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專家最近針對第一線接生的助產師制訂了一份「醫療溝通」用語清單,這是為了建立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感到被尊重、有自信做決定的文化。英國皇家婦產科學表示,將在學會的指引中遵循這份清單的原則。
作者表示,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新的建議只是「建議」,並不是NHS公告的指引,而且過度強調政治正確的結果。但是,證據顯示正向的溝通可以改善懷孕過程、降低剖腹產率。
協助生產的醫事人員被要求用「你做得很好」來鼓勵正努力生小孩的婦女,而不是過去慣用的「好女孩」一詞。作者表示,為了尊重婦女的想法並增加她能做決定的能力,語言的使用方法很重要。缺乏意識的用語可能反應出潛藏的態度與偏見。若能建立尊重婦女想法與決定的環境,使用適當語詞就會變成一種習慣。
這份常用醫療用語的建議強調協助生產的人要避免打擊孕產婦或使用欠缺考慮的語言,例如「終止妊娠」或是用「失敗」來陳述醫療程序未如預期。除此之外,指引也要求醫療人員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來陳述某些情況,而非用慣用的代稱,如:用「羊水破了」,而非用醫療詞彙「自發性羊膜囊破裂(SROM)」。指引也將引發焦慮的語言刪除,要求醫療人員避免使用,如「胎兒窘迫」、「巨嬰」等。其他建議包含:以「胎兒心跳的模式改變」替代「胎兒窘迫」、以「看看是否以鉗子幫忙把嬰兒生出來」替「試用鉗子」、當產婦在場時,不要稱呼「她」,而要稱呼「她的名字」。
皇家婦產科學會副總Edward Morris表示,醫療人員讓孕產婦感到能掌控懷孕及生產,並且對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有參與感是很重要的,因此皇家婦產科醫學會很歡迎這份指引並且會努力在學會的指引中遵循這些原則。Morris也強調健康專業人員積極關注對孕產婦的用語,因為這能顯著改善女性的生產經驗及產後健康。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最近一期的指引,也強調與孕產婦清楚溝通的重要性。
在台灣,醫療的文化基本上是不重視溝通的文化。這份「醫療溝通」用語清單雖然是針對英國助產士所製作,但台灣的產房裡,不論是醫師或護理師都應參考及應用這份指引的精神及其內容,讓台灣孕產婦面對的醫療環境更友善。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