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01
自由與保守的競逐 .歐洲國家對於人工流產的規定
法國在3月成為,法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將女性自由選擇人工流產視為憲法保障權利的國家.近年來,歐洲國家對於人工流產規定主要趨勢是朝自由化發展,但一些國家則實施嚴格限制.對於女性人工流產權的立場存在深刻分歧.以下一起來看看不同國家的規定.法國人工流產合法始於1974年的開創性法律,比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更受到普遍的接受.民意調查顯示,約80%法國人支持讓女性選擇是否進行人工流產的法規.波蘭2021年初實施嚴格的人工流產禁令,只允許在性犯罪、亂倫或女性健康生命受威脅的情況下終止懷孕.這項禁令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今年四月,議會將人工流產自由化法律草案提交給跨黨派委員會審議,內容包含恢復在胎兒畸形情況下的人工流產權利,並允許妊娠12周內可終止懷孕等.目前尚不清楚這項修法需要多長時間,但部分人士推測可能持續到明年總統選舉時.然而,普遍預期現任總統AndrzejDuda將否決任何修改人工流產立法的提案.英國懷孕24周內可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如果婦女的生命受到威脅或胎兒有嚴重畸形,則沒有時間限制.COVID-19疫情期間發展的新計畫,允許女性懷孕10周內可在家中終止懷孕,超過此時限則必須在診所進行.馬爾他這個堅定的天主教島國去年改變了其嚴格的禁止人工流產法律,允許女性生命受到威脅時可進行人工流產.在此前,馬爾他是歐盟唯一不允許任何形式人工流產的國家.既使遭受性犯罪、亂倫或胎兒嚴重畸形,人工流產都不被法律允許.這項法律的修改,主要因為一名美國遊客在馬爾他要進行人工流產遭拒,儘管醫生證明她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這迫使她不得不前往西班牙進行緊急手術.這起事件引發了關注,並導致相關法律被修改.義大利義大利為天主教國家,自1978年以來,允許懷孕90天內進行人工流產,但實際想進行人工流產可能面臨困難.根據健康部門2021年的數據,約有63%的婦科醫生出於道德或宗教原因拒絕進行人工流產.幾個地區限制了人工流產藥物的使用並資助反人工流產團體.右翼總理GiorgiaMeloni反對人工流產,但承諾不改變法律.西班牙議會去年通過立法,允許16、17歲青少女在無父母同意的情況下進行人工流產,還取消了女性尋求終止懷孕需強制進行的三天"思考期".西班牙於2010年通過的人工流產改革,允許婦女在妊娠14周內自由終止懷孕,或者在胎兒嚴重畸形的情況下最多可延長至22周.然而,由於醫生拒絕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許多婦女面臨困難,大多數手術是在私人診所進行.德國根據相關規定,女性只能在接受過諮詢和其他正式限制的情況下,才能在妊娠懷孕12周內接受人工流產.在德國,人工流產仍然屬於刑法範疇,理論上最高可處三年的監禁.不過因施行人工流產而遭到監禁很罕見.一個專家委員會提出建議,解除懷孕12周內人工流產的刑事責任.但由於生命權在憲法中得到保障,且可能會受到反對派的抵制,改變法律可能會很困難.匈牙利自1953年以來,妊娠12週內人工流產是合法的.根據匈牙利在2011年的新憲法,從懷孕開始即保護胎兒的生命,但沒有禁止人工流產.2022年加強了相關規定,要求尋求人工流產的婦女要聽到胎兒的心跳聲.匈牙利也是歐洲十多個要求婦女在終止懷孕前接受強制諮詢的國家之一,這一過程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批評.愛爾蘭這個天主教國家於2019年根據2018年的壓倒性公投解除了幾乎完全禁止的人工流產禁令.在此之前,每年大約有3,000名婦女前往英國進行人工流產手術.2012年,一名正在流產的婦女因為醫生拒絕結束她的懷孕死於敗血症,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的法規允許懷孕12週內進行人工流產,若是在胎兒有末期病變或婦女健康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可以不受12週的限制.編譯來源:Reuters(2024.4.15)
+ read more

2024.06.28
一天中什麼時候運動效果最好?
什麼時間去運動最好呢?在清晨半夢半醒時?還是在工作一整天後精疲力盡時?這是一個存在已久的爭論.來自澳洲雪梨大學新研究提出解釋:相較於早上運動的人,晚上運動的人罹患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更低.晚上運動最有效果!此研究是近30,000名平均年齡62歲的肥胖者,8年運動習慣和健康的結果.研究發現,與根本不運動者相比,晚間運動者死亡風險降低61%,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36%;下午運動的死亡風險降低40%、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6%;而上早上運動者的死亡可能性僅降低了33%,患心臟病的可能性降低了17%.研究作者MatthewAhmadi博士表示,運動絕不是解決肥胖危機的唯一方法,但這項研究確實顯示,能夠將活動安排在一天中特定時間的人可以消除一些健康風險.另一研究作者EmmaneulStamatakis教授強調,體力活動的時間可能是未來第2型糖尿病管理照護、肥胖以及一般預防保健建議的重要項目.這是為什麼?研究作者提供了一些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在一天即將結束時,人體血糖值通常會較高.如果在血糖相對較高時鍛煉,肌肉可以從血液中吸收多餘的糖並將其作為燃料,提供更多能量並幫助燃燒更多的熱量里,這對於減輕體重有正面的幫助.其次,有一些證據指出,夜間運動可能有助於降低夜間血壓,進而降低心臟病的風險.過去日本和荷蘭的研究發現,下午和晚上運動可以更好地穩定血糖,降低糖尿病的前兆—胰島素敏感性風險.此外,有其他研究指出,晚上運動可有緩解壓力和減少情緒性飲食行為的效果.研究怎麼做?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近30,000名平均年齡62歲的肥胖者8年運動習慣和健康結果.研究使用24小時健身追蹤器追蹤個人一週內的身體活動,身體活動不僅限於運動、健身,還包括散步、打掃房子等.根據參與者大部分活動發生的時間,將參與者分為三類:上午、下午和晚間.上午是指從早上6點到中午、下午則是從中午到下午6點、晚間為下午6點至午夜.8年後,科學家分析了這些數據,其中不包括罹患心臟病和癌症者,並考量年齡、性別、吸菸習慣和飲食攝取量的差異.延伸閱讀:清晨運動可能是控制體重的最佳選擇(2023.10.06)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運動時間可能不同(2022.06.07)編譯來源:DailyMail(2024.4.11)、DiabetesCare(2024.4.10)
+ read more

2024.06.26
新研究呼籲在懷孕早期篩檢妊娠糖尿病
全球七分之一的孕婦都患有妊娠糖尿病,而這種令人不安的疾病發生率正在上升.過去20年來,妊娠糖尿病的檢出率顯著上升,在許多國家翻了一番甚至更多;比率範圍從北美的7%到中東和北非的28%.懷孕期間血糖值首次升高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子癇前症,並增加死產的風險.雖然妊娠性糖尿病通常會在產後消失,但它與產婦未來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十倍有關,也和兒童的風險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發育障礙相關.妊娠糖尿病宜早期篩檢和治療一直以來,妊娠糖尿病都是在懷孕24至28週之間被診斷出來.但最近一項名為"妊娠糖尿病治療(TOBOGM)"的隨機對照研究於2018年啟動,其結果於今年稍早發表,該研究發現,在20週之前治療妊娠糖尿病可降低嚴重週產期併發症的風險,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死產和呼吸窘迫.在某些情況下,已經有高血壓、肥胖或先前妊娠糖尿病等危險因子的女性會儘早接受檢查.但根據此研究,在所有妊娠糖尿病病例中有30%至70%是在早期被發現的,即在妊娠第20週之前.研究者對篩檢提出了具體建議:他們呼籲在懷孕10至14週之間進行早期檢測,以發現早期妊娠糖尿病病例,然後在第24至28週進行另一次篩檢,以確定以後出現的病例.主要作者內分泌學家DavidSimmons說,"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會在24至28週時發生,從24至28週直到嬰兒出生前都會受到它的影響,"、"但證據很清楚,即使到了24至28週,許多嬰兒在這之前,已經受到高血糖的影響".妊娠糖尿病管理轉向"整體生命全程方式"目前的妊娠糖尿病治療方法應從關注妊娠晚期糖尿病擴展到個人化、綜合的生活.這意味著不僅要在懷孕期間考慮妊娠糖尿病,還要在懷孕前和懷孕後考慮,並追蹤產後婦女和後代健康是否受到影響.關於早期治療的數據仍然有限,追蹤兒童進入青少年時期及之後的長期研究也是如此.需要有更多的長期追蹤的研究,以確認妊娠糖尿病的早期介入是否可能降低人口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發生率.不同的篩檢的方法影響研究的結論該系列作者之一、雪梨大學內分泌學家ArianneSweeting說,不同的檢測方法使得在國家之間進行直接比較具有挑戰性.目前的困難在於,有許多不同的篩檢和診斷方法來檢測妊娠糖尿病—普遍篩檢與選擇性篩檢、一步測試與兩步測試、不同的葡萄糖負荷和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的持續時間.在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孕婦在飲用50克葡萄糖一小時後無需空腹即可測量血糖;只有當他們首先出現葡萄糖抵抗跡象時,他們才會進行100克葡萄糖的空腹測試.其他國家,包括澳大利亞,以75克葡萄糖進行單次空腹測試.該系列作者建議在懷孕期間進行兩次通用的空腹75克測試:他們說,50克測試可能會漏掉太多病例,而100克測試對患者來說可能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在懷孕早期,此時高葡萄糖可能會導致嘔吐.此外,研究顯示許多女性根本不進行第二次測試.女性更喜歡一步式測試,她們希望儘早進行:這樣可以把事情做好,然後就知道結果.然而,問題是有些女性後來會出現高血糖,因此懷孕後期的第二次測試對於發現更多病例仍然很重要.Rutger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EllenFrancis認同採用75克測試較好,因為它可以提供更細緻的結果,有助於管理和治療.同時,她說,重要的是要記住,並非所有衛生系統都有能力進行更多檢測,或實際上採取更多措施來支持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她說:"這種精確方法的一部分不僅是在個人層面,而是在系統層面以及醫療保健系統可以處理的問題上進行思考,因為如果你正在診斷一群女性,但你沒有如果沒有基礎設施來治療所有這些人,那麼這不一定會朝著我們所尋求的方向發展.臨床醫生並不完全相信這一點."在懷孕早期篩檢明顯的糖尿病絕對重要,UniversityofEdinburgh代謝醫學教授RebeccaReynolds說,"我認為我們是否應該篩檢早期妊娠糖尿病以及我們應該使用什麼血糖閾值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應該為女性提供關於健康飲食和運動的真正好的建議,即使她們對早期妊娠糖尿病篩檢是"陰性",她們仍然應該接受這些建議.Sweeting表示,即使全球臨床醫生能夠就妊娠糖尿病篩檢的新標準達成一致,仍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並且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妊娠糖尿病病例中最佳的母體血糖目標和碳水化合物消耗的安全閾值."進一步探索識別妊娠糖尿病異質性的精準醫學方法也至關重要."她說.Reynolds指出,首先需要更好的測試:口服葡萄糖耐受篩檢"是一項笨重的測試,而且可重複性不太好."她說.目前還不清楚.人口系教授Marie-FranceHivert表示:"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母親懷孕期間的高血糖與孩子患糖耐量受損、過度肥胖和代謝綜合徵的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她說,現有研究尚未顯示24週後治療妊娠糖尿病可以預防這種代謝狀況.關於早期治療的數據仍然有限,追蹤兒童進入青少年時期及之後的長期研究也是如此."這是我們要關注的事情之一"Simmons說,他的團隊計劃追蹤TOBOGM研究中的婦女和嬰兒,該研究顯示早期診斷可以改善短期結果.他們將在往後的大約五到七年的時間,繼續檢視他們的健康狀況.編譯來源:TheLancet(2024.06.20)、STATnews(2024.06.20)
+ read more
/20240621.png)
2024.06.21
國中男生要不要納入公費施打HPV疫苗?
在商機的炒作下,國中男生要不要納入公費施打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一直是一個時而浮上社會的議題.近日報載,衛生福利部部長表示,最快在2025年開始實施.國家照護人民的健康值得肯定,但我們希望這樣的決策不是建立在立法委員質詢的"有58個國家已經施行",或"落實男女平等"的說法,而是有完整的政策評估,如:施打的目的、效益及預算的編列等.在這個政策施行前,台灣女人連線有幾點建議:請善盡告知義務,不要讓男性誤為可以防治性病HPV疫苗在2006年在台灣上市時,很多男人要去中國前,都去打此疫苗,以為可以預防性病.另,亦有男人得了性病去打此疫苗,以為可以治療.事實上,男孩施打HPV疫苗的目的,根據其仿單,可以預防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的肛門癌及生殖器疣(菜花).至於可以預防口咽或其他頭頸部位之聲稱,還需要更多試驗證明其臨床效益(註1),也就是說其科學實證尚不足夠.因此,HPV疫苗不會預防菜花以外的任何性病,更不會治療疾病.為了避免誤解及影響安全性行為的落實,國中男孩施打的同意書或衛教應善盡告知疫苗的適應症.參考WHO建議:男孩可以施打一劑九價HPV疫苗一劑約5千─6千元.如全面公費施打國中男生,現在每年約7萬名國中男生,保守估計約需7億元.雖然衛福部會分攤部分費用,對於地方縣市政府可能還是一筆大的負擔,也可能會排擠到其他需求.2022年12月WHO更新了HPV疫苗的指引,建議單劑量方案(稱為適應症外使用單劑量替代方案,註4),指出此方案與兩劑方案提供相當的功效和持久性保護.國際間已經有許多國家已經採取此打一劑的方案.在台灣男性肛門癌的病例很少,約佔腸胃道癌症的1-2%(註2、3).依此看來,男孩施打的效益應較多在預防生殖器疣上,而防癌的效益較小.由此來評估,加上WHO的新建議,男孩施打一劑,應屬足夠,可以減少政府負擔.目前國中女孩施打兩劑.如果也採取新的建議,公費施打女孩、男孩各打一劑,那麼就更不會增加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負擔了.健康照顧要有性別思考,有"差別對待"並不代表"不平等"男性女性因為生/心理差異及社會文化影響,在健康的照護及維護上會有不同的對待.這不是不平等.若要疫苗補助擴及男孩,前提不應是為了落實男女健康平權,而是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他的效力及效益評估,否則只是假象及浪費.台灣女人連線樂見民代呼籲疫苗政策保障國人健康,然而,疫苗接種涉及國家資源分配,政府回應民代的要求時,應考量科學證據、疾病負擔與成本效益,才能使其政策效益最大化.註1、根據HPV疫苗仿單:預防口咽或其他頭頸部位之適應症是"依據預防HPV相關肛門、生殖器部位疾病的有效性及其他證據"加速核准,還需要更多試驗證明其臨床效益.註2、台灣癌症登錄數據2021年"結腸、直腸、乙狀結腸連結部及肛門"總共發生率為每10萬人38.42及死亡率為14.46.沒有僅就肛門癌的相關數據.註3、參考美國NIH的數據,肛門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分別為每10萬人1.9及0.3.註4、世界衛生組織現在建議:*9-14歲女孩:一劑或兩劑*15-20歲女孩和女性:一劑或兩劑*21歲以上女性:兩劑
+ read more

2024.06.19
預防乳癌!英國核准預防藥物
安美達錠(Anastrozole)是乳癌治療藥物,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署於2023年11月初核可安美達錠用於預防停經後女性乳癌,推估將有約24萬名中度或高度乳癌風險的女性可使用該藥物.2019年的臨床試驗指出,安美達錠可降低部分女性乳癌發生率約50%.作用原理是阻斷一種被稱為"芳香酶"的酶,進而抑制體內雌激素的產生.它只適合停經後婦女使用,可能會引起潮熱、頭痛、憂鬱、噁心、關節痛、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儘管如此,安美達似乎比另一種用於預防的藥物泰莫西(tamoxifen)更有效,引起的副作用更輕.根據英國政府的推估,如果24萬名中/高度乳癌風險的女性中有25%選擇服用該藥物,大約可預防2,000例乳癌病例,可為公共財政節省約6億台幣的治療費用.安美達一種相對便宜的非專利藥物,專利在英國已到期,每劑約60塊錢台幣,目前在美國尚未獲批用於預防乳癌.英國國民保健署執行長AmandaPritchard表示:"這項重要的降低風險的選擇現在可以幫助成千上萬的女性及其家人避免乳癌診斷帶來的痛苦,真是太棒了.讓更多女性過上更健康的生活,遠離乳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更多關於乳癌初為人母的年齡與乳癌風險有關?給乳癌防治加點不一樣的顏色!新發現!更多與乳癌有關的基因編譯來源:Forbes(2023.11.9)
+ read more

2024.06.18
為什麼乳癌成為「流行病」?
乳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過去幾年,罹患乳癌的人數直線上升.在台灣,乳癌發生率持續上升,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這代表什麼、又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應該採取什麼措施,是癌症研究領域無數專家正在努力探索的問題.德國波昂大學醫院OlgaGolubnitschaja博士表示,除了皮膚癌之外,乳癌是全球診斷最多的癌症.過去幾十年來,全球102個國家中有60個國家的乳癌發生率翻了一番.現在這絕對是一種『流行病』.乳癌增加和檢測改進有關?對於乳癌患者不斷增加,有一派的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在診斷上有所進步.也就是發現乳癌的方法更多更好了,越是去尋找,就越容易發現,這是數字一直上升的原因."但乳癌增加只有一小部分可能歸因於檢測的改進."Golubnitschaja博士說.根據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期刊2003年一項研究顯示,1950年至1975年間,美國還沒有新奇特的檢測技術,中乳癌發生率從每10萬人66.6例增加到119.2例.同樣,日本乳癌協會的研究表明,透過篩檢發現的乳癌病例中只有20%是無症狀的.乳癌的原因是什麼?乳癌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有許多影響因素.對於像癌症這樣複雜的疾病,有專家所說的不可改變和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如生物學的因素,以及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等.*生活方式Golubnitschaja博士表示指出,生活方式是罪魁禍首,女性的角色有很大的變化,更多的職業女性,更少的母乳喂養.女性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睡眠不足,久坐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多.這包括更多的酗酒和吸煙、環境污染以及接觸有毒化學物質.人們也開始轉向西方飲食,富含加工食品、紅肉、添加糖以及科學家尚未發現的其他因素.*基因某些遺傳基因突變會增加乳癌的風險,主要是BRCA1、BRCA2和PALB-2等基因.但遺傳學只在大約5%到10%的乳癌族群中有影響,而且即使存在突變基因,也不能確定一定會罹患癌症.*荷爾蒙例如雌激素的暴露,也會影響的風險.這包括月經較早來潮、較晚停經和某些荷爾蒙替代療法.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是一種對雌激素有反應的乳癌,癌細胞有受體,當雌激素活化時,會使癌症生長.*家族史近親罹患乳癌,例如母親、姊妹,也會提高乳癌的風險.在台灣,政府補助45至69歲女性乳房X光檢查,但若家族中有二等親以內血親曾罹患乳癌,也同樣補助,40至44歲歲以上女性也列入補助範圍,這就是家族史風險的考量.*年齡乳癌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通常影響中老年女性.在台灣,乳癌診斷的年齡約在56歲.*環境因素雖然這種關聯還不完全清楚,但某些環境因素和污染物已被證實與乳癌有潛在關聯.具體來說,環境中類似雌激素的化學物質值得關注,這些物質可能存在於塑膠、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和殺蟲劑中.*生殖和月經史延遲生育或不生育可能會增加乳癌的風險,而月經較早來潮、較晚停經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也可能稍高.*乳房密度乳房X光檢查中乳房密度高可能與風險增加有關,乳房密度高的女性罹患乳癌的幾率高出4-6倍.生活方式選擇與癌症的例子Golubnitschaja博士表示,生活方式影響乳癌發生率的一個極端例子是,比較日本與美國的統計數據,發現日本是全球乳癌發病率最低的已開發國家之一,而美國則是已開發國家中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從日本移居美國的日本女性在同一代中的發生率相同,正是諸如此類的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導致年輕女性數量激增.年輕女性的乳癌照護還需要更多發展.對於60歲以上的停經後女性來說,這個醫療系統目前運作得非常好,而且這種疾病的危險性也降低了,因為這些女性的代謝系統正在減慢,因此癌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擴散.乳癌統計乳癌的受害者主要是女性,但約有0.5%至1%乳癌影響男性,對男性來說乳癌略有不同.Golubnitschaja博士也懷疑,越是沒有家族史或年齡等特定危險因子的患者罹患乳癌,死亡率就越高,例如年輕的女性或男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20年,全球有230萬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有乳癌,其中68.5萬人因此死亡.到當年年底,乳癌佔所有新診斷癌症病例近12%,超越肺癌,成為當年全球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女性乳癌患者由2000年的4,679人上升至2020年的17,316人;女性乳癌死亡人數從2002年的1,203人上升至2022年的2,834人;死亡率則由2000年的每10萬人口10.9人上升至2022年的24.1人,為2022年女性10大癌症死因第三位.什麼是乳房X光檢查?乳房X光檢查使用低劑量X光來建立乳房的影像,是診斷乳癌的主要工具之一.Golubnitschaja博士表示,這對50多歲女性有幫助,但對年輕女性卻適得其反.年輕女性的乳腺組織比年長女性緻密得多,因此許多小腫瘤未能被發現.年輕女性很容易得到假陰性的檢查結果,這也會帶來一系列負面的心理健康副作用.乳房X光檢查的檢測範圍有限,而且對於發現1厘米以下的腫瘤效果很差.當然,許多專家認為,多加確認總比不檢查好,因此利大於弊,這才是早期發現和預防的核心.個人化乳癌風險評估由於乳房X光檢查未被證明對年輕族群有效,因此乳癌的預防系統需要更加全面."對每個人都採取同樣的預防措施是沒有意義的,"Golubnitschaja博士說.這意味著要進行因人而異的健康風險評估.Golubnitschaja博士的團隊提出一種方式,是基於受影響人群的模式來描述癌症高風險族群的表現型.例如,其中一組高風險是具有乳癌和攝護腺癌家族遺傳史的肥胖女性.另一類則一群體重指數較低的年輕女性,她們是完美主義者,個性一絲不苟,對事業充滿奉獻精神.這些女性往往會出現微循環失調、睡眠模式改變、容易脫水、細胞健康狀況不佳等問題.改進乳癌篩檢賦予初級保健醫生更多能力可能是尋求這些模式的第一步,新興的新技術也能實現準確和個人化的乳癌篩檢.需要盡快將反應性醫學轉變為預測性、預防性和個人化醫學.Golubnitschaja博士說:"我們需要改變策略."據世界衛生組織稱,成功降低乳癌死亡率的國家每年將死亡率降2%至4%.世界衛生組正在進行織的全球乳癌倡議計畫,預計將全球乳癌死亡率每年降低2.5%,到2040年能挽救250萬人死於乳癌.更多關於乳癌粉紅絲帶30歲!粉紅10月繫住女人健康給乳癌防治家點不一樣的顏色!新發現!更多與乳癌有關的基因編譯來源:Discover(2023.10.3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