(02)2392-9164 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