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女性在懷孕期間渴望醃漬品的3個可能原因
從醃漬品、炸薯條到柳橙和冰淇淋,女性表示在懷孕期間會想吃一些特定的食物。
研究報告指出50%至90%的孕婦在懷孕期間至少經歷過一次對食物的渴望。大多數對食物產生渴望的女性會在懷孕中期(第13週至第27週)出現這種情況,而且此時的渴望也可能最為強烈。
讓我們深入研究對食物渴望的科學以及它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意味著什麼。
有哪些典型的渴望,為什麼會發生?
有一種傳聞,暗示對食物的渴望可以預測嬰兒的性別,甜食與女孩有關,而鹹食則與男孩有關。
這沒有科學根據。事實上,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是因人而異的。我們不知道孕婦為什麼會想吃哪些東西,但有一些可能的原因。
1.營養需求的變化
一些研究顯示,營養缺乏的女性更有可能對食物產生渴望。這可能意味著女性根據自己的需求,渴望高能量和特定營養素的食物。
然而,這種關聯並沒有一致性,許多女性在不缺乏任何營養的情況下仍會經歷對食物的渴望。
2.飢餓感和味覺的變化
懷孕期間發生的荷爾蒙變化可能會改變女性的飢餓感。一種稱為神經胜肽Y的特定激素已被證明在懷孕期間增加,並且與飢餓感增加有關。
此外,許多女性反映,懷孕期間對食物和飲料的味覺有所變化。最常見的是,女性反映苦味(例如蔬菜或咖啡中的苦味)增加,並且對水果的甜味感增強。
食物味道的變化加上飢餓感的增加,可能會產生對食物的渴望,特別是對水果等甜食。然而,研究未能一致地將血液中的荷爾蒙與味覺變化聯繫起來,這表明荷爾蒙可能不是唯一導致對食物渴望的原因。
對食物渴望並不是令人擔憂的大問題
關於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的流行評論,甚至「一人吃兩人補」的概念,都暗示著孕婦滿足自己對食物渴望的生物學需要。這些情緒使得吃不同的、奇怪的或大量的食物更容易被社會接受。
人們可能認為對食物的渴望會導致懷孕期間體重過度增加,這可能與母親的健康狀況不佳有關。但迄今為止的研究顯示,雖然在懷孕期間經歷過食物渴望的女性比沒有經歷過食物渴望的女性攝入的能量略高,但對食物的渴望與飲食品質、體重或體型的變化或妊娠糖尿病等妊娠併發症的發生沒有關聯。
有些人也懷疑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可能會影響嬰兒的成長。然而,研究尚未發現母親在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與嬰兒出生時的體型、嬰兒口味偏好或發育中的兒童行為之間存在關聯。
整體而言,對食物的渴望似乎對母親或其嬰兒的健康影響不大。
如果您或您的親人擔心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或食物攝取的任何方面,請諮詢營養師。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4.01.29)、NIH(2014.09.23)
+ read more
2024.02.06
女性疼痛有何不同?澳洲政府啟動調查
疼痛是女性普遍最困擾的健康問題。它常是原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被排除在研究外,也容易被忽略。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澳洲維多利亞州政府宣布將對女性疼痛進行調查,目的在改善對女性的照護。
這項調查預計進行一年,鼓勵有疼痛經驗的女性或照護者提供相關意見。主責單位也將邀請消費者、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醫療保健組織分享他們在治療女性疼痛的經驗,以了解目前提供給女性疼痛患者的服務體系之運作,作為未來改善方向的參考。
這項調查不僅是澳洲國內首次此類調查,也是國際上第一例。
為什麼婦女的疼痛持續被忽視?
─性別疼痛差距
一項針對1,750多名維多利亞州女性的調查發現,40%的女性患有慢性疼痛。而根據全球的數據,有慢性疼痛症狀的女性人數多於男性。
與男性相比,女性慢性疼痛的盛行率更高,包括下背痛和骨關節炎。女性特有的疼痛也比男性特有的疼痛更為常見,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
這些統計數據橫跨整個生命週期,女性兩歲開始就有比男性更高的慢性疼痛比例,並且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在澳洲,超過85歲的女性中有28%報告患有慢性疼痛,而男性則為18%。
─感覺更糟糕
女性對疼痛的感受與男性有所不同。有一些證據顯示,即使罹患相同的疾病,女性也更有可能告知更強烈的疼痛感受。
同時,一些實驗也指出,當對女性和男性進行相同的疼痛壓力刺激時,女性更傾向於報告更高的疼痛評分。
此外,疼痛對女性的影響似乎更為深遠。既使同樣罹患慢性疼痛,女性的憂鬱症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相對於男性,女性更可能因為疼痛而頻繁就醫,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臨床厭女症
醫學界存在一種對女性的偏見,被戲稱為「厭女症」,這導致受苦的女性和男性受到不同的看待。女性更有可能被告知她們的痛苦是心理造成的,甚至被認為不是真實,好像「全都是她們的腦海裡想像的」而被忽略。
這是許多女性熟悉的經歷。多有研究顯示,患有骨盆疼痛的女性經常被忽視,導致了長時間的延遲診斷,嚴重影響女性的健康及生活品質。
亦有研究顯示,與男性相比,女性術後接受的止痛藥物較少。事實上,一項研究發現,雖然男性在關節手術後接受醫生開立鴉片類藥物,但女性則更有可能接受到抗憂鬱藥物。在另一項研究中,女性更有可能在手術後接受鎮靜劑來緩解疼痛,而男性更有可能接受止痛藥。
─ 研究也存在厭女症
從歷史上看,「厭女症」也在醫學研究中,包括疼痛研究。女性被視為身材較小的男性,只是具有不同的生殖功能。因此,大多數臨床前疼痛研究都使用雄性囓齒動物作為預設研究對象。一些研究人員表示,雌性囓齒動物的月經週期增加了額外的變異性,增加實驗的不確定性。雖然月經週期引起的變異可能是真實的,但它可能不會比男性特有的變異來源(例如籠內攻擊性和支配性)更大,這也會影響研究結果。
在臨床前研究排除女性受試者阻礙了對疼痛和治療反應的性別差異的理解。直到最近,才開始了解各種遺傳、神經化學和神經免疫因素導致疼痛盛行率和敏感性的性別差異。疼痛處理本身也存在性別差異,例如,在脊髓中,雄性和雌性囓齒動物會透過完全不同的免疫細胞來處理潛在的疼痛刺激。
這些差異與如何治療女性疼痛有關,但許多現有的疼痛藥物治療方法,包括鴉片類藥物,很大程度上或完全是在對雄性囓齒動物的實驗下完成的研究。
維多利亞州的調查期待能減輕婦女的痛苦,並鼓勵其他地區注意這個議題。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4.1.31)
+ read more
2024.02.05
科學家告訴你如何避免宿醉
劇烈的頭痛、暈眩、噁心和疲憊對於任何喝太多酒的人來說都是很熟悉的。
科學家說,儘管沒有經過證實的方法可以「治愈」宿醉,但您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避免宿醉。
選擇什麼酒很重要嗎?
無論你喝的是葡萄酒、啤酒還是琴酒,任何一種酒精,如果喝得夠多,都會讓你宿醉。
但一些專家認為,某些酒精飲料比其他酒飲更容易宿醉。
倫敦帝國學院神經精神藥理學教授David
Nutt表示,他「從不先喝香檳,因為它會讓你很快醉,因為氣泡會加速酒精進入血液的速度」。
血液中的酒精越多,你就會更容易醉,結果就會遭受嚴重的宿醉之苦。
2001年一項研究證實了碳酸酒精的作用。研究發現,志願者喝兩杯香檳,五分鐘後每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平均為0.54毫克,而志願者喝等量沒有氣的香檳,其酒精含量為0.39毫克。
但伯明翰阿斯頓大學的營養師Duane
Mellor博士表示,不只是碳酸飲料,一些深色酒在發酵時產生的副產物(congeners)被認為會增加宿醉的可能性。
蘭姆酒、紅酒和白蘭地含有大量的副產物,會刺激大腦中的血管和組織,加重某些人的宿醉症狀。
亞硫酸鹽(Sulphites)是葡萄酒和啤酒中作為防腐劑的另一種化合物,會加劇宿醉症狀。
然而,Mellor博士強調「最大的影響是飲酒過多 」。
「幾乎所有種類的酒都有可能導致宿醉,所以沒有必要限制選擇。」
混酒是個壞主意嗎?
「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你會感覺很好;先喝葡萄酒再喝啤酒,你會感覺很奇怪」,這是一句古老的諺語。
然而,劍橋大學2019年的研究對此說法進行了檢驗,發現混酒對宿醉嚴重程度沒有影響。
年齡在19歲到40歲之間的志願者先喝了兩品脫半(約1500ml)啤酒,然後喝了四大杯葡萄酒,他們和先喝葡萄酒後喝啤酒的志願者一樣宿醉。
Mellor博士認為混酒不會增加宿醉的風險或嚴重程度,但他表示,這會讓你更難記錄自己喝了多少酒。 因為酒精會降低前額葉皮質的功能,前額葉皮質是大腦中負責判斷的部分。這意味著人們在喝完一些酒後更有可能更衝動地喝酒。
Nutt教授認為,如果混酒,從酒精含量較低的飲料開始可以幫助您控制飲酒量。 從喝啤酒開始,然後吃食物,然後再喝葡萄酒。
吃油膩的食物如何呢?
空腹喝酒絕對不是個好主意。
因此,在飲酒前先養胃,尤其是吃油膩的食物,是明智的做法。
倫敦國王學院藥理學教授Peter
McNaughton說:「喝酒前吃任何食物都有很好的效果。」
這是因為當胃充滿時,允許酒精進入腸道的開口(幽門)就會關閉。酒精就不會那麼快在腸道中被吸收,而進入血液中。
最好要吃高脂肪食物,因為它們會「吸收酒精」。
他說:「酒精是部分脂溶性的(親脂性),因此油膩的食物(脂質)會吸收酒精,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如此。」
然而,Mellor博士認為,吃高脂肪或高蛋白質食物只會減慢胃排空酒精的速度,而肝臟稍後仍將努力清除酒精。
他甚至認為,高脂肪食物會讓你感覺更糟,因為與酒精結合,它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可能。
但他指出,喝酒前墊胃對於減緩酒精吸收速度的確是有影響的。
用不含酒精的飲料來打破宿醉
間隔酒精飲料和軟性飲料有助於減輕宿醉的影響,但碳酸飲料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脫水是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喝酒之間補充水分可以幫助你在第二天感覺不那麼疲倦。
脫水是導致宿醉許多症狀的原因,包括疲倦、肌肉痙攣和口乾。
英國國民醫療服務系統(NHS)建議避免在飲酒之間喝任何碳酸飲料,而選擇水或非碳酸軟性飲料。
這是因為碳酸飲料會加速身體對酒精的吸收。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4.01.13)
+ read more
2024.02.02
若想減肥,專家告訴你一天中秤體重的最佳時間
如果您想減肥,那麼您很可能已經減少了卡路里攝取量,加強了日常運動並開始記錄體重。
但當你測量體重時如何追蹤體重也同樣重要。
減肥專家透露,一天中存在一個秤體重的理想時間—保持一致可以幫助您實現健身目標。
由於體重在一天中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定時量體重對於準確追蹤進度非常重要。
紐約市肥胖問題的醫生Mert
Erogul博士和康涅狄格州的減肥外科醫生Neil
Floch博士都表示,最好在早上上完廁所之後、吃或喝東西之前先秤一下體重。
Erogul博士說:「體重在一天中可能會有所波動,因此,最好每天選擇同一時間秤量自己的體重。」
Floch博士指出:「當你早上醒來時,因為你半夜沒有喝水,身體水分少。然後,你去小便,又排掉一些水分。如果你排便,你可能會再減掉約0.2-0.5公斤。 這時這是你體重最低的時候。一旦你穿好衣服,吃早餐並喝點東西,你的體重就會略有上升。」
醫生的建議是有科學根據的。 多項研究表明,定時秤重可以帶來更大的減肥效果。
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與不定期追蹤體重的人相比,每天測量體重的人體重減少得更多。
2017年的另一項研究分析了自我監控如何促進減肥,發現當人們遵循一系列一致的行為(例如定期秤重和記錄營養)時,會產生更積極的結果。
除了使用體重計之外,202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與使用書面追蹤方法的人相比,使用智慧手錶、健身應用程式和網站追蹤器(website
trackers)等其他工具的幫助也能帶來更大的減肥效果。
專家指出,測量體重時穿著同樣的衣服可以得到最準確的比較。最好的方式是裸體秤重。
您還應該每次使用相同的秤,因為機器之間可能存在細微差別。
如果無法每天秤體重,可以每周選一天測量體重,但建議維持有規律的時間表。
由於人們在周末的飲食和運動可能不太一致,因此週一秤重可能不是最準確的測量結果。此外,經過四天更健康的習慣後,週五的體重可能會存在很大差異。
因此專家建議每週可以選擇週三來秤體重。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4.01.22)
+ read more
2024.01.31
佛羅里達州立法者限制兒童使用社群媒體
在美國,繼去年3月猶它州的禁令,佛羅里達州眾議院在今年一月也批准了一項旨在禁止
16
歲及以下兒童使用社交媒體平台的法案,此前幾個州也採取了類似行動,限制青少年面臨的網路風險。
該措施要求社交媒體平台終止任何17歲以下人士的帳戶,並使用第三方驗證系統篩選未成年人。
還要求公司永久刪除從被終止的帳戶中收集的個人信息,並允許父母對那些未能這樣做的人提起民事訴訟。
該法案以106比13的兩黨投票獲得通過。現已提交佛羅里達州參議院審議。
佛羅里達州眾議院議長Paul
Renner說:「我們必須解決社交媒體平台對我們孩子的發展和福祉造成的有害影響。」
「佛羅里達州有令人信服的國家利益和義務來保護我們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他們的童年。」
贊成VS反對
支持者表示,這項措施對於保護兒童免受憂鬱、焦慮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是必要的,他們認為這些問題與過度使用社群媒體有關,批評者稱社群媒體的成癮性使兒童特別容易受到傷害。
反對者認為該法案太過分了,有些人敦促減少限制性措施,例如讓父母選擇允許或不允許孩子使用社群媒體。
META,Instagram和Facebook的母公司反對這項通常被稱為HB1的立法,稱這將限制家長的自由裁量權並引發資料隱私問題。
社交平台的定義
佛羅里達州的措施並沒有指明任何網路公司的名稱。它將社交媒體平台定義為一個線上論壇,透過讓帳戶持有者創建用戶個人資料、然後上傳內容或查看其他用戶的內容或活動並與他們互動或追蹤他們來追蹤帳戶持有者的活動。
該法案強調的定義社交媒體功能包括「令人上癮、有害或欺騙性的設計功能」,或誘導「過度或強迫性需要使用或參與」該平台的功能。
但該措施排除了主要功能是電子郵件、訊息或簡訊的網站和應用程序,以及串流媒體服務、新聞、體育和娛樂網站,以及線上購物、遊戲和學術網站。
兒少的保護立法
根據為佛羅里達州法案準備的立法分析,猶他州於2023年3月成為美國第一個通過規範兒童使用社交媒體的法律的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俄亥俄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其他州緊隨其後。
報告稱,其他許多州也在考慮類似的規定。
分析補充稱,2015年歐盟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兒童使用社群媒體必須得到父母的同意。
編譯來源:Reuters(2024.01.31)
+ read more
2024.01.30
骨質疏鬆提高憂鬱症風險!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骨質疏鬆是憂鬱症的獨立危險因子。
研究共納入11,603名成年人,52.3%為男性、平均年齡為64.6±9.4歲。其中,5.2%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結果顯示,與沒有罹患骨質疏鬆症者相比,骨質疏鬆症患者出現憂鬱症狀的可能性高出1.73倍,出現可能憂鬱症的可能性高出1.91倍。
研究人員指出,許多骨質疏鬆症患者會因為害怕跌倒或骨折而避免中等至劇烈的體力活動。然而,缺乏體力活動、慢性疼痛和骨折風險會大大限制老年人的社交活動,使他們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有必要評估和照顧患有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並減輕疾病負擔。
全球骨質疏鬆盛行率正在上升。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50歲以上成年人的骨質疏鬆症年齡調整盛行率為12.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受影響,女性為19.6%,男性為4.4%。在台灣,根據「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50歲以上民眾中12%的女性有骨質疏鬆,男性則為6.2%,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並在65歲開始驟增。
研究如何進行
然而,我們並不清楚患有骨質疏鬆的人是否比未罹患者有更高的憂鬱症風險。
為了評估骨質疏鬆症患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是否較高,作者使用了2005-2006年、2007-2008年、2009-2010年、2013-2014年和2017-2020年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NHANES)的數據。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是透過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測量髖部股骨頸的密度。憂鬱症則透過健康問卷進行評估。
結果顯示,與沒有罹患骨質疏鬆症者相比,骨質疏鬆症患者出現憂鬱症狀的可能性高出1.73倍,出現可能憂鬱症的可能性高出1.91倍。
這項研究的結果強調需要在臨床和初級衛生保健中評估骨質疏鬆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
編譯來源:Clinical Advisor(2024.1.19)、Public Health.(2024.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