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7.13
連基因表現也有性別差異
醫界一直以來都無法解釋為什麼同一個疾病會有性別差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團隊在八月號的基因研究期刊(Genome
Research)發表了一篇研究,這份研究正好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答。
由於老鼠和人類的基因有99%是相同的,所以此研究團隊檢驗了老鼠的大腦、肝、脂肪和肌肉組織,希望藉此可以找到基因和疾病的關係,他們仔細地檢查了共23,000對基因,一一比對雄性和雌性的基因表現。研究結果顯示雄性和雌性基因在同一個器官裡的運作和反應是不一樣的。
在人類身體裡三萬多個基因中,男、女性唯一的不同點就是決定性別的X和Y染色體,但是研究結果卻發現在大腦、肝、脂肪和肌肉組織裡,有一半以上的基因表現模式是不同的,以肝臟為例,基因表現會影響肝臟對藥物的代謝,而研究發現藥物代謝的程度會有性別差異,這樣的結果意涵男、女性肝臟的功能和運作是一樣的,但是會有程度上的不同;這不但解釋了為什麼同樣的疾病,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症狀、風險不相同,也說明了為什麼同樣的藥物在男、女性身上會有不同的作用。
現在大部分的治療法和藥劑含量都是以男性為標準而訂定的,藥物也只有在男性身上試驗過,這項研究結果再次強調了性別差異在醫學和臨床試驗上的重要性,不僅有助於瞭解疾病,也揭示了將來研發新的治療法或藥物時,應該特別注意性別差異。
+ read more

2006.07.05
環境會影響女性的抽煙率
為了瞭解男女抽煙的原因是受基因或是環境影響較大,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學者以雙胞胎為樣本,做了一份有關抽煙的研究,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及預防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探討雙胞胎開始抽煙和持續抽煙的因素;結果發現女性較容易受環境影響而開始抽煙,而男性則受基因影響較大;持續抽煙方面,男、女性則沒有太大的差異,皆容易受基因影響。
據此,抽煙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環境和基因因素,前者包括社會壓力、同儕影響力、身體意象、媒體效果等,後者包括影響尼古丁代謝的基因、影響大腦對尼古丁和煙草敏感度的基因等;而在「女性較容易受環境影響而開始抽煙」的前提下,欲降低女性抽煙率和促進女性健康,便需藉由建構一個對女性友善的社會空間來達成。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預防開始抽煙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為要戒煙對某些人來說是很困難的,所以才要在一開始就預防他們對煙上癮,一旦開始抽煙便很難用外在因素干涉吸煙者;不過要讓吸煙者減緩抽煙量,再慢慢戒煙也是有可能的,可以藉由提供有關同儕影響力的課程,或是建立適當的人際關係來達成;無論如何,公共健康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必須要藉由媒體將「社會已經不再容許菸害」的觀念傳達給每個社區、學校和個人。
+ read more

2006.06.19
食道癌的性別差異
一份發表在2006年六月號的「食道疾病期刊」(the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的研究顯示,即使接受相同的治療,男性罹患局部性、末期食道癌的機率仍然比女性高出四倍。
這份研究總共包括235位食道癌病患,研究團隊記錄了食道癌病患在接受術前化學放射治療之後的反應和存活率,然後再比較化療前的資料,藉此釐清食道癌的治療和診斷是否有性別差異;他們根據很少的文獻資料和出版品所做的假設是「治療或診斷食道癌沒有性別差異」,但是研究結果反駁了這個假設,男性可能比女性需要更強烈或特殊的治療方法;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目前原因並不清楚,有可能和生活形態或生理差異有關;此研究團隊希望這樣的研究結果能在生物學和遺傳學界引起學者更多的討論和研究。
+ read more

2006.06.01
肺癌也有性別差異(二)
女性和男性罹患的肺癌種類通常不一樣,目前還無法確定女性是不是較容易罹患肺癌,但是的確有些研究指出女性較容易吸入致癌的化學物質,而且在戒菸或減少吸菸量後較容易生病;此外,以不吸菸的人來說,女性肺癌罹患率還是高於男性;但是女性肺癌的存活率卻比男性高,而且最近新上市的兩種抗肺癌藥物(Tarceva和Iressa)似乎都對女性比較有效。
肺癌的研究學者目前正試圖以賀爾蒙、基因或是其他的分子因素來解釋為什麼肺癌會在男性、女性及吸菸者、不吸菸者間產生不同的影響。不論賀爾蒙和肺癌究竟有沒有關連,雌激素已經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變因,醫界也正在瞭解賀爾蒙在肺癌所扮演的角色。
目前有關肺癌的研究,有兩份比較重要的正在進行,一份研究假設雌激素會刺激肺癌癌細胞的生長,就像雌激素會刺激乳癌癌細胞生長一樣,因此,用來治療乳癌的藥物,主要就是要抑制雌激素,以此類推,一樣的藥物有可能對肺癌也有相同的效用;這份研究將會檢視120位女性肺癌患者,看抗雌激素藥物(Faslodex)和肺癌藥物(Tarceva)一起服用時,能否有效治療肺癌。
另一份研究是針對一個叫做Xyotax的新藥做測試,在之前三次的試驗中,Xyotax似乎都沒有增加肺癌的存活率,一直到研究者注意到性別差異,研究才有了突破;研究發現有45%的女性肺癌患者在服用了Xyotax後,存活率提昇至一年,而服用一般藥物的女性只有25%達到此療效,而且,血液中含有越多雌激素的女性,藥效發揮的越好。
+ read more

2006.05.17
肺癌也有性別差異(一)
最近一份新的研究顯示女性罹患肺癌的症狀和男性並不相同,這些結果一再印證女性的身體對疾病的反應,和男性是不一樣的。
這份研究發表在五月份「胸腔期刊」(Chest),研究對象為151名男性和143名女性,他們都在最近被檢驗出罹患肺癌;研究結果發現男性比女性容易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這種疾病一向被視為肺功能喪失的主要因素,此外,研究也發現年齡和吸煙也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重要因素,不論是吸煙者或是戒煙者,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機率都比一般人高十倍,因此,現行醫療系統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視為檢視罹患肺癌的唯一標準是不恰當的,這樣很有可能忽略女性的風險。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不應是唯一用來檢驗肺癌的指標,沒有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並不表示沒有得肺癌的風險,醫師在做肺癌掃瞄時應多參考其他的因素,例如,病患的年紀、是否吸煙;研究團隊也建議,醫師在做肺功能檢查時也應該了解性別差異,如此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 read more

2006.05.17
男女非吸煙者肺癌罹患率相同
一直以來,許多研究都認為不抽煙的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比不抽煙的男性高,但刊登在5月17日美國國家癌症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一項報告卻推翻這個說法。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Dr. Michael
Thun所主導,收集了940,000名從未吸煙成年人的資料,並檢視他們肺癌的死亡率。發現,其實男女的肺癌死亡率都差不多,男性是10萬分之17.1,女性是10萬分之14.7。
針對醫師較常見到不吸煙女性得肺癌的說法,Thun表示,可能是因為不吸煙女性的人數原本就比男性多,例如在美國,60歲以上不吸煙的女性人口約為1600萬人,男性卻只有650萬人,因此較常見到不吸煙女性罹患肺癌的機會自然較高。
其實在美國,在診斷出罹患肺癌的人當中,有5分之1的人從來不曾抽煙,但由於肺癌常與抽煙聯想在一起,而大眾對於罹患癌症者的態度都認為他們是咎由自取,加上通常診斷到肺癌時已經都是末期,存活率低且短,因此並不似乳癌等有支持團體,因此這5分之1非吸煙者的權益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忽略了。一些專家認為,國家應該在更多相關研究方面要多予以補助,甚至應該要發展一套肺癌篩檢的機制,才能確保國人權益。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