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分泌越多,癌症風險越高
2008.01.03
胰島素分泌越多,癌症風險越高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AssociationforCancerResearch)舉辦的第六屆國際防癌年會(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rontiersinCancerPreventionResearch)中,有研究報告顯示,肥胖、糖尿病或一些新陳代謝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增加乳癌、直腸癌等癌症的風險.由於直腸癌與第二型糖尿病之間有許多共同的危險因子,例如"肥胖",因此,為了瞭解直腸癌和糖尿病之間的相關性,明尼蘇達大學的AndrewFlood博士與其研究團隊分析了四萬五千位女性的資料後發現,糖尿病婦女罹患直腸癌的機率約為一般婦女的1.5倍.Flood猜測,由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產生胰島素抗阻的現象,因此,胰臟必須生產比一般人多的胰島素,以調節血糖的濃度.而胰臟所分泌的高量胰島素,很有可能是增加直腸癌風險的原因,因為過量的胰島素可能會在體內造成容易引發癌症的環境;而這也說明了藉由飲食習慣和生活形態來調節胰島素的分泌,是可以降低癌症風險的.另外一份研究的作者,耶魯大學的MelindaL.Irwin博士追蹤了689位有乳癌、但是沒有糖尿病的婦女,研究人員將身高、體重、年齡、體型、C-peptide(一種用來測量體內胰島素分泌狀況的指標物質)的濃度等設為變因,進而分析乳癌的死亡率.結果發現,罹患乳癌的婦女中,C-peptide濃度最高的族群,死亡率約為最低族群的3倍;由此可推斷,胰島素或是C-peptide本身很可能就是一個診斷乳癌的預測因子.Irwin表示,這份研究所要表達的訊息很簡單,那就是乳癌患者應該要採取行動來降低體內胰島素的濃度,而運動、飲食控制、多吃蔬果都是不錯的方法.
+ read more
高碳水化合物提高糖尿病風險
2007.12.10
高碳水化合物提高糖尿病風險
高碳水化合物提高糖尿病風險2007/12/10最近有一份研究發現,女性若攝取高升糖指數(GlycemicIndex)的食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便會增加.這項研究由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University)的醫學中心所進行,研究團隊追蹤了64,000位華裔女性,平均追蹤了五年.研究期間,總共有1,608位女性罹患糖尿病.分析結果發現,女性攝取高量碳水化合物,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此研究中攝取最多碳水化合物的女性(約一天338公克),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攝取最少碳水化合物的女性(約一天264公克)高出28%.而攝取多量的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麵包、米飯或麵等,亦會提高糖尿病風險;以白飯為例,每天吃300克米飯的女性,比每天吃200克米飯的女性,多了78%的風險罹患糖尿病.
+ read more
子宮頸癌的潛在威脅
2007.12.06
子宮頸癌的潛在威脅
尚比亞傳染病研究中心的婦科腫瘤學醫師兼子宮頸癌防治計畫的負責人GroesbeckParham,去年在婦科腫瘤學期刊(GynecologicOncology)發表了一篇研究,發現接受治療的愛滋病女性感染者中,有90%的女性亦有潛在的子宮頸癌細胞病變,若不接受治療,很有可能在將來發展成子宮頸癌.聯合國愛滋防治計畫(UNAIDS)最近也發佈了一份報告指出,愛滋病受感染的婦女除非也接受子宮頸癌的篩檢與治療,否則仍然有很大的可能會死於子宮頸癌;也就是說愛滋病的女性感染者接受了愛滋病的治療,卻可能因此而忽略了子宮頸癌的潛在風險.在發展中國家的婦女若感染愛滋病,因為醫療資源的缺乏,大部分的婦女在子宮頸癌病變前,通常就已經因為愛滋病而死亡.但是在先進國家中,經由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在早期就檢驗出子宮頸癌,治癒率相當高;因此,治療愛滋病的同時,也應該要注意到子宮頸癌的威脅.
+ read more
梵帝雅加速骨質疏鬆
2007.12.06
梵帝雅加速骨質疏鬆
不久前有研究發現,女性使用由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GSK)所製造的第二類型糖尿病藥物"梵帝雅膜衣錠"(Avandia;成分:Rosiglitazone)會增加骨折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亦於11月份決議,於藥盒上加註警語,提醒用藥者此藥物會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發生的機率.針對骨折率的部分,最近有一份研究報告提出進一步的說明.此研究指出"梵帝雅"將惡化骨質疏鬆的狀況,因為長期使用含有Rosiglitazone的藥物會加速舊骨質的分解,同時減緩或抑制新骨質的形成.如此一來一往之間,便加速了骨質疏鬆症形成的速度與風險.事實上,過去已有報告指出服用"梵帝雅"會減少"成骨細胞"的數量,但是一直到這篇研究發表後,科學界對於此類藥物與骨質疏鬆症之間的運作機制才有較清楚的瞭解.研究者表示,糖尿病患者應被告知此類藥物所可能引起的風險,並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是否停用藥物,而非立即停止使用.而對於骨質疏鬆已經接近危險邊緣的人,研究者則建議他們考慮其他類型的糖尿病治療藥物.資料來源:自然醫學期刊(NatureMedicine)
+ read more
女性吸煙者的警訊
2007.11.23
女性吸煙者的警訊
根據美國的統計,無吸煙習慣的女性首次出現心肌梗塞的平均年齡約為71歲,而男性則約為61歲.換句話說,女性在發生心肌梗塞上似乎有著十年的性別優勢.但是一份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University)的威廉赫左格(WilliamHerzog)醫師所做的研究發現,有吸煙習慣的女性可能將失去這十年的性別優勢.這份對七千位男性和女性所做的研究中,針對"心肌梗塞的發生年齡"與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家族病史與吸煙習慣等傳統認定與心肌梗塞相關的危險因子做統計上的相關度分析.結果發現,在糖尿病與高膽固醇方面並無顯著的相關;家族病史有早期冠狀動脈疾病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約提前七年.這些結果在男性和女性方面並無顯著的差別,唯獨在吸煙習慣的部分例外,男性吸煙者出現心肌梗塞的年齡大約只比平均年齡提前3.8年,但是女性吸煙者卻提前約9年.也就是說,女性在心肌梗塞的出現上所有的十年性別優勢將會被吸煙習慣所消除.而另外一份研究指出,女性吸煙者比同年齡的男性吸煙者更容易產生慢性阻塞性肺病.該研究指出,除了吸煙的行為本身,事實上吸煙量的多寡也會顯著的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生成,尤其是對女性而言.資料來源:CirculationSupplementII,2007/10/16,Vol.116,No.16呼吸學期刊(Respirology)
+ read more
月經,幹細胞研究的福音?
2007.11.20
月經,幹細胞研究的福音?
目前的幹細胞治療仍有許多限制,例如,從骨髓中抽取出來的幹細胞有可能和受贈者配對不成功,或細胞修復組織的功能很有限;現在我們可能可以利用月經經血裡的細胞來克服這些問題.美國堪薩斯州生物科技研究機構(Bio-CommunicationsResearchInstitute)的XiaolongMeng博士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女性月經期間讓子宮壁增厚的細胞中,含有一種新發現的幹細胞,這種幹細胞即使脫離了經血,也可以自行繁殖再生,且可以修復舊組織或治療損壞的組織.從女性月經的經血中蒐集到的細胞,其中有幾種細胞是可以在實驗室中培養的,此類細胞的功能十分獨特,可以自行發展成心臟、肝臟、肺臟等九種不同的細胞;而且這些細胞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複製近70次,這種複製的速度比臍帶血和骨髓幹細胞複製的速度都還快,研究人員稱它為"子宮內膜再生細胞"(EndometrialRegenerativeCells).不只如此,它們製造生長因子、修復組織的速度是臍帶血幹細胞的十萬倍.研究人員表示,只要5毫升的經血,就可以提供足夠的子宮內膜再生細胞,而這些細胞經過兩個星期的培養,就可以供心臟使用.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結果讓最近的幹細胞研究,除了臍帶血和骨髓之外,有了其他的選擇,不但可以降低排斥反應的問題,也減少了倫理道德的爭議.資料來源:轉譯醫學期刊(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