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1.28
新款事後避孕藥五天內服用有效
目前在危險性行為的72小時之後仍能緊急避孕的方法只有含銅避孕器(copper
IUDs)但是含銅避孕器取得不方便,必須要由醫師置入,而且可能有子宮穿孔的副作用。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有一款新的事後緊急避孕藥(ulipristal,
ellaOne)在危險性行為的120個小時之內使用仍有效。這一款藥物成為目前效期最長的事後避孕藥。
ulipristal是一種「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器」(se1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
SPRM),可以阻卻或是延遲排卵。為了瞭解該款事後避孕藥的效期,研究人員招募了1,241位18歲以上的女性,這些女性都有規律的經期,且在危險性行為的48-120個小時間服用30毫克的ulipristal。結果發現在48-72個小時之內用藥的懷孕率為2.3%,在72-96個小時之內用藥為2.1%,在96-120個小時之內用藥為1.3%。也就是說在危險性行為的120個小時之內服用ulipristal的效果和其他72小時之內服用的事後避孕藥差不多。
使用ulipristal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噁心、腹痛。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核准的事後避孕藥(levonorgestrel,
Plan
B)必須要在危險性行為的72小時之內使用。ulipristal是由法國HRA
Pharma藥廠所製造,而這份研究也是由該藥廠所資助進行的;這份研究的三位主要負責人中,有一位與藥廠無利益關係,另外兩位受雇於該藥廠。ulipristal在歐洲已經取得核准,可合法使用,但是在美國、台灣都尚未通過。
資料來源:婦產科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
+ read more

2010.01.18
脂肪可能促進青少女骨質健康
青少女的成長過程中,脂肪對於骨質密度的發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研究發現如果女性在青春期發育時體內的脂肪不足的話,有可能會增加日後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這份研究測量了4,005位青少女與青少年的皮質骨量(cortical
bone
mass),參與者的平均年齡是15.5歲。研究結果發現脂肪重量對骨質密度有絕對性的影響,特別是在青少女的骨質健康上,脂肪對青少女骨質密度的影響比青少年高70%。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也發現脂肪對骨質的影響,在青少年和青少女身上是不一樣的。青少女的脂肪和皮質骨量成正比,也就是脂肪較高的青少女,皮質骨量也較高;但是,青少年的狀況卻是相反的,越精瘦的青少年,皮質骨量越高。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2010.01.06
美國乳房攝影檢查爭議不斷
關於婦女是否該提早至40歲進行乳房攝影檢查的爭議,在美國已討論多時,去年美國FDA表示反對40-49歲婦女進行例行的乳房攝影檢查時,也曾引起爭議。美國放射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the Radiology)和乳房攝影醫學會(Society of
Breast
Imaging)近日公布了聯合治療指引,這份指引建議女性從40歲就開始進行乳房攝影檢查,高風險的女性則應從30歲開始,但是最早不應提前至25歲前。所謂「高風險」的女性包括有乳癌家族病史或是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
此外,這份指引建議高風險的女性使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進行檢查;若女性無法使用核磁共振,則建議用超音波取代。但是,該份指引並未提及例行性乳房攝影檢查的風險,例如:偽陽性等。
有鑑於台灣的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我國衛生署則於去年底將補助乳房攝影檢查的年齡下修至45歲,全面提供45-69歲婦女每2年1次的乳房攝影檢查。
延伸閱讀
乳房攝影的兩難
+ read more

2009.12.16
抗憂鬱藥物些微增加中風風險
最近一篇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服用抗憂鬱藥物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和死亡率,增加的幅度不大,但是已達統計上顯著的意義。
這份研究將5,500位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與130,000位沒有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做比較;服藥的女性是美國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的參與者,自WHI研究之初即開始用藥,平均約有六年的用藥紀錄,年齡則介於50-79歲。研究結果發現,女性服用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uptake inhibitors,
SSRIs)抗憂鬱藥物會增加45%的中風風險與32%的中風死亡率;此外,三環類抗憂鬱藥物也發現相同的現象。而在其他的心臟疾病則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該類藥物使中風的風險和死亡率增加,但若以個人風險為考量標準的話,中風發生和死亡的風險並不高。目前沒有使用抗憂鬱藥物的女性中風的風險約是0.3%,而有使用抗憂鬱藥物女性的風險約是0.4-0.5%。治療憂鬱症的方式並不是只有藥物,另外還有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等精神治療的方式可參考,不過對重度憂鬱症的病患來說,藥物時常是治療的一部份,也因此醫師和病人評估使用藥物的風險和益處是很重要的。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09.12.14
子宮頸癌疫苗有效免疫期至少6年
葛蘭素藥廠在最近一期的線上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最新的子宮頸癌疫苗追蹤報告,顯示其疫苗(Cervarix)有效免疫的期限目前確定至少6.4年,而默沙東藥廠的疫苗(Gardasil)目前已知為5年。但疫苗最長的有效免疫期究竟有多久目前仍繼續在觀察中。
葛蘭素藥廠的子宮頸癌疫苗從2001年開始追蹤1113名15-25歲女性施打疫苗後的有效性,其中實驗組393人,對照組383人,並從2003年開始追蹤疫苗的有效免疫的期限,預計追蹤9.5年。根據目前的分析結果,Cervarix的抗體濃度維持比為注射疫苗的自然抗體高出12倍,安全性的部分也沒有因疫苗而導致的嚴重副作用或死亡案例出現。然而,對於大家最關心是否有需要後續追加注射疫苗的部分目前仍是未知。
由於有效免疫期未知,因此研究者建議適合施打的年齡最好是在女性開始有性行為的年齡之前接種疫苗,但也不能太早接種以致於在發生性行為時已經過了疫苗的保護力。
+ read more

2009.12.07
乳房攝影的輻射增加某些女性的風險
日前一份在北美放射學學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的研討會上發表的荷蘭研究發現,乳房攝影檢查和胸部X光檢查的低量輻射,有可能增加乳癌高危險群的風險,特別是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有專家學者甚至建議該族群的女性考慮使用不具輻射的核磁共振攝影(MRI)來進行檢查。上述所謂的「乳癌高危險群」指的是有乳癌家族病史或帶有乳癌基因的女性。
研究人員蒐集已刊登於期刊的六篇研究,總共包含12,000位歐洲和美國的高危險群女性。分析結果發現,20歲以前就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或胸部X光檢查的高危險群女性,以及接受檢查超過5次以上的高危險群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是一般高危險群女性的2.5倍。
這份研究的結果再次增加了乳房攝影檢查的爭議性,因為高風險的女性時常被鼓勵要盡早做乳房攝影檢查,但是輻射的潛在風險無疑的使女性陷入兩難。研究人員強調,這份研究結果僅適用於乳癌高危險群的女性,並不適用於一般婦女;且仍需要更多的研究進一步釐清。高風險的女性可以和醫師討論,擬定適合自己的篩檢計畫。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表示,乳房組織在女性年輕時較敏感,所以較容易受到輻射影響;但隨著年齡增加,影響會越來越小。因此,這是很重要的研究結果,但是,根據目前累積的醫學證據,乳房攝影的益處仍舊高於輻射所可能產生的潛在風險。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