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6
與男性相比,女性從運動中獲得的健康益處更多
一項心臟研究所的新研究顯示,在運動方面,女性和男性之間存在性別差異.對於那些認為男性減肥速度比女性更快的女性來說,有個好消息:新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從運動中獲得更多的健康益處,即使她們付出的努力更少.研究人員發現,當定期運動時,女性過早死亡或致命性心臟病的風險比運動的男性下降得更多.二十年來,與不運動的女性相比,經常運動的女性死於任何原因的可能性降低了24%,死於心臟病、中風或其他心臟事件的可能性降低了36%.相比之下,經常運動的男性與電視迷的同齡人相比,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了15%,與心臟相關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4%.中度至劇烈的有氧體育活動,如快走或騎自行車,發現男性每周進行約五個小時的運動達到了最大的生存收益,而女性則通過每周鍛練不到2個半小時獲得了相同程度的生存收益.同樣,當涉及到肌肉強化活動時,如舉重或核心身體鍛煉,男性每周進行三次訓練達到頂峰,而女性每周進行一次訓練則獲得相同數量的收益.心臟研究所女性心血管健康和人口科學主席SusanCheng博士表示,"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每個人,尤其是女性,了解她們能夠從運動中獲得巨大的益處".Cheng補充道,"這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更健康、更長壽的有效方式,平均而言,女性的運動量往往比男性少,希望這些發現能激勵更多女性在生活中增加額外的運動."研究怎麼做?研究人員利用國家健康訪談調查資料庫分析了412,413名美國成年人的數據.1997年至2019年期間的參與者(其中55%是女性)提供了有關休閒時間身體活動的調查數據.研究人員檢查了與身體活動的頻率、持續時間、強度和類型相關的性別結果.數據顯示,所有類型的運動對女性的益處都多於男性,包括:*適度的有氧活動,例如快走或庭院勞動*劇烈運動,例如跑步、參加飛輪課程或跳繩*肌力訓練,包括自由重量訓練、舉重和徒手運動結果顯示,女性在運動量較少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與男性相同的健康益處.對於男女來說,穩定在每週五個小時左右的適度有氧活動都會降低死亡風險.女性和男性過早死亡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4%和18%.透過適度的有氧運動,女性只需男性所需時間的一半即可將風險降低18%—每週140分鐘,即2.5小時,而男性則為5小時.劇烈的有氧運動也是如此.每週11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可使女性死亡風險降低24%,男性死亡風險降低19%.每週進行肌力訓練使女性和男性的過早死亡風險分別降低19%和11%,與心臟相關的死亡風險分別降低30%和11%.Cheng表示,"即使是少量的規律運動也能帶來很大的好處,事實證明這對女性來說尤其如此,定期花一些時間鍛煉身體,即使只是每週幾次20-30分鐘的劇烈運動,也能帶來比他們想像的更多的收穫."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_._編譯來源:HealthDay(2024.02.19)、EurekAlert!(2024.02.09)、JACC(2024.02.27)
+ read more

2024.02.23
進行牙科X光檢查不需要鉛圍裙
那些沉重的鉛圍裙可能會在牙醫診所被淘汰,這取決於你住在哪裡.美國最大的牙科協會近日表示,將不再建議做牙科X光檢查的患者使用鉛圍裙和甲狀腺項圈.這項改變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X射線束現在更加集中,因此不用再擔心輻射照射到身體的其他部位;2、圍裙和項圈有時會阻礙牙醫獲得他們需要的圖像.發布該建議的美國牙科協會科學事務委員會主席PurnimaKumar博士表示,降低輻射暴露的最佳方法是確保患者確實需要X光檢查,並在第一次就做對.Kumar表示,牙科X光檢查一開始使用的輻射量相對較少.就像從密西根州飛往舊金山的航班一樣,它相當於給你拍了一張牙科X光片.這就是該協會的建議,但是否真的要改變取決於州牙科委員會、牙醫和患者,例如:加州規定牙醫必須使用圍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放射科醫生兼教授SanjayMallya博士表示,"沒有實證科學顯示圍裙是必要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確實有法律條文要求這樣做."Mallya在秋季幫助撰寫了美國口腔頜面放射學會的建議,反對使用鉛圍裙和甲狀腺項圈.Kumar指出,正是該組織的建議促使美國牙科協會關注這個主題.這項最新的指南也得到了FDA醫學物理學家的支持.Mallya還表示,確保X光檢查是必要的,並使用數位X光而不是膠片X光,因為它們使用更少的輻射.我們的下一步是需要宣傳和教育來改變更多患者、牙醫和政策制定者對圍裙使用的看法.編譯來源:Medpagetoday(2024.02.03)、ADA(2024.02.01)、JADA(2024.02.01)、JADA(2023.08.01)
+ read more

2024.02.21
近30個民團呼籲 脫鉤代理孕母 儘速放寬人工生殖技術適...
《人工生殖法》目前規定僅有不孕夫妻可使用人工生殖技術,隨著同婚合法等社會文化改變,衛福部著手準備修法,但其中涉及"代理孕母",引起諸多討論.更隨著新國會的開議,陸續有立委對此提出看法,可能列為立院優先處理法案.經過台灣女人連線的串連,包含婦女、性別、社福、勞工、醫事專業等近30個團體提出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讓想生育的女性,不論其婚姻狀況都可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保障女性生育自主.而對於代理孕母,因為意見不一,缺乏共識,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社會溝通與意見蒐集,以確定是否要形成政策.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強調,《人工生殖法》規範的是生殖技術使用對象、程序及相關機構的管理,"代理孕母"則是涉及委託者、代孕母及代孕子女的權益,以及親子關係的建立等,更與現行多項法律有所扞格,兩者有完全不同的面向及層次,放在一起修法並不適合.婦女救援基金會杜瑛秋執行長表示,女性應有決定自己是否生育的權利,不應以結婚與否或婚姻對象的性別有所區分.彭婉如基金會林綠紅副執行長指出,《人工生殖法》立法當下將"婚"與"育"綁在一起,但時代變遷,婚育脫鉤是趨勢,應儘速開放單身與同婚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技術,若將"代理孕母"包裹討論會拖延修法進度.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陳玫儀秘書長亦表示,《人工生殖法》的立法意旨是為解決已婚夫妻的不孕症,至今已無法滿足多元家庭的孕產權利,修法刻不容緩.彩虹平權大平台翁鈺清主任說明,因為同婚通過與權益的保障,同志族群開始能想像並規劃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孕育有下一代,且台灣社會對女同志生育的支持也越來越高.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李欣專員更直指,開放女同志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對於現今的法規與醫療技術幾乎沒有任何挑戰,這樣的排除既不平等且荒謬.婦女新知基金會覃玉蓉秘書長則表示,人工生殖技術停留在異性戀婚姻的框架下,是很明顯的單身歧視,開放人工生殖技術給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很早就有共識,但政府一直沒有啟動修法.對單親家庭子女的擔心在國內外研究上都沒有看到,比較重要的是政府怎麼看待多元家庭的型態,並保障其相關權益.黃淑英理事長呼籲,人工生殖技術應落實健康平權,讓所有女性都能使用,一項安全的技術不應因為單身或同婚而被限制無法使用.★記者會直播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wlandtwh/videos/775431020625929/【先行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完整連署聲明書:https://twl.twh.org.tw/article/she-he-ming-xianxing-fang-shennvxing-nvtongzhipeioushiyongrengongshengzhiji-dailiyunmubu-jijiuzhang連署團體台灣女人連線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性別運動之家台灣非二元酷兒浪子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灣勞工陣線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社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社團法人新媳婦關懷拹會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高雄市晚晴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康寧大學多元性別關懷小組彩飄性別權益推動聯盟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 read more

2024.02.20
孕吐跟胎兒有關?!
懷孕期間噁心和嘔吐是常見現象,影響約70%的女性.對某些人來說,孕吐的症狀相對溫和,沒有太大的麻煩.但某些女性的孕吐可能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當孕吐症狀嚴重到影響日常活動,導致體重減輕、電解質失衡、營養不良時,醫師會做出"妊娠劇吐"的診斷.妊娠劇吐是懷孕早期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對母親和胎兒造成長期健康影響.懷孕期間嚴重嘔吐的原因是什麼?根據一項研究指出,"妊娠劇吐"可能是由"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所引起,這是一種賀爾蒙.在懷孕的前12週,母體血液中的GDF15穩定上升.GDF15是一種因壓力、發炎和組織損傷而產生的,它被認為可以調節食慾、能量平衡和體重.值得注意的是,在懷孕期間,GDF15主要由胎兒產生而非母體,這與過去研究的觀點不同.研究發現,經歷過噁心、嘔吐和妊娠劇吐女性的GDF15數值高於未發生這些情況的女性.研究還確定了一種血液檢查可以預測"妊娠劇吐"以及其他妊娠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有助於改善孕婦健康情況.另有一項研究指出,某些與"妊娠劇吐"可能性較高的遺傳變異,也與較高的GDF15數值有關.這項發現意味著,具有較高"妊娠劇吐"可能性的女性,其GDF15數值上升可能會誘發相關的噁心和嘔吐症狀.有助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對GDF15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找到對孕吐的潛在治療方法或預防措施.某些藥物可透過阻斷GDF15的作用來緩解症狀,這些藥物原來主要是用於控制癌症患者常見的慢性噁心和嘔吐,也可能重新用於治療"妊娠劇吐",減輕症狀並減少相關併發症.這項研究將孕期中嚴重的嘔吐症狀與胎兒的荷爾蒙聯繫起來,在相關研究中有象徵性的進展,為未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孕吐找到了新的方向和方法.編譯來源:Forbes(2024.2.5)、Nature(2023.12.13)
+ read more

2024.02.19
飲食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重大影響
一項詳細的研究_說明了飲食在改變阿茲海默症風險的作用__,_我們終於可以了解哪些飲食有助於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例如地中海飲食以及中國、日本和印度的傳統飲食,被證明可以降低風險,特別是與西方飲食相比.隨著這些國家的營養轉向西方飲食,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上升.研究指出,失智症的危險因素,包括攝取更多的飽和脂肪、肉類,尤其是漢堡和燒烤等紅肉,以及熱狗等加工肉類,還有高糖和精製穀物的超加工食品.為什麼某些食物會增加或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肉類透過增加發炎、胰島素阻抗、氧化壓力、飽和脂肪、糖化終產物(AGEs)和氧化三甲胺(TMAO)等風險因素,大大地增加了失智症的風險.幾種食物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例如綠葉蔬菜、彩色水果和蔬菜、豆類、堅果、omega-3脂肪酸和全穀物.超加工食品通常缺乏全植物性食品中可以預防失智症的成分,例如抗發炎成分和抗氧化劑;這些食品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而肥胖和糖尿病本身就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貧窮是美國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驅動因素,因為超加工食品和肉類相較於水果、蔬菜、全穀物等是更便宜的能源,從而易促進肥胖.研究顯示,基於美國肥胖趨勢,到2038年美國的阿茲海默症發病率預計將比2018年增加50%.這項估計與阿茲海默症協會2018年公佈的估計非常接近,即增加了56%.我們認為,由於食用肉類和超加工食品而導致的肥胖趨勢不斷上升,是導致失智症的原因.雖然我們個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可以透過飲食來降低,但預計那些繼續吃西方飲食的人將繼續面臨更高的風險.該研究發表在《_阿茲海默症雜誌_》上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3.12.04)、IOSPress(2023.12.06)、JAD(2023.12.04)
+ read more

2024.02.17
九成以上國家面臨人口不足的威脅
一份報告指出,到本世紀末,93%國家面臨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的情形,導致沒有足夠的年輕人來工作、納稅和照顧老年人.國際生育協會聯合會提出呼籲,各國政府低估人口不足對社會和經濟帶來的風險,應提供更好的教育,讓人們能夠評估何時是建立家庭的最佳時機.他們還敦促衛生主管機關應強調飲酒過多、肥胖以及接觸過多空氣污染和環境化學物質的風險,這些都會降低整體生育率.人口替代水準持續下降根據這份報告,假設沒有移民的影響以及死亡率不變的情況下,每名女性生育2.1個孩子是最普遍被引用的"人口替代水準",也就是平均每名婦女需要擁有2.1個孩子才能取代她們及她們的伴侶,人口得以保持平衡.然而,到2100年,幾乎每個國家的總生育率都會下降到2.1以下.在已開發國家,過去一個世紀裡的總生育率一直低於這個數字.例如,自1970年代初以來,英國的平均生育率從未超過2.1.2022年的最新統計,這一數字已下降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1.87個孩子.同時,美國因為千禧年後的嬰兒潮使生育率在2006年達到2.1.但到2022年,這一數字下降為1.89.與英國和美國相比,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高出許多.例如,西非國家尼日,2022年每位婦女平均生育6.86個孩子,是該年全球最高的紀錄.但如果照目前的趨勢來推估,即使是目前的發展中國家也可能面臨人口危機,預計到2100年尼日的人口將僅略高於更替水準(2.22).不過,人口替代沒有考慮到移民的影響,這意味著儘管生育率下降,一個國家的整體人口水準仍可能增加.人口不足帶來許多社會影響儘管許多科學家警告人口過剩對環境、食物和住房供應的威脅,但人口不足也是一個挑戰.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導致人口老化加劇,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需要被照護且無法工作.作者在研究報告中寫道,過去50年來,許多政策都是以減少人口成長為目標,因為人們擔心人口過剩會導致流行病、飢荒、戰爭、大規模移民、加劇不平等以及破壞環境等情形,從而帶來人類末日,這種態度導致世界許多地區人口成長放緩.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高峰94億,高於目前估計的80億,然後開始下降.如果不包括移民的影響,預計從2017年到2100年,許多國家的人口將減少50%以上.這種演變將導致人口變化,並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研究提出警告警告說,一些專家預測,出生率下降可能會導致政治和社會摩擦增加,因為人口老化的國家會促進移民以維持經濟發展.提高生育治療的機會人們選擇不生或生育較少的原因很複雜,有些女性選擇不生孩子;有些人則選擇延後生孩子的時間,年輕時專注於職涯發展.然而生育能力與年齡有關,延後生育可能會導致生育困難,或者生孩子的數量少於最初的計劃.此外,許多地區的肥胖率上升等生活因素的影響,也被認為與生育力下降有關.就經濟層面來觀察,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壓力,尤其是兒童照護費用,是阻礙生育或影響生育孩子數量的另一個因素.主要撰寫這份報告的BartFauser醫學博士表示,選擇建立家庭是一項人權.但生育治療往往是昂貴、難以獲得且不公平的,這種情況需要改變,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幫助人們更好、更公平地獲得生育治療.國際生育協會聯合會(IFFS)是由生殖健康專家組成的機構,接受委託撰寫了這份報告.IFFS主席EdgarMocanu指出,有許多方法可以提高生育力,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提供平衡的生育和避孕教育,每個人都可以決定何時避孕以及何時最適合他們組建家庭(如果他們願意的話).編譯來源:DailyMail(2024.1.10)、HumanReproductionUpdate(2024.1.1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