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人工生殖

聯合國專家呼籲全面禁止代孕:等同性交易、涉及嚴重人權侵害
2025.08.27
聯合國專家呼籲全面禁止代孕:等同性交易、涉及嚴重人...
一位聯合國高級官員呼籲應全面禁止「具剝削性、不道德且殘酷」的代理孕母制度。   聯合國專員強烈譴責代孕:是嚴重的人權侵害 在一份將於10月提交聯合國大會的報告中,聯合國「婦女與女孩暴力侵害特別報告專員」Reem Alsalem表示,代孕導致女性遭受「嚴重的人權侵害」。   根據此報告,2023年全球代孕市場價值超過4.5兆台幣(1100億英鎊),預計到2033年將達到30兆台幣(7375億英鎊)。 代孕市場具有極高的利益,但代理孕母通常僅能拿到委託者支付款項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金錢則流向仲介機構。另外,與收養制度相比,收養家長必須經過審查,以確保他們適合養育孩子,但在代孕中,對家長的審查要求非常少。   在這份首度發表的報告中,Alsalem提出結論:聯合國會員國應共同推動,制定一項「禁止所有形式代孕,且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性文書」,就像禁止性交易一樣。   英國反代孕運動人士對此報告表示認同,稱代孕制度長期以來一直「具有高度強制性、並非完全自主」。即使沒有商業交易,利他代孕仍可能建立在隱性的壓力、剝削或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之上。   部分歐洲國家已禁止代孕,許多明星仍高調代孕 目前,西班牙與義大利等部分歐洲國家已全面禁止代孕。但「利他式代孕」在比利時、荷蘭、英國、加拿大、巴西與哥倫比亞仍屬合法。在美國部分州份,則允許商業代孕。     今年2月,影集《艾蜜莉在巴黎》的女演員Lily Collins與伴侶Charlie McDowell透過代理孕母迎來女兒Tove。Kim Kardashian(金·卡戴珊)也曾公開分享自己代孕的經驗。這些名人分享自己獲得代孕孩子,將代孕形塑成幸福的家庭故事,在媒體上佔據了討論的聲量與版面,但也忽略了代孕的另一面:許多代理孕母在過程中承擔健康風險、甚至死亡,並面臨整個代孕制度的剝削與傷害。更凸顯了代孕背後的階級議題——少數擁有資源的人能購買代孕服務,而弱勢女性則被迫承擔健康風險。   聯合國報告指出,應懲罰代孕買方、仲介公司與診所 在報告中,Alsalem表示,代孕的本質是一種對女性與兒童(包括女孩)的剝削與暴力。它強化了父權規範,把女性身體商品化與物化,並讓代理孕母與孩子暴露在嚴重的人權侵害之下。   她補充說,新規範應仿效「北歐模式」對待性交易的方式。意即懲罰買方、診所與仲介機構,以終結對於代孕的需求。她強調:「代孕服務與仲介的廣告必須被禁止。」同時,此報告建議應該建立相關的支持政策,協助那些已經替他人懷孕的女性。   報告也指出,代理孕母的妊娠併發症更多,經常需要剖腹產,對母嬰雙方都有風險。此外,許多代孕嬰兒一出生就被立即與懷胎的母親分離,容易導致依附關係中斷,進而使孩子陷入「失落狀態」,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英國反代孕團體表達支持 英國反代孕團體對這份報告表示支持。 反代孕組織「Surrogacy Concern」創辦人Helen Gibson表示:「代孕是一種對女性的剝削、不道德的行為,對孩子更是殘酷——因為孩子無論使用誰的卵子,早已在母體內與母親建立連結。我們敦促英國政府採納聯合國的建議,在國內外全面禁止代孕。」   另一個組織「Stop Surrogacy Now」的共同創辦人Lexi Ellingsworth也表示:「我們長期以來都很清楚,即便是所謂的『利他式代孕』,依然具有高度的強制性、並非真正的自主選擇,這份報告證實了我們的擔憂。關於代孕的公共敘事必須改變,不能再被仲介與代孕的受益者主導,應該忠實反映女性的真實處境。」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5.8.25)      
+ read more
80歲以上也能代孕成為父母?英國高齡者代孕趨勢上升
2025.08.25
80歲以上也能代孕成為父母?英國高齡者代孕趨勢上升
年齡超過80歲的人透過代孕成為父母的現象越來越多,引起反對代孕的團體強烈抗議。   根據英國兒童與家庭法院諮詢服務(Cafcass)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至2025年間,有「少數」代孕父母權的申請是由八十歲以上人士所提出。當《泰晤士報》請求取得相關資料時,Cafcass以「可能會識別到申請者身份」的理由拒絕揭露具體數字。但可以確認的是這五年間每年申請人數均少於六位,但這也代表了申請數量可能最高達30件。   Cafcass的資料顯示,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有1,991起代孕父母權的申請,高齡者申請代孕的趨勢也正在上升。其中有416件是來自五十多歲的男女申請,另有43件是六十多歲男性。五十多歲男性的申請數量逐年增加,由2020年的44件增加至2025年的95件。     一對72歲夫妻成為代孕孩子法定父母 今年5月,一對年逾70歲的夫妻獲法院裁定,成功成為一名代孕男嬰的法定父母,儘管法官擔憂他們在孩子滿18歲前就可能過世。   這位代孕孩子在2023年美國加州出生,使用丈夫的精子與捐卵者卵子,並委託代理孕母。這對夫妻於嬰兒出生六個月後,於7月向法院申請孩子的父母權。高等法院家庭法庭的書面判決指出:「當孩子入學時,他們已年屆76歲;當孩子20歲成年時,他們將達89歲。」   英國禁止商業代孕,仍有許多漏洞 在英國,代孕合法,但屬於「利他式代孕」,商業代孕仍被禁止。代理孕母的補償金約為50萬到60萬台幣,代理孕母不可收取「合理開支」以外的費用,也不可以高價公開招募代理孕母。   法院在處理代孕父母權申請時,也會評估支付給代理孕母的款項是否屬合理開支。不過,法院從未因代孕花費過高而以兒童利益受到危害為由拒絕申請。   相比之下,在商業代孕盛行的美國,一名代理孕母可能獲得600萬至900萬台幣的報酬。   反對聲浪:代孕的高齡父母違反兒童利益 反對代孕團體Surrogacy Concern的創辦人Helen Gibson表示:「我們對八十歲以上申請代孕父母權感到震驚——這根本是一種極度自私的行為,毫無正當性可言。」她強烈批評此一趨勢連年上升,且在英國或許多英國人進行代孕的國家中,法律中並無限制代孕父母年齡上限。   Gibson認為,讓人能在自然生育年齡結束後幾十年仍能取得父母權,這種做法荒謬至極。英國政府必須嚴肅考量此舉是否符合孩子的利益。Gibson也指出,目前在英國法院審理的代孕案件多以國外商業代孕為主,並且越來越多由高齡父母提出。她呼籲:「政府應立即行動,授權法院得以拒絕這類父母權申請,並禁止英國人在海外進行商業代孕。」       編譯來源:DailyMail(2025.7.18)      
+ read more
男性過45歲試管嬰兒成功機率降低
2025.07.02
男性過45歲試管嬰兒成功機率降低
在台灣,施行人工生殖(IVF,試管嬰兒)有補助。補助對象女性必須45歲以下,但男性則沒年齡限制。理由:女性的年齡影響成功率,而男性則不會。其實,有關於40歲以上男人精子的數量及品質變差,以及會負面地影響施行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及後代身心健康一直都有研究實證。但是,政府一直無視而不見。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再次打臉衛生福利部。   此研究顯示,45歲以上男性進行IVF會增加流產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男性的年齡對其生殖成功率起著重要作用,這對精子受精後年齡影響不大的觀念提出了挑戰!   他們發現,即使使用年輕捐贈的卵子,年紀較大的男性精子也會導致活產率降低。   專家表示,醫生和患者在進行試管嬰兒諮詢的過程中應該考慮這個的研究結果。   這項研究發表在《人類生殖》雜誌上,分析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六家人工生殖中心2019年至2023年期間的1,712個卵子捐贈週期。   所有療程均使用平均年齡為26歲的新鮮捐卵者和男性伴侶的冷凍精子。受精卵隨後被移植到平均年齡43歲的準媽媽體內。   參與者被分為兩組—45歲或以下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男性,雖然兩組的受精率和胚胎發育相似,但懷孕結果卻有差異。   流產率(即嬰兒在懷孕24週前流產)在男性伴侶年齡超過45歲的夫婦中明顯較高,達到23.8%,而年輕父親年齡組的流產率僅為16.3%。   年齡較大父親族群的活產率也較低,為35.1%,而45歲或以下男性的活產率為41%。   義大利尤金生育診所的胚胎學家Dr Maria Cristina Guglielmo在討論這一發現時表示:「傳統上,母親的年齡一直是生殖醫學關注的焦點,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男性伴侶的年齡也起著至關重要且獨立的作用。」   她解釋說,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精子幹細胞的不斷分裂增加了DNA複製錯誤的可能性。   她說,反過來,這會損害胚胎髮育並增加流產的風險。   Guglielmo博士補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生育診所需要採取一種更平衡的方法來認識到父親年齡的作用。   「診所應該確保男性患者了解父親年齡增長會如何影響生育能力、懷孕成功率和流產風險。」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5.06.30)、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2025.06.30)、Human Reproduction(2025.06)      
+ read more
提升受孕機率 子宮「好菌」很重要!
2025.03.21
提升受孕機率 子宮「好菌」很重要!
長期以來,子宮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無菌環境,但近年的研究顛覆了這一觀點,女性子宮內有多樣的微生物群,可能影響生育能力與生殖健康。   最近一項研究,探討了女性生殖系統中的微生物群如何影響胚胎著床、懷孕成功及婦科疾病發展的影響。   乳酸桿菌提升懷孕成功率? 來自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生殖微生物群及其對生育力的影響,發現以乳酸桿菌為主的子宮環境可顯著改善懷孕結果,懷孕成功率更高。   乳酸桿菌產生乳酸,有助於維持3.5至4.5的低pH值,並限制大腸桿菌等有害細菌大量繁殖。此外,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spp.)、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spp.)、真桿菌屬(Eubacterium spp.)和腸桿菌屬(Enterobacter spp.)等微生物,也可能透過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調節免疫反應,進而影響胚胎著床與婦科疾病的發展。   研究指出,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女性,若子宮內的微生物群不是以乳酸桿菌為主,則懷孕成功率顯著降低。此外,生殖微生物群的失衡與慢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反覆著床失敗等生殖問題密切相關。   研究作者Kai-Fai Lee博士表示,微生物群的失衡可能導致子宮內形成不利於胚胎著床的環境,這或許能解釋為何有些女性即使生殖功能正常,仍面臨不明原因的不孕問題。   研究結果強調,針對微生物群進行精準治療,可能成為未來生育治療的新方向。例如,益生菌或個人化微生物調節療法來恢復健康的子宮微生物環境,或許能幫助試管嬰兒反覆失敗的女性提高受孕成功率。       編譯來源: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Medicine(2024.12)、Eurek Alert(2025.2.24)      
+ read more
民團呼籲:反對侵害人權的代孕制度,請立院停止代孕立法!
2024.12.03
民團呼籲:反對侵害人權的代孕制度,請立院停止代孕立...
《人工生殖法》修法將於本週四(12/5)於立法院的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審查,其中五個版本包含了代理孕母制度合法化。   台灣女人連線與多個婦女團體、勞工團體、民間自組的行動小組於今(12/3)召開記者會。基於對女性人權與兒童最佳利益的保障,並呼應社會中眾多反對的聲浪,呼籲立委停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中關於代孕的審查,優先開放人工生殖技術適用的對象,惠及女同志伴侶與單身女性。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強調,不論是商業型或利他型的代孕,花費的金額都不少,只有經濟優勢的人負擔的起,而代孕需長期的身心投入、承擔健康及死亡風險,若非有經濟需求不會去當代孕母。因此,代孕就是保障有錢人用「最少的金錢」使用到經濟弱勢者「最大的服務」。代孕牽涉的關係複雜、結果難以預測,沒有任何配套、法令可以完全保障代孕母、代孕子女的人權。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代理孕母在世界各國都具高度爭議,尚未有任何人權制度願意為代孕背書。而政府管理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傷害女性與兒童最佳利益。此外,現行的版本並沒有寫明仲介、醫療機構可以透過代孕獲利多少,涉及重大人權議題的代孕不該如此不負責任地空白授權。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法規遵循及人事部組長陳竹儀表示,許多堅守人權的國家都評估無法透過制度與管理避免代孕對兒童及女性的剝削,所以反對代孕立法。我們的政府須考量量能與對女性權益的傷害,而非倉促立法。也應優先開放女同志配偶與單身女性適用人工生殖法。   婦女救援基金會社工督導曾峻偉則擔憂,代孕開放後,難保出現有心人士運用代孕生殖技術背後龐大的黑市利益。也強調成為代孕母看似是個人自由的選擇,實際上因代孕雙方地位的不對等,或女性因人情、處於經濟困境女性被迫代孕,女性的自由權將被剝奪,使女性成為生殖工具。   本次除了長期耕耘議題的民間組織,也有民眾自行組成反代孕行動小組為此次議題集結發聲。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發言人陳愷寧表示,週四(12/5)審議法案的同時,將號召民眾至立法院陳抗,堅決反對代孕制度侵害女性權益。   反對代理孕母行動小組發言人潘丁菡認為,代孕就是將孕產的健康與死亡風險,轉嫁給經濟相對弱勢的女性。親情的愛不必建立在血緣之上,台灣不需要侵害人權的代孕制度。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呼籲,女性孕產本就對健康有一定的傷害,代孕又比自然生育風險更高。國外已有多起代理孕母於代孕過程中死亡的案例,政府與社會應評估「代孕為需求者獲得孩子的利益」與「損害婦女及兒童權益」之間的平衡。堅決反對立法者在社會仍有許多反對聲音的此時,倉促審查通過代孕立法。       【新聞稿:代孕侵害人權! 停止代孕立法!】 ★記者會直播連結:https://fb.watch/wecQEV1Mw7/   【發起團體】 台灣女人連線 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反對代理孕母行動小組 台中市台灣寶貝協會 台中市婦女發展協會 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社團法人台中縣木棉花愛縣關懷協會 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 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 南投縣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 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 婦女救援基金會 婦女新知基金會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勵馨基金會 *按單位筆畫排序*        
+ read more
爸爸的精子會增加常見妊娠併發症的風險嗎?
2024.10.30
爸爸的精子會增加常見妊娠併發症的風險嗎?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些男性的精子可能會受損,從而增加妊娠併發症和新生兒健康問題的風險。   精子中的DNA缺陷會使子癇前症的風險增加一倍,子癇前症是一種涉及高血壓的危險妊娠併發症;這些缺陷也會增加早產的風險。   研究人員在背景說明中表示,大約20%至30%透過體外受精(IVF)出生的嬰兒,其父親的精子DNA受損。   醫生可以透過測試精子中的DNA斷片(fragment)來測量這種損傷,從而產生一種稱為DNA斷片指數(DFI)的指標。   DFI百分比大於30%的精子自然受孕機會幾乎為零。   研究人員Aleksander Giwercman在大學新聞發布會上說,「DFI分析應該作為所有生殖診所的標準作業。它可以為夫婦提供為什麼他們沒有懷孕的答案,並可以協助受精方法的選擇。不僅如此,DFI分析也可用於識別高風險妊娠。」   精子DNA損壞如何影響IVF孕母或孩子的健康? 胎盤的發育和功能和子癇前症風險相關。而胎盤的DNA一半來自父親,因此研究者想瞭解精子中高比例的DNA損傷是否會影響子癇前症的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近850對接受IVF夫婦的數據。   結果顯示,精子DFI超過20%的懷孕子癇前症風險增加了一倍,達到近11%,而DFI低於20%的風險為5%。   瑞典Lund University講師、研究員Amelie Stenqvist表示:「下一步是確定哪一組男性對預防和治療精子DNA損傷的方法反應最好,並測試這些方法以預防妊娠併發症。」   研究人員指出,高DNA斷片也是可以治療的。精子中的大多數DNA損傷是由氧化壓力、年齡、吸煙、肥胖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這項新研究最近發表在《生育與不孕》雜誌。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4.10.15)、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24.08.07)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