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04.30
孕婦照牙齒X光可能導致胎兒體重不足
早先的研究調查已提出X光與胎兒體重不足( 2500g
)的關係,但人們認為只有直接照射到子宮及胎兒時才有影響,牙齒的X光並沒有被考慮在內。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醫療團隊在2004年4月24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上發表成果顯示,孕婦如果密集地照牙齒X光(
0.4m
Gy以上),會有比其他孕婦多將近三倍胎兒體重不足的可能。
這項研究是由Dr. Philippe
Hujoel所領導的華盛頓大學醫療團隊,在檢視1993-2000年牙齒保險公司的紀錄時發現。在5,585名新生兒中,有1,117名體重不足,其中1.9%曾照牙齒X光在0.4mGy以上。
Dr. Philippe
Hujoel表示,要完全阻絕孕婦照牙齒X光很難,因為有些婦女在看牙醫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英國牙醫協會發言人表示,照牙齒X光導致胎兒體重不足的機率其實很低。醫師在非常必要時才會要求病人照牙齒的X光,且大部分的醫師在處理孕婦的牙齒時也會格外小心,但婦女還是要告知牙醫自己已懷孕或可能懷孕。
+ read more

2004.04.23
小型子宮肌瘤可能增加流產的風險
根據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初步研究發現,小的子宮肌瘤可能增加流產的風險。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所長出的一種良性腫瘤,這種良性腫瘤估計會影響到五分之一以上的生殖期婦女。
北卡羅來納大學這項探測性質的研究有1600位婦女參與,其中被診斷出有子宮肌瘤者為170人。初步的研究結果指出,有子宮肌瘤之婦女增加了55%流產的機率。而小的子宮肌瘤比大的肌瘤更會引起流產。研究也發現,即使在早期的懷孕過程中,子宮肌瘤也和流產有關聯。
雖然子宮肌瘤很常見,但它對懷孕(包括流產、早產、胎兒成長等)的影響卻鲜為人知。主要調查員Katherine
Hartmann在休士頓婦產科調查年會上發表了這項結果之後表示,往後五年將另外會有3,300名婦女加入這項研究。
+ read more

2004.03.29
乳癌與人工流產並無關聯
英國一項全球性的調查顯示,流產,不論是自然或人工,都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此項研究由英國癌症研究院(_Cancer
Research
UK_)科學家協調,由牛津調查小組主導,針對16個國家、53項流行病學的相關研究重新分析,比較44,000位不同國家,且已有「有無流產記錄」之後診斷出罹患乳癌的婦女,發現流產並不會影響罹患乳癌的機率。其報告於2004年3月26日刊登在醫學期刊「刺胳針」(_The
Lancet_)。
另一項涵蓋39,000位婦女的研究報告卻有相反的結論。這項調查是詢問診斷出有乳癌的婦女有無人工流產經驗,再詢問診斷出沒有乳癌的婦女有無人工流產經驗,並將兩者做比較。對此結論,牛津大學教授Sir
Richard
Peto表示有所偏頗,因為有乳癌的患者會據實以報,以瞭解病情,而沒有乳癌的健康婦女可能會認為有必要而隱瞞過去人工流產的歷史,因此,較不可靠。
由於1996年初美國反對人工流產(反選擇權)的人士,引用不成熟的資料,發起了一波波誤導民眾的宣傳行動,宣稱人工流產會增加乳癌風險。一般民眾對於乳癌及人工流產之間的關係一直有所不解。於是於2003年二月底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舉行一個工作坊,就當前與此議題相關的流行病學、臨床及動物的研究作一個整合性的研討,並於同年三月初提出報告。報告指出,有力的研究證據顯示人工流產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而今天英國的這項研究更是加強了之前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所發表的訊息。
+ read more

2004.03.10
全球首例: 癌症婦女的冷凍卵巢組織培育出人類胚胎
科學家第一次能夠從冷凍的卵巢組織獲得卵子、使其受精、並且培育出一個正常的人類胚胎。這項成就為因癌症治療而不孕的年輕婦女帶來新的希望。
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及美國威爾康乃爾醫學中心的研究員在六年前取得一位三十歲、將進行乳癌治療的婦女的卵巢組織,並將這卵巢組織冷凍收藏。六年後,研究人員將先前取自她體內的冷凍卵巢組織移植到肚皮下方,藉由注射荷爾蒙,卵巢組織開始排出卵子。這名婦女雖然沒有懷孕,但這項技術的突破將使每年數十萬因癌症治療而喪失生育能力的婦女有更大的希望。
這項刊登在三月13日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網站上的研究雖振奮人心,但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Brussels
Free University)的 史密斯 博士(Dr. Johan
Smitz)指出,病人應該要了解,卵巢冷凍目前還只是在實驗階段,且用這種方式所出生的小孩需要特別的醫療照顧,以確保他們的健康。
+ read more

2004.03.04
產檢可驗血取代羊膜穿刺
(自由時報;吳直耕編譯)
美國科學家二日表示,他們已研發出一種新技術,只要檢驗孕婦的血液樣本就可得知胎兒是否有先天性的異常現象(如胎兒的神經管缺損),不須要再使用到有較高風險的羊膜穿刺術。
目前產前檢查常用的羊膜穿刺術與絨毛膜取樣可信度雖高,但具有侵入性且可能造成流產,使許多孕婦望之卻步。
替代羊膜穿刺術的取代方法之一是從孕婦的血液取得「游離的胎兒DNA」(free
foetal
DNA),用以檢驗遺傳性的異常現象。但這種檢驗方式一直不可靠,因為無法大量取得這種DNA。
如今,馬里蘭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科學家使用甲醛(formaldehyde)穩定血液細胞的薄膜組織,使得能被檢驗的DNA樣本大幅增加。科學家指出,若不使用甲醛,DNA樣本會在擷取或處理過程中被摧毀。
不使用甲醛的樣本,平均只能取出7.7%的DNA。但根據科學家針對69名女性所做的初步研究,使用甲醛的樣本平均取出的DNA達25%,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樣本可取出50%或更多的DNA。科學家表示,
這項發現將對臨床醫學產生重大影響。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