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4.19
老年婦女腹部脂肪量高 骨折風險低
前陣子才有一項研究發現停經前的女性若腹部脂肪較多,骨質較差、骨骼形成速度慢,對腹部肥胖對骨骼健康的影響持負面態度,然近日一項針對老年女性的澳洲研究卻有不一樣的發現。
過去有關身體脂肪與骨質密度關係多有研究,但卻少見研究分析脂肪對骨折的影響,這項研究因此收集766位女性及360位男性的瘦體組織量、脂肪重及骨密度資料,分析參與者的骨折發生率。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71歲,研究平均追蹤時間約5年。
結果顯示,骨折風險在男女身上都會隨著年齡增加、骨折及跌倒歷史、以及低骨密度而提高,女性部分,總脂肪重較輕者且活動量少,同樣會提高骨折風險。研究最後女性中有14%發生骨折,最多的是佔近半數的脊椎骨折。而不論男女,腹部脂肪愈多,相對來說骨密度也都比較高,尤以股骨頸骨及腰椎兩部位的骨密度與腹部脂肪關係都呈線性正向關連。
研究推測脂肪對骨折有保護作用的原因,有可能是當跌倒時,脂肪具有類似護墊功能,可以保護骨頭,而且脂肪的新陳代謝及雌激素作用也同樣對骨頭有益,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全世界肥胖率不斷上升,而骨折患者卻日漸減少。不過,研究也提醒,腹部脂肪雖然對骨頭有點好處,但卻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等風險。
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read more

2013.03.13
吸二手菸增加發生血管鈣化風險 年長者及女性尤須注意
我們都知道膽固醇量及菸害都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但最近一項美國研究更進一步指出,二手菸害增加發生動脈鈣化的風險可能高於高膽固醇量,且即使是最低的二手菸暴露量,也將提高該風險,二手菸害對健康的傷害可能遠大於我們過去的想像。
2005-2012年間3,098位40-80歲的不吸菸者參加這項研究,研究以問卷調查參與者的二手菸暴露量,並進行心臟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狀況。研究將二手菸暴露量分為四級—非常小、低度、中度與高度暴露,主要以暴露時間已多長(年)、每日暴露密度為分級依據。
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二手菸最低暴露量使冠狀動脈鈣化的發生風險提高50%,最高暴露量更使該風險提高90%。暴露量偏高的群體,特徵傾向是年長的、女性,同時有糖尿病、膽固醇過高且有高血壓的症狀。
研究者認為,二手菸暴露量應加入在病患一般日常例行性的醫學檢查內,並持續討論其與心臟病的關係。而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資料屬自我呈報性質及它是一項回溯性的研究。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學院:心臟血管醫學影像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Cardiovascular Imaging)
+ read more

2013.01.31
心臟病恐提高年長女性發生非失憶性輕度認知障礙機率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的話,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機率將增為三倍,但男性的心臟病卻沒有相同影響。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共有2719位70歲以上老年人,研究每15個月對參與者進行認知程度及失智的評估,並從就醫紀錄瞭解心血管疾病狀況。最後分析研究其中1450位參與者(49.8%男性、50.2%女性)的資料,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輕微認知障礙或失智症。追蹤中位數四年時間後,348位有輕微認知障礙、18位罹患失智症。認知障礙還分為失憶性的及非失憶性的,失憶性認知障礙是可能罹患失智症的重要預兆。
研究分析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者得到非失憶性輕微認知障礙(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機率,為沒有心臟病女性的3倍(危險比為3.07,95%
CI, 1.58 to
5.99),即使排除有中風病史的女性並調整其他干擾因子後,關連性仍存在;但男性身上,該數值未達統計意義(危險比為1.16,95%
CI 0.68 to
1.99),顯示可能有其他因子影響無心血管疾病的男性發生輕微認知障礙。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
+ read more

2013.01.31
心臟病恐提高年長女性發生非失憶性輕度認知障礙機率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的話,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機率將增為三倍,但男性的心臟病卻沒有相同影響。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共有2719位70歲以上老年人,研究每15個月對參與者進行認知程度及失智的評估,並從就醫紀錄瞭解心血管疾病狀況。最後分析研究其中1450位參與者(49.8%男性、50.2%女性)的資料,這些人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輕微認知障礙或失智症。追蹤中位數四年時間後,348位有輕微認知障礙、18位罹患失智症。認知障礙還分為失憶性的及非失憶性的,失憶性認知障礙是可能罹患失智症的重要預兆。
研究分析發現,年長女性有心臟病者得到非失憶性輕微認知障礙(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機率,為沒有心臟病女性的3倍(危險比為3.07,95%
CI, 1.58 to
5.99),即使排除有中風病史的女性並調整其他干擾因子後,關連性仍存在;但男性身上,該數值未達統計意義(危險比為1.16,95%
CI 0.68 to
1.99),顯示可能有其他因子影響無心血管疾病的男性發生輕微認知障礙。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
+ read more

2013.01.24
澳研究再次證實 阿斯匹靈恐提高老化性黃斑病變罹患風...
老化性黃斑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種老年眼睛退化疾病,嚴重可能導致失明。去年12月底已有一項美國研究指出,長時間定期服用阿斯匹靈恐提高該眼疾發生風險,近日另一項澳洲雪梨大學研究再次證實這項風險的存在。
這個研究對2,389位參與者進行長達15年的追蹤研究,其中10.8%為阿斯匹靈的長期使用者,研究結果在調整年齡、性別、吸菸狀況後,阿斯匹靈使用者發生黃斑病變的勝算比為2.37(95%
CI 1.25 to 4.49)。
在阿斯匹靈使用者中有24.5%得到較嚴重的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該病變會出現黃斑部滲水、出血甚至長出新生血管。分析顯示,定期使用阿斯匹靈者在追蹤的第五、十、十五年,該眼疾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1.9%、7%及9.3%,相較之下,未使用阿斯匹靈者則只有0.8%、1.6%及3.7%。
此外,這項研究還發現在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身上,該眼部病變的風險會升高四倍,但目前來看,阿斯匹靈仍是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最佳藥物之一,因此研究作者認為,除非病患本身就是黃斑病變的高危險群,否則病患在考慮是否要停止使用阿斯匹靈,仍須與醫師溝通討論後再做決定。而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存在可能的干擾因子、以及缺乏說明參與者為何使用阿斯匹靈。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延伸閱讀
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恐傷眼睛
+ read more

2013.01.04
停經後肥胖恐增加乳癌罹患風險
近日一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表示,停經後肥胖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將會提高,且在她們身上的癌細胞會比身材較瘦的女性具侵略性,提醒停經女性應注意控制飲食。
這項研究對脂肪及糖分進行營養偵測,瞭解身體如何儲存吸收到的過多熱量。結果發現,身材較瘦者身上的過多脂肪與葡萄糖,會被肝臟、乳腺及骨骼細胞所吸收,但較肥胖者則由她們的癌細胞吸收掉,並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研究觀察到肥胖者對脂肪及糖的新陳代謝反應不正常,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相同,研究中有給停經後乳癌患者服用第二型糖尿病藥物Metformin,結果癌細胞的大小確實因而顯著變小。
這項研究顯示停經後如果肥胖與體重增加將會影響乳癌風險,而使用藥物對於控制這項風險有顯著幫助,但研究者認為透過飲食與運動應該也具有同樣效果,因此目前也正在進行這部分的研究。
資料來源: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arc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