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5
【防曬專區】炎夏來襲!你準備好跟太陽過招了嗎?
炎炎夏日,全台高溫連連,紫外線指數也跟著飆升!不論是日常外出,還是戲水、爬山等戶外活動,通通難逃陽光的「熱情擁抱」。但你知道嗎?防曬可不只是怕變黑而已,更是守護肌膚與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別以為陰天就安全,紫外線可是會偷偷穿透雲層,帶來老化、曬傷,甚至增加皮膚癌風險。想安心擁抱夏日陽光、又不想留下後悔的「吻痕」?本專區一次帶你掌握防曬的基礎知識與實用全攻略,讓你聰明防曬,健康一夏!
防曬四大基本功!
1.防曬是在防什麼?
防曬是在防太陽裡的紫外線UVA及UVB對皮膚的傷害。UVA會造成肌膚老化及皮膚癌,UVB會造成曬黑、曬傷及皺紋。
* 了解更多:UVA和UVB有什麼區別?
2.怎樣才能完整防曬?
*
物理性防曬:陽傘、衣帽及盡量避免正午前後紫外線強烈時外出等。
* 化學性防曬:防曬乳、防曬噴霧等。
兩者搭配使用的防曬效果更好。
3.防曬乳上寫的SPF、PA是什麼?
*
SPF是防止皮膚被UVB曬黑、曬傷的係數,而在市面常見的數值有SPF15、30及50+等,指的是延長被曬傷時間的倍數。係數越大代表防曬效果越長,也就是需要補擦防曬乳的間隔時間越長。
*
PA是防止皮膚被UVA傷害的指標,後面有越多「+」號表示防護力越強,但最高只有到「++++」。
4.防曬乳怎麼使用?
防曬乳一定會因為流汗、擦汗、玩水等因素脫落,即便是宣稱一天只要擦一次的長效型,專家仍建議每2小時重新塗抹一次,並且每次都要確保皮膚被完整覆蓋。若擔心黏膩而只塗了薄博一層效果可是會大打折扣喔!
防曬全攻略,一次全部看個夠!
這裡彙整了所有「台灣女人健康網」有關防曬相關的相關新聞,從防曬品的成分選擇、對健康的潛在影響,到正確的防曬方式與常見迷思破解,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聰明又安全的防曬決策,全面守護肌膚與健康。
1.SPF防曬係數越高越好嗎?
雖然不常見,但目前市面上、網路上仍可找到標示SPF100的防曬乳。看到這樣的宣稱請不要衝動購買,為什麼?還有一些具有防曬係數的保養品、化妝品,或是宣稱能防水的防曬乳,真能帶來理想的防曬效果嗎?
* 了解更多:美FDA規範防曬產品標示
關於防曬,TFDA沒告訴你的事...
係數100的防曬乳比沙灘傘有用嗎?
美國防曬用品安全將有新規定
你的防曬,擦對了嗎?
2.防曬乳會讓你維生素D不足,影響骨骼健康嗎?
我們的維生素D有80%是靠身體暴露於紫外線下產生的,那擦了防曬乳是不是會讓你維生素D不足,進而影響你的骨骼健康呢?
* 了解更多:擦防曬乳會讓你維生素D不足嗎?
研究:防曬不會削弱您的骨骼健康
3.如何選擇並正確使用防曬品?
市面上的防曬商品五花八門,究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品呢?
* 了解更多:所有關於防曬乳你要知道的事
有些防曬產品不但失效快 還可能有害
夏天近了,正確使用防曬品
極端炎熱可能意味著使用不同的防曬乳
選擇防曬乳應注意什麼?
4.防曬可以用吃的嗎?
市面上出現了宣稱可以幫助防曬的「防曬丸」或「防曬錠」,號稱一天兩粒就能抗紫外線。但美國食藥署早已公開打臉這種產品宣稱無效,台灣衛生福利部亦表示此訊息沒有相關科學論述依據,提醒大家應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如果真的想要用吃的,那就多吃葡萄吧!
* 了解更多:防曬能用「吃」的嗎?
「防曬丸是騙局,應該下架!」美國參議員如是說
[衛福部]
聽說吃防曬錠可以幫助防曬,這是真的嗎?
甜蜜蜜地防曬—多吃葡萄
5.如何避免熱傷害?
除了使用防曬品,還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熱傷害呢?防曬撇步這裡報你知!
*
了解更多:招架不了夏天的熱情?預防熱病看這裡!
我不要夏天的吻痕!關於曬後處理
打破12個防曬迷思!讓你享受一「夏」
選一副好的太陽眼鏡保護你的眼睛
在酷暑中保護您的孩子
高溫來襲!戶外活動者的6大安全守則
6.防曬與不防曬對健康都有影響?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長期不防曬可能導致熱傷害、皮膚曬傷,增加中暑與皮膚癌風險,但防曬產品中的部分化學成分也被質疑具潛在致癌性與荷爾蒙干擾作用。建議選擇安全成分並配合遮陽,是兼顧健康的防曬方式。
* 了解更多:別小看熱浪造成的健康威脅!
夏日須知!防曬乳成分在泳池中恐被分解致癌
防曬的化學成分在血液中超標419倍!
沒曬傷不代表你不會得皮膚癌!
防曬產品化學成分的確會進入血液!
陽光下的危險!多款防曬產品含有超標苯
皮膚癌號發部位
男女有所不同
彙編日期:2025/7/15
+ read more

2025.07.08
選擇防曬乳應注意什麼?
本週各地氣溫預計將上升,紫外線(UV)指數也預期會升高。
為了保護皮膚免受陽光傷害,很多人會使用防曬乳。我們該如何選擇防曬乳呢?
防曬乳上的SPF數字及星星是什麼意思?
防曬乳包裝上最顯眼的數字是「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SPF)。數字愈高,表示阻擋UVB紫外線的效果愈強。這個數字表示讓多少UVB穿透,而不是阻擋多少。
例如SPF
15會讓約1/15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換言之能阻擋約93%的UVB,SPF
30約能阻擋97%。如果你在太陽下10分鐘就會曬傷,塗上SPF
15理論上可延長15倍的時間至150分鐘。
英國皮膚科醫學會建議,SPF
30是足夠的選擇,但防曬乳應每兩小時補擦一次,無論SPF數值高低。
市售防曬乳常附有1至5顆星,代表其吸收UVA的比例,星數越多代表防護UVA的能力越高。
理想的防曬乳應該同時具備高SPF和高星等,才能有效防禦兩種紫外線。
最好的防曬乳效果有多好?
即使是高係數產品,保護效果也仰賴正確用量與均勻塗抹。但實際上,大部分人使用量只有建議量的一半,防護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此外,流汗、游泳或摩擦也會使防曬乳失效。過期的防曬乳也因效力可能降低不建議再用。
依照歐盟規範,防曬產品標示最高只能到「SPF
50+」。因為SPF 50約可阻擋98%紫外線,而SPF
100其實也無法做到完全阻擋,卻可能造成誤導,讓人以為保護效果有顯著差異。
因此,沒有任何防曬產品能提供100%保護,建議在中午陽光最強時應儘量遮陽、穿長袖衣物並待在陰涼處。
「一天一次」型防曬乳有效嗎?
有些防曬產品聲稱「只需使用一次」或「長效8小時」。但專家提醒,即使是這類產品,也應每兩小時補擦一次,因為實際使用中,很容易有漏塗部位,或因摩擦、水分而脫落。
《Which?》雜誌在2016年曾發現,部分「長效型」防曬在6-8小時後,防護力下降了74%。
雖然部分廠商反駁這項指控,表示他們自家的測試結果並未出現相同情形。但為保險起見,還是應視為一般防曬乳使用方式。
曬傷了怎麼辦?
曬傷會讓皮膚發紅、疼痛,幾天後可能脫皮,嚴重時甚至會起水泡。通常一週內會自行痊癒,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建議可以採取一些方法舒緩症狀:
* 立即離開陽光,並遮蔽曬傷部位
* 冷敷或冷水淋浴減輕灼熱
* 使用保濕的曬後修護產品
* 服用止痛藥、多補水,可諮詢藥師建議
* 避免抓癢與穿著緊身衣物
並且注意:不要在曬傷處使用凡士林或冰塊。如果出現起水泡、腫脹、發燒或中暑症狀,請儘快就醫。
最後提醒,重複曬傷會大幅提高皮膚癌風險,做好日常防曬,是保護皮膚健康的關鍵。
編譯來源:BBC(2025.06.25)
+ read more

2024.10.15
女孩可能因接觸化妝品和香水而提前進入青春期
化妝品中發現的類荷爾蒙化學物質可以解釋女孩月經比以往更早出現這「令人擔憂」的趨勢。
一項美國政府支持的研究發現,洗滌劑、香水和化妝品中存在的這些化學物質會阻礙和模仿促成女孩青春期開始的荷爾蒙,例如影響排卵的荷爾蒙。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青春期的平均年齡有所下降,尤其是女孩而不是男孩。
這些化學物質是幾種香水的甜味和麝香氣味的來源,也存在於治療氣喘和戒菸的藥物中。
這項研究結果也發現,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化妝和噴香水。在美國,十分之八的9至11歲兒童會使用某種類型的美容產品。
研究怎麼做?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員將實驗室培養的人類細胞和斑馬魚暴露於10,000種不同的環境因素中。
斑馬魚通常用於此類研究,因為它們與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有一些遺傳相似性。
他們發現一種名為葵子麝香(musk
ambrette)的香料和一種名為膽鹼激素致效劑(Cholinergic
agonists)的藥物可以破壞、模仿或阻斷荷爾蒙的作用。研究小組表示,葵子麝香可能令人擔憂,因為它存在於個人護理產品中,一些動物研究顯示它可以穿過血腦屏障。
葵子麝香是一種源自黃色花朵的香水,帶有甜甜的麝香和種子的氣味。儘管它的使用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地受到限制,但在亞馬遜和Etsy等線上市場上向年輕女孩出售的幾種香水中仍然可以找到少數的品項。
研究作者寫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女孩青春期提前的趨勢令人擔憂。」
女孩性早熟會怎樣?
女孩青春期提早
與肥胖、心臟病、乳癌和心理問題風險增加等併發症有關。
月經通常在12歲左右開始。在某些情況下,年僅六歲的女孩在注意到任何其他青春期跡象之前就已經開始月經了。
1990年代的大型研究證實,女孩開始發育乳房的平均年齡是青春期的標誌,通常在第一次月經開始之前(十歲左右)開始發育。
這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要早一年左右,隨後的研究 也證實,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女孩青春期開始的平均年齡每十年下降約三個月。
研究作者寫道,這種趨勢表明我們環境中的某些東西正在發揮作用。
為了調查這個問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機構NIEHS的醫生小組查看了可能對荷爾蒙產生影響的化學品和處方資料庫。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 《內分泌學》雜誌。
編譯來源: Daily Mail(2024.09.10)、Science
Daily(2024.09.10)、Endocrinology(2024.09.10)
+ read more

2024.07.02
眼科醫師告訴你不應該戴假睫毛的驚人原因
髮型師Haley
Dean多年來表示,接睫毛讓她感覺「非常漂亮」。直到她的眼睛發炎、發紅、發癢,整個臉開始腫脹。
她在TikTok上解釋說,她驚慌失措地趕到緊急護理中心,發現自己對假睫毛過敏,必須立即將假睫毛摘掉,否則眼睛可能會腫得睜不開。
俄勒岡州眼科醫生Will
Flanary博士表示,她並不是僅有的案例。
假睫毛下的眼瞼:菌感染的完美滋生地
他說,假睫毛經常導致眼瞼發紅、發癢、腫脹、發炎」。眼科醫生稱它們為「皮脂沼澤」,指的是假睫毛下可能積聚污垢和油脂,成為病菌感染的完美滋生地。
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助理教授Ashley
Brissette博士說,它還會導致皮膚上的蟎蟲數量迅速增長。
當你的睫毛乾淨時,這些蟎蟲相對稀疏。但它們喜歡以細菌為食,當它們吃得更多時,它們的數量就會爆炸,對睫毛造成嚴重破壞,並在毛囊上留下蠟狀沉積物。
假睫毛的粘膠:含有害物質
除了長睫毛會聚集和藏匿病菌和細菌外,用於將它們粘附到眼瞼上的膠水通常含有刺激性化學物質,可能會使天然睫毛脫落。
許多技術人員使用含有甲醛的膠水,這種膠水可能有毒,特別是如果你經常接觸甲醛的話。
產品中添加甲醛是為了延長其保存期限或提高其黏合性,但它最常用於保存屍體。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稱,高濃度時,它會破壞細胞功能,並可能導致呼吸短促、頭痛和皮膚刺激 。
2022年,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測試的專業睫毛膠75% 含有甲醛,儘管它們的標籤上都沒有包含甲醛。
即使膠水不含甲醛,使用者也可能對任何黏合劑或睫毛本身產生過敏。這可能會引起刺激、腫脹,在極端情況下還會損害視力。
此外,將這些異物放在睫毛線上會妨礙潤滑眼睛和皮膚的重要油腺,並可能導致眼睛乾燥、發炎。
假睫毛有害天然睫毛
假睫毛的重量會拉扯和刺激您的天然睫毛,從而導致它們斷裂或脫落。隨著時間,患者的睫毛可以恢復健康,但這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並且是一個特別的照護。
它包括避免使用眼部產品並定期清潔該區域。如果您有更嚴重的問題,例如蟎蟲感染,您可能還需要處方藥才能使皮膚健康恢復正常。
Brissette博士解釋,天然的睫毛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設計,以支持視力並防止異物進入眼睛。假睫毛會妨礙眼睛的功能。
添加太長的假睫毛會改變眨眼的方式,導致眼睛乾燥、發炎。
如果確實感染了睫毛,她建議清潔睫毛兩次,首先使用眼部卸妝液輕輕擦洗睫毛,然後用溫和的洗面乳清洗。
Brissette博士說,即使您沒有假睫毛,每天這樣做也會幫助您的眼睛看起來更明亮,感覺更好。
她補充說:「每當病人問我,『這樣做安全嗎?』或者『我可以嘗試嗎?』我的建議始終是,你知道,沒有什麼是非黑即白的,但我絕對不會建議有人持續這樣做。」
儘管有這些警告,睫毛延長市場仍在蓬勃發展。根據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2020年其估值為14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飆升至23億美元。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4.06.20)、Verified Market
Research(2024.03)、NIH(2022.06.08)
+ read more
/20240327.png)
2024.03.27
玻尿酸保養品真如宣稱的那麼有效嗎?
「玻尿酸」已成為美容界的熱門話題,從乳霜、清潔產品到洗髮精,幾乎所有產品都強調含有「玻尿酸」這個「奇蹟」成分。這些產品在推銷時常常強調補水、撫平皺紋、增加彈性並提升肌膚水分,使皮膚可以維持在最佳狀態。但科學家表示,玻尿酸的好處可能被誇大了。
關於玻尿酸
玻尿酸在人體內天然存在,有助保持皮膚和眼睛的濕潤,並有潤滑關節等功能。玻尿酸也透過控制發炎和將血流重新引導至受損組織中,在傷口癒合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玻尿酸的含量會下降,這可能會導致皺紋的出現以及骨關節炎等狀況。
玻尿酸在臨床已使用數10年,例如,注射在關節之間幫助軟骨潤滑。但2000年左右,化妝品公司開始將其用作化妝品中的保濕成分。
從局部來看,玻尿酸的作用是保持和保留水分子,從而為皮膚補水並恢復彈性、防止皺紋。當與防曬乳結合使用時,玻尿酸可能具有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輻射的能力,因為它具有抗氧化性質,這意味著它可以防止由氧化劑引起的損害,例如紫外線輻射。
玻尿酸能夠吸1000倍的水分?並不會!
推銷玻尿酸最常見的說法之一是它能吸收其重量1,000倍的水分,象徵玻尿酸可以保流水分並減少水分流失。
然而,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1克玻尿酸溶解於1,000克水的溶液中測量了分子結合性質,結果發現玻尿酸吸附水分的能力遠低於之前所聲稱的程度。雖然玻尿酸確實能改善皮膚水分含量、減少皺紋並增加豐滿感,但新的研究顯示其吸附水分的能力被誇大了。
研究結果指出,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玻尿酸具有以千倍重量吸附水分的特殊能力,對於玻尿酸的誤解可以追溯到至一些老舊的文獻。過去的研究發現,玻尿酸所能夠吸附的水分量更接近於其重量的20到30倍。
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Oliver
Jones教授表示,雖然大多數化學家可能已經懷疑玻尿酸的效果被誇大,但透過實驗明確地糾正這些會誤導消費者的訊息是有用的。
玻尿酸如何發揮作用?
雖然實驗結果無可爭議,但這結論不一定適用於不同形式的玻尿酸。
玻尿酸有不同的分子大小,這項研究僅針對中等大小的玻尿酸分子,研究結果可能只適用於含有中等和較小尺寸玻尿酸分子的產品。
當玻尿酸與水接觸時,它的親水部分和疏水部分會產生靜電斥力,這會使大量的玻尿酸分子形成類似蜂窩的網絡並擴展。
玻尿酸的分子越大,形成這些蜂窩結構的能力就越強,也越能保持與自身重量相對應的水分。
儘管這篇論文部分澄清了關於玻尿酸保濕能力的普遍說法,但研究也指出,玻尿酸的保濕能力毫無疑問,可以使皮膚更柔軟、更光滑,皺紋更少,玻尿酸的抗氧化作用亦有助於促進新皮膚細胞和膠原蛋白的生長。
但如果想確保使用的產品最有效,請尋找含有多種分子量的玻尿酸的產品,可能標記為「三重分子量」、「多重分子量」或「多分子量」。同時,也可尋找含有至少0.1%玻尿酸濃度的產品。
這是因為另有研究表明,含有多種分子大小的玻尿酸配方產品可能比只含一種分子大小的產品對皮膚更有益。因為較小的分子可以更好地滲透皮膚,而較大的分子則能保持更多的水分。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3.2.29)、The Conversation(2024.3.20)
+ read more

2024.01.02
關於多久洗一次頭髮的真相
關於在某些乾洗洗髮精中檢測到致癌化學物質的報告,可能會讓您重新考慮您的護髮程序 。但專家表示,對於應該多久洗一次頭髮,或在休息日如何護髮,並沒有一個一刀切的答案。
清潔頭髮的頻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頭髮類型和風格、頭皮的油性程度以及活動量。
洗得太頻繁會使頭髮乾燥、失去光澤,而洗得不夠而積聚的油脂也會導致發臭和脫屑。
以下是如何找出適合您的方法。
什麼時候洗
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皮膚科醫生Anthony
Rossi通常告訴他的病人他們應該每週洗一到兩次頭髮。但如果你接受過會讓頭髮變得乾燥的化學處理—例如漂白劑、燙髮劑或直髮劑—你可能需要每週洗頭少於一次,以避免頭髮斷裂、脆弱或分叉。
Rossi說,「在青春期,我們體內的荷爾蒙激增,因此油腺會變大。這就是人們患青少年痤瘡的原因。」他補充說明,孩子們在青春期可能會出現更多油性頭皮,因此更頻繁地洗頭可能會有所幫助。
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網站, 如果你的頭皮非常油膩,你可能需要每天洗一次。年齡也可能有所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頭皮產生的油脂會減少。
該協會表示,如果是捲髮,可能更容易乾燥或斷裂。過於頻繁地清洗頭髮會加劇這種情況,因此濃密的捲髮通常不需要每天甚至每周清洗。
但您應該至少每兩到三週洗一次,以保持頭皮和頭髮清潔健康。
兩次洗頭之間該做什麼
頭髮和頭皮護理不僅發生在淋浴時。在下次洗頭之前,您可以採取某些措施來保持其清潔和外觀,並保護其免受傷害。
保持頭皮衛生很重要。就像照顧鬍鬚下面的皮膚一樣,照顧並梳理你的頭髮,這會鬆開死皮細胞和碎片。
Rossi補充道,按摩頭皮確實有助於鬆動碎屑。所以不一定要用洗髮精本身清洗它。也可以使用免沖洗護髮素或頭皮油等有助於滋養和滋潤頭皮的產品。
Rossi說,如果你經常因運動而出汗,則不需要每次都洗頭,除非細菌過度生長或頭髮或頭皮開始發臭。如果需要,可以用水沖洗。
如果在游泳池裡游泳,頭髮暴露在水中,氯(水中的殺菌劑)會使頭髮乾燥變脆。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的說法,可以透過提前潤濕和調理頭髮、戴上舒適的泳帽,然後立即使用專為游泳者配製的洗髮精和深層護髮素來補充失去的水分,從而保護頭髮。
Rossi說,如果你的頭皮或頭髮遇到永久性問題,例如頭皮屑、脫髮或頭髮脆弱,你應該去看皮膚科醫生,他們可以治療這些部位的病症。
編譯來源:CNN(2023.06.16)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