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疾病嗎?

肥胖是健康風險因子還是疾病一直沒有定論,最近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表示因為引起肥胖的因素主要是遺傳、健康資源不平等和社會文化,而非懶惰和貪吃,所以肥胖應被視為一種疾病。

 

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30)定義為疾病,此後美國醫學會(AMA)及世界肥胖聯盟(WOF)也分別於2013及2017年表態肥胖是疾病。最近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也加入了陣營。

 

肥胖是疾病的論點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認為,將肥胖視為疾病能減少肥胖者的羞恥感,這種羞恥源於人們普遍認為肥胖只是過度飲食或運動量過少的結果。但其實肥胖更多是受到遺傳、健康資源分配及社會文化因素影響,減少肥胖者的羞恥感有助於讓肥胖者獲得需要的專業照護。

 

強調肥胖不是由個人暴飲暴食或懶惰所致,能讓社會瞭解一個人其實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體重,從而意識到我們身處的環境其實對體重有相當大的影響。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Goddard教授認為,對飲食有真正有影響的是政府而非個人,因為政府可以透過規範、課稅來控制人們是否負擔得起或是否容易取得某些食品或食物,政府也可以透過確保社區有完善的設施和透過立法和公共衛生政策來促進身體活動。

 

部分醫師認為肥胖符合某些疾病的醫學標準,例如損害身體功能,過量的脂肪會使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肥胖是健康風險因子的論點

反對肥胖是疾病的專家或團體表示,肥胖沒有相關的特定症狀,並且肥胖其實更像是增加疾病風險的因子而非疾病本身。

 

宣稱肥胖是疾病是一種「醫療化」,可能導致人們更多地依賴昂貴的藥物和手術,而不是改變生活方式。有些人可能會被過度治療,只因為他們的BMI超標,即使他們是健康的。

 

由於臨床上使用BMI值來評估一個人是否肥胖有其侷限性,目前仍不清楚將肥胖視為疾病而非某種狀態或失能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支持肥胖是一種疾病是希望讓人們對肥胖原因有更完整的認識,從而降低肥胖者尋求協助的心理壓力,以期有效降低肥胖盛行率。然而,把肥胖視為疾病亦是一種污名化,反而增加心理壓力。到底將肥胖視為疾病的策略能否降低肥胖盛行率及如何拿捏以避免過度醫療化,還需要時間來嘗試及反省。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1.03)、New York Times(2013.06.18)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