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美國販售的可口可樂主要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作為甜味來源。然而,2025年在總統川普的軟性壓力下,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將於今年秋季推出使用蔗糖(cane sugar)取代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的經典可樂版本。新產品將與現行的原味可樂並存,作為補充選擇,以滿足消費者對天然成分的需求。
事實上,使用蔗糖製作的墨西哥可樂自2005年以來已在美國販售,但主要以玻璃瓶裝,作為精品飲品銷售。這次新推出的蔗糖可樂則將更廣泛地進入主流市場。
糖的替換,不代表更健康
儘管外界認為蔗糖較天然、較健康,但專家提醒,無論使用哪種糖,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危害本質上並無差異。紐約大學營養學榮譽教授Marion Nestle指出,蔗糖與HFCS都由葡萄糖與果糖組成,熱量相近,對健康的影響也雷同。
公共健康倡議者也強調,重點應是「減糖」而非「換糖」。例如,科學促進公共利益中心(CSPI)的資深政策科學家Eva Greenthal表示:「要讓美國的食品更健康,應該致力於減少糖的總攝取量,而非只更換糖的種類。」
對健康的爭議與研究
大多數研究指出,HFCS與蔗糖在營養學上差異不大,但近年部分研究開始挑戰這一觀點。根據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代表Anderson-Haynes的說法,HFCS與體重增加、肥胖、血脂異常、脂肪肝與胰島素阻抗的關聯性較高。
她指出,一些研究顯示,相較於攝取蔗糖的人,長期飲用含HFCS飲料的族群,其肝臟發炎與脂肪堆積情形更嚴重。另一項研究更發現,HFCS攝取者體內的C反應蛋白(肝臟產生的發炎指標)濃度較高。
此外,近期亦有研究發現,嬰兒若攝取添加玉米糖漿的配方奶,也可能在四歲前出現血糖偏高與肥胖風險增加的情形。
高果糖玉米糖漿的興起與角力
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自1980年代起被廣泛應用於美國食品業,主要原因包括生產成本較低、酸性飲品中穩定性較高、運輸便利等。由於美國糖類進口長年受限且價格居高不下,加上政府對玉米種植的大量補貼,使得HFCS成為業者的首選。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4年HFCS-55的平均批發價為每磅49.4美分,而蔗糖為60.1美分,甜菜糖則為51.7美分,反映出HFCS的成本優勢。
此次蔗糖可樂的推出也牽動產業與政治動態。美國玉米精煉協會(Corn Refiners Association)批評該決策不具營養學意義,且可能導致本地食品製造業失業、農民收益下滑、貿易逆差惡化。
該協會總裁John Bode表示:「更換為蔗糖將對美國製造與農業造成嚴重衝擊,卻無任何健康上的好處。」
消費者該如何選擇?
營養學家強調,與其爭論哪種糖較「好」,不如全面減少攝取添加糖。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糖攝取量應低於25克,相當於6茶匙,約為半罐350毫升的可樂。
Anderson-Haynes建議可用加了檸檬或生薑的氣泡水取代含糖汽水,或是不加糖的康普茶也是不錯的替代品。
總體來說,這場蔗糖與HFCS之爭,不僅牽涉營養、健康與消費偏好,也反映出食品政策與農業經濟的深層連結。在追求更健康飲食的同時,消費者也需理解背後更廣泛的脈絡。
當甘蔗糖回歸可口可樂,並非意味著健康的勝利,而是凸顯了人們對加工食物成分的重新檢視。雖然HFCS因健康爭議備受批評,但甘蔗糖並非毫無風險,只是可能多了一層「天然」的光環。
編譯來源:CNN Health(2025.07.22)、JapanToday(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