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投書] 2014/04/23 批評脫胸罩 不如檢討社會偷窺心理
[投書] 2014/04/23 批評脫胸罩 不如檢討社會偷窺心理
  日前雞排妹於凱道上的大腸花論壇現場脫胸罩,引起媒體的注意及社會的評論,有人更質疑是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當眾脫胸罩到底有沒有問題?   每 個人擁有決定自己衣著的自由,胸罩和外套、裙褲一樣都是衣服,穿脫之間,是很自然的。然而,因為胸罩及內褲是遮蓋身體隱私的部分貼身衣物,間接地變成是個 人私密的一部分,甚至帶有性的意味。因此,當眾脫掉這些貼身衣物,會有意或無意地迎合了社會偷窺慾,也可能讓在場的人們覺得尷尬、不舒服。所以,社會形成 了不成文的共識,認為這樣的行為是不妥當的。   過 去,許多社會運動為了突破禁忌、抗議政府、爭取權益,參與者會採取比當眾脫胸罩更強烈的手段,如裸奔、裸露身體全部或一部分、集體丟胸罩的方式進行,企圖 引起人們對於訴求的關注;母親為了哺育母乳當街解衣,暴露乳房,凡此種種,沒有人會覺得不妥或違法。所以,當眾脫胸罩到底有沒有不妥?這要看這個行為有沒 有必要性及正當性而定。    由此看來,雞排妹要脫胸罩應是她的自由,但似乎並非為了某種特定的訴求,反而可能引來怪叔叔的眼光。然過程中並未露點或裸身,並沒有觸犯「社會秩序維護法」。   對比之前陳為廷脫掉上衣裸露上身,社會對雞排妹脫胸罩出現負面觀感,我們會發現社會以雙重標準看待男女的身體,男人脫去T恤, 裸露身體,大家以平常心看待,但當一個女性只是脫掉胸罩而仍著衣,卻必須面對外界批評「負面示範」。因為社會的偷窺心理,而讓女性處處受限,承受的龐大壓 力,這是不公平的。當我們在這樣的父權文化現實下,接受「女性當眾脫貼身衣物不妥」的規範,其實更應該檢討的是社會偷窺的心理、父權社會嚴密監控女體的霸 道,以及媒體為了收視率或打擊特定對象,不惜附和父權的偏見而大肆渲染的行徑。       台灣女人連線 理事長 黃淑英      
+ read more
女性與憂鬱症
女性與憂鬱症
      憂鬱是病嗎?        人是有情緒的動物,平日心情會有高低起伏也是正常的現象,此外,有些人天生樂觀,有些人則容易悲觀,這些都是原本會有的情況。有人形容憂鬱就像是「心情感冒」,大多時候只要自己調養一下感冒就會好;但如果感冒處理不好,有可能就會變成肺炎或鼻竇炎等疾病,憂鬱症就像這樣。        有些學者批評許多的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病人的存在只是為了讓心理醫師保住飯碗、讓藥廠大發利市,例如會把「孤僻」冠上「反社會性格」,「悲傷」冠上「適應障礙」的症狀來治療。然而,不管憂鬱是否被過度醫療化,國內自民國88年起,自殺已名列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自殺死亡者中約70-90%有精神疾病症狀,其中又以憂鬱症的比例最高。台灣目前約有3%的人口罹患憂鬱症,終其一生約15%的國人會得憂鬱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年調查資料顯示,性別上女性佔10.9%,是男性6.9%的1.8倍。而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報告則指出,全球罹患憂鬱症的女性將近是男性的兩倍,並預測憂鬱症在2020年之前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二殺手,繼癌症及愛滋病之後,將憂鬱症視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工作。因此,憂鬱帶來的傷害還是需要被正視的。   女性為何較容易罹患憂鬱症?        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在整體社會、心理、生理多種條件互動下的結果。對於憂鬱症病因研究顯示,女性憂鬱症的發作期較長,較易慢性化、復發率較高、其他精神方面的併發症較多等,與女性社會角色的慢性壓力、心理調適難題有關。然而,這並不代表女性具有性別決定的不良體質或易病性,而是反映女性在社會環境中確實承受了許多的壓力,也缺乏適當的管道可以抒發、宣洩。        根據2002年衛生署調查顯示,女性罹患憂鬱症病因的前四名包括有「職場關係」(24.5%)、「親子關係」(23.3%)、「生涯關係」(19.2%)與「夫妻關係」(12.4%),相較於男性的前四名病因「職場關係」(35.9%)、「生涯關係」(19.2%)、「失業問題」(12%)與「人際關係」(10.3%),可發現女性明顯較男性易受家庭內親情關係影響心理健康,男性則多在意自己職業工作的發展,然今日女性同樣也沒有擺脫職場關係所帶來的壓力。由此可知,女性所要扮演的角色多元且繁重,壓力來源更是多重。此外,傳統規範下的女性會被要求聽話、順從、感性、細心、逆來順受;為人母者更是被要求無私的犧牲奉獻、以致於自我成長不被重視等,都會讓女性有更多壓力的來源。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於《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Gender Disparities in Mental Health)報告書中指出,性別會影響男女對社會經濟條件的掌控權力,女性因其較低的社會地位、低收入工作所造成的貧窮,整體社會對她們的歧視,以及家庭暴力與性剝削所產生的傷害,都將使女性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脅。         除此之外,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也有可能與男性在罹患憂鬱症的時候比較不願承認、不會尋求幫助有關;或者是衡量憂鬱症的「標準」,從根本上就有問題:直接從男性的觀點來評斷女性,而忽略兩性之間不同的生命經驗;而醫生的性別偏見也會導致女性較男性易被診斷為憂鬱症患者。   我有沒有憂鬱症?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中對於憂鬱症的描述,如為期超過二週,大部份時間內有下列症狀中1-2項者為「輕鬱症」(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如果出現至少5項(包括第一或第二其中之一),且由原先功能明顯改變者,就會被診斷為「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1) 由主觀報告或是由他人觀察幾乎整天有憂鬱心情,且幾乎每日都有 (2) 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是喜樂都顯著減少 (3) 明顯體重下降或增加,幾乎每天都食慾減少 (4) 幾乎每日失眠或睡眠過多 (5) 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6) 幾乎每日疲憊或失去活力 (7) 幾乎每日無價值感,過份或不合宜的罪惡感 (8) 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注意力減退,或無法決斷能力 (9) 反覆想到死亡,重覆出現自殺意念或自殺嘗試   從女性觀點看DSM        DSM是世界各地心理醫師及精神科醫師人手一本的聖經寶典,上面詳細記載了3百多種精神疾病、症狀及診斷方式。然而,近年來已有許多專家學者指出DSM裡頭的性別盲點,及DSM所列症狀與社會所要求的女性特質間的衝突與矛盾。例如,女性從小就被要求的種種「美德」如:犧牲奉獻、為他人著想、無私、順從等,在DSM上卻是精神疾病會有的症狀,如:失去自我感、失去現實感、無決斷力、低自尊。在2011年3月國內醫院一項小型調查中,發現同為有小孩的母親,無就業者比有就業者容易罹患較高程度的憂鬱威脅,同時生活中比較缺乏自我實踐及自我肯定來源的妻子,也比較容易感知到比較高程度的憂鬱。此研究結果即再次印證憂鬱症狀的內涵與社會對女性特質的要求相衝突,因此,我們認為社會的性別氣質規範對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應受到更多的討論。        而DSM所列的各項疾病中,最令人詬病的就是「經前憂鬱症」,因為它是奪去女人工作機會的好藉口。「經前憂鬱症」一詞的出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美國;男人從戰場回來,原本屬於女人的工作都得紛紛讓出,而女人的經前憂鬱症會影響工作就成了辭退女人的好理由。然而,經前憂鬱症影響工作的顧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卻奇蹟般地消失了,因為男人又去打仗,需要女人從家裡出來工作。        長久以來,女人正常的生理現象都被描述成負面的、病態的形象,而現在DSM更是直接聲明這些生理現象會影響心理狀態。從經前、產後、更年期、到停經,這些女人正常的荷爾蒙變化,都成了心理疾病的危險因素、以及可被治療、必須吃藥的疾病。疾病及藥物的種類越來越多,藥廠與醫師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但諷刺的是,女人並沒有因此更快樂。   治標也要治本       如果妳確有憂鬱症的困擾,請與醫師一同根據妳的憂鬱症類型、嚴重程度、症狀持續期及病史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如需使用藥物,也要盡量與醫師配合,才能盡快恢復健康。但是也要知道,要對抗憂鬱症,絕非只有靠藥物控制一途;要預防憂鬱症,也不單是醫政系統的責任而已。醫療的手段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每個人都應該對憂鬱症有更多面向的認知,且要具有性別、文化與個別差異的思考,才能真正瞭解憂鬱的來源,進而學習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作自己情緒的主人。   服用藥物時,妳不可不知       有一派學者認為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必須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另一派則認為對於憂鬱症患者只要平時加以心理治療、發病期服用藥物即可。目前所有的抗憂鬱症藥物,例如臨床上常見的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舒鬱(Zoloft)、Efexor等等,都有許多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眩暈及嗜睡等最常見;其他副作用還有激動、焦慮、手抖、口乾、體重變輕、性功能障礙等,此外,少數病例會有暴力、甚至自殺傾向。2009年也有美國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物會增加中風風險與死亡率。因此,有憂鬱症狀的患者應與醫師多討論尋找適合自己的療法使用。  
+ read more
女同志健康問題Q&A
女同志健康問題Q&A
  同性戀是病嗎?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嗎?        許多研究和報導都試圖從生理學的角度探討「同性戀的病因」,例如將同性戀歸因於腦部構造、荷爾蒙、染色體等;諷刺的是,研究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過去同性戀被視為一種精神疾病,但是從1969年石牆事件後,在同志平權運動的推波助瀾下,精神科醫師的「聖經」-美國精神科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早已於1973年的第三版起,將同性戀自疾病名單中刪除,並說明同性戀只是性取向不同於異性戀而已。        問問看診的精神科醫師就知道,上門求助的女同志很多都不是自願的,過去精神醫學錯誤的把同性戀當作疾病,儘管同性戀已經從精神疾病的名單中刪除,不可否認的,現在仍有為數眾多的醫師會在父母面前感嘆,如果早一點在青春期時先把孩子帶來就診,或許就不會「變成」同性戀,就有機會「挽救」一個孩子的前途;此外,許多父母也誤以為精神科有什麼量表或測驗,可以鑑定孩子是不是「真的同性戀」。許多同志開玩笑的嚷著,應該列出一份全國友善精神醫師的名單,以免萬一哪一天出櫃後,父母要求至精神科相驗之需,不過,同性戀既然不是疾病,自然也就沒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說法。值得欣慰的是,有部分醫師其實已經開始將是類求診患者的問題,轉移至家長身上,協助家長了解同志,認識自己的兒女,這才是促進女同志心理健康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暫時性、情境式、過渡期的青少女同志?        過去學校裡的訓育及輔導體系習慣以「暫時性」、「情境式」、「過渡期」等論點,來協助「澄清」青少女同志的自我認同,既否定同性戀存在的事實,也不承認未成年人的自主能力。老師、教官認為成年人是經過深思熟慮才選擇當同志的,而未成年人則是因為心性不定、易受影響或眼界未開、不知世事,尤其在女校裡,因為欠缺異性,就算青少女同志行同性戀之實,也難以得到同性戀之名,這樣的環境造就論調屢見不鮮,好似女人只能藉由依附男人才得以定義。          事實上,這種貼上「假性同性戀」標籤的處理手法正好反應出大多數人的「恐同」(homophobia)心態,一個女學生往同志之路邁進到底是哪裡讓人感到害怕呢?若按照金賽博士的說法,人的性傾向就如同光譜一般,光譜兩端分別是百分之百的異性戀和百分之百的同性戀,而落在光譜兩端的人其實是少數,大部分的人都落在中間地帶,也表示了每個人的性傾向都有無限的可能。          現在許多學校改以疼惜為名,承認現狀但也表達「憂慮」,擔心女同志未來的路不好走,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們前途坎坷呢?就是同志被污名化,導致公民權被粗暴地剝奪,不能結婚、沒有眷屬保險、無法繼承伴侶遺產等,這些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保障和權益,同志通通都沒份;因此,師長真正該做的,是加入同志平權運動的行列,與同志學生共同集力改變這個社會對同志的偏見與態度,而不是在一開始獲知學生的性傾向時就急於勸退。   女同志比較容易得憂鬱症?        對於女同志來說,生理上的病痛與異性戀相較其實無異,但是在國外的研究報告中,卻屢屢指出女同志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少,像是菸、酒、藥物使用率比異性戀女性高,罹患憂鬱症、躁鬱症或自殺的比例也比較高,不過,造成其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目前這個敵意仍重的環境,使其無法自在地做自己,正因為社會處處仍舊充滿不友善的氛圍,使得女同志在心理上必須承受諸多壓力。        對女同志而言,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和適應不良,是指伴隨著這個性傾向而來的壓力;例如在學校、家庭、職場等,女同志必須常常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掩藏自己的情緒,處在這樣不健康的環境裡,沒有管道可以排解鬱悶、沒有空間可以實現自我,長期累積下來,自然容易生病;再加上女同志就醫的意願和比例可能比一般女性低,使女同志的健康風險相較增加。   女同志就醫的問題在哪裡? 一、身體認同感低        女同志的文化裡,有不同的性別角色,一般稱較陽剛的女同志為「T」,較女性化的女同志為「婆」,而其他較中性或不願被分類的女同志則稱為「不分」。 大部分的女性看醫生,對於需要做身體接觸的檢查,尤其是內診,通常都感到不大舒服,更別說是女同志中的T。許多T對自己女性化的身體認同感很低,平時的穿著打扮便會盡量掩飾自己的第二性徵,若要讓醫生碰觸自己的身體、甚至私處,對許多T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因此,部分女同志對自己身體的認同感,便成了健康發出警訊時,要不要就醫的第一道阻礙。   二、不友善的醫療環境        女同志就醫通常不會考慮出不出櫃的問題,少數例外的科別之一、也是最容易遇到問題的,就屬婦產科,尤其是醫護人員在詢問病人「有沒有性經驗」時,女同志時常不知如何回答,即使有女同志想藉機出櫃,也還是有許多顧忌和考量。        目前台灣並沒有針對女同志的健康和就醫經驗有所研究,根據許多國外的研究發現,現在的醫護人員仍有深化的恐同症,而且對女同志完全不了解,甚至有偏見也不足為奇,致使許多女同志在向醫護人員出櫃後,得到非常不友善的回應,而這些令女同志感到不愉快的就醫經驗,容易擴大且轉化為一股壓力施加在其他女同志身上,讓女同志在就醫時不願向醫護人員出櫃,或對於要不要隱藏自己的性傾向感到困擾不已,甚至因此而不願就醫,延誤病情。   為什麼醫護人員必須看見女同志?        女同志在不友善的醫療環境裡,有許多顧慮和壓力,如果台灣的醫療體系看不見女同志的存在,那麼我們的醫護人員所能提供的醫療服務,和女同志真正的健康需求是會有很大一段差距的;真正有性別意識的醫護人員應該試圖了解女同志的健康問題和生活經驗,且在與病人互動時,不應以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每個人都是異性戀;醫護人員唯有正視女同志存在的事實,並試圖了解女同志真正的健康需求,如此一來,才有可能提供其他族群他們真正需要的醫療服務。   延伸閱讀 女同志健康    
+ read more
男子氣概 VS. 女性氣質
男子氣概 VS. 女性氣質
生來的?學來的?      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它動物是因為我們有心智,我們靠著心智還發展出一套共同生存的社會規範。這個規範裡頭有一堆角色扮演的規矩,例如,如果妳是老師就應該博學多聞,如果妳是學生就應該認真讀書;如果妳是父母就有義務照顧妳的小孩,如果妳是孩子就應該無條件孝順父母等等。許多時候我們不會意識到這些規矩,因為我們從小就事被如此教導,以至於對這些規矩的存在會感到理所當然而不去質疑。但是我們許多的行為其實並不是天生就如此的,如同妳不是天生就知道應該如何當個認真讀書的學生一樣,這些行為都是靠後天學習而來。      但是妳有注意到一個很不合理的現象嗎?就是這個社會對於「男人」及「女人」這兩個角色標準形象是很極端二分、且非此即彼的。   男子氣概 V.S.女性氣質      在生理上,有陰莖的就是男人,男人的體型平均比女人要高大。男人如果要「像」個男人就要有「男子氣概」,所以從小父母就自行決定不讓兒子穿粉紅色的衣服,要玩機器人而不是芭比娃娃。周圍的人會期待男生要勇敢、不能哭,社會則期待著男人要雄壯威武、理性及主動,同時也能容忍男生調皮、粗魯及粗心一點。      而女生呢?父權社會下當然是以男性為標準,女人則表現出附屬於男人的相反那一面。 在生理上,有卵巢、子宮的就是女人,女人的體型平均比男人小。而女人要「像」個女人就要有「女性氣質」才行,所以從小父母親就幫妳決定要穿裙子,周圍的人也會幫忙教導妳要聽話、順從、被動、安靜、感性、溫柔、婉約、端莊、細心、專一、幫忙做家事、坐著時腳要合攏,等等等等。而更嚴重的,是女性從小就被教導一生要追求的幸福來自於完美的家庭,而首要之務則是找一個好老公「依靠」。      令人不解的是,男女身體構造的不同與這些心理層面的認知有什麼關聯呢?做家事是用性器官做的嗎?如果妳有卵巢卻很理性、主動、調皮、粗魯、粗心且不愛做家事,那妳是女人嗎?   正常 / 不正常       「女性氣質」的議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個「氣質」被父權社會從根本上用來合理化性別分工、性別角色扮演、甚至於性別歧視等等的行為。前提是人們根據生物學上對於女性的身體構造的解釋,來預先假設「女性氣質」是不同於男性的、且生來就有的。於是根據這個「天性」認為女性「自然而然地」適合從事某些特定行業,且其行為舉止須在性別規範內才是「正常」。        但是所謂的「正常」與「自然」在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大多數人有相同的(或被教育成相同的)傾向。但大多數人認同的,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嗎?16世紀以前,大家都相信地球是在宇宙中心、太陽繞著地球轉,而哥白尼之後的科學家卻因為堅持是地球繞著太陽轉而被教會處以火刑、監禁等刑罰,那在現在看來是誰對誰錯呢?       當所有的女生都穿裙子時,妳偏偏愛穿褲子,那算正常嗎?當所有女生都結婚生子時,妳卻無法忍受家庭生活,妳正常嗎?當所有女生都只愛男生時,妳偏偏只愛女生,那妳正常嗎? 女人的真面目      那麼女生應該是甚麼樣子呢?      其實,男人女人的潛力、想像力、與創造力乃遠遠超過現有的這兩種極端的選擇;不管是像男生的女生或是像女生的男生、愛女生的女生或是愛男生的男生,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不同的、獨特的個體,有著專屬於自己的氣質,並有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都應受到平等的尊重與對待。正常/ 不正常、好女人/ 壞女人、偉大的母親/ 淫蕩陰險的女人,種種極端二分法的女性形象,一再否定其它女性生命可能性,這些僵化的性別意識形態都是需要被批判及改變。      想想看,如果妳對自己性別的認知不再是以器官為主;或者如果妳對自己性別的認知不再是因為別人告訴妳或強迫妳的;如果妳愛一個人是因為那個人本身,而不再需要考慮到器官,現在的妳,會是甚麼樣子呢?      
+ read more
走出母職的神話
走出母職的神話
          成為一個母親,是否是一個女人的天職?         即使我選擇成為一個母親,又是怎樣的母親才是「好母親」?   父職?母職?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母職」似乎是一個相當理所當然的概念:只要有家庭,就有父親和母親,有母親便有母職。但這樣的推論是否正確?為何我們總是只談「母職」,卻鮮少聽人談及「父職」?而「母職」的概念是始於何時、發展的過程為何?真的是打從人一有家庭組織便有「母職」這樣的概念嗎?「母職」,是否真的是如此「自然」的事情?           隨著社會文化的改變,女人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元化,很多女性同時扮演了工作者、母親、妻子的角色。但是,社會上對於「母親」的概念,仍是建立在「孩子—母親」這樣的想像,從孩子的需求去思考母親「應該要有」的行動。雖然,女性所面臨的壓力來源除了家庭之外,職場上的壓力也不比男性少,但成為母親的女性,多多少少仍會焦慮自己是不是個「好母親」,擔心自己的工作擠壓到照顧孩子的時間。這種莫名的罪惡感,追根究底,是因為沒有一個女人有辦法成為今日社會所要求的「好母親」。   神話的母職         對於「母職」的想像,有大部分起於對母性的讚揚,認為母性是神聖而理想的,女人可以就業,也必須當母親、當好母親。當女性面對孩子,就必須無私而溫柔,女性也多認同自己的孩子、竭力滿足孩子的每個需求,卻在認同這點的同時,與自身的需求越來越疏離,即使面臨了現實的層層壓力和挫敗,也多半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        母職的神話,除了掩蓋了社會結構面性別的不平等,也給現實中的女性巨大的壓力。女性被要求要具有母性,不只是對自己的孩子,甚至在外,也被要求要有母親似的關懷和溫柔。甚至,一個能照顧好公婆,為人稱道的「好媳婦」,也包括在「好母親」的角色之中。而「所有的女性都具備有母性溫柔」這樣的預設,更將生育、節育、養育小孩的責任看似理所當然地歸咎在女性身上,這亦是不孕婦女所面臨到的壓力根源之一。晚婚、少子化等社會現象,也是因為「女人理所當然地要成為母親」而且還是「好母親」這種推論,變成是女性的責任。   走出母職禁錮        在這種看似「尊崇母性」,實際上限制女性的社會潮流始終不褪的狀況下,女性又該如何自處?        其實,愛的表現方式是相當多的,不是只有鉅細靡遺的生活照顧才能代表母親「愛」孩子。同時,在為孩子的教養問題大傷腦筋的同時,也別忘了在孩子的生命當中,除了母親之外,父親的角色亦是不可或缺。不要相信媒體所塑造的「理想的母親」,在努力為孩子、為家庭著想的同時,也要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需求。在面臨挫折的時候,不要只責備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因為,會遇到這些困難,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女人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的關係。    
+ read more
女同志健康
女同志健康
  被忽略的一群        妳知道嗎,在過去的20年間全美所有被刊登的文章中,只有0.1%的文章與同志健康有關;而同志的健康問題在1990年以前對於研究調查者而言甚至是不存在的!由於許多人在面對同志健康問題時的觀念仍然停留在社會壓力對其心理影響的層面,生理方面往往因此被忽略。在美國早已有專家學者呼籲醫界要注意醫藥使用者性別、年齡、家族史及文化上的差異,近年來也陸續有大型研究專門針對女性健康而進行;例如集結了專家學者組成的全國性組織—GLMA(_Gay and Lesbian Medical Association)_,也正努力爭取對於同志、雙性、變性者(_LGBT__,__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_)應有的健康權益。          反觀台灣,醫學/療體系長期由男性思維所主導,婦運團體面對根深柢固的父權文化,連為女性爭取具性別觀點的就醫權益,都相當吃力,更遑論女性中的弱勢—女同志的健康了。由於國內資料缺乏,我們只能依靠國外目前所存在的研究及數據當參考。          台灣女人健康網把同志的健康問題獨立出來討論,不外乎是希望我們拉子朋友們能注意自己的健康問題,並喚醒醫界對於不同性別、性向、生命經驗、社會階層、種族及文化差異的重視及尊重。   女同志的健康問題        由於一般人對同志的陌生及不了解、加上部份宗教和傳統教育的直接排斥或歧視、以及媒體因無知而造成的抹黑污名,均使得同志在這個社會體制下所承擔的壓力要比異性戀多。也因為壓力的關係,女同志接觸菸酒的比例相對的也比異性戀女性高,由此所產生的過重及心血管疾病問題更不可忽視。加上異性戀醫生對於同志文化的不了解,導致許多女同志與醫生之間溝通互動不佳、累積遭受不友善對待的就醫經驗;此外,候診時其他求診者對於特別男性化的女同志的眼光或直接的不友善態度,都會讓有些女同志非到不行,否則絕不就醫。在醫界回應女同志健康需求之前,拉子們只好先自己注意自己的健康。在參考了GLMA於2002年7月17日發表了十項女同志需特別注意的健康問題及其他相關研究調查,以下是幾點我們歸納出來的重點摘要:   一、因社會壓力導致的健康危機 1. 煙、酒、藥物  美國研究指出,由於社會的歧視與壓力影響,使用非法藥物和沾染上煙酒癮的女同志比例比異性戀女性高。而這些物    品也容易導致心臟病及癌症的發生。因此,學習舒解壓力的技巧是必要的。 另外,美國有調查指出,同性戀女性的身體BMI值普遍比異性戀女性高,也就是過重/胖問題比較普遍。而肥胖是導致心臟病、癌症、及許多疾病的主因。因此要呼籲同志們多注意健康的生活習慣。  2. 心臟病  台灣每一年女性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的人數是婦癌(乳癌及/或子宮頸癌)的4-5倍。而導致心臟病的主因中,過重、使用煙酒與非法藥物方面,女同志比女異性戀要來得多,因此建議有這些習慣的女同志不可忽視心臟病的威脅!  3. 憂鬱/躁鬱 因為社會污名化的問題,使得同志常因為需要隱藏身份而無法獲得家人或朋友在情感上的支持,因此同志憂鬱、躁鬱症、甚至自殺問題都該獲得更多關注。   二、環境的不友善使得就醫意願低落        有些每年定期的婦科檢查,如子宮頸抹片,可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並提高存活率;但由於女同志缺乏上婦產科的意願,可能延遲處理骨盆腔發炎等問題,因此女同志的婦癌發生率會比異性戀女性高。    三、身體認同減低乳房檢查意願        有些女同志會因為身體認同的因素,非常排斥各種乳房檢查。由於不願定期的進行乳癌篩檢,便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死亡風險也因此增加。   四、家庭暴力        在美國,女同志家庭發生家暴的通報數約11%,異性戀家庭則約20%。問題在於,異性戀的家暴受害者有警政、社福等正式系統可以求助,而女同志受害者往往因為救助系統中人員的性別盲,無法、甚至排斥去理解女同志的狀況。   延伸閱讀 女同志健康問題 Q & A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