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3.06
子宮頸癌疫苗安全嗎?
由多位醫師學者所催生的「台灣婦女健康學會」於三日舉行成立大會,會中積極推動子宮頸癌疫苗政策,並向民眾鼓吹應施打疫苗,但此會議竟然是由製造疫苗的Merck藥廠所協辦。日前也曾有新聞報導發現,要求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的女性當中,有八成誤以為疫苗可以預防所有性病。這些報導看來似乎無關緊要,畢竟一般民眾都會認為「疫苗」多是有益無害,且一直以來不斷有醫師透過新聞的方式,替這個新上市的疫苗強力背書。但令人擔憂的,是這個消息所透露出的台灣長期醫病關係的不平等,民眾「知」的權益被漠視,且若更進一步探討,更質疑民眾權益與藥廠利益的拔河中,國家對於照顧民眾健康的輕率。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藥廠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台灣也在同年12月准許上市,此後便不斷有醫師透過各種方式向民眾大力傳播此疫苗的好處、呼籲將子宮頸癌疫苗列入常規接種,甚至有立委出面要求將此疫苗納入公費施打項目。在種種權威的加持之下,一般民眾對此疫苗的效用完全沒有質疑的餘地。
2006年,台灣女人連線曾偕同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召開記者會,針對此疫苗提出疑問,例如:國人常見的HPV究竟是何類型?有無正式統計?Gardasil在台灣是否與在美國一樣有70%的保護力?以及在本土的臨床實驗結果是否有其特殊性等問題,希望衛生單位出面向國人說明。尤其在美國相繼傳出接種疫苗的少女傳出暫時性失明甚至癲癇昏迷等狀況後,疫苗副作用等問題都是我們希望瞭解的。
由於這幾年來美國接二連三的新藥下架事件,FDA核准新藥的信用其實早被質疑。但FDA已於2004年委託醫學研究所(IOM)對於藥物安全系統作一個評估,IOM也提出報告,建議FDA需做出重大變革,其中包括了任何處方藥在核准上市後的兩年內,其包裝要有符號標示,告知病人用藥安全的整體性並未完全確立;新的處方藥在上市的兩年內,不得對消費者做直接廣告;在新藥核准後的5年內必須再評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等等。這是美國為民眾健康把關所做的努力,我們的衛生署呢?
我們肯定並感激Merck研發疫苗成功,造福婦女健康,但我們也堅持民眾有知的權利,而衛生單位有告知的義務。我們更要呼籲政府,在核准子宮頸癌疫苗之後,請充分告知民眾正確及完整的資訊,讓民眾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而不是只聽到藥廠的聲音。
本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read more

2006.11.10
子宮頸抹片和HPV病毒檢測哪個好?
子宮頸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最近一份丹麥的研究報告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對年輕女性來說是好的預防方法,但是,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直接做人類乳突狀病毒檢測(HPV
test)比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來的有效益。
這份研究發表在11月份的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arch),參與者是近一萬位的女性。研究結果發現,年長的女性,若在檢測人類乳突狀病毒時呈現陽性反應,則十年內得子宮頸癌的機率比一般呈現陰性的女性高出20%;而人類乳突狀病毒檢測結果若呈現陰性反應,在子宮頸抹片檢查通常也都會是陰性。
年輕女性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的風險比較大,但是大部分的病毒其實是無害的,而且是暫時性的,因此當她們被檢驗出感染病毒時,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就比較小;但是,對年長的女性來說,由於性行為較不頻繁,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機會較小,若檢驗出病毒,有可能已感染好幾年,因此,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就比較高;所以,不論人類乳突狀病毒檢測是否和子宮頸抹片檢查一併進行,對年長的女性來說,都是比子宮頸抹片檢查來的有益。
+ read more

2006.10.18
GARDASIL能有效預防台灣女性的子宮頸癌嗎?
前天衛生署核准HPV疫苗─GARDASIL─在台灣上市,並舉行記者會揭示子宮頸癌防治新的里程碑。我們肯定並感激MERCK研發HPV疫苗成功,造福婦女健康。但是,從衛生署所釋出的新聞裡,出現和我們理解有差異的內容,希望藉此機會澄清,並讓大家對此疫苗充分瞭解,以作施打與否的抉擇。
GARDASIL主要預防第6、11、16、18型HPV,在美國有70%的保護力。而台灣,和許多其他亞洲國家一樣,子宮頸癌的HPV主要為16、18、58、52型引起。根據台大社區癌症篩檢世代研究,在台灣引起嚴重癌前細胞病變(HSIL會致癌)的HPV多為52及58型,約為40%,其次為16及18型,約為28.6%;而學者綜合數個臨床研究的結果,致癌者16、18型佔了60%;臨床研究與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顯然已有相當大的差異,而站在保護民眾健康、態度理當保守、謹慎的衛生署卻告訴我們GARDASIL可預防6至7成的子宮頸癌!令人不解。
GARDASIL安全嗎?
GARDASIL的研究長者5年,短者2年半,不但它的長期安全性尚未被確立,短期的安全性其實也有疑慮的地方。例如:實驗組(施打DARDASIL者)有9個婦女發生關節炎,而對照組(施打安慰劑者)只有3個;施打後30天內懷孕生出的小孩有5個有天生的缺陷,而對照組沒有。這樣的事實,在統計上算不顯著嗎?我們需不需要擔心呢?衛生署應該給一個答案。此外,衛生署的資料僅說「只有少部分接種有不良反應、、、」、「已懷孕或計畫懷孕之婦女,不建議接種、、、」,那不小心懷孕的婦女怎麼辦?
GARDASIL防子宮頸「癌」嗎?
GARDASIL防癌的效果,實際上是間接的證據。疫苗成功的產生抗體、減少HPV的感染、減少細胞病變,因此子宮頸癌也會相對的減少,這只是一個推論,因為在研發的臨床試驗裡,不論實驗組或對照組,都沒有人得子宮頸癌。此外,到目前為止,疫苗有效期為5年,此後是否還有效?是否需要再加強注射?如何加強注射?都是未知,我們怎能就輕言「防癌」呢?我們怎能要我們9歲的女兒施打呢?
施打期間的性行為會不會有影響?
由於疫苗沒有治療的功效,且在施打期間如果感染同型之HPV,則疫苗的效力會大大的消減,因此,在疫苗的衛教應強調施打期間安全性行為的必要性。一方面,保證疫苗有效地發揮,同時也不會有意外懷孕,而有胎兒健康與否的憂慮。
本土的臨床實驗結果對於審核有用嗎?
GARDASIL的臨床實驗也曾在台灣進行。本土的在臨床實驗結果有其特殊性嗎?在衛生署審核疫苗上市時扮演何種的角色?這也是我們希望瞭解的。
我們的立場
HPV並不會因為空氣或接觸而傳染。它的傳染途徑為「有選擇性」的行為──性行為傳染,因此,昂貴的HPV疫苗僅是防治的方法之一。在疫苗有效期、預防層面尚未清楚、安全性也未釐清之前,我們認為保險套除了可近性高、可避孕之外,亦可預防愛滋病等各種性病傳染,且副作用最低。而國外研究業已證實保險套預防子宮頸癌的效果可達7成,相當於子宮頸癌疫苗的效果。因此,子宮頸癌的防治仍應著重在安全性行為(戴保險套)、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落實。同時,我們也要呼籲政府,在核准子宮頸癌疫苗之後,更有責任充分告知民眾正確及完整的資訊,讓民眾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
6、11、16、18型子宮頸癌疫苗有效保護力
美國
台灣
衛生署
學者(陳建仁)
台大社區癌症篩檢世代研究
70%
60-70%
50-70%
28.6%
子宮頸癌預防效果
疫苗
子宮頸抹片
保險套
7成
(FDA公布數據)
5成9
(95/10/13
陳建仁研究)
7成
(95/6/22
新英格蘭醫藥期刊)
+ read more

2006.09.04
精液可能使子宮癌和子宮頸癌惡化
一份發表在人類生殖期刊(Journal of Human
Reproduction)的研究發現,精液裡含有高量的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會加速子宮癌和子宮頸癌腫瘤的生長,因此,建議性生活頻繁的女性,做愛時要使用保險套,減少接觸前列腺素的可能性,以降低腫瘤惡化的風險。
研究人員強調,子宮頸癌通常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疣病毒(HPV)病變所引起的,前列腺素並不會導致癌症,而是有腫瘤的話,可能會加速腫瘤生長。
女性生殖器官內壁的細胞其實都含有前列線素,它能規律細胞的生長、讓子宮壁增厚、在經期時讓經血排出,但是精液裡的前列腺素約是子宮內壁的一千倍;研究人員發現,子宮頸癌前期的細胞可能會吸收前列腺素,若讓子宮或子宮頸內壁接觸過量的前列線素,則會增加細胞成長的速度,同時加速腫瘤生長;但是,也有專家表示這個理論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證實。
+ read more

2006.06.22
保險套預防子宮頸癌效果驚人
正確使用保險套可避孕及避免感染愛滋病毒的效果已相當明確,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使用保險套對於預防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效果也是非常驚人。
一直以來,主張在校園推行守貞禁慾的保守派人士總是宣稱保險套無法避免HPV的傳染,認為既使男性使用保險套,在保險套以外的部分仍會傳染HPV,因此反對在學校性教育中教導保險套的使用。新英格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一篇最新研究成果卻顯示,在一項為期三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使用保險套對於HPV的預防效果非常良好。
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所做的研究,是從2001年開始追蹤82名18-22歲從沒發生過性行為的大學女生,並持續每四個月檢查是否感染HPV。這82名女性共分成兩組,其中42名女性在研究期間內的每一次性行為都會要求男伴帶保險套,另外40名則不加以強制。相較起來,每一次都使用保險套的女性比起使用保險套機率5%以下者,感染HPV的機率降低了70%。
專家表示,目前已知保險套可避免懷孕、預防愛滋病毒、淋病、披衣菌、泡疹等性行為傳染病,此項研究成果明確指出保險套對於預防可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顯著的效果。至於每次均使用保險套卻被感染HPV的女性,專家認為有可能是使用方式錯誤的問題,例如並沒有從性行為一開始就全程戴上保險套。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五殺手,每年有6000多人罹患,約有900多人死亡。子宮頸癌是由HPV─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HPV是一種常見的性病病毒,它的感染通常對身體無害且不持久。一般而言,感染HPV沒有症狀,大多時候不用任何治療,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能復原,因此多數人從來就不知道他們曾經感染HPV。然而也有些低危險型的感染會在男、女的性器官周圍引起突疣,有時類似菜花。此外,如果是高危險型的感染沒有自行復原,則可能會在子宮、陰道、外陰部或陰莖等部位導致癌症。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 &
Co.,
Inc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其預防效果約70%,與保險套相當,但疫苗所費不貲,完整接種一次需約12,000元,效果只能持續約3.5年,也需要每年做子宮頸癌篩檢。目前台灣尚未開放此種子宮頸癌疫苗,但此疫苗之成本效益仍有許多爭議。
+ read more

2006.06.12
子宮頸癌疫苗好用嗎?
經過漫長的實驗及爭論,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終於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
& Co.,
Inc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並允許販售。此疫苗相關資訊整理如下:
*
Gardasil主要預防第6、11、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HPV),約可預防全球70%的子宮頸癌、90%的菜花。但台灣最常見的是52、58型HPV。
*
此疫苗只可用於未感染HPV者;對於已感染HPV者,此疫苗並無治療效果。
*
女性適合接種的年齡為9-26歲。
*
接種方式需在6個月內施打3針。
*
目前疫苗價格,每一針約新台幣4,000元,所以完整接種一次需約12,000元。
*
疫苗有效期限目前已知為5年,5年後之情形尚未有研究證實。
*
因為此疫苗對於另外30%可引起子宮頸癌的HPV類型無法預防,因此即使施打疫苗,仍須每年定期作子宮頸癌篩檢。
*
資料顯示男性施打此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目前FDA對此還未通過。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