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少吃紅肉  糖尿病不上身 
2014.01.13
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少吃紅肉 糖尿病不上身 
  糖尿病是我國慢性病防治重點之一,台灣目前患者約有140萬人口,且在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是唯一女性死亡人數多於男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多數是50歲以上的成年人,而最近一項國外的新研究表示,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多吃地中海飲食,將可以降低他們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地中海飲食是一種選用豐富蔬菜、水果、豆類、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全穀類以及魚類的飲食方式,而較少出現糖、紅肉與飽和脂肪等食物。這種飲食方式對健康的好處已被證實,如:中年女性可因此比較健康且長壽;有研究則發現可降低基因性中風的風險。   一群西班牙研究者曾發現低熱量的飲食方式對預防糖尿病有絕佳功效,但他們這次則想瞭解改變飲食但不減輕體重、不須降低熱量攝取、也不必提高運動量,是否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研究找來3,541位55-80歲沒有糖尿病的男女,但他們都是心臟病的高風險族群,此風險因子與第二型糖尿病相關。他們被分成三組:前兩組採地中海飲食,分別每天搭配50ml特級初榨橄欖油、或30公克綜合堅果,最後一組則為低脂肪飲食。   研究追蹤四年,期間地中海飲食的參與者接受營養師的指導,提高蔬果、豆類及魚類的攝取量,且避免紅肉或加工處理過的肉類、奶油與糖果,可是沒有降低攝取的熱量或增加運動量。研究指出參與者的體重、腰圍及運動量變化在各組之間並無差異,最後發展成糖尿病者共有273位,但患者中採地中海飲食的兩組參與者明顯少於低脂肪飲食組者,顯示公共衛生可考慮推廣地中海飲食作為糖尿病防治方法。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為了眼睛的健康,戒菸吧!
2014.01.10
為了眼睛的健康,戒菸吧!
  有吸菸習慣的人如果能戒掉這個惡習,可能可以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避免視線模糊不清的困擾。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與眼睛的使用,眼球的晶體會逐漸變得混濁,這是一個正常的症狀,但同時也是造成視力受損的主因。白內障就是指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視覺色調改變、畏光、視野中有黑點等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 近來,有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平均一天抽15支菸的中年男性若成功戒除菸癮,可降低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根據這份來自瑞典的研究結果,平均一天至少要抽掉15支菸的男性出現白內障症狀的機率比起那些從未吸菸的男性高出42%。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如果這些菸癮重的男性成功戒菸達20年以上,白內障的發病機率則僅比未有吸菸習慣的人多出21%。雖然風險仍然存在,不過已經有非常顯著的下降。 瑞典Orebro大學醫院的Birgitta Ejdervik Lindblad醫生表示:雖然停止吸菸能減少白內障發生的風險,但是,因過去的吸菸習慣所造成的風險仍可能存在數十年。他強調:由於吸菸也與其他眼部疾病息息相關,因此,有策略的預防吸菸與倡導戒菸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眼科照護專業人員都應該鼓勵民眾停止吸菸。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眼科醫學電子期刊 (JAMA Ophthalmology)  
+ read more
為了眼睛的健康,戒菸吧!
2014.01.10
為了眼睛的健康,戒菸吧!
  有吸菸習慣的人如果能戒掉這個惡習,可能可以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避免視線模糊不清的困擾。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與眼睛的使用,眼球的晶體會逐漸變得混濁,這是一個正常的症狀,但同時也是造成視力受損的主因。白內障就是指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視覺色調改變、畏光、視野中有黑點等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   近來,有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平均一天抽15支菸的中年男性若成功戒除菸癮,可降低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根據這份來自瑞典的研究結果,平均一天至少要抽掉15支菸的男性出現白內障症狀的機率比起那些從未吸菸的男性高出42%。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如果這些菸癮重的男性成功戒菸達20年以上,白內障的發病機率則僅比未有吸菸習慣的人多出21%。雖然風險仍然存在,不過已經有非常顯著的下降。   瑞典Orebro大學醫院的Birgitta Ejdervik Lindblad醫生表示:雖然停止吸菸能減少白內障發生的風險,但是,因過去的吸菸習慣所造成的風險仍可能存在數十年。他強調:由於吸菸也與其他眼部疾病息息相關,因此,有策略的預防吸菸與倡導戒菸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眼科照護專業人員都應該鼓勵民眾停止吸菸。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眼科醫學電子期刊 (JAMA Ophthalmology)    
+ read more
女性受空污傷害大  須小心慢性阻塞性肺病
2014.01.09
女性受空污傷害大 須小心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呼吸氣流受阻,而且無法以藥物完全恢複之肺部疾病總稱,通常是漸進式惡化,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兩種疾病。任何病人如果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或者曾有暴露在危險因子的病史時,都要考慮慢性阻塞性肺病之診斷。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已發展與發展中國家非常盛行,過去都被認為是男人的疾病,但在近二十年內,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率及死亡率出現急遽上升的情形,因此最近一項美國想找出這其中的原因為何,回顧分析了過去的文獻證據。   結果指出,造成變化的第一個主要因素是在過去五十年間女性抽菸人口的增加,以發展中國家為例,2000年女性抽菸人口約只有9%,但到2025年估計將提高至20%。其他環境性因子包括在工作環境暴露於粉塵或化學物質與空氣汙染之中,而這與女性慢慢從事過去那些被認為只屬於男性的工作類型有關。   更新的研究證據則發現,女性的性荷爾蒙會影響女性受到空汙的反應;菸害或環境空汙對女童肺部功能的損害程度大於男童;男女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疾病認知,以及相關併發症有所差異,可能進一步影響疾病治療。       資料來源:轉譯醫學期刊(Translational Research)      
+ read more
女性要更加注意高血壓問題!
2014.01.08
女性要更加注意高血壓問題!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診斷是否有高血壓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數值的標準可能出現性別差異,女性的標準應比男性低,因此當超過某一數值時,女性比男性需更加小心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最近有另一項美國研究則同樣呼應高血壓有性別差異,指出男女高血壓發展的生理機制並不同,且女性後來出現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男性要高。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威克森林浸信醫學中心針對100名53歲以上男女進行研究,這些參與者有高血壓但都沒有接受治療、也沒有其他重大疾病,研究檢測分析參與者的血流動力學、以及高血壓發展機制的荷爾蒙特性。   最後研究發現當男女血壓升高至相同數值時,女性出現血管性疾病的風險會比男性高出30-40%。同時,與調節血壓有關的荷爾蒙類型與濃度,男女也並不相同,而這會影響心臟病的嚴重性與發生頻率。   研究認為醫師應提早開始關心女性的高血壓問題,給予女性比男性更積極的治療。未來研究則應特別針對女性高血壓發展情形有更細緻的瞭解,才能為女性找到更佳的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心血管疾病治療進展期刊(Therapeutic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read more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2014.01.07
愛喝甜的,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愛喝甜的女性要注意了!最近一項美國的調查結果發現:已經進入更年期且嗜喝含糖飲料的婦女罹患第一型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沒有飲用含糖飲料習慣的婦女高出80%。     在台灣,子宮內膜癌是前十大女性癌症之一,且其中有9成發病與雌激素有關,為第一型的子宮內膜癌。在美國,罹患第一型子宮內膜癌的婦女也越來越多,在這些罹癌的婦女中,有許多人每週都會飲用含糖飲料。   研究發現,不管BMI值、體能狀況、糖尿病史或抽菸與否,含糖飲料喝的越多,罹患第一型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越高。發病原因與雌激素無關的第二型子宮內膜癌發病機率則不受含糖飲料攝取過量的影響。   學者指出,在美國,含糖飲料的攝取與肥胖的發生率也呈正比;流行病學的研究亦證實了含糖飲料的攝取會提高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率。而子宮內膜癌多發生在肥胖女性身上,在已開發國家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都具有肥胖的症狀。這或許可以說明糖與子宮內膜癌之間的關係。   根據這份含括了23039人的大型調查結果,研究者歸納出幾點與子宮內膜癌發病有關的生理特徵,包含:高齡、高BMI值、高腰臀比、有糖尿病史、初經較早、更年期較晚,以及曾接觸過荷爾蒙療法等。 除了受訪者的生理特質與病史,研究團隊亦透過自陳問卷了解受訪婦女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分析後發現,與沒有飲用含糖飲料習慣的婦女相比,攝取含糖飲料最頻繁的前20%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遠遠高出72%之多。研究者認為,含糖飲料對於胰島素分泌的影響可能是解釋這種狀況的一個可能原因。   不過,研究結果同時也顯示,甜食與烘培糕點並不會增加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對於食用甜點並未造成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的結果,研究者表示這樣的狀況讓人困惑、矛盾,或許這和糖的種類及份量有關,目前僅有一份針對糖類的分析報告指出,蔗糖與葡萄糖似乎有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病風險的趨勢。未來的研究勢必要針對這點提出更多資訊與解釋。     資料來源: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 Prev 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期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