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

女人付出美貌的代價遠比男人多
2019.05.10
女人付出美貌的代價遠比男人多
臉部保濕品是抗老化的主角,可以平滑皺紋、使皮膚柔軟。但新的研究發現在抗老化的武器上,女人比男人付出更高的代價。   研究調查三個主要的零售網站,亞馬遜(Amazon)、塔吉特(Target)和沃爾瑪(Walmart)的110個臉部保濕品的價格,發現男用和女用的價格有明顯的差異。   平均而言,銷售給女人的產品比銷售給男人的每盎司多了美金3.09(約台幣100元)以上。   事實上,這是一直以來,女性質疑的議題,「粉紅稅」(Pink tax)。研究發現,總體而言,女性有42%的情況花費的費用高於男性。多花多少?額外費用每年約 1,351美元(約台幣4萬元)。   研究的主導作者Dr. Senna解釋:「缺水的皮膚會引起嚴重的問題如濕疹和玫瑰斑。最近雖然政府努力限制因為性別而在零售市場上價格的差異,我們的研究發現歧視性的價格仍然存在,在皮膚產品中仍然是一項實際的議題。」   研究專家使用三個產品的特點—語言;包裝顏色或圖案;及形狀,來分類產品銷售對象是女或男。   產品中每個瓶子液體的容量,男女沒有明顯差異。   在銷售的語言上,56個分類以女人為目標的產品中,只有3個清楚地標示「女用」。在54個分類以男人為目標的,則有47個(87%)使用了「男人」這個字。   研究發現市面上銷售給女士或男士的臉部保濕品,在標示上面,如:無香水、防曬或抗老化、過敏性皮膚、低過敏性或皮膚科醫師推薦等,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主要的差異在價格。   研究作者們結論,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市面上皮膚保養品是否有因性別而產生的價格差異。   編譯來源:Consumer(2019.05.01)        
+ read more
睡眠與運動對新手媽、爸有不同影響
2019.05.10
睡眠與運動對新手媽、爸有不同影響
照顧新生兒的同義詞就是睡眠不足的夜晚。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小組調查了運動、睡眠和不同日常壓力因素等因素如何影響新手父母的日常生活和家庭關係。他們發現,這些因素對於新手爸、媽的影響很不一樣。   研究指出能夠利用一些時刻偷睡的母親會呈現出良好的身心狀態,但做同樣事情的父親可能會與孩子發生更糟糕的關係。當新手爸爸花費更少的時間打瞌睡時,能夠改善健康狀況,並與他們的另一半和嬰兒建立更強的連結。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父親運動量比平常更多,夫妻爭執的可能性較低。但是,在母親運動量比平常更多,卻有比較高的機會有爭執。這些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於母親經常被視為主要的照顧者。   研究主持人DR. Feinberg指出:「當母親花費更多時間來照顧自己,父親可能會因此抗拒或產生不滿(如運動,讓父親承擔更多的兒童照顧責任而導致爭執) 但是,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多餘陪伴孩童的時間造成父親的壓力,導致父親在這些日子變得更煩躁而有更多的爭執…」   擔任父母在初期不管是對伴侶或是個人都是非常有壓力的,但這也是寶寶快速發展且不可少的階段,因此了解以及支持父母的身心健康在這段時間特別的重要。   根據Dr. Feinberg,這是目前第一個以「每天」為基準來探討新手父母的壓力以及消除壓力因素的研究。他說,以日為單位觀察父母單一壓力因子或是消除壓力的因子的變化與父母的身心健康狀態及伴侶關係變化的關連,有助於了解如何幫助父母成為更好的父母及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Dr.Feinberg提到,有些父母比其他人更幸福或睡得更好,但大多數父母經歷了有好有壞的日子,至少在某些日子,大多數父母的狀況不錯,所以弄清楚為何那些日子會比較好,然後持續做,比起徹底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情緒的方法更容易,也或許是更有效的方法。   此研究共有143名母親和140名父親參與。研究人員收集了從孩子出生後十個月的資料。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4.30)、Mail online(2019.05.01)        
+ read more
女性初經太晚、停經太早或子宮切除與失智風險相關
2019.04.12
女性初經太晚、停經太早或子宮切除與失智風險相關
失智問題已是全球不可忽視的老人健康議題。根據美國阿茲海默協會推估,美國現今570萬的失智人口將在2050年攀升至1,400萬,同時女性患者又比男性多,目前約佔三分之二,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統計全國失智症患者約有27萬,其中女性佔五分之三。   女人一生會發生失智的風險比男人高出約50%,因此瞭解造成失智症性別特定的風險因子將非常重要,近日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女性如果初經時間發生較晚、停經較早或是切除子宮,都會增加她們發生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對象與過程 研究參與者為來自美國Kaiser Permanente醫療機構的6,137名女性成員,研究團隊讓她們接受健康調查與醫療檢查,當中包括詢問她們發生初經與停經的年紀,以計算保有生育力的時間長短,以及是否曾接受子宮切除手術,並且透過醫療紀錄瞭解哪些參與者曾被診斷有失智症。   研究發現 研究結果發現,經過調整可能影響女性失智風險的變項因子(如:吸菸、糖尿病及高血壓)後,在以下情形女性會有較高的失智症風險:初經發生在16歲的參與者,比發生在13歲者,該風險增加23%;在47歲前停經者也比之後才停經者,該風險增加19%;保有生育力的時間少於34年,該風險增加20%;曾經接受子宮切除者,該風險增加8%。   雌激素濃度與女性失智 過去研究曾指出雌激素會刺激能量消耗並具有抗發炎特性,可能會提高失智症風險,而研究主要作者Paola Gilsanz表示,女性一生中體內雌激素的濃度不斷有高低變化,雖然這個研究顯示若女性終生雌激素暴露的程度較低,會與失智症風險提高有關,但真正會影響雌激素濃度的因子像是懷孕、荷爾蒙療法或避孕藥等相關資料並不充足,還有待未來研究再進一步細緻了解。   相關評論認為,這項研究並未證實直接因果關係,因此研究發現不代表我們應該要建議女性使用荷爾蒙療法來預防認知功能受損,此外,在決定是否要做子宮切除時,現階段也不應把此風險納入考量。   要降低風險有更安全的做法 目前要降低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有更多其他已被證實比較安全的做法,包括運動、選擇健康的飲食以及保持社交和精神生活健康活躍,這些方法不只對防治失智有效,也有許多其他正向益處。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3.27)、Dailymail(2019.03.27)、HealthDay(2019.03.27)            
+ read more
女科學家獲得較少的國家研究資助
2019.03.25
女科學家獲得較少的國家研究資助
在美國,同樣身為研究計劃主持人,首次申請聯邦政府研究資助的女科學家,相對於男科學家,平均少獲得約4萬1千美金的資助。   根據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同樣身為研究計劃主持人,首次申請研究資助的女科學家,相對於男科學家,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獲得的研究資助較少,即使他們同樣是在頂尖的研究機構任職。 之前的研究已發現女科學家平均從她們任職的大學獲得較低的啟動資金(startup funds)來發展她們的研究。這項新的研究則是第一個針對性別是否影響科學家取得聯邦政府資助金額的研究,並發現女科學家相對而言獲得較少的科學研究資助金。 研究作者Teresa Woodruff 表示,如果女性從職業生涯的一開始就獲得較少的研究資助,她們在後續職涯成功的機率當然就比較小。這表示女科學家送出第一份NIH研究補助申請時,即處於劣勢。這對於女性職涯而言,大約是相差四萬美金的起步「絆腳石」。   同時,女性獲得的實驗室設備較少,能招聘到的研究助理也較少。由於聯邦資金較少,女科學家不能招聘相同數量的研究生來協助執行研究,或者購買與男科學家相同數量的實驗室設備。女科學家職業生涯起步時期的資金劣勢讓人感到沮喪,因為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劣勢會如滾雪球般,對女科學家職涯的影響越來越大。 研究的另一位作者Brian Uzzi,如果你沒有獲得NIH的研究資助,你未來就不太可能被升等。不僅僅是研究資助的金額,獲得研究資助的聲望決定了科學家的職業生涯。 研究如何進行 研究分析了NIH的數據庫中於2006年至2017年之間,53,000名首次申請研究資助的計劃主持人(57%為男科學家和43%為女科學家)首次獲得研究獎助的科學家所拿到的補助金額。這些計畫主持人在獲得第一份NIH補助金之前,在背景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他們發表了相同數量的研究期刊文章,且研究文章在相似領域中獲得了相同的引用次數。他們發現:整體而言,研究資助的給予並不公平。 領取不同研究資助類型,且來自不同研究機構的女科學家,平均獲得的資助額為126,615美元,男科學家則為165,721美元。其中,就資助款項最高的10種類型當中,女科學家獲得的平均資助額為305,823美元,而男科學家則為316,350美元。唯一的例外是R01資助,這項資助當中,女科學家比男科學家平均多獲得15,913美元。   另外,研究機構的差異更進一步加深性別造成的資助不平等。 就職於前十大頂尖大學的女科學家平均獲得約66,365美元的獎助金,而男科學家平均獲得148,076美元。就職於常春藤盟校的女科學家獲得的平均資助金為52,190美元,而男性科學家則是71,703美元。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前50名機構中,首次獲得女性獎助金的平均補助金額為93,916美元,男性則為134,919美元。   這些不平等現象將會影響科學發展 Uzzi表示,讓女性進入科學領域可以提升科學知識的品質和突破,科學界的女性不僅藉由引入佔據人類一半人口的腦力來增進科學發現,並且可提升科學文化。當今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都是由團隊合作完成,團隊中的女性可貢獻不同的觀點,從而增進我們對醫學,商業組織或教育機構等問題的理解。   該研究於3月5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iton, JAMA)上發表。 台灣缺乏相關研究 台灣目前沒有相關研究,但推測女性科學家獲得較少的國家研究資助情形應類似。期待早日有國內情況的研究,以進一步改善這些不平等。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03.04) * Oliveira DFM, Ma Y, Woodruff TK, Uzzi B. Comparison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Grant Amounts to First-Time Male and Female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_JAMA._ 2019;321(9):898–900. doi:10.1001/jama.2018.21944          
+ read more
相同的疾病,在女人身上卻比較晚才被診斷發現!
2019.03.18
相同的疾病,在女人身上卻比較晚才被診斷發現!
一般認為,在取得醫療服務的可近性與便利性,男女並未被設置差別待遇,理應兩者在疾病被診斷的時間上沒有差異,但是,最近一項丹麥研究發現,當一種疾病是女人與男人都可能會得到的,往往女人都是在比男人晚幾年後才被診斷罹病。   男女不再一體適用  研究團隊建議,在醫院與醫療研究中一開始就需要考慮到性別差異,傳統臨床研究會招募男女研究對象,之後去看研究的整體效果,但卻忘記進一步再做子分析瞭解男女群體之間是否存在差異,一直到近年才開始有在進行性別分析。國家醫療相關策略也應該要將此納入考量,因為男女一體適用的模式早已經是過去式!   研究分析對象 這項綜合研究是由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執行。團隊使用1994到2015年間690萬名丹麥人罹患所有種類的疾病、多重慢性病以及病人照護進程的資料,並將這些對象以性別分為兩個群組做出分析。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學期刊。   女人比男人較晚被發現罹病 研究結果發現,平均而言,女人比男人會在較年長的時候才被診對出得到相同的疾病,同時在病人照護進程的整個順序時間上,男女也有所不同。 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為例,男女在被確診罹病的時間有6年的差距,男孩大約在14歲左右,女孩則在20歲。研究團隊表示,有些研究認為背後的原因是女性得到的是不同亞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造成在症狀的表現上會比較安靜及多獨自一人,與罹患該病症的男孩有外顯行為的表現非常不一樣。 研究其他的發現包括:在770種疾病中,女人平均比男人晚了4年才被診斷罹病;癌症部分,女人比男人晚了2.5年;代謝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女人比男人晚4.5年。   只有骨質疏鬆症是例外 骨質疏鬆症是研究發現當中唯一的例外,這個病症在女人身上比男人早被診斷發現,一般女性會在骨質疏鬆嚴重到導致骨折的狀況發生之前就先被診斷出來,但男性卻是相反。   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有待探究 研究團隊表示,面對這些性別差異到底是基因、環境、診斷標準、社會文化所造成,還是複雜因素共同影響而發生的,他們還在試圖進一步抽絲剝繭想要釐清,下一步將會與芬蘭研究團隊合作進行瞭解,但他們認為所有研究有必要思考在老鼠試驗階段就納入性別的考量。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3.11)          
+ read more
為什麼阿茲海默症患者女多於男?
2019.03.05
為什麼阿茲海默症患者女多於男?
目前已知大腦中的兩種異常結構:「Amyloid(斑塊)」和「Tau(糾結纖維)」會破壞和殺死神經細胞,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而最近研究發現,認知正常女性比認知正常男性容易在大腦中沉積「糾結的纖維」。   這份新研究支持越來越多文獻所揭示的阿茲海默症風險性別差異的生物學基礎。   「Amyloid」是β類澱粉蛋白質在神經細胞之間堆積的斑塊,「Tau」是糾結於神經細胞內的蛋白質纖維。這兩種物質的沉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多,不過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沉積量遠大於一般人,並且其擴散模式是可以預測的,從影響記憶的部位開始擴散至其他部位。   早期大多數研究將阿茲海默症的性別差異距歸咎於年長—人越老就越容易罹病,而男性比女性較早死亡。但是許多科學家認為事情並不那麼簡單,一定有其他機制參與其中。   這項針對300名平均年齡為74歲且認知正常的老年人的研究,就是企圖證明這個看法。結果發現,相較於女性的大腦,男性大腦中會引發阿茲海默症的tau蛋白質較少。     編譯來源: * Daily Mail(2019.02.04) * _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of Global Amyloid and Regional Tau Deposition Measured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Clinically Normal Older Adults. Rachel F. Buckley et al.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4, 2019._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