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米有利有弊

米是一個易煮的主食,是許多人每天飲食中必有的部分。但在煮食前,應不應該把米放在鍋水中先洗過呢?

 

TikTok上討論米中的砷,和完成更鬆軟的飯,都促使洗米的流行熱潮。這類型的短片引發了更多的討論:最佳洗米的方式,達到最健康的結果。

 

專家的說法如下:

 

洗米可以有食物安全和美食的好處

正如許多的宣稱,專家說洗米會使得米不會太黏,而變得如雲般鬆軟。

 

米公司Lunderberg家庭農場的資深研究的食物科學家Kaitlin Sass說:「烹煮前洗米有助於去除表面的澱粉,使得煮好後質地更鬆軟。」當表面的澱粉減少時,米粒比較不會黏在一起,比較少有塊狀。

 

烹煮上的運用之外,洗米的另一個原因是吃得比較安全。Sass說,洗米可以洗掉不好的物質,包括如麈土或小石頭的殘餘碎片,會從農田遊走到餐桌上。

 

冲洗也可以移除一些食物包裝的微塑料。一個2021年在《危險物質期刊》的研究,發現煮前先洗米減少20-40%塑料汚染。

 

有限的證據指出,清洗市售的米可以減少砷的濃度。在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都可以找到砷,是有毒的。

 

在美國食藥署2023年的評論中,報導非有機的砷濃度平均白米通常是92 ppb (parts per billion),而糙米是154 ppb。食藥署一般並沒有米中砷濃度標準的指南,只有嬰兒的穀片粥設在100 ppb

 

氣候變遷可能使得此議題更糟糕,研究人員發現較暖的溫度會導致米中砷的濃度更高。

 

研究顯示,洗米可以是家庭中減少白米毒性的方法。去除糙米或白米的砷,也可試著「預煮」,先把米放入滾水中5分鐘,米撈起水丟棄,再做正常的烹煮。

 

亞利桑那州營養師Taylor Janulewicz說:「根據食藥署,一份米用6-10份的水先預煮後,把水丟掉,可以減少非有機的砷達40-60%。」然而即使透過清洗米來去除砷,這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方法。

 

Janulewicz說:「洗米提供一些減少砷的可能性,但無確切證據,且減少的比例各不相同。」

 

Sass指出,國家和全球衛生組織如食藥署、世衞組織和其他組織都有在監督米的砷含量(和其他食物),以確保安全性,所以清洗並非絕對必要。

 

洗米的缺點

Sass建議,雖然洗米可增進其質地和去除不良物質,但米粒也不可以浸泡太久。烹煮前,重覆冲洗或浸泡長時間會去除一些養分。

 

Janulewicz說,洗米去除表面的澱粉,也會去除少量有益的纖維,稱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相關於改善腸胃功能、穩定血糖,冷藏的米會增加血糖。

 

但洗米可能減少養分,如鐵質或水溶性維他命B,包括葉酸、菸鹼酸和硫胺素。事實上,用過多的水洗米(用來減少砷的方法),會讓這些養分減少50-70%。如果你擔心飲食中需攝取足夠的這些養分,可能就要跳過洗米了。

 

 

 

編譯來源:Health (2024.03.29)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1.08.15)NIH Health & Education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3.07.14)FDA(2020.08)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02.10)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