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11
女性牙周病恐增加癌症風險?!
牙周病,是因牙齦感染和發炎引起的,它影響許多成年人,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見.不久前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影響女性受孕機會,最近又有研究發現中年女性的牙周病與某些癌症風險升高有關,如食管癌,乳腺癌和膽囊.約州立大學的JeanWactawski-Wende博士及其團隊為了解牙周病與女性罹患癌症風險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與65,869名參與Women'sHealthInitiativeObservationalStudy的婦女合作.這些婦女的年齡在54歲到86歲之間.參與者在1999年至2003年期間用問卷的方式說明自己是否被診斷有牙周病,並被追蹤是否有罹癌直到2013年9月.平均來說,追蹤每位參與者的時間為8.32年.在此期間,有7,149名婦女被診斷患有一種癌症.研究發現,被診斷有牙周病的婦女罹患任何類型癌症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女性高出14%,最常見的癌症類型為食道癌.與沒有口腔健康問題的婦女相比,牙周病患者的罹食的比率高出三倍以上.其他與牙周病顯著相關的癌症還有肺癌、膽囊癌、黑素瘤或皮膚癌及乳癌.研究還發現,牙周病與乳癌、肺癌及膽囊癌的相關性在吸煙婦女身上呈現更顯著的相關.Wactawski-Wende博士解釋,由於食管靠近口腔,因此牙周病原體可能更容易感染食道粘膜,並增加該部位的癌症風險.此外,牙周病和膽囊癌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新的發現.研究主持人NgoziNwizu博士強調,過去雖然已發現膽囊癌患者有慢性發炎的情形,但這是第一個發現膽囊癌與牙周病相關的研究.究竟是什麼導致牙周病與各種類型的癌症之間具有聯繫尚未被理解.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可能是,口腔中的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會通過唾液或患病的牙齦組織進入血液.通過這種方式,病原體可以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並影響癌症風險.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實際的機制.編譯來源:MedicalNewsToday(2017.08.01)、CancerEpidemiology,Biomarkers&Prevention(2017.08)
+ read more

2017.08.10
服用避孕藥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英國醫藥和健康照護用品管理局(MHRA)統計,自1963年至2017年7月間,有553例女性死亡被認為疑似與服用避孕藥有關,平均每年有超過10名的死亡案例.1970年和1977年每年有21人死亡,這個數字是2011年死亡11人加上2014年死亡13人的二倍,為死亡案例的最高峰.MHRA的數據同時指出,9000至13,000名女性對避孕藥中的荷爾蒙有不良反應、27,000名女性有嚴重的不良反應.MHRA發言人說,因為這是一個自願參加的研究計劃,實際上藥品與死亡關聯的數據可能會高於目前所記錄的.但另一方面,並非所有副作用都來自於避孕藥中的荷爾蒙,因為這些荷爾蒙也可被用來治療某些癌症疾病.調查案件中,20歲的AbbeyParkes死於肺部血栓,因肺部缺乏氧氣,引發心跳停止而死亡.經過調查,Parkes小姐並不知道她有遺傳性的基因突變,基因中帶有FactorVLeiden.比起一般人,她有較高的血栓形成能力,使她的血液更有可能凝塊,而避孕藥則被認為會增加凝血的風險.2016年Blackburn的醫學證據顯示,每10,000名服用複合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平均有6名會發生血栓;相反的,未服用藥丸的10,000名女性中,只有2名會發生血栓.在多數情況中,這些狀況是可被治療的.專家們強調,避孕藥與死亡之間的關聯大多來自血栓,但此僅被記錄為"懷疑",而非科學證明.他們解釋該藥物是由雌激素和黃體素組成的,一般來說是非常安全的.而凝血是已知的風險,以英國有350萬名女性服用避孕藥來說,這個比例是相當小的.隸屬於英國皇家醫藥學會中專門從事婦女服務的資深藥劑師JaneBass說,眾所周知這些藥物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但是以多年收集的資料及使用避孕藥的女性人數看來,發生死亡的機率可算是低風險的了.一般來說,避孕藥是非常安全的.我不希望任何一位女性因為擔心而停止服用避孕藥,因為這將會有非預期懷孕的風險.而且多年來已經進行各種改善,從降低初期的高劑量,到讓訪單更清楚明瞭.然而,將有關藥品的不良反應或疑慮告知醫生是很重要.有呼吸短促症狀或無法解釋之胸痛的女性應該提醒醫生或護理人員,讓他們知道病人正在使用避孕藥,因此可能會比一般人有更大的血栓風險.編譯來源:DailyMail20170715其他人有興趣的文章:
+ read more

2017.08.07
媽媽越晚生育越長壽!
生育專家提醒女性,要在30歲以前就開始嘗試懷孕,否則可能因卵子數量及品質下降而有不孕、易流產及難產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份研究發現晚育也有好的一面,越晚生育的女性其壽命越長.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UniversityofCoimbra)研究團隊檢視了歐盟及英國的平均壽命資料,比較老年女性的平均壽命跟他們的生育年齡,發現在30歲以後生育的女性比20幾歲或以下生育的女性活更久.生育專家LordWinston說明,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越晚生育的女性其社經地位較高,收入也較好之故.這樣的背景讓他們比較容易在高齡時成功生育;過去研究也已發現高社經地位者比較能過健康的生活型態而有比較長的壽命.不過,2014年發表於期刊Menopause的研究指出這樣的現象背後可能不只跟社經地位有關,還跟染色體有關.他們測量女性染色體的端粒(telomeres)長短──較長者其壽命較長──發現:生最後一胎的年齡大於33歲的女性,其端粒比29歲以下的女性長的機會是2-3倍.英國生育學會政策顧問RajMathur認為,雖然這樣的研究發現很有趣,但是要小心不要讓這樣的結論影響女性延後懷孕年齡,因為在30歲或40歲生育的女性可能會經歷較多痛苦.台灣女人連線認為,女人適育年齡應視女人的生理成熟、心理準備、養育能力及社會的支持而定,因此,每個人有自己的時間表.一味強調生理的因素,造成想晚育女人的焦慮,或早育女人的無法承擔,都是社會的不幸!編譯來源:TheDailyMail(2017.07.30)、JournalOfPublicHealth(2017.04.14)
+ read more

2017.07.31
冷藏卵子?還是卵巢?
最新一項研究提出,婦女可以考慮冷藏卵巢,取代泠藏卵子,來保存生育能力.這項研究檢視了1999至2016年10月間每一個冷藏卵巢組織的案例.目前選擇冷藏卵子,花費約在一萬美元上下,且必須到人工受孕的診所.若過了更年期則必需接受荷爾蒙治療,才能有自己的卵子生孩子.Oktay博士指出冷藏卵巢比冷藏卵子更好.冷藏的卵巢組織,再放入女性身體後,其未成熟的卵泡會發展為成熟的卵子.這會啓動她每月的月經,釋放雌激素(主要女性荷爾蒙).其潛在的發展,可以讓健康的女性延後生育、反轉更年期、恢復生育能力,不需經過人工受孕的治療,可以自然懷孕.英國第一個將卵巢取出冷藏的患者,九歲時因得了罕見的血液疾病接受化療.長大後,重新植入冷藏的卵巢,去年十月生下一個男孩.研究發現40歲以下的女性,有309位冷藏卵巢組織後,生了84個孩子,且有8位超過兩個孩子.有2/3的婦女恢復生育能力或反轉更年期.其中約2/3能自然受孕,約1/3仍需要人工受孕.這項研究報告也指出,案例中卵巢組織平均只冷藏兩年多,如果年紀較大,容易失敗.而其收集的資料中有其限制,一方面在美國不能比較冷藏卵和卵巢的懷孕機率,因為缺少全國性的統計數字;另一方面,很多失敗的案例可能沒有很確實的呈現在各個診所提出的資料裏.研究主持人Pacheco博士和Oktay博士指出,這二十年來,移植冷藏卵巢組織,雖然臨床上有進展,但仍停留在實驗性的範圍.根據最近的研究,這項手術應該可以成為維持生育能力的可行選項.現今冷藏卵巢組織的長期影響仍屬未知,而冷藏卵子已經很普遍,且是確認的技術.將來還是需要更多機構來做研究,以更嚴𧫴的方法,做更廣泛的案例來調查冷藏卵巢的有效性.倫敦大學生育健康的婦科專家,MelanieDavies博士則以為婦女雖然可以考慮使用冷藏卵巢的技術,延後生孩子的時間,來保存生育能力,但仍需要有去了解已有的資訊,才能做明智的選擇.編譯來源:ReproductiveSciences201707、DailyMail20170713、MedicalNewsToday20170717
+ read more

2017.07.27
女人因為年老而沒有「性」趣?歐洲法院說:錯!
歐洲的人權法院裁定,葡萄牙的法官在一個醫療賠償案中認為:"女人『性』的重要性隨著她的年齡而下降─是"性別歧視".一名五十歲的葡萄牙女士瑪麗亞·莫雷斯(MariaMorais),聲稱1995年在葡萄牙醫院進行的婦科手術的醫療疏忽使她無法正常進行性行為.她因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而獲得了賠償,但醫院提起上訴,在2013年獲勝,減少了約三分之一的賠償金.對於裁判的理由,里斯本的法官(兩名男性和一名女性,都超過50歲)認為,由於她的年齡,"性"並不重要.這起案件在葡萄牙引發了一場抗議風暴,一位女立法委員將裁決描述為“塔利班的法理”.法國的歐洲人權法院站在瑪麗亞這邊,指出葡萄牙法官持有"偏見",侵犯了尊重私人和家庭生活的權利.判決葡萄牙應支付瑪麗亞3,250歐元(3,790美元)的損失賠償和2,460歐元的成本和費用.歐洲法院認為,葡萄牙法院的裁決"忽視了『性』對於婦女的身心是很重要的,不論是在其自我實現或其他領域的情慾";此外,"(葡萄牙法院)更是基於一般的假設,認為對於一個50歲的女性,又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相較於年輕的人而言,性行為並不重要.在(歐洲)法院認,這些思維顯示了葡萄牙司法機構的充滿了偏見."另外,歐洲法院也提到葡萄牙在2008年和2014年兩個男性患者的醫療事故的判決.在這些案件中,葡萄牙最高法院認為,男人不能再有正常的性生活,無論年齡大小或有無小孩,都會影響他們的自尊心,給他們帶來了"巨大或強烈的精神上的衝擊".編譯來源:TheGardian201707、AP20170725
+ read more

2017.07.25
多國提出警告 隆乳與罕見癌症有關
在今年3月,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佈了隆乳會導致退化性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的警訊.表明至少有359人罹患此癌,其中包括至少9人死亡,FDA並指出這和使用表面有紋理的植入物有關.專家們認為填充物表面的紋理可能引起發炎,進而發展至癌症.因為乳房填充物的安全性一直備受質疑,英國醫藥和健康照護用品管理局(MHRA)正在進行全面性審查.MHRA統計發現女性植入表面有紋理的乳房填充物後,有2人死於ALCL,另有23人罹患同類型癌症.然而,MHRA強調目前無確切證據顯示填充物是癌症的起因.去年英國約有8,000位女性接受隆乳手術.自從2010年發生PIP填充物的醜聞後,英國在2016年10月建立了乳房手術病患者的註冊機制,以促進安全.MHRA發言人表示:"我們是歐盟行動組織的一員,監督和ALCL相關的乳房填充物,目標在了解整個歐洲的情況."而英國衛生部也宣布成立獨立的諮詢團隊,採取行動促進整型手術的安全.英國AngeliaRuskin大學整型外科專家JimFrame指出,5年來,這個癌症如潛伏的炸彈,卻一直被隱藏著.有紋理的填充物應被禁止,使用較安全的平滑面乳房填充物.今年5月發表的研究表明,與平滑的乳房填充物相比,某些有紋理的乳房填充物可能將ALCL的風險增加10到14倍.法國監督組織在2015年即指出,一些被召回的乳房填充物,很清楚和腫瘤有關.澳洲治療藥物管理局(TGA)持續監測隆乳導致ALCL的病例,在今年該國確診病例數量翻了一倍以上,引起全世界醫生和患者的關注.編譯來源:FDA、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201705、MailOnline20170713、AboutLawsuits2017071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