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WEN)」護髮乳遭上萬民眾投訴!使用者注意

圖示:「雯(WEN)」洗淨潤髮乳(Cleansing Conditioner)

 

台灣民眾可能透過網購取得「雯(WEN)」護髮產品,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美食藥局近幾年所蒐集到的民眾化妝品投訴量顯著增加,其中被投訴最多的是「雯」的洗淨潤髮乳。建議使用者提高警覺,若發生問題應主動求醫。

 

研究團隊檢視美食藥局2004-2016年間所蒐集到的民眾化妝品投訴,發現相較於12年之平均投訴件數,2015年增加了78%,2016年更是增加了300%,其中最多人投訴「雯」的洗淨潤髮乳導致掉髮、禿頭、泛紅、發癢等。

 

自2014年美食藥局收到大量對「雯WEN by Chaz Dean」的投訴後對該品牌展開調查。在調查期間,食藥局得知Chaz Dean公司及其母公司Guthy Renker LLC其實已收到了2萬多件民眾投訴,可見政府能獲得資料與實際情形落差之大。

 

研究主要作者Steve Xu博士說明,相較於藥物及醫療器材,食藥局規範化妝品的權限相當不足化妝品產業主要是靠自主管理而非受食藥局規範。2016年西北大學的研究者檢視民眾向美國食藥局投訴的內容,發現多數投訴與頭髮及皮膚保養產品有關。這些產品只需要經過廠商自行檢驗(或根本沒有檢驗)就可以上架,並且聲稱其安全性及效果。除非產品有添加色素,否則連產品成分也不需要經過食藥局審核。若民眾因接觸產品而有不良反應,要將這種產品下架要累積許多民眾的投訴及長期的法律工作才有可能。通常這需要耗費多年的時間。來源:Jama Internal Medicne、The New York Times,讓公司不僅不需要經過嚴謹的審查程序也不需要獲得食藥局的許可便能讓產品上市,而食藥局也因受困於無有力的法源,難以要求公司提供產品安全性資訊如民眾投訴內容,也無法要求公司將對民眾有害的產品下架。

 

美食藥局說明,因為公司報告產品安全資訊是自願性質,因此能蒐集到的民眾投訴內容並不完整。前局長Robert Califf提到,會有這麼多投訴其實部分原因在於食藥局沒有法源去規範化粧品產業。而2017年5月美國參議員已提案,該提案若通過食藥局將檢測產品是否含有特定成分及可要求公司回收產品或要求廠商提供更完整的產品標示與警語。

 

Xu博士樂見參議員之提案,他提到有越來越多化妝品標榜具有「藥效」,但是廠商以化妝品名義販賣躲過了食藥局的審查。最理想的狀況是,廠商只是標榜產品具有這些藥效,最壞的情況則是產品中確實含有可能危害健康的藥物成分。政府需要有更多權限來保護民眾健康。

 

此外,柏克萊環境研究與兒童健康的執行長Kim Harley認為,雖然多數化妝品對健康的危害不大,但長期暴露於某些成分下可能對健康就有影響,這也是為何需要有更多研究去了解這些未知的長期影響。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7.06.28)、CNN(2017.06.26)、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7.06.26)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