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女性吃素髖部骨折風險增
2022.08.17
女性吃素髖部骨折風險增
近年來,素食廣泛流行,根據2020年「世界素食人口報告」指出,「彈性素食主義」人口在2020年已佔全球人口42%。在台灣,素食人口突破300萬人,佔總人口13%,世界排名第2。   了解素食者對於骨骼健康的影響,在公共衛生上變得也越來越重要。   一個超過26,000位英國中年女性 (年齡在35-69歲) 的研究發現,相比規律吃肉的人,吃素者髖部骨折風險多了33%。   英國University of Leeds的研究,調查偶爾吃肉者、只吃魚但不吃肉者、素食者、以及規律吃肉的髖部骨折的風險。   26,318位女性中,在大約20年的觀察,822位有髖部骨折,代表了樣本人口中剛好超過3%。即使將潛在干擾因素調整之後,髖部骨折險增加的唯一群組是素食者。干擾因素包括:人種、社會人口、婚姻狀況、更年期、生育孩子數目、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運動、抽煙和營養補充品的使用等。   原因:營養攝取不足?低BMI值?   研究主導作者James Webster說:「素食者在骨骼和肌肉健康相關的營養素攝取較少。這些種類的營養,如蛋白質、鈣、B12和其他微量營養素,在肉和其他動物製品中較豐富。攝取不足會導致骨質密度和肌肉量的下降,較易有髖部骨折的風險。」   此外,BMI值亦可能是原因。   研究團隊發現素食者比葷食者,平均BMI稍微較低。之前的研究顯示低BMI和髖部折高風險相關。低BMI表示體重過低,骨骼和肌肉量可能不良,有較高風險的髖部骨折。   素食,不必放棄,但要均衡營養   Webster指出,「我們的研究突出了素食女性髖部骨折風險。然而並非要人們放棄素食,而是要根據個人情況權衡任何飲食的利弊。此外,素食女性應該確切地知道她們可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素才能獲得適當的營養。」   「素食,正如葷食,因人而差別頗大,可健康或不健康。需要了解個人的狀況和那些營養,才能有一個平衡的健康生活型態。」   「需要有更多研究進一步了解素食者所面對的這些風險,究竟源自營養不良或體重管理,才能協助人們做健康的選擇。」   結語:   近年來,有證據顯示素食比葷食更可減少嚴重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因此,素食被視為是較健康的飲食選項。同時,為了努力處理氣候變遷,全球也呼籲減少動物製品的消費。素食漸流行。   研究的共同作者Janet Cade教授說:「髖部骨折是全球性的健康議題,經濟上花費高,會失去獨立性,減低生活品質,增加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以蔬菜為基本飲食與骨骼健康不良有關,但連結到髖部骨折風險的證據一向欠缺。這個研究是了解長期素食潛在風險,以及可採取哪些措施來減輕這些風險重要的一步。」   此研究發表在期刊『BMC Medicine』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08.10);MedPage Today(2022.08.11)      
+ read more
蘇格蘭成為第一個免費提供月經用品的國家
2022.08.16
蘇格蘭成為第一個免費提供月經用品的國家
週一蘇格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幫助其居民解決「月經貧窮」的國家。   2020 年 11 月蘇格蘭議會一致通過的《經期用品法》在8月15日生效。現在地方當局有法定義務向「任何需要的人」免費提供衛生棉條和衛生棉等物品。   《經期用品法》規定,由該國的 32 個地方議會來決定採取哪些合適的安排,但他們必須讓「任何需要它們的人」「合理輕鬆地」並以「合理的尊嚴」獲得不同類型的經期產品。   社會正義部長Shona Robison說,享有免費月經用品的權利是平等和尊嚴的基礎。在人們因生活成本危機而做出艱難選擇的時候,這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們絕不希望任何人處於無法獲得月經用品的境地。   Hey Girls創立者Celia Hodson說,立法認知「月經用品不是奢侈品」。它們應該像公共洗手間的衛生紙一樣容易取用。   2016年首先提出了這項立法的議會議員Monica Lennon發推文說,「女性、女孩和有月經的人永遠不應該面臨經期貧困的侮辱。我們很自豪我們正在讓所有人都享有經期尊嚴。」   其他地方?   自英國Laura Coryton 在2014年發起「停止徵月經稅」運動以來,吸引了超過 320,000 名支持者,更引起全球對於月經貧窮的關注。   2018 年蘇格蘭政府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向學生免費提供月經用品的政府,從而創造了歷史。   2020 年英國所有中小學都推出了免費月經用品。   2021年紐西蘭及美國許多州也陸續立法通過提供中、小學生免費月經用品。   另有一些國家已經降低或取消了對月經用品的稅收 —包括美國的十幾個州以及肯尼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哥倫比亞、馬來西亞、尼加拉瓜、牙買加、尼日利亞、烏干達、黎巴嫩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國家。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08.15)、BBC NEWS (2022.08.15)      
+ read more
牙周病和心臟病之間的關連
2022.08.15
牙周病和心臟病之間的關連
你可能認為嘴和心沒有太多交集。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它們可能密切關連。   許多研究已經報導了牙周的情況和冠狀動脈疾病、中風或糖尿病有相關。目前,因果關係的確切性質尚不清楚。   牙周病起源於牙齦下面細菌所引發的發炎反應。研究人員懷疑牙周病中存在的細菌可以傳播到全身,引發心臟血管發炎和心臟瓣膜感染。   日前發表的「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 世代研究揭露,牙周病相關的心血管疾病中,又多加了心臟衰竭。   研究參與者在1996-1998年間做了全口的牙周檢查。在約13年的追蹤,其中有牙周病的人更有發生心臟衰竭的明顯傾向。   傳染病專家Ryan Demmer的團隊指出,「雖然已有許多研究報導了牙周的情況和冠狀動脈疾病、中風或糖尿病有相關,但研究心衰竭的很少。」   預防和治療牙周病   好消息是,預防和治療牙周病很簡單。   無論你是否患有心臟病,定期進行牙齒清潔作為您長期預防性護理的一部分非常重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每天至少刷牙和使用牙線兩次,以及至少每六個月看一次牙醫進行評估和清潔。   每個人都應該接受牙醫的檢查。就像高血壓一樣,你常常不知道有問題,直到為時已晚。即使您按照應有的方式刷牙和使用牙線,讓牙醫評估您的口腔健康仍然很重要,因為您可能需要額外的治療。   根據美國牙周病學會的說法,雖然許多牙周病症狀直到晚期才普遍存在,但有幾個明顯的警告信號:牙齦發紅、腫脹或變軟;刷牙、使用牙線或吃硬食物時出血;牙齦萎縮;牙齒鬆動或分離;持續的口臭。   任何上述的這些症狀都需要去看牙醫。一旦牙周病得到妥善管理,對您心臟的較高風險應該會降低,甚至可以恢復正常。       編譯來源: MEDPAGE Today (2022.07.06) 、Penn Medicine(2022.05.24)      
+ read more
您是否都有在測量雙臂血壓?你應該!
2022.08.12
您是否都有在測量雙臂血壓?你應該!
有新的研究顯示:從雙臂測量血壓並使用較高的讀數,將更準確地捕捉到誰患有高血壓及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而不是依靠單臂讀數。   事實上,國際指南建議檢查雙臂血壓,但以前在科學文獻中沒的有充分證據支持這種做法。這種做法並沒有被醫療人員視為常規遵循。   此研究支持應測量雙臂血壓,並應採用較高的讀數來改善高血壓的診斷和管理。   較高的血壓讀數較準確   在這項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主導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國 23 項研究的 53,172 名成年人的醫療數據。參與者平均年齡為 60 歲。   他們發現,使用手臂血壓較高讀數,有12% 的人重新被分類為患有高血壓。如果使用較低血壓讀數,他們將低於診斷或治療的門檻值。   作者Christopher Clark講師指出,由於高血壓也用於幫助評估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錯過高血壓診斷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   使用較高的手臂讀數,與較低的手臂讀數相比,研究人員使用 AHA的風險評分法,有 3.5% 的參與者 (645 人) 被重新分類為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用Framingham風險評分法,有 4.6% 的參與者 (超過 1,000人) 被重新分類為有心臟病風險。Framingham風險評分法是用於預測無症狀者患心臟病的風險。   Clark說:「高血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管理不善可能是致命的。這項研究顯示,未能測量雙臂和使用更高的讀數,不僅會導致高血壓的診斷不足和治療不足,而且還會低估全世界數百萬人的心血管風險。」   兩臂血壓讀數差異的意涵   目前,英國和歐洲的指引均認為兩臂之間的收縮壓差值若為15 mmHg以上,代表患者有額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此團隊的2020年研究結果已經指出,差值在10 mmHg以上顯然就代表著有額外的風險。這意味著其實有更多人應考慮接受治療。   Clark說,我們無法預測最適合測量血壓的手臂,因為有些人的左臂讀數高於右臂,而相同數量的人則相反。因此,檢查雙臂很重要。對於自我監測血壓的人應該檢查雙臂,看看哪隻手臂始終較高,並使用那隻手臂進行常規測量。而使用動態設備監測血壓的人,監測儀應安裝在讀數最高的手臂上。   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教授Shawna Nesbitt更指出,沒有測量兩臂的血壓,我們可能會讓人們帶著比應有的更高的壓力四處走動。一個人經歷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時間越長,他們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就越高。   該論文的標題為「上臂與下臂收縮壓和心血管結果:來自INTERPRESS-IPD 協作的個體參與者數據的元分析」。該研究結果發表在 8 月 2 日的美國心臟協會雜誌_《高血壓》_上。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2.08.03)      
+ read more
紅肉增加你心臟病風險的理由,科學家們有新釋!!
2022.08.10
紅肉增加你心臟病風險的理由,科學家們有新釋!!
新的研究顯示,每天吃一個漢堡可能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但不一定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原因。   對近 4,000 名美國老年人追踪了長達 26 年的研究發現:吃大量紅肉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增加。   平均而言,每天食用紅肉的風險增加了 22%。這是排除了其他影響因素,如:體重、吸煙、運動和其他飲食習慣等。   但沒有證據顯示這種聯繫是來自傳統的罪魁禍首: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濃度升高。   紅肉風險的另類途徑:腸道微生物群   研究人員將風險部分歸咎到腸道微生物群中數兆細菌產生的特定物質。當這些細菌消化紅肉時,其富含的營養物質左旋肉鹼L-carnitine被分解,產生一種叫做TMAO的物質,它會刺激發炎和血栓。發炎和血栓被認為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聯。   TMAO大約可以解釋紅肉與心血管疾病之間關聯的10%。   研究負責人Tufts University's的博士後研究員Meng Wang說,當談到紅肉和健康時,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飽和脂肪及其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上。雖然飽和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 (壞) 膽固醇,但一般人們攝入的量是否最終會影響他們患心臟病,仍然存在爭議。這是一個仍然需要研究的領域。   此研究結論支持超越飽和脂肪的途徑:紅肉可能通過其他機制導致心臟病。   專家們說,對於一般人來說,這一發現回到了一個熟悉的信息:節制你的紅肉消費。   美國心臟協會營養委員會主席Christopher Gardner教授說,「這確實強化了我們對吃太多肉和飲食中缺乏纖維的看法,」但他強調:「這些發現並不意味著血液中的膽固醇無關緊要,他們只是無法證明血液中的膽固醇可以解釋紅肉和心臟病之間的聯繫。然而這項研究『建立了一個更有力的案例』,即腸道細菌和 TMAO 可能是紅肉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一種途徑。   Wang 說,這很重要的。如果研究人員能夠解開「這個途徑如何運作」,他們可能能夠開發出降低心臟病和血管疾病風險的新方法。   這項研究讓我們對「為什麼」我們應該限制飲食中的紅肉和加工肉類有了新的認識。   最近許多研究揭示了腸道微生物群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因此,與心臟健康有關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切都回到了飲食上。幸運的是,被認為對心臟有益的飲食習慣,如蔬菜、水果、全穀物、堅果、種子和豆類也支持健康的腸道。   該研究於 8 月 1 日在線發表在_《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_雜誌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2.08.02)、AHA Journals(2022.08.01)      
+ read more
經常使用威爾鋼可能會損害您的視力,讓您失明
2022.08.09
經常使用威爾鋼可能會損害您的視力,讓您失明
今年4月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 (ED) 的藥物 ─可能會損害您的視力,使您失明。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經常服用威而鋼及犀利士等常見勃起功能障礙藥的人,可能會發生視力障礙的風險增加85%。   ED藥物和哪些視力障礙有關聯?   * 漿液性視網膜脫離 (SRD),即視網膜後面液體聚集。患者會在他們的視野中突然出現斑點或漂浮物,並且可能會看到閃光。 * 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ION),即視神經的血液供應受損,導致視力喪失。 * 視網膜血管阻塞 (RVO),即視力突然喪失或模糊,以及由於視網膜靜脈或動脈中的血栓而出現黑斑。   他們排除了已知與眼部問題相關疾病 (例如糖尿病和冠狀動脈疾病) 的影響,發現ED藥物使用者:   患 SRD 的可能性高出 2.58 倍。 患 ION 的可能性是 2.02 倍。 患 RVO 的可能性是 1.44 倍。   ION風險在其他研究中是已知的,但在提供給患者的信息中並未涉及 SRD 和 RVO 的可能風險。   研究人員說,目前的研究沒有證明因果關係,但可能有一種機制讓這些藥物導致這些問題。   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流向生殖器的血流量增加,這可能會阻礙其對眼睛的供應。從過去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威而鋼及犀利士等藥物會阻礙血液流向身體其他部位。   此外,先前亦有研究指出,這類藥物會引起其他視覺變化,例如視力呈藍色、對光敏感或視力模糊。   相關領域最大型的研究   該研究涉及 213,033 名美國男性的健康保險索賠資料。這些男性在開始定期使用藥物之前的一年內沒有眼部疾病史。   研究主持人Mahyar Etminan教授指出,這些都是罕見的情況。但是,這些藥物的常規使用者如果發現他們的視力有任何變化,應該認真對待並尋求醫療救助。   口服 ED 藥物的其他可能副作用包括潮紅、頭痛、消化不良、鼻塞或流鼻涕、背痛。   研究發表在 JAMA OPHTHALMOLOGY  雜誌上       編譯來源:India (2022.04.08)、CTVNEWS(2022.04.0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