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林郁婷、陳念琴、郭婞淳等運動員,讓我們看到女性在體壇中的卓越表現。然而,在這些光環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令人不安的狀況。
不只在台灣,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女性運動員展現了運動天賦,更有精彩的表現,但她們受傷的比例卻明顯高於男性。專家表示,針對女性運動員的傷病治療和研究往往落後於男性,是時候該探究這種現象的原因了!
大多數的訓練和傷病預防原則都是基於「僅」針對男性進行的研究,這使得醫生只能以男性的標準建議給女性運動員。據統計,不到35%的運動醫學受試者是女性。而在運動行為及表現的研究中,女性僅佔研究參與者的3%至6%。
女性運動員較容易受傷?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開始關注男性和女性受傷方面的差異。
一項研究證明,在相似的運動中,女性和女孩遭受腦震盪的幾率比男性和男孩高出50%。然而,所有針對頭部創傷的治療方案都是以男性身體為基準。
另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跑步時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應力性骨折,機率高達兩倍,但所有治療計畫卻都圍繞著男性的骨骼結構和應力性骨折來制定。
缺乏性別眼光的運動設備
缺乏針對女性的研究甚至影響到她們使用的運動裝備。
例如,競賽自行車設備很少,甚至幾乎從未考慮過女性的身體構造。一項針對女性自行車運動員身體結構的研究表明,64%女性運動員表示,使用自行車座椅帶來持續的疼痛和不適。
職業自行車手Hannah Dines表示,這些持久的影響導致女性生殖器區域感到麻木,在極端情況下,甚至需要進行陰唇整形術來修復受損的生殖器。
女性不被納入這些研究的最常見原因之一是月經週期的影響。
前女運動員、法國國家體育專業與表現研究所的流行病學研究員Juliana Antero認為,需要進行針對女性運動員的新研究。她說:「一些科學家以月經週期對女性科學結果和表現的影響為理由來解釋這種缺席。」「但這正是這些研究必須進行的原因!如果我們想提升女性的運動表現,就需要更了解女性生理對她們表現的影響。」
長期以來,月經一直被認為是女性被排除在運動之外的罪魁禍首。1967年前,女性都被「禁止」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業餘田徑協會錯誤地聲稱這會導致不孕。直至1967年,Kathrine Switzer報名並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成為首位報名並參加這項活動的女性,引發風波。五年後,女性才被正式允許參與這項比賽。
甚至有一段時間,女性沒有被納入研究範圍,因為擔心對她們進行的任何測試可能會傷害未出生的孩子。
這種性別偏見已經存在許久,根據Esteve基金會發表的一項美國研究,這些偏見導致至少700種疾病經常被誤診和漏診。
即使在心臟病發作的情況下,女性被告知要注意的典型症狀也是基於男性的症狀—左臂酸痛或胸口劇痛。但女性還可能出現噁心、肩胛骨間疼痛和腹痛等其他症狀,有時甚至是男性不會出現的症狀。
越來越多女性職業運動員面臨著影響職業生涯的前十字韌帶(ACL)撕裂。根據報導,在過去20年裡,女足運動員前十字韌帶撕裂可能性是男足的4到6倍,導致大量球員無法參加比賽。
骨科醫生Nev Davies分享說:「長期以來,女性一直被當作小男人對待,研究真的非常缺乏。整個運動環境都是圍繞男性設計的:由男性設計、為男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