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範圍內,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數量從2000年至2015年間幾乎翻了一倍-從所有出生人數的12%增加到21%。雖然低收入國家和地區的許多婦女和兒童仍然無法獲得剖腹產以挽救生命,但這種手術在許多中高收入國家或地區被過度使用。
當女性和新生兒發生併發症如出血、胎兒窘迫、高血壓疾病和異常嬰兒時,剖腹產是一項挽救生命的手術。但是,手術並非沒有風險,並且與未來生產時發生併發症有關。
據估計,10-15%的分娩在醫學上需要剖腹產因為併發症的憂慮或發生,這表明平均剖腹產率應該在這個水平之間。然而,研究作者指出,2015年有28%國家(47/169個國家)的剖腹產率低於這個水平,63%國家(106/169個國家)的剖腹產率高過,而至少有15個國家,剖腹產率超過40%。
Marleen Temmerman博士表示,懷孕和生產是正常的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安全的。剖腹產率大大地增加主要發生在資源豐富的地區且多是非醫療目的的剖腹產,這讓人擔憂,因為剖腹產可能為母親和嬰兒帶來併發症和副作用。研究呼籲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醫院、贊助者、女性和家庭,只有在醫療需要時才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在發生併發症時,剖腹產可以挽救生命,我們必須加強貧困地區的剖腹產可用性,但不應過度使用它們。
全球剖腹產使用的差異
研究分析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料庫的169個國家的數據,追蹤全球的剖腹產使用趨勢。從全球來看,2000年至2015年間,剖腹產的使用率每年增加3.7%—從2000年佔活產嬰兒的12%增加到2015年的21%。
而各地區之間的變化速度差異很大。南亞地區的使用增長最快。剖腹產在2000年未被充分利用,但到2015年被過度使用(從7.2%增加到18.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速度緩慢,剖腹產率一直很低(西非和中非的剖腹產率從3%增加到4.1%,在東部和南部非洲從4.6%增加到6.2%)。
在北美、西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剖腹產繼續被過度使用,這些地區在2000年至2015年間,北美地區在15年間的剖腹產率從24.3%增加到32%,西歐從19.6%增加至26.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從32.3%增加至44.3%。英國從19.7%增加到26.2%。
在台灣,2004年剖腹產率為33.1%,2015年為35.9%。十幾年下來都在30%以上,且呈增長趨勢。
作者發現,剖腹產使用的全球增長歸因於在醫療院所出生的人數增加,佔增加的三分之二,及醫療院所傾向剖腹產的介入增高,佔增加的三分之一。
觀察剖腹產使用率較高的巴西和中國,作者發現大多數接受剖腹產手術的是低風險妊娠和以前曾有剖腹產的女性。在巴西,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比較低的女性剖腹產使用率較高(前者54.4%,後者19.4%)。
在2010 - 2015年出生人數最多的10個國家中,各地區之間的剖腹產的差異很大 - 例如,中國各省之間的差異介於4%至62%之間,印度國內的差異範圍是7%到49%。美國、孟加拉國和巴西的報告指出,全國超過25%的生產是剖腹產,這些國家的一些地區剖腹產的比例是其他地區的兩倍。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內也存在巨大差異。與貧窮婦女相比,最富有的婦女剖腹產約是前者的6倍,而在私人機構中剖腹產的比例是公共機構的1.6倍。研究作者認為,這反映出貧窮與郊區人口長年缺乏衛生資源及人力的問題。
與剖腹產過度使用和使用不足有關的危害
當出現併發症時,剖腹產可以改善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的存活率,還可以降低失禁和子宮脫垂的風險。然而,剖腹產對母親和嬰兒有短期和長期風險,沒有醫療原因下剖腹產沒有任何好處。婦女和兒童可能會受到傷害或死於手術,特別是在沒有足夠的設施、人力和醫療保健的情況下。
剖腹產後產婦死亡和殘疾的風險高於陰道生產。剖腹產的母親恢復較為複雜,並且剖腹產會導致子宮疤痕,這與出血、胎盤異常發育、異位妊娠、死產和未來懷孕的早產有關。作者表示,這些風險很小但是很嚴重,隨著越多女性剖腹產,每種風險都會增加。
有新的證據表明,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在出生時有不同的荷爾蒙、身體、細菌和醫療暴露,這可能會微妙地改變他們的健康狀況。雖然長期風險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但短期影響如免疫發展的變化,這會增加過敏和氣喘的風險,並改變腸道內的細菌。
解決過度使用剖腹產的問題
女性要求剖腹產的常見原因包括過去陰道產的負面經歷、對陰道產疼痛的恐懼或對骨盆底損傷、尿失禁、性功能降低等生產影響的擔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建議進一步研究放鬆訓練、生產培訓研討會、教育講座和製作小冊子,並與衛生專業人員會面,以促進支持性關係、合作和尊重。
對於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而言,改善教育、指引和溝通以及第二意見政策(second-opinion policies)也可能有助於解決諸如產婦要求、剖腹產的便利性和經濟誘因及對訴訟的恐懼等影響。特別是,在某些地區,剖腹產被視為具有保護性,如果生產中發生併發症,相較於陰道產,剖腹產的醫生較不太可能被起訴。因此,年輕的醫生正在成為剖腹產的專家,同時他們對陰道生產的能力失去信心。
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於聲明稿中提出六項降低剖腹產率的建議,包括:告知婦女剖腹產的益處和風險,讓剖腹產與陰道產的費用於私立與公立醫院都一樣及確保醫院公佈其年度剖腹產率等。全世界剖腹產率驚人地增加,醫學專業本身無法扭轉這一趨勢,必須與政府機構、醫療保險業和婦女聯合行動,以停止非必要的剖腹產及提供女性與家庭最適合的產科照護。
對這份系列研究的評論指出,目前尚未解決的是當女性選擇剖腹產與醫療指令相左時,發生衝突的問題。雖然研究表示女性的要求並非讓剖腹產過度使用增加的主要推力,但是降低剖腹產率的努力不論如何都要尊重女性選擇其生產方式的權利。英國NICE指引指出,女性若希望剖腹產,她應被提供計劃性的剖腹產手術。不過指引同時點出,醫師可以拒絕提供,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也鼓勵在女性未提出剖腹產要求時避免使用剖腹產。而在台灣,政府雖然沒有限制女性選擇剖腹產,但是非醫療原因的剖腹產必須自費。希望這份系列研究能引發更多討論及研究來實踐降低剖腹產率使用。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10.11)
- Global epidemiology of use of and disparities in caesarean sections. The Lancet Vol 392, Issue 10155, P1341-1348, Oct. 1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