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多喝紅茶、多吃柑橘類  有助降低卵巢癌風險
2014.11.04
多喝紅茶、多吃柑橘類 有助降低卵巢癌風險
最近一項英國研究發現:紅茶與柑橘類富含膳食黃酮類化合物(dietaryflavonoids),將可能有助於降低女性罹患卵巢上皮癌的機率,這對愛喝紅茶與柳橙汁的女性朋友們來說是個好消息!每年在英國有6,500名、在美國有2萬名女性受到卵巢癌侵襲,卵巢上皮癌是最常見的卵巢癌類型之一,致命性非常高.過去曾有一些研究指出多吃蔬果可降低罹癌風險,但也有其他研究提出不一致的看法.黃酮類化合物包括有黃酮醇、黃烷酮,研究團隊認為,植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調整關鍵的細胞信號路徑及調節癌細胞發炎路徑,將可能可以幫助降低卵巢癌風險.為了探究兩者之間的關連性,研究團隊分析英國171,940位25-55歲女性的飲食習慣.研究團隊所分析的飲食習慣調查問卷資料為每四年蒐集一次,根據資料,女性攝取黃酮醇的主要來源為紅茶(31%)、洋蔥(20%)與蘋果;黃烷酮的來源則為柑橘類水果(26%)與果汁(63%).在追蹤16-22年後,有723個卵巢癌確診病例.分析的結果顯示,高度攝取黃酮醇、黃烷酮的女性比攝取量低者,其卵巢上皮癌的風險比較低,根據研究,每天喝兩杯紅茶者,該風險下降31%.最後,這項研究的優點在於它是一項長期追蹤、樣本數大的觀察性研究,但它也存在研究限制:第一,事實上,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會隨植物成長情形與食品加工過程而有差異,但這項研究無法對劑量進行標準化測量;第二,研究未能調整所有對結果可能造成影響的潛在干擾因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未來研究應針對這次的結果再進行前瞻性研究,以深入瞭解這個問題.資料來源: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
+ read more
「做人」要成功,男人應該少喝咖啡多喝酒!?
2014.11.03
「做人」要成功,男人應該少喝咖啡多喝酒!?
近來一項美國的調查研究發現,男人對於咖啡的愛好可能會阻礙了他們透過人工協助生殖技術成為一個爸爸的心願;另一方面,適量的酒精攝取反而可能促進人工協助生殖手術的成功率.這份研究訪問了105位平均年齡37歲的男性,在2007至2013年間,這些男性接受過的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總計有214次.研究團隊在這些男性接受手術前,都先針對它們的平日飲食習慣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一天飲用3杯(一杯約240c.c.)以上咖啡的男性,其接受人工協助生殖手術讓伴侶受孕的成功率比一天咖啡攝取少於一杯量的男性低了一半.咖啡因攝取越多,伴侶產下活胎的機率也越低,成功率下降至僅19%;反觀沒有飲用咖啡習慣的男性,其伴侶成功受孕的機率則高達52~60%.同時,調查也發現,當男性伴侶的酒精攝取量少時,其活產率僅約28%,但是,一天飲用2瓶(一瓶以360c.c.計)啤酒的男性,其伴侶產下活胎的機率則有57%.不過,研究人員強調,現階段他們還未打算因此鼓勵接受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的男性戒除咖啡並開始喝酒,畢竟,初步的研究結果只發現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確切的因果關係還未獲得證實.相對於飲食,台灣女人連線認為年齡、生活作息與習慣等變項會對人工協助生殖手術的施術結果造成更大的影響.資料來源:theAmericanSocietyforReproductiveMedicineannual
+ read more
男性Y染色體流失 增加死亡風險
2014.10.30
男性Y染色體流失 增加死亡風險
在全球許多國家,女性的平均餘命要來得比男性長壽,但造成這個性別差異的背後原因一直尚未被釐清.日前一項瑞典研究發現,一般會認為男性血液細胞中的Y染色體只與決定性別及製造精蟲有關,但事實上它在使男性壽命延長、以及對抗癌症上也扮演了重要腳色.根據這項在瑞典所作的研究顯示,流失部分Y染色體的男性比未流失者,平均少活5.5年.這個研究團隊先在1,153名70-84歲老年男性的血液中,找出有多少男人的Y染色體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流失,並與這些男性發生非血液相關的癌症死亡、全死因死亡情形的資料一起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男性Y染色體流失嚴重者則比較早逝,在研究中,有637位男性發生全死因死亡、132位發生非血液相關的癌症死亡,都與Y染色體流失具關連性.研究團隊指出,這個結果顯示出血液中Y染色體的流失,與其他血液系統以外的許多癌症都有關係,這可能是由於Y染色體基因會使血液細胞能協助免疫監控功能,也就是免疫系統能偵測並殺死癌細胞,以預防癌症發生,可是當Y染色體流失後,該功能就無法發揮.這項結果意味著在血液檢測時評估Y染色體的狀態,將有助於預測男性的癌症風險,而未來的研究就是應該朝瞭解Y染色體作為評估男性癌症的指標是否真正可行的方向繼續努力.另外雖然男性的癌症風險會隨年紀增長而增加,但還是建議男性可以藉由戒菸、維持健康體重、吃得健康、少飲酒等方式來降低風險.資料來源:BBCNews
+ read more
常喝含糖汽水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2014.10.29
常喝含糖汽水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根據最近的一項新研究,長期飲用含糖汽水,會導致免疫細胞提早老化,使得身體容易罹患慢性病,就如同抽煙對身體的傷害.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裏,發現飲用大量含糖汽水的人,其端粒(telomere)比較短.端粒是保護性的DNA,套在染色體的末端,其作用是保護染色體末端結構的穩定性.過去已有研究指出,白血球裏端粒的長度和人類的壽命有關.此外,短的端粒和細胞組織受損、發炎以及胰島素阻抗相關,同時也與一些因老化而引起的慢性病有關,如心臟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主要作者之一ElissaEpel教授指出,長期飲用含糖汽水,不只使身體要多費力去消化糖分,也加速了組織細胞的老化.這項研究分析在1999-2002年之間參與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的5,309位民眾的資料.研究結果指出,飲用含糖汽水的量和端粒的長度有關,每天喝600cc會加速生理上的老化約4.6年.Epel教授也指出,不分年齡、種族、收入或教育程度,在疾病未發生之前,端粒早已經縮短.雖然目前這項研究僅針對成人,但有可能小孩子端粒的縮短也和飲用含糖汽水有關.資料來源:美國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
+ read more
奧地利研究:自殺新聞報導應避免複製性別刻板
2014.10.28
奧地利研究:自殺新聞報導應避免複製性別刻板
近日一項奧地利MedUniVienna大學的研究表示,在奧地利,每日新聞報紙上的自殺報導普遍充斥著性別刻板形象,這將可能會不利於自殺防治工作.根據研究指出,自殺議題一直存在一個與性別相關的弔詭現象,那就是有自殺意圖者女性遠高於男性,但真正進行自殺行為的卻是男性比女性要多,而研究認為新聞報導文化應該承擔造成此現象背後的部分責任.這項研究的資料來自1997-2005年間11家奧地利每日發行的報紙,共507篇包含"自殺"關鍵字的報導文章.研究團隊分析這些文章報導方式是否有特定性別模式.分析歸納後發現,報導多呈現保守的性別角色形象:女性自殺的文章多著重在社交問題、與他人關係、及圍繞在家庭環境的主題上,並且會以汙名方式強調自殺者的精神疾病,使用的描述文字較為複雜、呈現方式謹慎;男性自殺文章使用的文字則多與憤怒、遭受拒絕相關.研究主要作者BrigitteEisenwort教授表示,這些報導所呈現的並非自殺問題的全貌,同時還存在將精神疾病汙名化、男性自殺報導篇幅過少缺乏代表性的問題,這將使讀者容易忽略男性自殺者以及精神疾病是可被治癒、自殺風險可預防的事實.他建議記者應注意要盡量呈現更加真實正確的報導內容,避免再度複製男女的性別刻板形象.資料來源:性別角色期刊(SexRoles)
+ read more
世界衛生組織:能量飲料可能有害健康
2014.10.27
世界衛生組織:能量飲料可能有害健康
號稱可以增強身心表現的能量飲料,很多人愛喝,近幾年在全球蔚為風潮,自2008年到2012年之間,單在美國的銷售量就增加了6成,據估68%的青少年、30%成年人以及18%的十歲以下兒童都喝過能量飲料.大部分人都認為它無害,但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研究顯示,飲用過多的能量飲料,可能有害健康.過量的能量飲料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根據美國藥物濫用與精神衛生服務局(SubstanceAbuseandMentalHealthServicesAdministration,SAMHSA)去年發表的報告,因飲用能量飲料而緊急送醫的案例從2007年到2011年之間,從10,068件倍增為20,783件.在歐洲也有幾項針對能量飲料影響健康的研究,其中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危害.因此,世衛歐洲辦公室整理分析現今有關能量飲量造成健康風險的多項研究,並針對如何降低該風險提出建議.咖啡因是能量飲料最主要的成分,也是可能危害健康的主因.一罐能量飲料可能含有高達500毫克的咖啡因,相當於5杯咖啡.世衛組織的研究團隊發現,比起咖啡,能量飲料更可能引發咖啡因中毒.雖然有些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與能量飲料差不多,但通常人們喝的是熱咖啡,會喝的比較慢.而且近來有些新能量飲料品牌,為了與舊品牌搶佔市場,在飲料當中加入更多的咖啡因.世衛研究指出,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歐洲,能量飲料佔了兒童43%的咖啡因攝取來源,青少年為13%,成人僅佔8%,此數據令人擔憂.過量的咖啡因可能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血壓升高、心悸、噁心、嘔吐、精神疾病、抽搐,甚至死亡.今年稍早有另一項研究也指出,運動飲料和能量飲料可能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行為舉止造成負面影響,例如開始尋求刺激、抽菸或服用其他有害藥物、狂飲引發的精神沮喪或身體受傷的風險增高等.更令人擔憂的現象是,許多青少年喜歡將能量飲料和酒精飲料混在一起喝,在EFSA研究就發現,高達71%的成年人以及18-29歲的年輕人都有這個習慣.能量飲料混合酒精飲料一起喝,會使人比較不容易感到醉意,因為能量飲料所含的高量咖啡因會降低喝酒造成的酒醉睡意,讓人維持清醒,而繼續狂飲.根據美國政府的一項數據顯示,毒物控制情報中心接到的電話,40%與能量飲料及酒精飲料有關.而世衛研究還發現,混合飲用能量與酒精飲料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開始吸菸、服用違禁藥物、尋求風險性行為、從事其他危險行為.要如何減少能量飲料的負面效應與危害?研究人員建議決策者可採取幾項政策:1.規範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明確規定每一罐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上限.2.政府有關單位應該關切能量飲料廠商過度針對未成年人及年輕人市場的行銷趨勢,採取行動加以規範.研究已確知咖啡因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兒童的健康有害,應該比照對酒類或菸類的消費年齡設限,也應設法防範或禁止青少年及兒童購買能量飲料.3.醫療相關人員與單位也應充分了解過度攝取咖啡因的危險,俾以協助有相關問題者.資料來源:公共衛生前瞻期刊(FrontiersinPublicHealt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