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人工生殖

不孕症治療會使產後心臟病風險增加一倍
2024.05.20
不孕症治療會使產後心臟病風險增加一倍
羅格斯健康中心專家對超過3,100萬份醫院記錄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接受不孕症治療的患者在產後一年內因心臟病住院的可能性是自然受孕患者的兩倍。   不孕症患者特別有可能因危險的高血壓而住院,是自然受孕患者的2.16倍。   研究的主要作者Rei Yamada醫師說,「產後檢查對所有患者來說都是必要的,而這項研究顯示,對於接受不孕症治療而受孕的患者來說,尤其重要。」   研究作者表示,他們的結果支持現在要求在分娩後三週進行初次產後檢查的護理標準,一些衛生系統尚未採用這些標準。大部分風險增加發生在產後第一個月,特別是對於有危險高血壓的患者。   Rutgers Robert Wood Johnson Medical School生物統計學部門負責人Cande Ananth說,「這並不是唯一指出應該儘早進行追蹤的結果,過去研究已發現通過早期產後護理可以減輕風險。」   該研究分析了全國再入院資料庫,該資料庫包含每年約3,100萬人出院和再入院的全國代表性數據。該資料庫包含診斷代碼,可讓研究人員找到特定人群並確定重新入院的原因。   研究人員使用了2010年至2018年間超過3,100萬名產後出院患者的數據,其中包括287,813名接受過不孕症治療的患者。   儘管不孕症治療預示著心臟病的風險會急劇上升,但研究作者表示,不孕症治療患者相對年輕,使他們的整體風險保持在相當低的狀態。每10萬名接受不孕症治療的女性在產後一年內因心血管疾病住院者中有550名,而每10萬名自然受孕的女性中有355名。   與不孕症治療相關的心臟病風險升高其原因尚不清楚。心臟病的增加可能源自於不孕症治療本身、導致患者不孕症的潛在醫療問題或其他原因。   Yamada說,「展望未來,我想看看不同類型的不孕症治療及藥物是否有不同程度的風險,我們的數據沒有提供有關哪些患者接受了哪種治療的資訊。更詳細的資訊也可能有助於了解不孕症治療如何影響心血管結果。」     該研究刊登於《內科期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5.15)、JIM(2024.02.25)      
+ read more
精液的微生物群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
2024.01.24
精液的微生物群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
就像在腸道或皮膚上有特定的細菌群落,男性的精液有自己的微生物群。它可能影響會男性的生育力。   新的研究檢查了73名成年男性的微生物群和精子健康狀況。有些人一直有生育問題,而有些人則沒有生育問題並且已經成為父親。   研究發現精液中存在一種細菌,即惰性乳桿菌(Lactobacillus iner),_ _它可能在生育方面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種細菌會產生L-乳酸,進而引發精液發炎,並可能損害精子的運動。   他們指出,先前的研究已經顯示惰性乳桿菌與女性的生育問題有關_ _,因為它也存在於陰道微生物群中。   精液中還發現了假單胞菌屬細菌(Pseudomonas) 中的三種微生物,它們可能在精子濃度中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在精子濃度異常的男性中,螢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 和施氏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似乎更為常見,而惡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則較不常見。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泌尿科住院醫師Vadim Osadchiy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表示,即使這些細菌密切相關,細菌對生育力的影響在物種之間似乎也存在很大差異。關於微生物群及其與男性不孕症的關係,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他在大學新聞稿中補充說:「然而,這些發現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可以引導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更深入地了解這種相關性。」   此研究與小型研究的證據相一致,將為未來更全面的研究鋪平道路,以揭示精液微生物群與生育力之間的複雜關係。      該研究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4.01.22)      
+ read more
史上頭一遭!人工生殖報告提出男性年齡統計
2023.10.13
史上頭一遭!人工生殖報告提出男性年齡統計
生育一直被認為只與女人有關,不論懷孕、生產或不孕,相關討論中幾乎沒有男性,這與社會、醫療體系怎麼看待男性在生育過程中的角色有關。   衛福部每年定期公布的《人工生殖報告》長年來都只有女性數據,在台灣女人連線的持續要求下,2022年發表的報告,於「不孕原因」中加入了男性因素。在今年的報告中,更是首次提出了受術男性的年齡統計。   接受人工生殖治療者 女性平均37.9歲 男性平均39.6歲 上月公布的《11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首次公布了受術男性的年齡統計。2021年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夫妻中,接受手術的女性之平均年齡為37.9歲,較2011年的36歲增加了1.9歲;男性之平均年齡則為39.6歲,比10年前的38.1歲增加了1.5歲。   為什麼年齡統計很重要? 多年來,人工生殖報告僅對受術女性做統計分析,包括年齡、不孕原因等,不見男性身影。然而,生育健康不只與女性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男性因素對人工生殖結果有影響,例如高齡和超重男性做試管嬰兒失敗的風險較高、近20年來男性精液品質下降等。台灣女人連線多次提出要求,生育健康討論應納入男性健康指標,讓相關研究與討論更全面,同時避免將生育及相關結果只與女性劃上等號,將男性排除於討論之外更是對男性不公。   人工生殖報告提及男性的部分,除了年齡,還有「不孕原因」,但卻只有粗略的「男性因素」,無法進一步細分討論,這與資料統計的限制有關,未來仍有持續修正改進的空間。      
+ read more
體外受精生育孩子的女性中有五分之一隨後會自然受孕
2023.06.28
體外受精生育孩子的女性中有五分之一隨後會自然受孕
雖然許多生育專家告訴他們的患者,IVF(人工生殖、試管嬰兒)後自然受孕的機率不到1%,但新研究顯示,五分之一的女性在IVF後會自然受孕。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顯示圍繞試管受精的討論需要改變,以便女性為可能的意外懷孕做好更好的準備。   研究人員表示,仍然沒有答案的是為什麼這種情況會發生在女性身上,這個問題應該在未來的研究中解決。   倫敦的性健康醫生Shema Tariq被診斷出卵巢儲備功能低下,並被告知她在不進行體外受精(IVF)的情況下懷孕的機會幾乎為零。   Tariq經過六輪試管受精才在2018年生懷出兒子,她的家庭醫生在產後向她簡短地提到了避孕措施,但他們都笑了,並一致認為這無關緊要。她從來沒有想過可能會懷孕……當時43歲,有人告訴我,我懷孕的機會很小。自然受孕的比例不到1%。   八個月後,她意外地、自然地懷上了女兒。這是最美妙的驚喜,但當她們第一次發現時,她感到不知所措,對再次懷孕感到措手不及。   現在,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的新研究指出,1%的數字可能有所偏差:五分之一的女性通過IVF或胞漿內單精子注射(用一根小針將單個精子注射到精子中)生育了孩子。稍後仍將經歷自然受孕。   Tariq強調說:「如果我知道五分之一的女性在體外受精後自然受孕,我就會採取避孕措施,直到我在情感和身體上都做好準備。」   新的統合性分析涵蓋11項已發表的研究,涵蓋5,000多名參與者。在匯總的參與者中,大約20%的人在之前至少使用過一次輔助生殖技術(ART)後被發現自然懷孕。   該研究的作者Annette Thwaites 博士說,我的同事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向女性建議,這種情況非常罕見。然而,有趣的是,我從幾位女性那裡聽說她們在接受ART後能夠自然受孕。因此她決定深入研究這個話題。她還發現,在能夠自然受孕的女性中,大多數是在使用體外受精後的兩到三年內發生的。   這些都是相對較快的重複懷孕,這可能有助於女性了解她們是否正在考慮計劃生育下一個孩子?是否使用避孕措施?是否尋求進一步的體外受精?是否等待?與他們的年齡以及所有這些因素相平衡。   紐約系統生殖內分泌和不孕科主任Dr. Alan Copperman也認為,這些發現可能對希望組建家庭的女性具有啟發意義。   「太多人認為不孕和生育是類別變數。換句話說,你不是這其中之一,就是另一類,這項研究令人放心,因為它支持了我們長期以來所知道的事實,即人類並不擅長繁殖。有時需要進行大量嘗試才能獲得成功的結果。而且該技術可以幫助夫婦懷孕他們的第一個或第二個孩子,將來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   Thwaites望她的研究能夠幫助未來的父母​​認識到,ART後自然受孕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麼罕見。她還希望這可以幫助父母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的數據,美國一個IVF週期的平均費用為12,400美元,而且夫婦通常會進行多個週期。   Thwaites認為:很諷刺的是,生育是一個大的產業。因此,似乎沒有人肯提倡進行這項研究,並為女性提供有關其個人風險的真正量身定做的實用信息,讓迫切想要孩子的女性可能會變得脆弱。   作為下一步,Thwaites希望科學家們進一步探索這些數據,找出哪些具體因素會導致人們在使用不孕治療後會自然受孕的可能性增加或減少。   此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20日的《人類生殖》雜誌上。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3.06.22)、Human Reproduction(2023.06.20)      
+ read more
凍卵是保險還是樂透?婦團呼籲女人想清楚!
2023.06.01
凍卵是保險還是樂透?婦團呼籲女人想清楚!
近來,因為媒體的報導、名人的分享、業者的行銷,以及民意代表的質詢等原因,凍卵、AMH檢測及政府補助成為社會熱門的話題。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於今日(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女性對相關資訊有更多理解後再做決定,而政府應該做更多以保障凍卵者的權益。   停止恐嚇!女性需要更多資訊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指出,目前有關凍卵後的解凍使用率、解凍成功率、活產率等數據有限。並且,凍卵費用不是只有凍卵及「保存」,還有後續的相關檢測及人工生殖費用。如需要多次取卵或施行多次人工生殖,則費用會大大增加。此外,根據目前國內法規,僅有「不孕夫妻」可施行人工生殖。但是在生育力下降的壓力、業者的行銷語言包裝下,女性可能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凍卵。   20歲起一年一檢AMH?婦產科醫學會:沒意義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AMH數值在2到5之間屬正常,數值大於5有多囊性卵巢的可能、小於2則有可能是卵巢衰退。   黃建霈秘書長指出,AMH能作為卵子庫存量的參考,但無法評估卵的品質,更不能預測女性的生育力。AMH低並不表示不容易懷孕,高也不表示生育力強,懷孕還有許多其他因素要考慮,包含子宮、輸卵管等器官狀態,以及伴侶的健康情形等。美國婦產科學會曾建議不要對未診斷為不孕症的女性進行AMH檢測,並表示不應將其用於向女性提供「當前或未來的生育能力」的諮詢。英國生殖醫學會亦反對將AMH 檢測行銷為預測受孕的方法。   凍卵者權益誰來保障? 國內目前沒有法規規範社會性凍卵的保存、使用及棄用,而對於凍卵機構的設備及警示系統等部分更缺乏監管機制,凍卵者的權益缺乏保障。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承諾研議法規及資訊的補強。魏副署長強調,適齡婚育是政策目標,母嬰的健康更是重點。凍卵屬於醫療行為,有其副作用及風險,民眾考慮凍卵前要瞭解相關資訊。      
+ read more
你考慮凍卵/凍精嗎?「凍卵凍精意向調查」現正進行中!
2023.05.04
你考慮凍卵/凍精嗎?「凍卵凍精意向調查」現正進行中...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注性別健康議題,推動性別健康相關法案與政策。   近來有縣市提出凍卵補助,因而社會對凍卵/凍精的討論度越來越高,為了解民眾對凍卵/凍精的看法,台灣女人連線正在進行【 凍卵凍精意向調查】歡迎民眾踴躍填答。   👉填寫問卷👉https://forms.gle/cody2MQ5aDaNCnCZ6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