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心臟風險
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是一種讓婦女身體痛苦且變虛弱的疾病,而新的研究指出有更嚴重的結果: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機率較高。
根據Mayo
Clinic稱,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是通常長在子宮內的組織,卻長在子宮外面附近的器官,導致疼痛,和生育困難。
這項新的研究由在哥本哈根的Rishospitalet哥本哈根大學醫院Eva
Havers-Borgersen醫師主導。她的團隊在歐洲心臟科學會的倫敦年會發表其發現。
她在會議的新聞發布中說:「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十分之一的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的結果顯示,現在是我們應該開始常規地考慮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了。」
這個研究檢視丹麥數據庫的資訊,追蹤1977-2021年間超過六萬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團隊將這些婦女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比例,和超過242,000位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年齡相符)的婦女相比較。他們這追蹤些婦女的健康平均16年。
結果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比較沒有這個狀況的婦女,其心臟病發作機率高出35%,血栓引起的缺血性中風風險高出20%。
丹麥團隊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顯示心律不整的機率增加21%,心臟衰竭的機率增加11%。
Havers-Borgersen說:「這些結果提供更多的證據,女性特有的風險因素和婦女的心血管疾病需要更多的關注。我們建議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接受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評估。女性特有的風險因素,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癲前症,現在應是時候,以心血管風險預測模式來看待。」
此研究在醫學會議上提出,尚未發表在同儕評論的期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4.09.02)
+ read more
2024.09.10
男人也有生理時鐘,當超過50歲可能會發生…
我們聽過很多關於女性生理時鐘以及年齡如何影響懷孕的資訊。但是男人呢?
新的研究顯示男性的生育能力也受到年齡的影響。當父親超過50歲時,妊娠併發症的風險就會增加。
研究分析2011年至2022年間美國超過4,600萬名新生兒的數據,對30多歲的父親和50多歲的父親進行了比較。
在排除母親的年齡和其他已知會影響妊娠結果的因素時,研究人員發現父親年齡每增加十年就會導致更多的併發症。
研究人員發現,與父親年齡在30-39歲的夫婦相比,父親年齡在50多歲的夫婦孕產的風險較高:早產風險增加16%、低出生體重風險增加14%、妊娠糖尿病增加13%,而年長父親使用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的可能性也是年輕父親的兩倍。
爸爸年紀越來越大了
在這項美國研究中,所有父親的平均年齡從2011年的30.8歲增加到2022年的32.1歲。同一時期,50歲或以上男性生育子女的比例從1.1%上升至1.3%。
在台灣,根據111年內政性別統計分析專輯資料顯示,生父平均年齡逐年遞增,70年為29.22歲,至111年之34.66歲為歷年最高。
男性年齡如何影響懷孕
正如我們從媒體對名人父親的報導中了解到的那樣,男性從青春期開始一生都會產生精子,並且可以在老年時成為孩子的父親。
然而,從40歲左右開始,精子品質明顯下降。
年長男性的女性伴侶比年輕男性的女性伴侶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懷孕。
一項關於男性年齡對懷孕時間影響的研究顯示,相較於伴侶年齡在25歲以下的女性相比,男性伴侶年齡在45歲或以上的女性需要一年多時間才能受孕的可能性幾乎高出五倍。超過76.8%的25歲以下男性在六個月內會讓其女性伴侶受孕,而45歲以上男性的比率為52.9%。
總結十項研究的數據顯示,老年男性的伴侶也更有可能經歷流產。與男性年齡為25至29歲的夫婦相比,男性年齡超過45歲的夫婦流產的風險增加了43%。
年長男性更有可能需要試管受精
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的結果也受到男性伴侶年齡的影響。
對使用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的夫婦的研究回顧發現,與父親年齡在40歲以上的夫婦相比,父親年齡在40歲以下的夫婦流產的風險降低了約25%。
40歲以下的男性在每個治療週期的活產幾率也幾乎增加了一倍。對於40歲以上的男性,17.6%的治療週期實現了活產,而40歲以下男性的比例為28.4%。
男性年齡影響兒童的健康
由於精子DNA與年齡相關的變化,高齡父親的孩子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增加。自閉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和白血病都與父親的高齡有關。
一項評估高齡父親影響的研究回顧報告稱,高齡父親的孩子患精神疾病和行為障礙的幾率更高。
但是,雖然與父親年齡較大相關的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增加確實存在,但其影響程度並不嚴重。重要的是要記住,大多數高齡父親的孩子出生時是健康的並且發育良好,只是非常小的風險增加仍然是一個存在的風險。
改善您的健康可以提高您的生育能力
除了年齡的影響之外,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一些影響生育能力和生殖結果的慢性疾病也變得更加常見。其中包括肥胖和糖尿病,它們會透過降低睪固酮來影響精子品質。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年齡,但一些增加妊娠併發症風險和降低生育能力的生活方式因素是可以解決的。它們包括:吸煙、娛樂性吸毒、合成代謝類固醇的使用、大量飲酒。
了解男性生理時鐘的事實
有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一樣想要孩子。大多數男人都想要至少兩個孩子。
然而,大多數男性缺乏對女性和男性生育能力限制的了解,並且高估了懷孕的機會,無論是否使用人工協助生殖技術。
我們需要從學校開始進行更好的公共教育,以提高人們對男性和女性年齡對生殖結果影響的認識,並幫助人們生育健康的嬰兒。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4.08.20)、JAMA(2024.08.01)
+ read more
2024.08.28
如果您懷孕了,您的「預產期」有多準確?
據報導,南澳有1,700多名孕婦由於電腦醫療記錄中的技術錯誤而被告知了錯誤的「預產期」。這引起了人們的擔憂,有些婦女可能因此而提前引產。
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以查明錯誤是如何發生的以及錯誤的預產期是否影響了護理。
但預產期到底有多準確呢?當我們弄錯時會發生什麼?
如何確定預產期是哪一天?
人們通常所說的「預產期」其實是寶寶的預計出生日期。有許多線上工具可以根據稱為「內格萊氏法則」的方式來計算該日期,該規則以德國產科醫生Franz
Naegele(1778-1851)的名字命名。
內格萊氏法則透過將末次月經的第一天加上7天,然後加上40週(九個月)來計算預產期。
但內格萊氏法則有其限制。首先,它假設所有月經週期都是28天,排卵發生在第14天。
醫生和助產士仍然使用這種方法來計算預產期。
然而,人們越來越依賴在8至16週之間使用超音波來預測預產期。這可以測量胎兒的大小和發育情況,以計算其胎齡。接下來,超音波檢查師使用該數據來計算嬰兒的預產期。
還有一種趨勢是確定日期範圍而不是確切的截止日期。
一項針對德國超過100萬新生兒的大型回顧性研究發現,90%的分娩發生在預產期前19天到預產期後7天之間。這是懷孕37週到41週的範圍。
為什麼預產期很重要?
出於多種原因,您的預產期很重要,除了讓您和您的家人能夠為未來幾個月做好計劃之外。這是助產士或醫生用來監測您懷孕、評估一切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建議介入的關鍵資訊。
與您的預產期密切相關的一項介入措施是,如果您「逾期」,則提供引產。對於預產期計算不正確的女性,引產的時間可能會早於要求的時間。
使用超音波預測比使用內格萊氏法則可提供更準確的日期,如果婦女沒有真正逾期,也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引產。不過,還需要更多證據來證實這一點。
為什麼我們如此關心引產?
在澳洲,與等待自然分娩相比,接受引產的婦女人數不斷增加。現在,34%首次懷孕的女性採用了引產。
引產會增加分娩期間更多介入措施的使用,例如硬脊膜外和連續胎兒監測。它還會增加剖腹產的機會。研究也發現,女性希望避免引產。
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無妊娠併發症的婦女在41週以下進行常規引產。
寶寶留在子宮裡的每一週都很重要,因為在懷孕40週期間寶寶仍在生長和發育。寶寶出生越接近40週,就意味著他們不太可能需要花時間在加護病房。
我可以自己計算預產期嗎?
如果您被告知預產期計算有誤,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自行解決:
* 將您的末次月經日期輸入線上計算器
* 查看妊娠16週期間超音波檢查計算出的預產期。
但請記住,當您考慮寶寶預產期的37至41週範圍時,準確性會更高。
最終,您的寶寶並不總是遵守規則。很少嬰兒能夠準確地在預產期出生。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4.06.28)
+ read more
2024.08.16
到2050年,男性癌症死亡人數將增加93%
一項新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男性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數預計將激增。
2020年之前的研究中得知,全球男性癌症死亡率比女性高出約43%。男性在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吸菸和飲酒)方面的發生率較高,導致更高的癌症發生率和較低的存活率。關於全球男性癌症負擔的全面證據,尤其是按年齡組和國家區分的差異,仍然有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來自澳洲、衣索比亞和中國的研究人員審查了2022年全球癌症觀測數據,對185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種癌症進行了分析和2050年人口預測。
結果顯示,在2022年,65歲及以上男性中61%有高的MIR(死亡對發病比,表示較差的存活率)。這些人當中,罹患罕見癌症類型(如胰臟癌)的人中91%有高的MIR。
預估在2022年至2050年間,男性癌症病例將從1030萬增加到1900萬(增幅超過84%);死亡人數預計將從540萬增加到1050萬(增幅超過93%),其中65歲及以上男性的增幅超過1倍(117%)、在人類發展指數中等和較低的國家/地區的增幅將超過160%。
該研究的作者寫道:「2022年男性癌症病例和死亡率存在顯著差異,預計到2050年這些差異將會擴大。加強衛生基礎設施、提升人員素質和可及性、促進國家和國際合作以及推廣全民健康,對於減少癌症差異並確保全球男性癌症公平性至關重要。
此研究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雜誌《癌症》。
編譯來源:Becker’s Hospital(2024.08.13)、Cancer(2024.08.12)
+ read more
2024.08.12
卵巢是女性體內老化最快的器官,這很重要嗎?
由於卵巢的老化,女性的生育能力逐漸下降,最終進入更年期。更年期的到來使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等各種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較短的生殖年限與較高的多種疾病風險有關。
生殖相關因素對女性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已成為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焦點。先前的研究已發現卵巢是女性體內老化最早、老化最快的器官之一。這種老化過程會意味著女性進入更年期—通常在50歲左右。
先前的研究也探討了初潮和更年期年齡與女性健康結果的關係,包括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一項涉及超過12萬名停經後婦女的大型研究將生殖年限的長短與中風風險聯繫起來。
初經到停經的期間反映了暴露於體內雌激素的持續時間(即生殖年限)。一般來說,持續時間越長,患病的風險越低,女性壽命就越長。
研究發現了什麼?
這項新研究涉及1,300多名平均生殖年限為34年的停經後中國女性,是第一批研究生殖因素與多重疾病(指有兩種或多種慢性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的研究發現女性的多重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依據本研究的目的,參與者根據其生殖年限的長短分為四組,分別為:Q1,≤32年;Q2,33-34年;Q3,35-37年;Q4
≥38年。
研究結果證實,生殖年限越長,患有多種疾病的風險越低,因此,與生殖年限最短的Q1婦女相比,生殖年限最長的Q3和Q4停經後婦女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更小。該研究還揭示了一種線性趨勢,即生殖年限越長,多種疾病的風險越低。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建議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應篩檢和評估生殖因素,以識別高風險族群。
更年期協會醫學主任Stephanie
Faubion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強調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女性生殖年限的長短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等健康結果有關。目前我們要釐清的是,究竟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存在導致卵巢提前停止功能,還是慢性疾病是卵巢提前「超時」的結果?」
研究結果發表在《中國停經後女性生殖年限與多重疾病之間的關係》一文,刊登於更年期協會雜誌《更年期》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7.31)、NIH(2024.07.30)、Menopause(2024.07.30)
+ read more
2024.08.07
產後失禁和骨盆腔疼痛正常嗎?
長達十個月的懷孕期伴隨著逐漸增大的子宮,其重力對骨盆腔壁直接或間接的壓迫,有可能對骨盆腔的神經及肌肉產生傷害,發生尿失禁、子宮或膀胱脫垂等。
Orlando健康中心的一項新的全國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出現疼痛、壓力和尿失禁是正常的:71%的美國人認為生完孩子後漏尿是正常現象;51%的人認為產後性交疼痛是正常的。
這都是骨盆底損傷的明顯跡象
骨盆底是一組肌肉和韌帶支撐陰道、子宮、膀胱和直腸。當它們受損時—最常見的原因是懷孕、分娩或衰老—它們會導致尿失禁,或導致這些器官從正常位置滑落,發生疼痛和壓力,稱為脫垂。
很多女性對於發生這樣的狀況,以為是正常的,也羞於啟口,以忍受延宕就醫。
如果我們的膝蓋有問題,我們可以與任何人談論它,而不會感到羞恥,不會感到不舒服或奇怪。而每個人都有骨盆底肌肉,但許多女性迴避談論它的問題。
專家表示,這些骨盆底問題的跡象,雖然很普遍,影響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女性,但它們並不正常。
Orlando健康中心的職能治療師Tessa
Ladd說:「當我們說這不正常時,我們的意思是─這不是你應該忍受的事情。這是你可以康復和改善的」。
專家強調,骨盆底損傷儘早就醫,通常無需手術即可治療,女性不必忍受不舒服的癥狀。
調查還發現,71%的受訪者認為女性應該在分娩後儘快開始鍛練,以增強腹肌和骨盆底。
Ladd警告說,這可能會適得其反。要讓你的身體有時間癒合,不要做得太多太快。在產後早期,你可以開始做一些深呼吸並學習正確的健身操。
經驗分享
生下第二個孩子一個月後,Nicole發現自己承受著嚴重的骨盆壓力而回到醫院。
她被診斷出患有膀胱脫垂,這意味著她的膀胱由於骨盆底肌肉和韌帶損傷而滑脫。
她擔心自己需要手術,並且需要在家中帶著一個四歲的孩子和一個新生兒進行漫長的恢復。但而後,她被送到職能治療師Tessa那裡接受骨盆底治療以緩解疼痛。
在那裡,她學習拿起東西時如何呼吸,意識到在日常事物中對骨盆底施加了多大的壓力。她學會了如何緩解壓力並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差異。除此之外,她做一些伸展和放鬆骨盆底,加強和協調骨盆底肌肉骨盆底。
與Tessa合作後,Nicole現在可以抱起她的孩子,而不必擔心疼痛或滲漏。
她敦促其他女性認真對待這種情況並去看醫生。就像,你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或者你可以盡可能地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4.07.15)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