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每天早晨都會使用直髮夾或捲髮棒做造型整髮,但Purdue大學研究指出,僅僅10至20分鐘的熱造型,就會讓人暴露於超過100億顆奈米顆粒,等同於在繁忙高速公路車陣中呼吸到的污染量。
研究發現,當頭髮被加熱至150°C(300°F)以上時,護髮素、髮膠、造型霜等產品中的揮發性化學物質會被汽化,並以奈米顆粒的形式釋放到空氣中。這些顆粒會直接進入呼吸道,沉積在肺部最深、最脆弱的區域,可能造成呼吸道壓力、肺部發炎,甚至認知功能下降。
首席研究員Nusrat Jung博士表示:「這確實相當令人擔憂。過去並沒有類似研究,因此公眾對日常美髮習慣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幾乎毫無認知。」
為何髮品在高溫下危險
研究團隊特別指出,洗髮精、護膚乳液、髮膠、護髮油、髮蠟與噴霧等產品,本身就含有揮發性化學物質。
高溫不僅釋放出一團化學雲霧,還會促使產品發生化學反應,進一步生成新的顆粒,使原本安全的物質產生危險化合物。
髮品中常見的環戊矽氧烷(D5 siloxane)會在高溫下大量釋放。這種物質能讓頭髮更光滑有光澤,但被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列為「高度持久、高度生物累積」化學品。動物實驗顯示,它可能傷害呼吸道、肝臟與神經系統。
研究人員在先前研究就發現熱處理會釋放大量環戊矽氧烷,最新實驗更證實問題嚴重。
新研究揭露更嚴重的結果
在最新研究中,受試者攜帶自己的護髮產品與造型熱工具,進入特別設計的實驗室進行測試。受試者依照日常方式處理四撮頭髮。
隨後,專門的監測儀器測量一小時內空氣中的揮發性顆粒濃度。
結果顯示,熱處理不僅釋放環戊矽氧烷,還會產生新的揮發性有毒顆粒。檢測顯示,每立方厘米空氣可出現1萬至10萬顆奈米顆粒的爆發性濃度。
研究也指出,髮膠、護髮霜與造型凝膠等耐熱型的免沖洗產品排放量特別高。
研究結論與建議
這篇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指出,髮品熱處理是顯著且被低估的奈米顆粒污染來源。
為了避免吸入奈米顆粒的潛在危害,研究團隊建議:
- 最好完全避免使用這類產品與熱造型。
- 如果無法避免,應盡量降低使用頻率,並確保空間保持良好通風。
- 即使不使用加熱工具,通風也能有效降低揮發性化學物質的暴露。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5.08.26)、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