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11.03
影響關節替換手術的變因
最近一份英國研究發現,早熟、多次生育和使用荷爾蒙療法都會增加女性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
這份研究的數據擷取自「英國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總共包含130萬位婦女,這些婦女在進入50歲以後由研究人員再追蹤六年,針對參與者的初經、停經年齡、生育次數、使用避孕藥、荷爾蒙療法與否等面向進行記錄。
結果發現,若初經年齡在11歲或11歲之前的話,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分別會提高9%和15%;每一次生育則分別增加8%和2%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荷爾蒙療法是影響最大的變因,會分別增加58%和38%進行膝蓋和髖骨替換手術的機率;而使用避孕藥則沒有影響。
資料來源: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 read more

2008.10.13
更年期不會導致血壓升高
許多人將女性更年期後血壓上升的現象歸因於荷爾蒙雌激素濃度的降低,但是,最近有兩份研究發現,女性在更年期後血壓會升高、進而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的原因其實與更年期無關。
其中一份捷克的研究蒐集了900位45-54歲婦女的資料,分別就更年期前、更年期和停經後這三段時間,分析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年齡等因素與血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高血壓的風險和更年期沒有相關性,而是和BMI值有關。由於女性身體的脂肪會隨著年齡增加,因此,女性更年期後若有高血壓的現象是導因於BMI值,而非荷爾蒙。
第二份義大利的研究則包括了九千位18-70歲的婦女。結果發現更年期婦女的血壓的確比更年期前的婦女高,但是在經過年齡標準化的分析後,血壓和更年期的相關性就消失了;與捷克的研究不同的是,BMI值與高血壓的相關性也在年齡標準化後消失,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女性血壓升高純粹是因為年齡增加。
在長期追蹤的研究中,常會發現女性的血壓因為進入更年期、停經而逐漸升高,但是研究在經過年齡標準化的分析後,這樣的相關性就會消失,也就是說若更年期婦女的血壓升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話,其實與雌激素的減少無關。這樣的研究結果某種程度也解釋了為什麼荷爾蒙療法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高血壓期刊(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read more

2007.09.03
中年婦女減重應注意骨質健康
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內的一篇研究發現,在更年期時,婦女若體重下降有可能會加速骨質流失的速度。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表示更年期婦女不適合減重,而是中年或老年婦女在減重時,應該要格外注意骨質的健康。
這份研究總共包含373位44-50歲的婦女,其中一半的婦女必須使用低熱量的飲食和從事規律的運動,另外一組則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研究追蹤五年後,發現前者的平均體重是減少的,後者則是增加的,而體重減少的婦女則出現了顯著的髖股骨質流失的現象。
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Jane A.
Cauley表示,婦女應該要瞭解到體重下降和骨質流失是有相關性的,因此,除了定期做骨質檢測、飲食應該要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他命D之外,運動的類型對於骨質的維持也是很重要的關鍵。這份研究的婦女大多從事較不耗費體力的有氧運動,例如,走路,但是研究發現能保護骨質健康的運動,大多屬於必須和地心引力相抗衡的負重運動,例如,舉重或是爬樓梯,而這些運動對更年期婦女骨質健康的影響程度,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 read more

2007.06.05
大豆食品降低更年期婦女血壓
美國心臟協會(AHA)表示,有高血壓的婦女得心臟病的機率是血壓正常的婦女的四倍。根據一篇在美國內科學誌(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健康的飲食中,食用大豆食物製品能降低更年期婦女的血壓,或降低有高血壓婦女的膽固醇。
這份研究是由波士頓一所醫學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Francine K.
Welty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所進行,參與者包括60位更年期婦女,其中12位有高血壓。研究人員將其分成兩組,分別進行8週的飲食控制,內容包括:所有透過飲食所攝取的熱量,其中30%必須來自脂肪、15%來自蛋白質、55%來自碳水化合物(醣類),此外,每天必須攝取1,200毫克的鈣質,每個星期要食用兩餐含有脂肪的魚類,例如,鮭魚、鮪魚,而且每天攝取的膽固醇要低於200毫克。實驗組遵照上述的飲食指示,對照組的內容也相同,只是使用半杯的大豆仁(soy
nuts)取代25克的蛋白質。研究人員在開始和8週後分別紀錄血壓和採集血液樣本。
結果發現,大豆仁能有效地降低更年期婦女的血壓,除了12位高血壓婦女之外,另外48位血壓正常的婦女中,有40位的血壓也下降了。兩組相較之下,高血壓婦女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了9.9%、6.8%,血壓正常的婦女,其收縮壓和舒張壓則下降了5.2%、2.9%。此外,研究也發現大豆食品能使高血壓婦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膽固醇)下降約11%,但是,在血壓正常的婦女身上沒有發現此現象。
若以十年的時間來估算,收縮壓下降12毫米汞柱的話,每11位病患就可以預防一位病患死亡;而這份研究中,高血壓婦女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15毫米汞柱,這樣的下降率,若以大規模的人口數計算的話,是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的。研究人員猜測,這樣的差異應該是因為大豆食物製品裡所含的異黃酮素,但是,已經有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素的營養補充品對血壓是沒有影響的,所以,必須是天然的大豆食品才會對健康有益。
此外,這份研究的飲食控制是由婦女自行在家進行的,因此,欲降低血壓,食用天然的大豆食品可能是最實際、經濟又安全的方法。
+ read more

2007.05.30
少量運動也能促進健康
一般人都知道心肺健康和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相關性,因此,促進心肺健康,也就可以降低風險;但是,對於運動和心肺健康的相關性卻還沒有確切的定論,究竟要運動多久,才能明顯促進心肺健康?
Timothy
Church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了一篇研究,檢視了不同的運動量對健康的影響,參與者是460位過重或肥胖的更年期婦女,研究人員將所有的參與者分成四組:一組是完全不運動的對照組,和另外三組分別是每次運動18、34、48分鐘、一個星期運動四次,運動方式是使用跑步機或腳踏車機,研究進行了六個月的時間;最後以「最大攝氧量」來檢視參與者的心肺健康。
結果發現運動18、34、48分鐘的組別,最大攝氧量分別增加了4%、6%、8%。表示運動量越大,對心肺健康越好,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連最低運動量的組別,心肺的健康狀況也明顯提昇了;也就是說,即使每天只在跑步機上走路或騎腳踏車機15分鐘,也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促進健康。
+ read more

2006.10.14
整形手術有效促進心理健康?
最近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一場有關整形手術的會議中,一篇研究表示,服用抗憂鬱劑的病患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病患在進行整形手術後就可以不用再服藥。
這篇研究包括362位動完整形手術一年的病患,大部分是中年婦女,最常見的手術包括隆乳、縮小腹和拉皮;其中有61位病患(17%)在動手術前有服用抗憂鬱劑,研究人員並不瞭解這些病患得憂鬱症的原因,也不清楚其憂鬱症是否和想整形部位有關。研究結果發現,在手術後六個月,服用抗憂鬱劑的人數下降至42人;98%的病患表示手術能有效增進自信心,但是,手術後停用和繼續服用抗憂鬱劑的病患中,約有相同比例的病患都表示自信心增加,這樣的結果並不能解釋憂鬱症和自信心的關連性,因此研究人員推論整形手術讓部分病患停用抗憂鬱劑有可能是因為生活品質的改善,而不是自信心提昇。
並非所有研究對整形手術和心理健康都持正面的看法,近幾年不少研究也指出做過隆乳手術的女性自殺率較高,但是此研究人員表示,這有可能是因為參與者本身精神狀態的關係,而不是整形手術本身引起他們自殺的動機。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