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可能增加肺癌風險
2010.03.02
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可能增加肺癌風險
根據近期臨床腫瘤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Feb. 16, 2010.)發表一篇有關更年期婦女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ormon replacement therapy;以下簡稱HRT)的安全性論文,該論文主要是比較50~75歲之更年期婦女,長期(10年)使用HRT(含雌激素與合成之黃體激素成分之藥品)治療婦女停經後之更年期症候群,與未曾使用的婦女進行比較,發現長期使用HRT的婦女有較高的風險,這些風險中約有一半的使用者,後來被診斷出肺癌。但是荷爾蒙是否為導致肺癌發生的確實原因,因果關係還需進一步研究。 經查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資料,尚無接獲疑似使用HRT引起肺癌之不良反應通報。臨床上建議進入更年期的婦女,以HRT補充荷爾蒙來舒緩更年期症候群,然而也有研究顯示使用HRT雖然可以舒緩更年期症候群,但也可能增加血管栓塞、乳癌等風險,這些警語都已經刊載在該藥品說明書中。衛生署FDA提醒醫師為婦女處方荷爾蒙類藥品緩解更年期症候群時,宜審慎評估其風險效益。對於已罹患乳癌或懷疑有乳房腫瘤、曾有或現有肝腫瘤、急性動脈血栓栓塞症或靜脈栓塞等疾病者,都不應使用HRT治療。 衛生署已建立藥物安全主動監控機制與評估,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疑似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adr.doh.gov.tw。 資料來源: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荷爾蒙療法增加ADH乳癌發生率
2009.11.12
荷爾蒙療法增加ADH乳癌發生率
最近有美國學者指出近年荷爾蒙療法(HRT)的使用率減少,有可能是「非典型乳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ADH)的乳癌發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非典型乳管增生」是指細胞在乳管內異常增生的現象,屬於癌前病變。過去的研究顯示,診斷出非典型乳管增生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一般婦女高3-5倍。 研究人員使用美國Breast Cancer Surveillance Consortium資料庫的數據,檢視與評估非典型乳管增生的發生率,以及乳癌腫瘤的特性,總計包含兩百四十萬份乳房攝影的研究報告。結果發現,荷爾蒙療法的使用在1996-2005年間從35%降低至11%;非典型乳管增生的發生率從1999年的萬分之5.5降低至2005年的萬分之2.4;而非典型乳管增生的乳癌發生率在2003年達到高峰,為萬分之4.3,隨後在2005年降至萬分之3.3。 這份研究也發現非典型乳管增生的乳癌通常不是具侵略性的癌症,而是低度惡性、較早期的癌症,這樣的發現也支持一項醫學理論:導致低度惡性和高度惡性乳癌的病理機制是不同的。 研究人員表示,非典型乳管增生的發生率下降是出乎意料的事,因為乳房攝影的比例不斷上升,因此,非典型乳管增生、乳癌與荷爾蒙療法的使用是高度相關的。 資料來源: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 read more
荷爾蒙補充療法提高卵巢癌風險
2009.07.17
荷爾蒙補充療法提高卵巢癌風險
過去有不少研究指出荷爾蒙補充療法(HRT)與卵巢癌的相關性,但是這些研究沒有針對使用的時間長短、劑量多少與種類做進一步的分析。最近一篇丹麥的大型研究發現,婦女只要使用過荷爾蒙補充療法,不論是復合式荷爾蒙還是單獨使用雌激素,也不論劑量與時間,罹患卵巢癌的風險都會明顯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 研究人員使用國家的登錄系統,追蹤97萬位50-79歲的丹麥婦女,平均追蹤8年的時間。研究期間總共有3,068位婦女罹患卵巢癌,其中包括2,681個上皮細胞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s)的案例。在追蹤期結束後,總共有63%的婦女從未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22%曾經使用過、9%仍在使用。 研究結果發現: 一、大致上來說,每8,300位婦女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就會導致一個卵巢癌個案發生。 二、正在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1.38倍,曾經使用過的女性則高1.15倍。 三、單獨使用雌激素的婦女當中,口服方式提高的風險為1.34倍,貼片為3.13倍,陰道用雌激素為1.23倍。 四、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達四年的話,風險會提高1.33倍。但是,罹癌的風險在停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之後會逐漸下降,大約停用兩年之後,罹癌的風險會降至與一般婦女相同。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 read more
更年期藥物增加乳癌復發風險
2009.02.23
更年期藥物增加乳癌復發風險
Tibolone是一種合成的類固醇,中文藥品名稱為「利飛亞錠」(Livial)。Livial的作用類似荷爾蒙療法,此藥在全球90個國家通過的適應症為減緩更年期現象,在55個國家可用來預防骨質疏鬆,許多乳癌病人會用此藥來減緩癌症治療所導致的更年期不適。Livial與荷爾蒙療法不同的是,過去許多學者相信Livial會降低癌症的風險,但是最近有一份研究發現Livial會增加乳癌復發的機率,這份研究也因為如此被迫提前六個月結束。 這份研究包含約3,100位已經手術過的乳癌患者,研究開始時婦女的平均年齡為52.7歲,這些婦女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每天使用2.5毫克的Tibolone,另一組則使用安慰劑。結果1,556位使用Tibolone的婦女中有237位(12.5%)婦女乳癌復發,使用安慰劑的1,542位婦女中,乳癌復發的有165位(10.7%),顯示使用Tibolone的婦女乳癌復發的風險比其他婦女高40%;且研究發現使用Tibolone的婦女所復發的乳癌多屬於遠端轉移(distant metastases)的類型,這類型的乳癌危險性通常較高。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乳癌患者使用Livial是安全的,醫生不應該開此藥給乳癌高風險的婦女使用。 去年也有一份美國研究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這份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婦女使用Tibolone的話,中風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2.2倍,但是這份研究發現Tibolone會降低乳癌和結腸癌的風險。顯示Tibolone的安全性目前還未有定論。 資料來源:刺洛針腫瘤學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
+ read more
影響關節替換手術的變因
2008.11.03
影響關節替換手術的變因
最近一份英國研究發現,早熟、多次生育和使用荷爾蒙療法都會增加女性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 這份研究的數據擷取自「英國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總共包含130萬位婦女,這些婦女在進入50歲以後由研究人員再追蹤六年,針對參與者的初經、停經年齡、生育次數、使用避孕藥、荷爾蒙療法與否等面向進行記錄。 結果發現,若初經年齡在11歲或11歲之前的話,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分別會提高9%和15%;每一次生育則分別增加8%和2%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荷爾蒙療法是影響最大的變因,會分別增加58%和38%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而使用避孕藥則沒有影響。 資料來源: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 read more
更年期不會導致血壓升高
2008.10.13
更年期不會導致血壓升高
許多人將女性更年期後血壓上升的現象歸因於荷爾蒙雌激素濃度的降低,但是,最近有兩份研究發現,女性在更年期後血壓會升高、進而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的原因其實與更年期無關。 其中一份捷克的研究蒐集了900位45-54歲婦女的資料,分別就更年期前、更年期和停經後這三段時間,分析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年齡等因素與血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高血壓的風險和更年期沒有相關性,而是和BMI值有關。由於女性身體的脂肪會隨著年齡增加,因此,女性更年期後若有高血壓的現象是導因於BMI值,而非荷爾蒙。 第二份義大利的研究則包括了九千位18-70歲的婦女。結果發現更年期婦女的血壓的確比更年期前的婦女高,但是在經過年齡標準化的分析後,血壓和更年期的相關性就消失了;與捷克的研究不同的是,BMI值與高血壓的相關性也在年齡標準化後消失,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女性血壓升高純粹是因為年齡增加。 在長期追蹤的研究中,常會發現女性的血壓因為進入更年期、停經而逐漸升高,但是研究在經過年齡標準化的分析後,這樣的相關性就會消失,也就是說若更年期婦女的血壓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話,其實與雌激素的減少無關。這樣的研究結果某種程度也解釋了為什麼荷爾蒙療法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高血壓期刊(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