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3.18
女女間性行為罕見感染愛滋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上週公布一名德州女子疑似經由女女間性行為而感染愛滋,過去雖也曾有相同案例被發現,但由於少見且無法排除其他風險因子,因此,女女間性行為一直很難被確定會發生愛滋傳染。
美國德州這名46歲女子2012年3月賣血賺錢以及賣血後的10天因發燒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掛急診時,愛滋病毒篩檢都是陰性,不料之後4月再度賣血,被驗出愛滋病毒陽性反應。
據報導,該名女子與另一名43歲女子維持一對一伴侶關係已有6個月,而這名女性伴侶在2008年時被診斷染愛滋,接受兩年的治療後即終止。交往後兩人的性行為沒有任何屏障防護措施,過程使用包括口交、性器接觸及情趣玩具方式,有時候過程中偶爾不小心流血。
遭感染的女子在過去10年間未與異性有過性關係,並排除進行過注射毒品、刺青、針灸、輸血、移植等愛滋病毒HIV的高風險行為,且她和女友身上的愛滋病毒基因相似度高達98%。因此,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報告認為極有可能確定就是女女之間的愛滋傳染。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Michael
Saag博士對此回應,當生殖器發生發炎或磨損時,受感染的血液就可能會將病毒傳遞給他人,因此女女間性行為也是有可能會發生愛滋病毒傳遞。加州洛杉磯大學Jeffrey
Klausner博士則進一步表示,一旦感染愛滋應該接受治療,否則將可能把病毒傳染給他人,公衛與醫療單位應確保感染者得到有效的診斷與治療。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2008.04.10
同志使用醫療服務之差異
一項包含將近35萬名同志(男、女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的研究報告指出,不同性傾向的人或族群在「醫療保健服務的使用情況」和「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上似乎會出現差異。這項調查的結果也再次確認同志的確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醫療保健需求。
這篇報告中主要的發現可整理如下:
精神衛生方面:
8%的男同性戀者曾尋求過心理醫師的協助,相較於異性戀男性的3%。在女同性戀者方面,有10%尋求過心理醫師的協助,女雙性戀者則有11%,相較於異性戀女性的4%。而有17%的雙性戀女性曾經尋求社工或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比例大約是異性戀女性的三倍。
主要的醫療照顧者:
約有77%的女同性戀者在此調查研究進行前的一年內曾經向家庭醫師尋求醫療諮商,相較於異性戀女性的83%。在女性方面,19%的同性戀者與24%的雙性戀者沒有固定的諮詢醫師。而在異性戀女性方面,只有12%沒有固定諮詢的醫師。
子宮頸癌抹片檢查:
不到2/3的女同性戀者在過去的三年內曾做過子宮頸癌的檢查,然而在異性戀和雙性戀的族群中則有超過3/4的女性做過子宮頸癌抹片檢查。
總體健康狀況:
12%的雙性戀男性與16%的雙性戀女性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並不理想,而在異性戀族群中約只有8%的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理想。
資料來源:加拿大政府統計處的健康報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