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如果您懷孕了,您的「預產期」有多準確?
2024.08.28
如果您懷孕了,您的「預產期」有多準確?
據報導,南澳有1,700多名孕婦由於電腦醫療記錄中的技術錯誤而被告知了錯誤的「預產期」。這引起了人們的擔憂,有些婦女可能因此而提前引產。   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以查明錯誤是如何發生的以及錯誤的預產期是否影響了護理。   但預產期到底有多準確呢?當我們弄錯時會發生什麼?   如何確定預產期是哪一天? 人們通常所說的「預產期」其實是寶寶的預計出生日期。有許多線上工具可以根據稱為「內格萊氏法則」的方式來計算該日期,該規則以德國產科醫生Franz Naegele(1778-1851)的名字命名。   內格萊氏法則透過將末次月經的第一天加上7天,然後加上40週(九個月)來計算預產期。   但內格萊氏法則有其限制。首先,它假設所有月經週期都是28天,排卵發生在第14天。   醫生和助產士仍然使用這種方法來計算預產期。   然而,人們越來越依賴在8至16週之間使用超音波來預測預產期。這可以測量胎兒的大小和發育情況,以計算其胎齡。接下來,超音波檢查師使用該數據來計算嬰兒的預產期。   還有一種趨勢是確定日期範圍而不是確切的截止日期。   一項針對德國超過100萬新生兒的大型回顧性研究發現,90%的分娩發生在預產期前19天到預產期後7天之間。這是懷孕37週到41週的範圍。   為什麼預產期很重要? 出於多種原因,您的預產期很重要,除了讓您和您的家人能夠為未來幾個月做好計劃之外。這是助產士或醫生用來監測您懷孕、評估一切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建議介入的關鍵資訊。   與您的預產期密切相關的一項介入措施是,如果您「逾期」,則提供引產。對於預產期計算不正確的女性,引產的時間可能會早於要求的時間。   使用超音波預測比使用內格萊氏法則可提供更準確的日期,如果婦女沒有真正逾期,也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引產。不過,還需要更多證據來證實這一點。   為什麼我們如此關心引產? 在澳洲,與等待自然分娩相比,接受引產的婦女人數不斷增加。現在,34%首次懷孕的女性採用了引產。   引產會增加分娩期間更多介入措施的使用,例如硬脊膜外和連續胎兒監測。它還會增加剖腹產的機會。研究也發現,女性希望避免引產。   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無妊娠併發症的婦女在41週以下進行常規引產。   寶寶留在子宮裡的每一週都很重要,因為在懷孕40週期間寶寶仍在生長和發育。寶寶出生越接近40週,就意味著他們不太可能需要花時間在加護病房。   我可以自己計算預產期嗎? 如果您被告知預產期計算有誤,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自行解決: * 將您的末次月經日期輸入線上計算器 * 查看妊娠16週期間超音波檢查計算出的預產期。   但請記住,當您考慮寶寶預產期的37至41週範圍時,準確性會更高。   最終,您的寶寶並不總是遵守規則。很少嬰兒能夠準確地在預產期出生。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4.06.28)      
+ read more
小心使用不沾鍋 台灣出現首例「鐵氟龍流感」
2024.08.21
小心使用不沾鍋 台灣出現首例「鐵氟龍流感」
包含不沾鍋、荷蘭鍋等表面有塗層的鐵氟龍鍋具,因為清洗方便成為廚房中常見的用具。但最近這些廚具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引起了關注,就連台灣也疑似出現首起病例。   什麼是「鐵氟龍流感」? 不沾鍋鍋內塗有聚四氟乙烯(PTFE)的塗料,俗稱「鐵氟龍(Teflon)」,可以防止食物在烹飪時粘在鍋上,同時鍋具也容易清洗。   聚合物煙霧熱(Teflon Flu),也被稱為「鐵氟龍流感」,是由吸入塑膠和聚合物產品(如:鐵氟龍)高熱時產生的煙霧所引起的類似流感樣症狀。可能的症狀包含:頭痛、發燒或體溫升高、發抖或發冷、肌肉疼痛或抽筋、虛弱、咳嗽、口渴、噁心、流汗等,症狀通常會持續一到兩天。這些煙霧也可能對寵物有害。   這類廚具適合的溫度是? 毒物中心Kait Brown博士建議應「遵循炊具建議的最高溫度」。一般來說,不要空燒平底鍋、不要在溫度超過華氏500華氏(約為攝氏260度)的烤箱中使用,也盡量在下廚時使用抽油煙機。   然而,根據2017年由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發表的文章,即使在正常的烹飪溫度下,這些鍋具也可能釋放有毒氣體和化學物質,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瞭解對人體的影響。   台灣傳出首例病例 台灣於近日傳出疑似國內首例鐵氟龍流感病例,患者只要使用不沾鍋就有不舒服症狀,換鍋子後症狀便消失。   2012年12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提出一份病例報告,一名29歲的日本男子在吸入PTFE塗層烹飪鍋的蒸發物後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該名男子將鍋子忘在爐上少了五小時,發現時鍋子已冒白煙。男子緊急撲滅火勢,並將燒焦的鍋子拿到水槽旁澆水,導致他吸入鍋中冒出的爆炸性蒸氣。幾個小時後,男子感到疲倦、咳嗽、呼吸困難,隨後他尋求醫療救助。   在向醫師展示了被燒焦的鍋子的照片以及他表現出的症狀後,醫務人員確認他患有聚合物煙霧熱。隨後,他接受了吸氧治療,並留院觀察。第二天,他的症狀明顯改善,第三天症狀消失。   病例數持續上升狀 根據美國毒物中心統計,2023年美國共收到267件疑似「聚合物煙霧熱」的報告。這些報告中的案件並非全部確診,也不是每位患者都有症狀。此外,毒物中心也提到,有些患者可能在工作中接觸了化學品。   相較於2020年的103件,2023年的報告數量幾乎是幾年前的三倍,雖然只是少數美國人的情況,但專家表示,很難準確評估真正受到影響的人數。   「很多症狀可能與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相似,因此民眾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症狀與廚具有關。」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發言人Melissa Dibble表示。         編譯來源:USA TODAY(2024.8.10)      
+ read more
英國最大冷凍卵子研究:胚胎成功率與常規IVF相當
2024.08.19
英國最大冷凍卵子研究:胚胎成功率與常規IVF相當
英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冷凍卵子研究,追蹤了在英國倫敦診所近3萬顆冷凍卵子的結果,顯示一旦解凍後形成胚胎,其成功率與常規的體外受精(IVF)相當,並且受女性年齡和胚胎品質等變數影響。當與其他國家類似的研究相比,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出一致。也就是說,卵子的冷凍並不影響以後胚胎的活產率。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8年至2022年間299名冷凍卵子患者的治療結果,這些患者返回診所進行卵子解凍、受精和懷孕。這項為期15年的研究發現,胚胎總體活產率為26%,其中隨著卵子冷凍時年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超過35歲的成功率較低,超過40歲的成功率僅為5%。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因為卵子解凍成功率約85─90%,而其後並非所有的卵都會受精成為胚胎。所以,胚胎的活產率並不代表冷凍卵子的活產率。如果考慮的是冷凍卵子的活產率,那麼數字會比較低。   凍卵 解凍使用率約14% 越來越多女性因個人原因選擇冷凍卵子。在這項單中心的研究中,年患者人數從2015年的150人增加至2022年的超過800人。   然而,返回診所解凍冷凍卵子的女性人數仍然相對較低。2171名冷凍卵子的患者中只有299名返回並完成了332次解凍治療周期。解凍使用率約為14%,這與其他研究的結果相似。   她們平均冷凍卵子的年齡是37.6歲,返回來解凍並使用這些卵子時的平均年齡為40歲,平均儲存期為24個月。   整體來說,將卵子解凍受精後,以「新鮮」胚胎轉移到子宮的患者中,約有25%成功生育,而以「冷凍」胚胎轉移後的累積活產率為36%,如果女性在35歲前儲存卵子,這個成功率會更高,達到57%。累積活產率是指使用所有胚胎後的活產率。   當所有卵子都解凍、受精並進行胚胎冷凍(「全冷凍」)時,每次冷凍/解凍胚胎的活產率達到30%。   染色體篩查對提高冷凍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重要性 在全冷凍周期中,對胚胎進行染色體篩檢(PGT-A)的患者,其成功率顯著提高。具體來說,在所有年齡段中,使用PGT-A篩檢的胚胎,其活產率是未經篩檢胚胎的兩倍(40%比21%)。另外,40歲(含)以上女性的所有活產都是來自經染色體篩查且正常的胚胎。   麥克隆教授總結道,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凍卵是一個有效的選擇,能夠幫助女性在自己選擇的時期懷孕。只要結果穩定,患者可以透過年齡和胚胎品質評估,更好地預測治療的結果,就像其他IVF治療一樣。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4.7.18)      
+ read more
到2050年,男性癌症死亡人數將增加93%
2024.08.16
到2050年,男性癌症死亡人數將增加93%
一項新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男性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數預計將激增。   2020年之前的研究中得知,全球男性癌症死亡率比女性高出約43%。男性在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吸菸和飲酒)方面的發生率較高,導致更高的癌症發生率和較低的存活率。關於全球男性癌症負擔的全面證據,尤其是按年齡組和國家區分的差異,仍然有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來自澳洲、衣索比亞和中國的研究人員審查了2022年全球癌症觀測數據,對185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種癌症進行了分析和2050年人口預測。   結果顯示,在2022年,65歲及以上男性中61%有高的MIR(死亡對發病比,表示較差的存活率)。這些人當中,罹患罕見癌症類型(如胰臟癌)的人中91%有高的MIR。   預估在2022年至2050年間,男性癌症病例將從1030萬增加到1900萬(增幅超過84%);死亡人數預計將從540萬增加到1050萬(增幅超過93%),其中65歲及以上男性的增幅超過1倍(117%)、在人類發展指數中等和較低的國家/地區的增幅將超過160%。   該研究的作者寫道:「2022年男性癌症病例和死亡率存在顯著差異,預計到2050年這些差異將會擴大。加強衛生基礎設施、提升人員素質和可及性、促進國家和國際合作以及推廣全民健康,對於減少癌症差異並確保全球男性癌症公平性至關重要。   此研究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雜誌《癌症》。       編譯來源:Becker’s Hospital(2024.08.13)、Cancer(2024.08.12)      
+ read more
紋身可能增加惡性淋巴瘤的風險
2024.08.14
紋身可能增加惡性淋巴瘤的風險
你在刺青之前思考過它的健康風險嗎?   一項於2024年7月初發表在《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上的研究,測試了美國常用的75種紋身和永久化妝墨水樣本,發現其中26種被引起感染的細菌污染。 這些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這種細菌會引起嚴重的健康併發症;還有痤瘡丙酸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這種細菌會引起痤瘡。 更令人擔憂的是,2024年5月的另一項發表在_《eClinicalMedicine_》期刊的研究發現,任何大小的紋身都與21%的淋巴瘤(血癌的一種)風險增加有關,而風險似乎並沒有因為紋身的大小而升高或降低。   淋巴系統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該系統包括脾臟、胸腺、扁桃體、骨髓以及位於腹部、腹股溝、骨盆及胸部、腋下和頸部不同部位的淋巴管和淋巴結的連接網絡。   然而,這類研究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它只能顯示關聯。或許紋身的人可能還有其他共同的因素導致這個結果,如:飲食、壓力或其他的東西?   紋身前請停看聽 儘管如此,紋身過程可能會導致淋巴瘤,這似乎是合理的。畢竟,當你把愛人的照片永久紋在你的手臂上時,你可能並沒有完全意識到注入你體內的液體。紋身墨水可能含有各種致癌和潛在致癌物質,如初級芳香胺(PAAs)、多環芳香烴(PAHs)和不同的金屬,如砷、鉻、鈷、鉛和鎳。是的,當你把Justin Bieber的臉紋在你的屁股上時,你得到的可能不僅僅是小賈斯汀狂熱。   此外,將紋身墨水注射到您體內可以引起您的免疫系統反應,從而將墨水從注射的地方帶到最終安息地。這意味著您的淋巴系統正在參與其中。事實上,研究發現紋身墨水在紋身很久之後還是可以在你的淋巴結中找到。   現在,尚不清楚有多少紋身的人可能會繼續患上淋巴瘤。這不是超級常見的癌症。美國癌症協會估計,男性一生中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機率約為四十二分之一,而女性的機率則低一些,大約五十二分之一。   然而,刺青變得更加普遍。隨著紋身變得越來越普遍,有必要評估這種做法目前可能涉及哪些風險。許多紋身店並不主張品質控制。因此,主動提出一些重要的問題會有所幫助,例如紋身過程會增加風險還是降低風險,以及是否有可能不含致癌物質的替代類型墨水?   同時,請記住你對身體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產生長期影響。   研究怎麼做 在這項於2021年進行的研究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三名研究人員首先使用瑞典國家癌症登記冊來查找2007年至2017年間所有20至60歲於某個時間被診斷患有惡性淋巴瘤的患者。然後,對於每個淋巴瘤病例,研究人員使用總人口登記冊找到三個隨機選擇的年齡和性別相匹配的對照。初步研究人口總數為11,905人。   接下來,研究人員向每個人發送了一份問卷,詢問了一系列與紋身相關的問題,例如這個人是否有紋身、紋身的時間以及紋身有多大。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有紋身的病例比例更高(21%比18%)。那些有紋身者患淋巴瘤的可能性是沒有紋身者的1.21倍(亦即高出21%)。風險增加最大的是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可能性高30%)和濾泡性淋巴瘤(可能性高29%)。   在紋身後的頭兩年內,患淋巴瘤的風險最高(比沒有紋身的人高81%),接下來的3至10年下降,然後在11年後再次上升(比沒有紋身的人高19%)。   然而,這類研究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它只能顯示關聯。雖然知道無論紋身的大小如何,紋身都與淋巴瘤的較高風險有關,這讓人更想了解那些碰巧紋身的人可能還有什麼不同。他們是否有不同的飲食、不同的暴露、不同的壓力或不同的東西?   另外,一項研究甚至不足以證實一種關聯。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學研究來確定刺青是否確實與淋巴瘤和其他健康問題有關。其他類型的研究,例如實驗室和臨床研究,可以幫助表明因果關係是否確實存在。       編譯來源:Forbes(2024.06.06)、eClinicalMedicine(2024.05.21)      
+ read more
卵巢是女性體內老化最快的器官,這很重要嗎?
2024.08.12
卵巢是女性體內老化最快的器官,這很重要嗎?
由於卵巢的老化,女性的生育能力逐漸下降,最終進入更年期。更年期的到來使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等各種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較短的生殖年限與較高的多種疾病風險有關。   生殖相關因素對女性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已成為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焦點。先前的研究已發現卵巢是女性體內老化最早、老化最快的器官之一。這種老化過程會意味著女性進入更年期—通常在50歲左右。   先前的研究也探討了初潮和更年期年齡與女性健康結果的關係,包括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一項涉及超過12萬名停經後婦女的大型研究將生殖年限的長短與中風風險聯繫起來。   初經到停經的期間反映了暴露於體內雌激素的持續時間(即生殖年限)。一般來說,持續時間越長,患病的風險越低,女性壽命就越長。   研究發現了什麼? 這項新研究涉及1,300多名平均生殖年限為34年的停經後中國女性,是第一批研究生殖因素與多重疾病(指有兩種或多種慢性疾病)之間關係的研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的研究發現女性的多重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依據本研究的目的,參與者根據其生殖年限的長短分為四組,分別為:Q1,≤32年;Q2,33-34年;Q3,35-37年;Q4 ≥38年。   研究結果證實,生殖年限越長,患有多種疾病的風險越低,因此,與生殖年限最短的Q1婦女相比,生殖年限最長的Q3和Q4停經後婦女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更小。該研究還揭示了一種線性趨勢,即生殖年限越長,多種疾病的風險越低。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建議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應篩檢和評估生殖因素,以識別高風險族群。   更年期協會醫學主任Stephanie Faubion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強調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女性生殖年限的長短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等健康結果有關。目前我們要釐清的是,究竟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存在導致卵巢提前停止功能,還是慢性疾病是卵巢提前「超時」的結果?」   研究結果發表在《中國停經後女性生殖年限與多重疾病之間的關係》一文,刊登於更年期協會雜誌《更年期》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7.31)、NIH(2024.07.30)、Menopause(2024.07.3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