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0.19
肥胖影響年輕女性的生育力
最近一份研究針對女性的生育健康和肥胖進行分析,這份研究總共包含1,538位已經接受減肥手術的女性,年齡層介於18-78歲;研究人員蒐集了參與者完整的醫療、生育、節育等記錄。結果發現女性發育到18歲時,出現肥胖情形的話,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和不孕的風險較一般女性高;也比18歲之後才出現肥胖情形的女性高。
資料來源:生育與不孕期刊(_Fertility and Sterility_)
+ read more

2009.08.31
25歲以下女性子宮頸抹片篩檢成效有限
英國在2003年將子宮頸癌篩檢對象年齡改為25歲,但在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等地卻也提供20-24歲女性子宮頸抹片篩檢,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卻讓決策者不得不重新思考篩檢政策的方向。
這項刊載於英國醫藥期刊(BMJ)的研究包含了4012名20-69歲的女性,這些女性是在1990-2008年間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同時,實驗也找來7889名同年齡、並居住在相同地區的健康女性當成對照組。結果發現,對於22-24歲女性而言,因做抹片篩檢而降低未來5年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非常低。
對於40歲女性而言,子宮頸抹片篩檢可降低約60%的罹癌機率,而64歲女性做篩檢,更可降低80%的罹癌機率,然而對25歲以下年輕女性而言卻沒有意義。研究同時也做出結論,認為對於年輕女性而言,抹片最主要的挑戰是要找出發展中的病變,至於已經存在的病變,由於年輕女性本身就有復原的機制,因此不需特別治療,以免對於將來的生育能力造成損害。
資料來源: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59220.php
+ read more

2007.05.15
年紀大了才會有心臟疾病?
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教授Judith
Lichtman所進行的研究發現,55歲以下的女性常會忽略自己心臟病的症狀,等到真的診斷出來的時候,常都已經太晚了。這份研究即將在美國心臟協會(AHA)於華盛頓特區所舉辦的論壇(Scientific
Forum on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Research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中發表。
這份研究是一份先驅研究,研究對象是24位18-55歲已經罹患心臟病的女性,其中88%的女性有家族心臟病史,但是一半以上的女性認為自己不是心臟疾病的高風險群;此外,90%的女性出現了胸痛或胸悶的明顯症狀,但是只有42%的女性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心臟有問題。除了胸痛的症狀之外,58%的女性表示有下顎或是肩膀痛、38%有盜汗的狀況、29%有作嘔和缺氧的情形出現。在這些女性就醫時,大約只有56%的醫師表示她們的症狀可能和心臟疾病有關。
Lichtman表示,55歲以下的女性也是有可能得心臟病的,而且可能同時出現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狀,因此,對於心臟疾病的風險因子應該要特別注意,例如,家族心臟病史、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吸菸、糖尿病等,且在疑似心臟疾病的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及時的治療或照護。
+ read more

2006.05.19
扮演多重角色讓婦女更健康
一份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th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的研究發現,婦女如果擔任母職或是有伴侶關係,而且同時又有職業的話,能夠使婦女維持身體健康。這類的理論其實早有所聞,但是一直無法證明究竟是因為工作和家庭關係使婦女更健康,還是因為健康的婦女才有餘力去發展工作和照顧家庭關係?此研究團隊表示,婦女在50歲左右的健康狀況大多為生活形態和經驗累積的結果,而不是起因,因此,這份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這份研究參與者是兩千多位在英國布萊頓(Briton)出生的婦女,年齡介於26至54歲,研究團隊記錄了她們的身體體質指數(BMI)、婚姻狀況、工作經驗、子女數等,並且追蹤她們的健康記錄至1946年。研究發現,如果以54歲的女性為例的話,家庭主婦、單親婦女和沒有子女的女性是這個年齡層裡健康狀況最差的族群,其中又以從來沒有工作經驗的家庭主婦最容易有肥胖的問題;而曾經工作過的女性則較不會有肥胖問題,因此,扮演職業婦女、伴侶和母親角色的女性最不容易在中年以後變胖。
+ read more

2006.03.22
剖腹產風險誰人知?
許多人常常忽略剖腹產其實是一個大手術,它跟其它的開刀手術一樣有其風險及併發症,對人體的健康方面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昨日(3/21)在美國華盛頓DC就有一群ACNM
REDUCE
Campaign的專家站出來,在一場傳播媒體簡報會上呼籲民眾注意剖腹產手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此外,這群專家也針對剖腹產的好處被過於誇大、以及產婦在手術之前沒有得到全面完整的資訊等問題提出質疑。
簡報會中除了有一些婦女分享經驗之外,還公開了一份由Harris
Interactive所主持的問卷調查結果。此問卷是針對2005年美國所有的產婦所做,結果發現,產婦如果沒有醫學上的理由及需要,其實並不會以剖腹產為第一選擇。此外,許多產婦表示,她們認為醫師對於醫療糾紛的顧慮會使許多不必要的剖腹產手術被施行。同時,參與此問卷調查的產婦們認為醫療人員、政策決策者及女人應該要一同坐下來討論剖腹產的現況,並從立法、經濟及醫療等各層面重新研討降低剖腹產率的方法。
+ read more

2006.03.09
懷孕中的性事,你不可不知
對於已經懷孕或計畫懷孕的女性,你可能會找到許多性知識,是告訴你如何懷孕,以及產後性生活的變化等,然而對於懷孕中是否可以從事性行為?以及如何的性行為方式較為安全等,卻很少被討論,這可能是受到社會文化價值中刻意將母親的角色與性分開,因而忽略懷孕時女性的性需求。
懷孕時可以做愛嗎?
其實只要是正常的懷孕狀態,通常指流產、早產等併發症之低風險者,在懷孕的任何階段都是可以從事性行為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懷孕狀況,可以直接和醫師、護士等相關人員討論。
此外,與伴侶討論性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增進彼此性關係、親密的方式,包括性行為時如何的體位、姿勢能讓彼此感到最舒服,除了常見的體位外,也可以採取側位、女上男下等,以及其他表達愛意的方式,如親吻、擁抱、言語關心等。
最好的建議就是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和醫師、護士、伴侶共同討論,懷孕時,也可以享有滿意與安全的性關係。
做愛會危害到嬰兒嗎?
從事性行為不會危害到嬰兒,因為羊水與子宮強壯的肌肉會保護著嬰兒,此外,子宮頸亦有濃稠黏膜防止其受感染,所以陰莖不會於性交中接觸到嬰兒。然而部份的醫師會建議女性於產期最後一週停止性行為,其實是考量精液中含有的某種化學物質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
性高潮會導致流產或早產?
對於一般、低風險懷孕者是沒有影響的,因性高潮而來的子宮緊縮和產前的子宮緊縮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懷孕時不想做愛?
懷孕時能夠做愛不代表孕婦想做愛,許多懷孕中的女性對於性的渴求是變化不定的,有的孕婦因體型變大,做愛時覺得不舒服,也有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生命感到憂心忡忡,或對於即將為人母親感到興奮,所以沒有心思做愛。
懷孕做愛時要注意的事情:
1. 口交時,提醒伴侶不要吹氣進入陰道,因為吹氣可能會導致血管栓塞,危及母親與小孩的生命。
2. 避免和性行為史不明或可能傳染性病者發生性關係,除了孕婦本身有感染風險,也可能會傳染給嬰兒。
如果你有以下狀況,醫師、助產士等相關人員可能會建議你不要從事性行為:
1. 曾經流產或有流產的威脅。
2. 曾經早產或者有早產的跡象(如過早的子宮收縮)
3. 無法解釋的陰道出血、分泌物、痙攣、羊水外洩
4. 因胎盤位置過低而覆蓋子宮頸
5. 不健康的子宮頸,可能因虛弱或過早張開導致流產或早產
6. 身懷多胞胎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