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心臟學會在其期刊Circulation針對女性心臟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發表了許多研究,期望能提升女性在心臟方面的健康照護品質。期刊編輯同時也是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及藥學學院教授的Harlan Krumholz說明,希望未來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討論能夠變成一種常態,讓更多人致力於女性健康方面的研究,以產出更多相關知識來提升過去經常被忽略的人口群—女性的醫療及健康照護品質。部分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整理如下:
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上,由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藥學院的博士Robert Wilensky主持的研究發現,雖然同一年齡冠心病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男比女高,但是50歲以下的女性患者在經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干預手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即以導管尖處的球囊擴張冠狀動脈狹窄病變處-以後的第1年及第5年,血管再次阻塞及發生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的風險比男性高。而另一由布萊根婦女醫院血管中心及哈佛醫學院的醫學博士Deepak L. Bhatt主持的研究發現,同樣是因為冠心病而住院的65歲以上的患者,女性在出院時獲得的醫療照護不如男性,且較容易在3年內死亡,此研究的樣本為美國366家醫院的49,538名冠心病患者。
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上,一項由英國哥倫比亞大學Karin Humphries科學博士主持的研究發現,若罹患了阻塞性的冠心病,又同時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心臟病或不規律的心絞痛等,女性因心絞痛、心臟衰竭、心臟病及中風而再次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比男性高。此外,由魁北克大學(University of Quebec)的醫藥博士Kim Lavoie主持的研究發現,有焦慮症或憂鬱症但沒有冠心病紀錄的女性,比沒有以上症狀的女性心臟缺血的情形較多,顯示女性可能因為憂鬱症或焦慮症的症狀與冠心病症狀有所重疊,而容易被延誤診斷或轉診。
最後,美國心臟學會的執行長Nancy Brown摘要了美國心臟學會主辦的Go Red for Women的成果與展望,她提到,自從2004年開辦以來,活動始終關注女性心臟病的教育、倡議及民眾警覺心的提升,平均每年降低了2%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2016年4月,將以五個研究中心為基礎成立婦女健康研究的網絡,藉此支持與女性心臟病之預防、診斷及治療有關的基礎醫學研究、臨床研究及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而台灣女人連線借鏡美國心臟學會,於今年三月舉辦首屆「為女著紅日」,結合了政治、商業與醫療領域的重要人士向民眾呼籲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藉此提升台灣人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警覺心。
資料來源:Circulat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