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

睡眠不足影響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性別差異
2013.06.11
睡眠不足影響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性別差異
  已有許多的證據顯示,睡眠品質對於健康是相當重要的,晚上的睡眠若低於6小時是慢性病的高風險因子,也會提高發炎機率,慢性疾病則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炎則為一項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發展的因子。已有研究指出,年長婦女的睡眠問題,將可能增加她們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近又有另一個新的研究呼應該結論,指出睡眠不足將特別對女性以及她們的心臟造成傷害。   此份研究包含了約700位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研究對象,來自舊金山聖地牙哥的榮民醫院及九家公立健康診所。男性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6歲,女性為64歲。女性參與者有較高的收縮壓、服用較多的抗抑鬱劑、以及較少服用beta受體阻斷劑、抗血脂藥物或其他治療血壓或冠狀動脈方面疾病的藥物。   參與者在一開始參與研究及研究進行五年後,分別以「非常好」、「相當好」、「普通」、「相當差」、「非常差」自評其睡眠品質。發炎狀況在五年間的改變則以介白素-6、C-反應蛋白與纖維素原作為評估指標。研究發現,自評睡眠品質較差的參與者中,女性睡眠不足與其發炎狀況有明顯關連,這些女性在研究進行的五年間發炎狀況出現惡化的程度是男性的2.5倍;在控制了服用的藥物、心臟功能、生活型態、社經人口變項後,這樣的性別差異仍然存在。   參與此研究的婦女大多已過更年期,因此研究者認為女性體內低濃度的雌激素可能可以解釋睡眠不足與發炎狀況之間的關係;而男性擁有的高量睪固酮則在其中扮演了緩衝的作用。   此份研究結果更顯示,長期地睡眠不足,尤其是過早起床,將惡化心臟病婦女的發炎狀況。但限於此份研究之參與者多為男性,故研究結果可能會低估了真正的影響,另外則建議未來的研究應對睡眠不足與發炎狀況間的性別差異提出解釋,以幫助釐清男女在冠狀動脈心臟病上的差異。      資料來源:精神病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延伸閱讀 女性更年期失眠恐提高心臟病風險        
+ read more
女性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風險較男性低
2013.06.07
女性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風險較男性低
  最近一項來自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的研究支持了過去愈來愈多的研究證據,顯示女性比男性較不易發生血流或手術部位的感染。   這項回溯性研究蒐集並分析來自美國紐約市3家醫院超過20萬筆的病患資料,結果發現,女性發生血流感染(BSI)或手術部位的感染(SSI)比男性低,男性在這兩部分的感染風險都比女性高出60%。不過,這樣的性別差異在12歲以下孩童及70歲以上老人的兩群人身上就比較不明顯。   研究推測這可能是由於男女皮膚上的生物性差異所致,過去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在中央靜脈導管置放處的周圍皮膚上,男性出現細菌拓殖的情形比女性嚴重。研究表示,瞭解使病患可能提高感染風險的原因,將可以幫助設計更有效的預防及監控策略,以改善感染率。      資料來源:一般內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免疫系統老化的性別差異
2013.05.29
免疫系統老化的性別差異
  最近一項日本研究發現女性免疫系統老化的速度比男性慢,這有可能可以用來部分解釋為什麼女性的平均壽命一般比男性高。   這項研究分析日本20-90歲健康、自願的研究參與者之血液資料,結果發現,兩性隨著年紀增長,白血球細胞的總數及嗜中性白血球都會下降,但淋巴細胞卻是男性會減少、女性會增加。再仔細觀察,男女血液中具免疫功能的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以及細胞激素IL-6及IL-10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但減少的速率,女性都比男性緩慢;CD4+ T細胞及NK細胞則會隨年紀而增加,增加的速率,女性又比男性快;再者,男性的紅血球細胞會慢慢愈來愈少,但女性在此部分卻不受年紀影響。   研究表示,男女在老化過程出現差異有許多原因,女性在更年期前體內比男性有較多的雌激素以保護心臟,性荷爾蒙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尤其是某些類型的淋巴細胞,由這項研究的結果,研究認為一個人的免疫學參數可以做為瞭解真實生理年齡的一項指標。       資料來源:免疫與老化期刊(Immunity & Ageing)      
+ read more
男女在疾病症狀與用藥上的差異
2013.04.01
男女在疾病症狀與用藥上的差異
  直至今日,醫學對於疾病的性別差異認識還是很少,尤其是對性別在疾病症狀、會影響疾病的社會及心理因素,以及衍生的治療和預防方式的影響都缺乏完整的瞭解。原因就是在過去四十年的醫學研究裡,研究對象僅著重男性病患,排除了女性。最近,義大利的帕瓦多大學附設醫院研究發現,在心血管疾病、癌症、肝病、骨質疏鬆四種疾病以及藥物使用上具有相當大的性別差異。   第一,典型被認為屬於男性疾病的心血管疾病,在女性身上有顯著不同的症狀:男性的心臟病徵兆為胸悶、胸痛;女性則是感到噁心與輕微的腹痛。女性的心臟病發病通常較嚴重且複雜,但女性卻常因出現非典型症狀,而未能受到進一步的必要檢查。   第二,男女在結腸癌的發病時間也有所不同,女性通常在晚年發病。結腸腫瘤的位置,女性與男性也不同,且特定的結腸癌治療對於女性有較好的效果。性別會影響病患接受癌症化療的反應效果,進而決定疾病的發展與存活率,這樣的差異在肺癌及皮膚癌上也有相同情形。   第三,膽硬化是一種病患多數為女性的肝病,研究發現女性的基因組合與荷爾蒙濃度是膽硬化、C型肝炎與骨質疏鬆的主要危險因子。   第四,骨質疏鬆雖被認為是典型的婦女疾病,但對於男性的影響也很大,且罹患骨質疏鬆的男性相較於女性有較高的死亡率。   最後,在阿斯匹靈及其他的藥物使用上,女性與男性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男女不同的身型、對藥物吸收與排出的時間、荷爾蒙,都會使藥物反應與副作用出現差異。此研究認為,應該要有更多、更廣泛的研究去發現臨床中的性別差異,以消弭兩性間於疾病治療上所受到不平等的對待。         來源:臨床化學和檢驗醫學期刊(Clinical Chemisi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CCLM)          
+ read more
英研究:心房纖維顫動症狀及影響的性別差異
2013.03.14
英研究:心房纖維顫動症狀及影響的性別差異
心房纖維顫動(atrial fibrilation)是不規律的心臟律動中最常見的形式,症狀包含了心悸、呼吸急促、容易疲勞,同時可能提高中風風險且會降低存活率,此病症影響了全美超過兩百萬人的生活。   最近根據一份由Duke Clinical Research Institute所做的全國性調查顯示,當女性有心房纖維顫動的疾病時,會比男性出現較多的疾病症狀且生活品質較低。   研究的對象來自於全英176間診所的10,132位心房纖維顫動患者,其中女性占了42%。研究目的在於使健康照顧提供者了解心房纖維顫動患者疾病的控制情形,以及更認識症狀對病患生活所產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女性較男性有以下狀況:年齡較大、較少有冠狀動脈疾病及睡眠呼吸中斷症、較輕微的症狀會週期性出現、較高的中風風險、較差的生活品質、以及抗凝血劑服藥狀況較差。   儘管患有心房纖維顫動的女性有較多的疾病症狀與較糟糕的生活品質,但還是活得比男性病患久,研究者指出需有進一步的研究找出這項差異的原因。這個研究發現加強了心血管疾病上男女的差異,也促使醫師開立處方時須具備性別考量。      資料來源:英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read more
多發性硬化症的性別差異
2013.03.12
多發性硬化症的性別差異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在19世紀末被發現的罕見疾病,當時男女患者的比例相近,然而在過去的50年內,該疾病的女患者比例漸漸增加,目前所有患者中女性約占3/4。近日一項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找到了四個對男女免疫系統有不同程度影響的重要因子。   首先,研究指出,懷孕是多發性硬化症主要的保護因子,女性減少懷孕次數及延遲懷孕年紀,都可能會促使與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荷爾蒙活動變活耀。   日曬有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D3可降低多發性硬化症中易發炎的免疫細胞之活動,但缺乏維生素D3及日曬卻是導致女性發生多發性硬化症的因素。研究中發現,維生素D3對有多發性硬化症女性病患的調節作用是大於男性的,其他的動物研究中也曾顯示,維生素D3可幫助降低雌性動物病患麻痺、癱瘓的症狀。   最後,性荷爾蒙雌二醇(Estradiol)對免疫系統也有重要影響,而且這個荷爾蒙一般在女性上較常見,對多發性硬化症同樣也具有保護作用。   研究最後表示,研究將男女的疾病發生分開來看,因而瞭解男女之間免疫系統反應的差異表現,這些重要的治療途徑與方式未來將有助多發性硬化症治療的發展。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神經學期刊 (JAMA Neur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