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人權倡議者警告,隨著美國逐步收回人工流產權的政策,整個拉丁美洲地區的生育權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政治威脅。
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婦女平等中心主任Paula Avila-Guillen在一場會議中表示,「在多年人權取得進步後,現在卻出現了強烈的反撲。一個國家的變化,會在其他國家產生連鎖效應。」
拉丁美洲各國人工流產政策存在極大差異
拉丁美洲各國在生育權的政策上有極大的差異。薩爾瓦多是全球人工流產法最嚴格的國家,對於人權倡議者認為是自然流產的案例,都可能判處孕婦謀殺罪的刑罰。而哥倫比亞的最高法院於2022年將人工流產除罪化,懷孕24週內可合法進行人工流產。
另外,拉丁美洲許多國家僅允許孕婦生命受威脅或遭受性侵而懷孕的情況下進行人工流產,但因程序繁瑣,往往導致懷孕週數超過合法限制,進而削弱了女性的生育自主權。
阿根廷政府削減資金,生育權倒退
在人工流產合法化的阿根廷,人權倡議者指出,自由派總統Javier Milei—美國總統川普的盟友—正在刪減相關經費,導致人工流產服務幾乎無法取得,避孕藥物的供應也受到限制。
國際特赦組織阿根廷分會執行主任Mariela Belski表示,「對我們來說,沒有避孕措施,就像回到了1960年代,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倒退。」
Belsk還提到,政府削減資金後,導致國家性別暴力求助熱線幾乎無人值守。此外,各省已開始報告安全進行人工流產所必需的藥物RU486(mifepristone)與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短缺,但政府已凍結採購這些新藥。
阿根廷米萊政府則認為,人工流產與女權運動屬於「邪惡意識形態」(nefarious ideology),主張政府不應資助相關的服務。阿根廷是少數無需證明遭性侵或有嚴重健康問題,即可在懷孕14週內人工流產的拉美國家之一。然而,距離該國人工流產合法化還不到四年,Milei的政黨去年曾提出法案,試圖將人工流產重新入罪化。所幸該法案沒有獲得足夠支持而無法通過。
缺乏安全的人工流產,孕婦死亡率上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5%至13%的孕產婦死亡是由不安全的人工流產引起的。而在拉丁美洲,每四起人工流產中就有三起是不安全的。
在全面禁止人工流產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婦女平等中心專案負責人Natalia表示,當地組織正在努力推動降低刑罰,以減少該國孕婦死亡率和青少年懷孕率,多明尼加這兩項數據均居拉美地區前列。Marmol表示「我們會遭遇挫折,但我們必須記住,這只是現在的困境,我們必須繼續奮鬥,阻止反人工流產勢力繼續壯大。」
編譯來源:Reuters(2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