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7.02
荷爾蒙療法與乳癌發生率相關
過去已經有研究發現2001-2004年間侵襲性乳癌的發生率下降了8%,大多數專家學者將此歸因於2002年後大量的婦女停止使用荷爾蒙療法(HRT)。最近美國一篇研究發現居住在非都會區與貧困地區的女性,近幾年侵襲性乳癌發生率的下降較不顯著。而研究人員猜測,此差異性肇因於各地區的女性停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比例不同。
由於停用荷爾蒙療法的女性大多居住在都會區且屬於中產階級以上的族群,因此,北加州癌症中心(Northern
California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便試圖瞭解乳癌的發生率是否也有地區上與階級上的差異。研究人員使用美國最大的癌症資料庫,分析1997-2004年乳癌發生率的資料,並比較貧困地區與富裕地區、都市地區與非都市地區的數據。
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侵襲性乳癌的發生率下降了13.2%。都市地區的女性下降13.8%、非都市地區下降7.5%、富裕地區下降13%、貧困地區下降9.6%。此外,非都市區的乳癌發生率在1999年達到高峰,此後便開始穩定下降;但是都市區的乳癌發生率卻在2002年後驟降。
研究人員猜測此差異性是因為各地區的女性,能接觸到有關荷爾蒙療法資訊的程度不同。研究人員引用一篇2007年的報告顯示,都市地區的女性暴露在媒體報導中的機會較多,因此,停用HRT的比例也較高。而非都市地區的乳癌發生率在1999年後下降有可能是因為進行乳房攝影的人數下降、或是進行乳房攝影的人數在1999年已達飽和。
資料來源:BMC Medicine
+ read more

2009.06.30
乳癌治療方法應個人化
2009年St
Gallen會議發佈了最新的乳癌治療指引,這項新的指引指出:雖然乳癌腫瘤的細胞型態差異很大,但是早期乳癌的治療應該要依據個別腫瘤的特性,給予病人個別的、系統性的治療;而治療的決定必須根據科學實證,給予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或是化學治療等。
這份指引點出了目前癌症治療最新的趨勢。現在許多醫師都認為:因為每一種治療方法都對應不同的腫瘤特性,例如:基因、細胞接受器等,因此,治療癌症應該要根據病人腫瘤的特性,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或是結合不同的治療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過去醫學上使用單一的方法治療癌症,現在看來已經不恰當了。
這份指引也列出一些治療乳癌的通用原則:
1. 荷爾蒙輔佐療法(a_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_)適合使用在荷爾蒙接收器(ER)呈現陽性反應的病人身上。
2.
「Anti-HER2治療」即現在的「標靶治療」,適合使用在HER2呈現陽性反應的病人身上;但是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的結果,此療法僅限於在化學治療之後使用。
3.
對於荷爾蒙接受器與HER2都呈現陰性反應的病人,化學治療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方法。
癌症治療的方法必須要很小心的使用,要應用上述的通用原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是「荷爾蒙接收器與HER2的檢驗過程與結果必須要謹慎且正確」,否則很可能將藥物使用在不適合的病人身上,造成反效果。
資料來源:腫瘤學年報(Annals of Oncology)
+ read more

2009.06.26
月經不規律是骨質健康的警訊
如果女性過早出現更年期的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一般指40歲以下婦女的卵巢無法正常排卵或分泌雌激素,而出現類似更年期的現象,主要出現的症狀為停經、月經不規律或是熱潮紅。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佈一則新聞指出,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風險較高,亦即此族群的女性較可能要面對骨質疏鬆或骨折的問題。此外,女性若20歲以前月經不規律,很可能是骨質密度低的警訊,因為青少年時期是骨質生長的重要時期。
研究人員指出,月經是女性骨質健康的指標,如果女性過早出現停經或月經不規律,應該更注意自己的骨質健康,攝取足夠的鈣質、維他命D等,以預防骨質疏鬆與骨折。此外,女性在更年期時會經歷某種程度的骨質流失,因此,女性在年輕時儲存骨本是很重要的。
+ read more

2009.06.16
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無助於預防雙胞胎早產問題
懷雙/多胞胎除了讓婦女有較高的流產風險之外,對於胎兒本身也有早產及長期健康問題、甚至會危及母親的健康。日前曾有研究指出,使用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可能可以預防早產,然而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新的研究指出,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對於雙胞胎可能無效。
這項稱之為STOPPIT的研究是針對2004-2008年間500名懷雙胞胎的婦女,讓部分婦女服用10週黃體激素,另一部份服用安慰劑。同時,研究小組也回顧過去所有相關的資料。研究結果發現,懷雙胞胎的婦女服用黃體激素荷爾蒙療法其實無法減少早產或胎兒死於子宮的情形。
+ read more

2009.06.02
HRT增加非小細胞肺癌死亡率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使用荷爾蒙療法(HRT)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乳癌等風險,最近一份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討會上發表的研究亦發現,復合式荷爾蒙療法會增加非小細胞肺癌的死亡率。
研究人員分析了婦女健康促進計畫(WHI)的資料,總共包含16,608位50-79歲的婦女,這些婦女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使用荷爾蒙療法,另一組服用安慰劑;WHI的研究計畫因為發現荷爾蒙療法的風險大於益處而被迫提早結束。研究人員在控制吸煙行為的變因後發現,復合式荷爾蒙療法對小細胞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沒有影響,但是對非小細胞肺癌有顯著的影響。研究發現,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的婦女使用荷爾蒙療法的話,死亡率較使用安慰劑的婦女高59%,此外,使用荷爾蒙療法的婦女平均存活期為9.4個月,使用安慰劑的婦女則為16.1個月。
研究人員表示,抽煙和使用荷爾蒙療法都會增加非小細胞肺癌死亡的風險,因此,婦女不應該同時抽煙和使用荷爾蒙療法;而不抽煙的女性也應該要謹慎使用荷爾蒙療法,畢竟荷爾蒙療法仍有其他的風險。
+ read more

2009.05.15
女性心臟病不易檢出
妳可能也有過以下類似的經驗:妳因為覺得胸口悶悶痛痛的,所以跑去醫院檢查、做壓力測試(stress
test),測試結果顯示妳可能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因此,醫護人員安排你進行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以確認妳的_血管_是否有阻塞的情形;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現任何臨床上的異常現象,所以妳沒有接受任何治療就離開醫院了。
這樣的檢查程序在男性身上或許管用,但是在女性身上卻不一定適用。最近一篇研究便猜測女性不易透過檢測查出胸痛的原因在於女性胸痛有可能是微血管心絞痛(microvascular
angina)或內皮細胞功能失調(endothelial
dysfunction)造成的,與一般造成胸痛的原因不同,因此一般檢測不易測出。但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很可能是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初的症狀,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有胸痛症狀的女性進行一般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檢測,若檢測結果無異常,病人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內皮細胞功能失調的評估。
女性和男性經歷心血管疾病的症狀不同,需要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女性不是「小版的男性」,因此,造成女性和男性胸口悶痛的原因可能也不同。唯有更瞭解女性心臟病,才能提供夠有效的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