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8
2030年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將增加43%!
從2015年到2030年,全球女性年齡標準化的肺癌死亡率預計將增加43%,而乳癌死亡率在同一時間內將下降9%。
這是8月1日發表於「癌症研究」的52國研究所揭示的。
雖然在降低全球乳癌死亡率方面有了很大進展,但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卻呈上升趨勢。如果不採取措施減少這一人群的吸菸行為,全世界的肺癌死亡率將繼續增加。研究作者Martínez-Sánchez指出,過去的研究重點是預測單個國家或大洲的女性肺癌和乳癌死亡率,但很少有研究估計這兩種常見癌症的全球死亡率趨勢。
研究如何進行
Martínez-Sánchez等研究人員分析了2008年至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庫中乳癌和女性肺癌死亡率。納入研究的國家必須有2008年至2014年之間至少四年的數據,且人口必須超過100萬。共有52個國家符合這些標準:29個來自歐洲、14個來自美洲、7個來自亞洲、2個來自大洋洲。
世界衛生組織計算乳癌及肺癌死亡率的方式是看每年每10萬人中有多少人死於這兩種癌症,並進行年齡標準化以消除各國年齡分布不同而混淆預估值的問題。
研究結果
2015年到2030年女性肺癌的死亡率預計從11.2增加到16.0。預計2030年肺癌死亡率最高的是歐洲和大洋洲,最低的是美國和亞洲。只有大洋洲的肺癌死亡率預計會下降,預從2015年的17.8降至2030年的17.6。
Martínez-Sánchez表示,全球吸菸狀況呈現出不同的時間表,早在美國和亞洲開始普遍習慣吸菸以前,歐洲和大洋洲國家已經接受女性吸菸,這反映了為什麼歐洲和大洋洲的肺癌死亡率較高的原因。
而乳癌死亡率預計2015年到2030年間會從16.1降至14.7。歐洲乳癌死亡率最高,但整體呈下降趨勢,而亞洲預測乳癌死亡率最低,但整體呈上升趨勢。
Martínez-Sánchez解釋,乳癌與許多生活方式因素有關,亞洲乳癌死亡率上升是因為正在適應西方的生活方式,這往往導致肥胖和酒精攝取增加,兩者都可能導致乳癌。另一方面,歐洲乳癌死亡率減少可能與對乳癌的認識提升有關,導致人們積極參與篩檢和改善治療的計畫。
此外,與中等收入國家相比,高收入國家在2030年預測的肺癌和乳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最高。不過,高收入國家更有可能降低乳癌死亡率,而肺癌死亡率超過乳癌死亡率的大多是已發展國家。
研究的限制
Martínez-Sánchez表示,這項研究是以未來20年內目前肺癌及乳癌死亡率的趨勢仍會持續為基礎,但是特定習慣,例如從傳統菸改為電子菸,可能改變肺癌死亡率的趨勢,並且未來的篩檢技術及治療方法可能也會降低死亡率,這是這項研究的限制。
此外,由於缺乏非洲的資料及當地人口數小,研究無法對非洲的狀況進行預測。不過,這項研究為衛生專業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證據,幫助他們決定全球戰略,以減少女性肺癌對社會、經濟和健康的影響。
小知識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8.01)
* Healthday(2018.08.01)
* Juan Carlos Martín-Sánchez et al. _Projections in Breast and
Lung Cancer Mortality among Women: A Bayesian Analysis of 52 Countries
Worldwide._ Cancer Res; 78(15); 4436–42.
+ read more
2018.08.07
生兒育女讓妳衰老嗎?
人們一直想要知道懷孕/生產對女性身體有無負面的影響,最近一份研究指出,多次妊娠可能會加速女性的細胞衰老。
人類為何會變老是演化生物學家欲探究的神祕問題之一,其中一種解釋是,我們用以維持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是有限的。換言之,身體隨時都在協調能量使用,並決定生理活動的優先順序,如睡眠、飲食或生育。一個生理活動使用了能量,則會排擠另一生理活動的維持。這種「得失協調」的觀點最常被用於解釋「生育」及「維持壽命」的能量平衡。
研究團隊認為,女性的身體已經被設定成,養育後代優先於維持自己壽命的生理活動,如修復細胞或器官損傷等。而歷史的研究資料也支持這樣的假設。曾經有研究分析了皇室與貴族的歷史資料,發現隨著生育孩子數越多,女性壽命越短。不過,這份研究僅呈現兩者「相關」,不一定是因果關係。
研究怎麼做的?
要在當代多元的人口中再次證明上述假設並不容易,因為牽涉到更多影響研究結果的因素,如社會經濟狀況、獲得健康照護的機會等。
研究以3,200多名20至22歲的菲律賓女性為研究對象,這群女性的營養及資源較為短缺,因此她們的身體可能更需要被分配能量以維持運作。
研究團隊檢測了可以預測死亡(或生理年齡)的兩個標記物(MARKERS):端粒(TELOMERES)長度及表觀基因年齡(EPIGENETIC
AGES),以瞭解這群女性身體老化的情形,。
端粒是DNA鏈的末端,具有保持染色體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的功能。人類一生都在透過複製的過程製造新的細胞,每一次都需要複製染色體,而端粒就會在這反覆複製的過程中漸漸變短。當端粒變得太短,細胞就無法再進行複製。
研究用血液樣本分析這群女性的端粒長度,從血液中蒐集免疫細胞。隨著女性生育次數越多,免疫細胞裡DNA端粒長度越短,這可能限制免疫細胞對抗感染及癌症的能力。
表觀基因組(epigenome),指的是一系列加在DNA上面的化學修飾,如,甲基化(methylation),他們主導著哪些基因被啟動,哪些沒有不會,進而影響著細胞會變成哪一種器官及會如何運作。這些化學修飾在一生中會被影響、損害與改變,這可能改變基因的表現,這些變化還可能遺傳給後代。
因此,表觀基因年齡其實告訴了科學家細胞與基因的健康情形及甲基化(methylation)的狀況。若這些修飾顯示女性的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大,這是死亡風險的表現之一。
妊娠會加速細胞衰老
多次懷孕的女性這兩種細胞標記物顯得比較「老」。即使考慮到可能影響細胞衰老的其他因素,懷孕次數的影響仍然排在首位。研究人員表示,每一次妊娠,細胞衰老會加速0.5至2年,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另外,他們沒有想到,懷孕中的女性細胞看起來比預期的更年輕,而不是更老。雖然一個女人的生理年齡隨著每次懷孕而增加,如果一個女人在測量時已懷孕,她的表觀遺傳年齡及端粒看起來比預測的年齡小。換言之,懷孕讓人暫時年輕,但懷孕的次數和生物年齡增長之間似乎存在更持久關係。
生理年齡增長對壽命來說很重要,但並不會顯現在外貌上。雖然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有更多的孩子,特別是超過四、五個孩子,可能會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並縮短壽命。過去研究不知道為什麼,這份研究提出了可能的解釋:可能跟女性經歷懷孕、生產、哺乳所造成的免疫系統改變有關。
研究作者Ryan強調,研究結果並非在說生育必然會導致生理年齡增加,目前也不知道這樣的變化是否會持續,還是會隨著時間消失。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目前正在對同一群女性進行後續研究,這份研究是自2005年首次測量後隔了13年的追蹤研究。研究團隊希望了解是否能在縱貫性研究中複製這些發現,及細胞是否仍然看起來更老。研究也表示希望能夠了解社會經濟狀況和飲食等因素如何影響女性生育所付出的代價。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7.25)、Daily Mail(2018.07.25)
+ read more
2018.06.20
職業媽媽的女兒工作較好、薪水較高
每天有超過兩千五百萬的媽媽上下班、升遷,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但是與此同時,2015年美國無黨無派、專門提供社會議題資訊及公眾意見的Pew報告指出,全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理想狀況」是他們的母親完全不工作,只有4%的人認為父親不用工作。2017年密蘇里州的參議院候選人Courtland
Sykes在Facebook上還把職業媽媽比喻成「焦慮且一意孤行的恐男女性主義者」。不過,事實是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職業母親對子女有著壓倒性的積極影響。
四月份發表於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一群職場專家呈現了來自兩項大型國際調查的寶貴數據。他們對超過十萬名男女的家庭及職業資料進行深入了解,發現職業母親的子女之生涯確實比家庭主婦的子女有更多元的發展,並且不是負面的。
研究作者Kathleen
McGinn表示,有很多關於女性為什麼工作的討論,不知為什麼這些問題都假設:女性工作對他們的家庭是不利的。這樣的假設幾乎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但造成許多母親感到內疚。
職業媽媽的真正影響在她們的女兒身上最為明顯。研究人員發現,與家庭主婦的女兒相比,與職業媽媽長大的女性較可能擁有自己的職業,她們也更有可能獲得更好、更高薪的工作。根據同一研究團隊於2015年的報告,美國職業媽媽的女兒的所得比家庭主婦的女兒多出23%。而在25個已發展國家中,有21%母親是職業女性的女性獲得了主管職位,母親為家庭主婦的女性則是18%。
另一方面,職業媽媽的兒子長大後會花更多時間做家務和照顧他們的孩子。亦即,每週花約8個小時折疊/洗衣服、換尿布和做其他家庭工作,是母親為家庭主婦的兒子的兩倍。
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兒童內化了社會習俗以及模仿他們周圍成年人的行為。
McGinn的研究小組發現,母親是職業女性的人往往對性別角色有更「平等」的看法。他們傾向於重複在童年學習到的行為模式,因此成長於雙薪且會分攤家務家庭中的人,在他們開始自己的家庭時比較會重複這些模式。對於在傳統家庭中長大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這並不意味著家庭主婦正在破壞孩子的未來。研究強調,「合適」地撫養孩子的方式並非只有一種,而且這兩種方式並非本身就是不利於小孩的。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媽媽進入職場,這份研究對將孩子留在家中感到內疚的媽媽來說是個強心劑。當小孩看著媽媽每天都去上班,尤其是如果小孩是一個女孩,她正在學習如何管理一個非常複雜的生活!
編譯來源:Times(2018.05.10)
+ read more
2018.02.13
懷孕時有高血壓 產後仍會持續
很多人知道,女性懷孕時發生妊娠性高血壓產後會復原,而她「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顯著的增加。但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有些女性的妊娠性高血壓在產後是一直續存著,而非「未來」才會發生。
最近荷蘭的研究顯示,有妊娠性高血壓的女性產後仍較有可能高血壓。荷蘭婦產科硏究專家Dr.
Laura
Benschop指出,產後的高血壓問題時常被忽略,因為許多女性在醫師辦公室測量的血壓是正常的。
為了了解這種情況的普遍性,這項研究追蹤200位罹患妊娠高血壓的孕婦。在她們產後的一年間,每天早上、晚上及回診時都測量血壓。
在產後一年內,超過41%的女性有高血壓。其中最普遍的類型為「隱匿性」高血壓,佔17.5%,意指在診所內量的血壓正常,在診所外測量則較高;約14.5%的婦女一年後持續有的高血壓;另外有9.5%有「白袍」高血壓,意指醫師辦公室裡的血壓高於辦公室外。
因此,如果只看診所量的血壓值,則將有56%有高血壓的女性被遺漏掉。
研究也發現46%的女性,其白天到晩間的血壓降的不夠多,這也是不健康的。42.5%的女性有晚間高血壓,增加心臟疾病,中風和死亡的風險。
由於以上的發現,專家建議女性懷孕時若有高血壓,應在產後繼續長期測量血壓,不只是在醫師的辦公室,在家中早晩不同的時段也要測量。
產後的高血壓,有不同的形式。女性應知道自己的血壓值,才可以採取步驟降低血壓,避免日後高血壓對健康的影響。
編譯來源:UPI(2018.02.05)、Journal Hypertension(2018.02.05)
+ read more
2018.01.04
生技產業需要更關注女性健康!
當代,我們已見證到許多新形態的避孕方式、生育治療,和陰道健康照護的治療。然而,在生技產業裡,針對女性健康的投資卻寥寥無幾。儘管在過去幾年,生技產業出現大量的首次公開招募活動和新玩家,包括Agile(敏捷)、Daré、Juniper、Myovant和ObsEva等,關於女性的生物科技卻仍還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美國在2015年,花費在女性健康上的人均支出,比花費在男性健康上的24%。然而,對於女性健康相關初創公司的投資,卻只有數百萬美元(而非數十億美元),僅僅只佔針對女性擔任領導者公司的創投資金的5%不到。
有三個關鍵原因,說明了為何女性健康—作為生物科技領域內的一項專門領域—才剛開始起步。
生技產業領導者的性別差距
毫不意外地,許多和女性健康相關的生技公司,是由女性擔任領導者的。然而,在所有的生技產業公司中,只有僅僅不到10%的首席執行長(CEO)職位是由女性擔任的。
這為什麼重要?女性和男性關注的層面不同(想法不同),尤其在關乎他們健康的這個議題上。多數女性可能會經歷一連串關鍵的生命階段和選擇—包括月經、妊娠、計劃生育、更年期,和賀爾蒙治療。而這些是男性沒有親身經歷過的。這也意味著男性較不可能意識到改善女性健康的價值—創造新興類型的治療,並增加女性在健康醫療上的選擇。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晉升為生技領域的領導者,我們可以幫助我們的男性同行了解我們的健康需求,以及創新能如何提供幫助。
以避孕藥為例子:荷爾蒙藥丸的圓形口服製劑包裝,長期以來一直提供給女性一種實際上的選擇。然而,藥丸必須每天服用、可能會與其它藥物相互作用,且光是簡單的人為疏失就可能降低藥效,導致意外懷孕。千禧世代的年輕女性渴望找到其它更長效且方便的避孕選擇,尤其是那些對自己學業、事業和家庭有著詳細規劃的女性,和那些保有健康和永續生活風格的女性。
另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考量是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會面對的保健問題。由於許多因素(包括性別造成的薪資差距),女性更可能需要醫療資助,並透過像Medicaid醫療補助計劃這類公共計劃,來獲得醫療保險,使用醫療資源。事實上,女性是Medicaid醫療補助計劃的多數受益者。這也意味著,創新的生技企業需要考慮整體的健保生態系統,並規劃安排,才能讓女性使用得到他們的產品。
女性在臨床試驗中的代表性不足
醫學創新立基於現有研究和科學知識的基礎之上。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才制定了指導方針並立法,為確保女性群體在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中,具有統計上的代表性。在任何創新的領域裡,企業都會遵循既有的研究或證據。因此,以往科學知識中女性在臨床試驗的代表性不足的這個問題,便會影響未來針對女性醫療的新開發。因此,無論是聯邦政府或者生技產業資助的研究,任何涉及臨床研究的研究者,都必須特別注意有足夠的女性參與該臨床研究。並且應該要設計一些研究,來有效說明在治療上的潛在性差異。
只有積累了大量的科學數據,才能夠為女性提供更具個人化的醫療選擇。
「一體適用法則」(ONE-SIZE-FITS-ALL APPROACHES)
長久以來,醫學界一直採取這種「一體適用法則」(也就是不會特別去關注女性在臨床研究上的代表性不足,和臨床治療上的性差異)。因此,若是生技產業的領導者和投資者也不特別去關注女性的健康時,這產業便會持續保有盲點,而無法看到那些可能成為市場機會的創新。
「個人化醫學」的出現,為嶄新且重要的治療方式打開了大門。不僅女性需要和男性不同的治療方式,女性整體更能由生物學、遺傳學、健康史、人口統計學,和種族/族群等面向的差異,更進一步地分為更多的次群體。而每個次群體,都需要獨特設計的治療方法和程序。這種「醫學可以並且應該個人化」的思維,伴隨著能更好地開發醫療的技術(像是基因體定序或機器學習等技術),將會為女性帶來更多個人化的醫療選擇。
向前邁進
越來越多為了女性健康而創立的公司崛起,且這些公司又由女性擔任領導者。創業投資家和銀行家也逐漸被吸引到這個專業領域來,這五年以來,針對這領域內初創企業的投資,持續穩定地增長。
同時,女性仍是家庭中的主要健康照護決策者。女性在為自己和家人做治療相關的決策時,越來越看重治療效益、費用和便利性。這表示企業端在開發針對女性的療法時,不僅僅要思考該療法能如何改善她們的健康和身心狀態(well-being),同時,也需要考慮該療法對女性而言的效益和她們使用時的便利性。
隨著往前邁進這一步,生技產業務必不要忘記,迄今為止,改善女性健康的任務進展地有多麼地緩慢。女性健康若能改善,往往也能替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若避孕藥的治療方法和藥物的可近性改善後,能使女性更好地掌握她們的生育,避免意外懷孕。女性因此能完成學業、進入勞動力市場而保有經濟上的自由。這對於女性群體和整體的社會經濟而言,都會是相當有益的。
所以說,支持這些和女性健康相關的研究和發展,不但有「前」景,也有「錢」途。
翻譯來源STAT(2017.12.08)
+ read more
2017.12.26
衛生棉條安全嗎?
現年29歲的英國女性Lauren
Wasser在2012年使用特大號衛生棉條後感染了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並因此將右腿截肢。為了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她對法案進行倡議以督促國家健康署測試女性衛生用品的安全性。
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高危險性的細菌感染,這種感染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細菌侵入血液並產生危險的毒素所致。症狀通常以高燒開始並在幾小時內出現類流感症狀,包括肌肉疼痛、喉嚨痛、咳嗽、上吐下瀉、頭暈目眩等。
女性最可能因經期使用棉條、生產後或正在使用子宮帽而感染中毒性休克症候群。而因為它非常罕見又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似,所以可能會被誤診。
目前專家尚無法確定為何棉條會導致中毒性休克症候群,有一說認為與棉條長時間置於陰道內造成細菌滋生有關,另一說認為可能是棉條置入陰道時產生了傷口使細菌進入血液中造成感染。而Wasser表示,她有經常更換棉條。現在,右腳截肢後的Wasser,左腳沒有腳趾、腳跟,只有開放性傷口,因此,在不久的未來,她勢必要將左腿也截肢。
為了讓這種事不發生在其它女性身上,她決心推動立法來要求國家健康署對女性衛生用品進行研究以確保他們的安全性。該法案名為「羅賓丹尼爾森法案(Robin
Danielson
Act)」,以一名1998年死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女性命名。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該法案自1997年已經被提出了十次,但因未獲廣大迴響,故從未在全體眾議員面前投票。現在Wasse公開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在媒體上發揮影響力,呼籲民眾一起推動法案。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7.12.19)、Healthlin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