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年紀大了才會有心臟疾病?
2007.05.15
年紀大了才會有心臟疾病?
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教授Judith Lichtman所進行的研究發現,55歲以下的女性常會忽略自己心臟病的症狀,等到真的診斷出來的時候,常都已經太晚了。這份研究即將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於華盛頓特區所舉辦的論壇(Scientific Forum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Research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中發表。 這份研究是一份先驅研究,研究對象是24位18-55歲已經罹患心臟病的女性,其中88%的女性有家族心臟病史,但是一半以上的女性認為自己不是心臟疾病的高風險群;此外,90%的女性出現了胸痛或胸悶的明顯症狀,但是只有42%的女性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心臟有問題。除了胸痛的症狀之外,58%的女性表示有下顎或是肩膀痛、38%有盜汗的狀況、29%有作嘔和缺氧的情形出現。在這些女性就醫時,大約只有56%的醫師表示她們的症狀可能和心臟疾病有關。 Lichtman表示,55歲以下的女性也是有可能得心臟病的,而且可能同時出現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狀,因此,對於心臟疾病的風險因子應該要特別注意,例如,家族心臟病史、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吸菸、糖尿病等,且在疑似心臟疾病的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及時的治療或照護。
+ read more
中、西藥物不能混著吃
2007.04.04
中、西藥物不能混著吃
美國有一位憂鬱症病患時常尿中帶血,經過很多次檢查、也花了大筆的金錢,但卻始終無法檢查出原因,後來在醫師仔細詢問之下,才發現這位病患平時會從健康食品店買草藥補身,當時這位病患除了吃抗憂鬱的藥物之外,正好同時在使用含有銀杏(ginkgo biloba)的藥草,而銀杏的副作用之一便是容易造成出血,在該病患停止使用藥草後,血尿的狀況便也改善了。 美國聖路易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一位學者,針對各種常用的中、西藥品和營養補充品互相影響的效果和副作用等,做了深入的研究。一般人認為不需要處方簽的藥物就可以安心使用,但是研究發現如果交替著吃或是一起吃的話,是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副作用的;例如常吃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又同時使用草藥或成藥,甚至是醫生開的處方藥的話,不但治不好病,還可能會病的更重。 研究發現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若和抗憂鬱、抗焦慮的藥物一起使用的話,可能會造成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也就是出現煩躁、心悸、發熱、冒汗等症狀,嚴重的話,是會致命的。 此外,女性可能會使用當歸來調整月經週期或是減緩更年期症狀,但是,研究發現當歸可能會造成心律不整、低血壓等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問題,如果當歸和抗高血壓藥物一起使用的話,會使女性的血壓急速下降,甚至造成中風。 研究人員強調,許多人認為營養補充品不是藥,而藥草來自於大自然,所以是很安全的,但是卻忽略了不同的藥品若同時使用的話,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反應,因此,病人在用藥時,應該要注意是否有同時在使用其他中藥或營養補充品、身體是否有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並且讓醫生瞭解用藥狀況。
+ read more
阿斯匹靈降低女性死亡率
2007.03.29
阿斯匹靈降低女性死亡率
最近美國一份發表在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研究發現,婦女若每天使用中低劑量的阿斯匹靈,除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之外,還可以降低總死亡率。但是,這份研究和先前其他研究的結果並不相同,特別是健康的婦女是否適合使用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更是引起相當大的爭議,先前一份Women’s Health Study的研究,追蹤了40,000位婦女11年,就沒有發現阿斯匹靈的使用和總死亡率有相關性。 這份研究所分析的資料是擷取自另一份叫做Nurses’ Health Study(NHS)的研究,總共包括80,000位女性護士,研究人員從1976年開始追蹤了20年,這些參與者在研究一開始時,都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結果發現,和沒有服用阿斯匹靈的女性比較起來,有服用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38%、癌症降低12%、總死亡率降低25%。而且服用阿斯匹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只要五年的服用期便能有顯著的差異,但是在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上,則需要十年。 研究人員強調,根據這份研究,阿斯匹靈的效益僅侷限在中低劑量的使用量,而且是在年長和心臟疾病高風險的婦女身上較有效。 阿斯匹靈最初只建議給年長和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的婦女使用,例如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的女性,雖然NHS的研究結果發現阿斯匹靈可以降低總死亡率,但是,專家仍表示,不能因為NHS的研究結果就推翻先前的理論,阿斯匹靈不能被視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也不建議所有的女性使用,更何況阿斯匹靈還可能會有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應該要和醫生諮詢過後,再決定要不要服用。此外,也要注意到阿斯匹靈對於女性和男性的效益不同,根據目前的研究結論,阿斯匹靈能預防女性中風,尤其是65歲以上的女性,但不能預防心臟病,男性則剛好相反。
+ read more
談情說愛,降低膽固醇
2007.03.27
談情說愛,降低膽固醇
膽固醇指數過高是慢性病的因子之一,雖然現在已經可以透過許多藥物來控制,但是,一份發表在「人類溝通研究期刊」(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的研究發現,透過書寫的方式,表達對愛的人的情感,也可以降低膽固醇、促進心臟健康。 研究人員請參與者每次花20分鐘的時間,書寫他們對其所愛和關心的人的情感,在五個星期的研究期間內,總共書寫三次,結果發現這些參與者的膽固醇指數比一般人低。  這份研究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強調了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和影響,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病患若感受到他人的關懷和注意的話,對病情是有幫助的,再加上這份研究的結果,顯示付出和接受情感對健康都是有益的,而且是一種不需要藥物的治療的方式。
+ read more
吃蘋果能保護心臟
2007.03.23
吃蘋果能保護心臟
英文有一句俚語是這麼說的「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顆蘋果,醫生遠離我),看來這句俚語是真的!根據最近一份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發現,由於蘋果含有豐富的類黃酮素(flavonoid),最能有效降低更年期女性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過去也已經有研究指出,類黃酮素有抗氧化劑的特性,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的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假設類黃酮素的攝取和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便從政府資料庫中篩選富含類黃酮素的食物,再追蹤34,000名更年期婦女的飲食攝取和健康狀況近20年;結果發現蘋果、紅酒和洋梨都富含類黃酮素,能降低女性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其實許多食物都含有類黃酮素,例如,水果、蔬菜、茶、酒、核果、豆類、藥草、香料等,只是其中的含量不同,這份研究則發現蘋果含有最豐富的類黃酮素。
+ read more
肥胖≠心血管疾病?
2007.03.20
肥胖≠心血管疾病?
在2005年11月時,女性健康研究協會(Society of Women’s Health Research)舉辦了有關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工作坊,並針對美國健康與肥胖研究協會的工作小組報告(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besity Research Task Force report)提出建議,整份工作坊完整的結論報告發表在今年3月份的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 學者於工作坊中表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一直以來都被劃上等號,但是,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是很複雜的,其對健康的影響也是很廣泛、甚至個別差異性很大,而我們對其間的瞭解卻很貧乏;因此,應該要有更多的研究來釐清其相關性,尤其是針對男性和女性生理上的不同,將性別納入研究分析將會是未來很重要的方向。 此外,學者也針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未來的研究應該要多瞭解男性和女性的脂肪組織,其形成與分佈有何不同。 二、男性和女性生命週期的不同,研究其差異有助於瞭解,為何女性心臟疾病的好發年齡通常比男性晚十年。 三、計算熱量攝取、消耗和定義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工具應該要重新定義,並且針對不同性別發展。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肥胖一直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如今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同時,也強調過去研究中性別分析的不足;究竟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有多高?其間有沒有性別差異?有關疾病的研究、風險測量的工具夠不夠客觀?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