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

膽固醇知多少?
2017.03.09
膽固醇知多少?
膽固醇含量過高、過低的標準在哪裡?膽固醇又是如何分類呢?下面為大家整理有關膽固醇的重要知識,讓大家了解維持適當膽固醇含量的重要性。   膽固醇是天然的脂肪狀物質,由肝臟產生並分散在身體各處,適量的膽固醇可以協助人體維持荷爾蒙與維他命D的含量,並幫助消化。   膽固醇可以從食物中獲取,例如肉類、全脂乳製品等,當人體攝取這類食物較多時,肝臟就會增加膽固醇含量。如果經醫師檢查發現人體膽固醇太多或太低,就可能需要透過改變飲食或使用藥物等方式來改善問題。   介紹完膽固醇的基本知識,接下來跟大家說明膽固醇的分類以及標準。膽固醇分為三類,一類稱為低密度脂蛋白(LDL),這種膽固醇被認為是壞膽固醇,因為會堆積在動脈壁上影響血流、血壓,也可能脫離動脈壁成為流動於血液中的血栓。LDL的含量標準意義如下–100 mg/Dl以下: 最佳、100-129 mg/dL: 適中、130-159 mg/dL: 偏高、160- 189 mg/dL: 高、190 mg/dL and above: 非常高。   另一類被稱為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這類膽固醇有助降低血液中的LDL,換言之HDL對心/血管健康有益。HDL最好維持在60 mg/dL以上,少於40mg/dL則太低。   第三類稱為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主要成份為三酸甘油酯,於肝臟或小腸內合成。若我們吃入大量脂肪或醣類,將另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VLDL同樣與血栓有關,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VLDL最好維持在30 mg/dL以下。   當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與20%的三酸甘油脂的數值被加總後,可得出所謂「總膽固醇」,此數值能協助醫事人員判斷被檢查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   影響膽固醇的因素包括性別、年齡、飲食、體重、運動習慣、家族遺傳等,其中在性別因素方面,女性因為雌激素的關係,比男性有較高的好膽固醇(HDL)。但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好膽固醇也跟著降低,因此更年期的女性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健康。   綜言之,膽固醇的高低攸關我們的心/血管健康,雖然一旦罹患心/血管疾病後無法治癒,但透過平時生活習慣的調整如規律運動、少吃反式脂肪等,或是透過藥物控制仍有助於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或惡化。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 read more
自閉症患者多為男性與腦部結構有關?
2017.02.14
自閉症患者多為男性與腦部結構有關?
由統計可知自閉症患者中男性的比例高於女性,但最近一份研究指出,不論個體之生理性別為何,腦部結構的差異可能也是影響風險的因素。   自閉症是一個心理障礙的光譜,用以形容導致個體明顯人際、行為困難的複雜腦部發展障礙,在這光譜中沒有患者會有完全一樣的症狀;而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4:1。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男女在特定的腦部結構特徵上有所不同。此份研究則參考其中一篇指出「有些被發現存在性別差異的腦部結構與顯示出個體具有心理症狀-如自閉症-的區域是重疊的」的研究進行。研究人員選擇針對「皮質厚度(cortical thickness)」做研究,乃因這是男女之間會有差異且被發現在自閉症患者身上也會有變化的區塊。   由德國法蘭克福大學(Goethe University in Frankfurt)的Christine Ecker帶領的研究團隊,招募98位男女各半的右撇子、智商中等/更高的高功能自閉症患者(high functioning autism),並將他們與另外98位沒有自閉症的控制組做比較。這些參與者年齡介於18-42歲之間,研究人員用「核磁共振呈像(MRI)」測量皮質厚度,並用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診斷自閉症,診斷結果與臨床檢測是相符的。   研究結果發現,在解剖學上腦部結構較像男性的人,如皮質較厚,有自閉症的比例較腦部結構像女性的人高。舉例來說,研究顯示若女性參與者的腦部結構較像男性,其自閉症的風險是3倍於腦部結構較像女性的女性參與者。   Autism Speaks的副總裁Methew Pletcher認為,這篇研究指出特定腦部結構的變化可能與部分女性的自閉症有關,並且強調了腦部結構是與自閉症發展重要的影響因子這樣的理論,但是Pletcher也提到此研究尚不足以作出因果關係的結論。   研究團隊說明,他們的研究主要是在證明研究假設的成立,還需要更多研究去確認、了解研究結果及背後的原因。他們認為,因他們的研究參與人數少且聚焦於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因此尚不能做出具體地的結論,未來的研究應著重在是否也可以在其他類型的自閉症患者身上看到同樣的結果。   資料來源: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
男女不同調——講話速度誰快誰慢?
2017.02.09
男女不同調——講話速度誰快誰慢?
要說男女在「說話」時有什麼樣的不同,多數人大概都會有「女人講起話來機哩瓜啦旁人難以打斷」的刻板印象,不過,科學家指出這樣的刻板印象可能有其道理。   曾有研究指稱,女性說話的速度普遍比男性快,尤其是在社交場合。   一個可能的原因與賀爾蒙有關,科學家指出雌激素會增加言語流暢性,而睾酮素似乎會抑制它。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女性大腦前額葉皮層中與演說有關的重要區域 - 即大腦支配社會互動的部分 - 明顯較大,大了23 %。   而在一份2013年的研究指出另一個因素:女性腦中有較多名為Foxp2的「語言蛋白質(language protein)」。而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項小型研究,研究人員檢測了10個3˜5歲男孩與女孩的採樣,發現女孩腦中的FOXP2蛋白質比男孩多出了30%。   神經心理學家Louann Brizendine指出,一般來說女孩較早開始說話,她們20個月大時所使用的字彙量大約是同年齡男孩的2˜3倍。男孩雖然最終也會學會使用這些字彙,但速度不及女孩。   資料來源:Open Anatomy Journal、University of Maryland、Daily Mail    
+ read more
男女不同調——誰的頭髮長得快?
2017.01.23
男女不同調——誰的頭髮長得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心率、眨眼頻率與消化系統的運作有性別上的差異,以及女性比較不勝酒力之外,有沒有想過誰留頭髮比較容易?又為什麼多半是女性留長髮呢(撇除社會文化因素)?   一般來說,人類頭髮一個月平均長長約1.25公分。   不過研究指出男人的頭髮生長速度更快一些,比女人快了約6.5%。因為男人有較多的雄性荷爾蒙——睾丸激素,能夠刺激毛囊更快地產生毛髮。   然而,雖然睪丸激素能加快頭髮生長的速度,但它同時也會對頭髮的生長週期造成影響,使之變得較短。(how long each strand grows for before falling out)   而女性頭髮的生長速度雖然不如男性快,但她們體內的雌激素延長了頭髮的生長週期。這意味著女性有較充足的時間可以慢慢留長她的頭髮。據歐洲的統計數據,女性頭髮的生長週期大約為5˜6年,而男性的則是3˜5年。   資料來源: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read more
男女不同調——女性醉得更快?
2017.01.18
男女不同調——女性醉得更快?
你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嗎?相信你會直覺地想到生殖器官的差異,但除此之外呢?若你想了很久卻想不到其他答案,那麼,你或許還沒有意識到: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其實是按照非常不同的步調在運作著。除了之前所報導的生理節律、心率、眨眼頻率與消化系統的運作有性別上的差異之外,你是否曾經觀察到或認為女性比較容易喝醉呢?   有一個科學的原因能夠解釋為什麼很少有女性能夠拼酒贏過同桌的男性——她們體內的酶較少,因此較難在酒精進入血液之前分解它們。   「女性的胃裡只有約五分之一酒精脫氫酶,使女性比男性受到更多的影響」紐約性別差異醫學基金會的創始人Marianne Legato博士解釋道。   另一方面,女性似乎也因此在隔日早晨遭遇更令人不適的宿醉。根據密蘇里大學的一項調查,女性最常見的宿醉症狀 - 脫水、疲勞、頭痛、噁心和嘔吐 – 皆比男性的更為嚴重。   而學者認為這可能對女性的健康帶來長期影響。女性攝取大量酒精對肝臟造成損傷的過程比男人來得更快;這很可能是由於女性體內能夠用以分解酒精的酶較少,使得肝臟在第一時間必須做更多工作。因此,學者提醒女性注意自己的飲酒量以降低酒精相關的肝臟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Journ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University of Missouri, The Foundation for Gender Specific Medicine in New York     
+ read more
醫學職場性別差異至今依然存在
2017.01.16
醫學職場性別差異至今依然存在
人們邁入21世紀已超過十個年頭,但醫學間的性別平等卻仍未達成。在醫學院的畢業生中,女性擁有很好的表現,然而,她們的事業進展、薪水、研究發表和工作及生活的平衡與他們的男性同事們並不相等,而過去一年所發表的諸多研究則剛好聚焦在這類不平等上。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它們,看看當今醫學領域的性別樣貌。   女性心臟醫師的事業發展缺陷 第一份研究由波特蘭心血管疾病博士Sandra Lewis與同事進行,並與1996年及2006年所完成的研究對照,分析心臟醫師在事業選擇、家庭生活及工作滿意度上的性別差異,含794位女性及1227位男性。 研究顯示,在現今的心臟醫師中,女性單身者較男性多;有小孩的女性人數比1996及2006年時多。在兒童照養方面,超過一半的男性有伴侶幫忙,但是同樣獲得伴侶協助的女性卻只有13%;也因此近半女性需隨時待命並於夜間照護兒童,男性則只有24%面臨同樣的狀況。 然而,抱怨工作場所缺乏官方家庭假政策的人數與1996和2006相比都有顯著下降,且結果顯示心臟科是份令人滿意的事業,接近四分之三女醫生推薦其為職業,但反映自身事業發展比同輩低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此外,經歷不同程度歧視的女性人數也比2009年及1996年降低,辦仍比男性高。 對於心臟學領域這樣的職場性別差異,Lewis博士表達擔憂:「20年前我們發現需要有更多女性進入心臟領域,10年內人數雖然確實有增加,但現在卻進入撞牆期了,因此我們必須更努力去了解並克服女性於心臟領域就業所面臨的難題及障礙。」   女醫生的薪水更低 日前,哈佛醫學院及麻省總醫院發布一項研究指出美國醫生的薪資在不同性別間存在巨大差異;資料來自10,241位任職於24所遵從資訊自由法之醫學院的醫師,據其年齡、經驗、專業、系所排名、論文產量及臨床收益進行比較分析。其中男女平均薪水差異高達20,000美元;細分項目中則為心臟科34,000、腫瘤科36,000及骨科41,000美元,女性唯一比男性高的為放射科,大約2,000美元。 而不同性別間的薪資差異也持續反應在職稱排行上,比如女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薪水與男性講師(assistant professor)非常接近,但後者職位卻低階許多。 更早些時候,另一篇發表於著名期刊The BMJ的研究也指出英國薪資的性別不平等問題,整個醫學界男性薪水高出40%。   更少第一作者是女性 Giovanni Filardo與同事的研究則顯示:女性第一作者在頂尖醫學期刊的出現次數較低。 研究者蒐集回顧了4000份於1994~2014年間發布的醫學期刊。結果發現女性第一作者的人數在1994年至2014年從28%上升到38%,但從2009開始,女性第一作者的人數在部分期刊上趨於穩定或甚至開始下滑。 研究團隊同時指出在期刊彼此之間,女性作者的表現有顯著的差異性;比如研究中的六篇高影響力期刊之中,女性作者人數佔比最低的是_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_(20%),而即便在佔比最高的_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_也僅有45%而已。 Filardo表達他的憂慮:「這些結果顯示女性在具有領導性的期刊發布表現上是值得令人擔憂的。」   超過一半的醫學院畢業生是女性,為何仍有如此大的差異? Future Science Group做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以調查造成STEM領域(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性別差異的可能原因。總體而言,結果顯示文化因素才是造成性別差異最大的元兇,以及並沒有一個在科學領域的女性指標性角色。超過一半的參與者都認為,不管男女雙方都必須要為現行的女性性別刻板印象負責。 無論原因是否屬實,或者是因為女性缺乏自信去要求同工同酬,造成性別差別待遇的原因都十分複雜且多面向,而性別平等也應該被落實在各個層面:個人、文化、組織以及政治上。 然而明確的是,這議題將會繼續受到公眾檢視,同時受眾多倡議組織積極地運作並讓性別平等真正落實。   資料來源: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MA Internal Medicine、The BMJ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