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家呼籲全面禁止代孕:等同性交易、涉及嚴重人權侵害

一位聯合國高級官員呼籲應全面禁止「具剝削性、不道德且殘酷」的代理孕母制度。

 

聯合國專員強烈譴責代孕:是嚴重的人權侵害

在一份將於10月提交聯合國大會的報告中,聯合國「婦女與女孩暴力侵害特別報告專員」Reem Alsalem表示,代孕導致女性遭受「嚴重的人權侵害」。

 

根據此報告,2023年全球代孕市場價值超過4.5兆台幣(1100億英鎊),預計到2033年將達到30兆台幣(7375億英鎊)。

代孕市場具有極高的利益,但代理孕母通常僅能拿到委託者支付款項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金錢則流向仲介機構。另外,與收養制度相比,收養家長必須經過審查,以確保他們適合養育孩子,但在代孕中,對家長的審查要求非常少。

 

在這份首度發表的報告中,Alsalem提出結論:聯合國會員國應共同推動,制定一項「禁止所有形式代孕,且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性文書」,就像禁止性交易一樣。

 

英國反代孕運動人士對此報告表示認同,稱代孕制度長期以來一直「具有高度強制性、並非完全自主」。即使沒有商業交易,利他代孕仍可能建立在隱性的壓力、剝削或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之上。

 

部分歐洲國家已禁止代孕,許多明星仍高調代孕

目前,西班牙與義大利等部分歐洲國家已全面禁止代孕。但「利他式代孕」在比利時、荷蘭、英國、加拿大、巴西與哥倫比亞仍屬合法。在美國部分州份,則允許商業代孕。

 

 

今年2月,影集《艾蜜莉在巴黎》的女演員Lily Collins與伴侶Charlie McDowell透過代理孕母迎來女兒Tove。Kim Kardashian(金·卡戴珊)也曾公開分享自己代孕的經驗。這些名人分享自己獲得代孕孩子,將代孕形塑成幸福的家庭故事,在媒體上佔據了討論的聲量與版面,但也忽略了代孕的另一面:許多代理孕母在過程中承擔健康風險、甚至死亡,並面臨整個代孕制度的剝削與傷害。更凸顯了代孕背後的階級議題——少數擁有資源的人能購買代孕服務,而弱勢女性則被迫承擔健康風險。

 

聯合國報告指出,應懲罰代孕買方、仲介公司與診所

在報告中,Alsalem表示,代孕的本質是一種對女性與兒童(包括女孩)的剝削與暴力。它強化了父權規範,把女性身體商品化與物化,並讓代理孕母與孩子暴露在嚴重的人權侵害之下。

 

她補充說,新規範應仿效「北歐模式」對待性交易的方式。意即懲罰買方、診所與仲介機構,以終結對於代孕的需求。她強調:「代孕服務與仲介的廣告必須被禁止。」同時,此報告建議應該建立相關的支持政策,協助那些已經替他人懷孕的女性。

 

報告也指出,代理孕母的妊娠併發症更多,經常需要剖腹產,對母嬰雙方都有風險。此外,許多代孕嬰兒一出生就被立即與懷胎的母親分離,容易導致依附關係中斷,進而使孩子陷入「失落狀態」,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英國反代孕團體表達支持

英國反代孕團體對這份報告表示支持。

反代孕組織「Surrogacy Concern」創辦人Helen Gibson表示:「代孕是一種對女性的剝削、不道德的行為,對孩子更是殘酷——因為孩子無論使用誰的卵子,早已在母體內與母親建立連結。我們敦促英國政府採納聯合國的建議,在國內外全面禁止代孕。」

 

另一個組織「Stop Surrogacy Now」的共同創辦人Lexi Ellingsworth也表示:「我們長期以來都很清楚,即便是所謂的『利他式代孕』,依然具有高度的強制性、並非真正的自主選擇,這份報告證實了我們的擔憂。關於代孕的公共敘事必須改變,不能再被仲介與代孕的受益者主導,應該忠實反映女性的真實處境。」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5.8.25)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