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男女在婚後改了姓氏

Michelle Lin現在訂婚了,一直在思考姓氏的問題。

 

在美國婚後改為丈夫的名字最統一且簡單,但她不想從自己的名字中抹去自己的身份、家族傳統和經歷。她現在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夢想有一天她的名字後會冠上「醫生」。

 

新數據顯示,像Lin這樣的年輕女性婚後更有可能保留自己的姓氏。

 

美國女性隨夫姓

 

皮尤研究(Pew Research)中心發布的一項新調查詢問了2,400多名已婚人士和955名從未結婚的人對婚後改姓的立場。

 

數據顯示,92%的男性基本上保留自己的姓氏,5%的人改變了自己的姓氏,不到1%的人將自己的名字冠上伴侶的姓氏。

 

對於女性來說,變化更多。

 

調查顯示,女性結婚後改名的傳統在美國仍然很盛行,但對婚姻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近80%處於異性關係中的已婚女性表示她們隨丈夫姓。與此同時,數據顯示,14%的人表示他們保留自己的姓氏,5%的人將名字冠上丈夫的姓氏。

 

但數字顯示年齡和教育程度在決策中發揮了作用。

 

調查顯示,50歲及以上的女性中約有9%表示保留自己的姓氏,而18歲至49歲的女性中這一比例為20%。

 

26%擁有研究生學位的女性表示她們保留了研究生學位。

 

未婚女性隨伴侶姓氏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數據顯示,只有33%的人表示會這樣做,而23%的人表示會保留自己的姓氏,17%的人會用連字符連接兩個姓氏,24%的人不確定。

 

27歲的紐約市Melanie Mayer表示,她對改名感到很矛盾。雖然她認為這一傳統植根於父權規範,但她確實喜歡核心家庭擁有相同姓氏的想法—儘管她說這不一定是男人的姓。

 

北卡羅來納州的執業臨床心理健康諮詢師Deborah Ashway表示,年輕一代的轉變可能會隨著女性獲得社會權力的進步而發生。保留自己的名字,這算是一種獨立聲明。

 

皮尤沒有過去的數據來比較觀點是否正在改變。但可以通過觀察一些人口統計差異來看出,這種趨勢可能會走向何方。

 

美國女人為什麼要改名字

 

為什麼美國女性在異性婚姻中隨夫姓的現像如此普遍?

 

馬薩諸塞州歷史學會會長Catherine Allgor說,這與文化無關,一切都是從法律開始的。

 

她說,這項法律被稱為「隱藏法(coverture)」,是隨著英國移民來到美國而製定的。該法律規定,女性出生時沒有合法身份,而是受其父親的法律地位保護。

 

當一名女性結婚時,她父親的身份在法律上就被解除了,她被吸收到了她丈夫的身份中。

 

這意味著婦女不僅不能投票,而且不能合法擁有任何東西、簽訂合同、監護孩子或免受丈夫的身體虐待或強姦。

 

當女性談論婚姻時,是二人成為一體。而通過隱藏法,成為一體的那個一體是丈夫。

 

她補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隱藏法被分解和改善,但它的一部分仍然存在。在20世紀的1960和1970年代,離婚女性並不總能以自己的名義獲得信用。甚至直到1980年代,法律才開始承認婚內強暴。

 

她補充說,隨著1960和1970年代的女權運動,女性在結婚時保留姓氏的做法越來越流行,有些人將婚前姓氏完全改為其他姓氏,因為這個名字最初來自於她們的父親。

 

Allgor補充說,一些女性還開始將自己的姓氏與丈夫的姓氏連在一起。

 

台灣呢?

 

在台灣,民法親屬編第1000條舊法規定:夫妻以冠姓為原則、不冠姓為例外。在1998年改為:夫妻各保有其姓為原則、冠姓為例外。依照內政部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總人口數23,574,274人,冠配偶姓氏人數共1,117,097人,佔4.7%,其中男性1,882人(0.17%),女性1,115,215人(99.83%),其中65歲以上女性冠夫姓的比例佔79.86%。

 

因此,在台灣,婚後要不要改姓應該不是那麼大的困擾!

 

 

 

編譯來源:CNN health(2023.09.07)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