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假真的有用嗎?
2006.06.05
懷孕假真的有用嗎?
「懷孕婦女在外工作是否會影響胎兒發展」一直以來都是爭議性頗大的議題,一般大眾也相信社會福利制度如果健全的話,懷孕婦女應該可以請懷孕假,進而促進新生兒的健康,但是最近在瑞典進行的一份研究顯示,這些政策和福利其實沒有促進新生兒的體重或是健康狀況。   在某些享有完整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家,夫妻可以請有給薪的懷孕假,例如,瑞典的懷孕假在1978年是270天,在1989年已增至450天,懷孕的婦女也可以在預產期前50天請懷孕假;但是最近瑞典的一個醫師團隊檢視了1978年至1997年生產的7459名產婦和新生兒的資料後,他們發現這些社會福利措施並沒有促進新生兒的體重;瑞典在1986年之後,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的確是有顯著的增加,婦女懷孕的週期也確實比較穩定,但是這些改變卻和社會福利制度無關;因此,學者推測:在良好的工作環境裡,懷孕假對生產的影響可能被高估了。
+ read more
警訊!尋求人工協助生殖的女性請注意  
2005.12.09
警訊!尋求人工協助生殖的女性請注意  
許多不孕夫妻為求一子(女)而尋求人工協助生殖。為了取得卵子,醫師會為婦女注射催卵泡成熟的藥物。有些醫師會以一種治療乳癌的藥物,LETROZOLE(產品名FEMARA),來抑制雌激素,促進卵泡的成熟。 FEMARA的製造藥廠─瑞士諾瓦帝斯(NOVARTIS)藥廠─與加拿大健康部在十一月底發佈聯合警訊給婦產科醫師及不孕症專家,強調FEMARA被使用在非適應症上已引起關注;懷孕、正懷孕或母乳哺育的女性不應使用FEMARA,因為它可能對母親或胎兒有害,包括胚胎畸型發育。 在美國,此種藥物在標籤上已有「新生兒缺陷」的警語。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重新審查此案例。諾瓦帝斯藥廠正發函給全球的不孕專家。在台灣,也有少數的不孕症專家使用此藥物催卵。尋求人工協助生殖的婦女應特別注意!
+ read more
ICSI小孩有較大的出生缺陷風險  
2005.11.17
ICSI小孩有較大的出生缺陷風險  
根據國際婦產科雜誌(BJOG)的報導,單一精子卵質內顯微注射(ICSI)所生出的試管嬰兒雖然沒有遲滯或異常發育,但是有比較大的出生缺陷風險。 ICSI始於1992年,是在顯微技術下將單隻精子注射到卵細胞質內,讓精、卵結合受精。此技術主要針對精子活動力較差的男性有很大的幫助,然而研究指出,此技術也一直有神經發育及知能缺陷的餘慮。 根據報導,輕微知能缺陷在ICSI的小孩的機率為16%,而自然受精的小孩為6.5%;嚴重知能缺陷在ICSI的小孩的機率為7.9%,而自然受精的小孩為2.7%。 然而,領導此研究的Dr. Pratibha Agarwal及其研究團隊也指出,ICSI的小孩與知能缺陷風險的關連需要更大型的研究來評估與確認。
+ read more
精子年紀大,小孩易有唐氏症 
2005.11.03
精子年紀大,小孩易有唐氏症 
2002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曾報告過,男性在35歲之後精子的活動力會下降、不易使卵子受精、且容易有受損的DNA。而最新一期的人類生殖期刊(Human Reproduction)上則又報導了一項新的研究,表示男性精子年紀越大,除了生育能力下降之外,也較容易產出唐氏症及有四肢缺陷的小孩。    這項由美國UCLA的Dr. Jorn Olsen所作的研究是使用了丹麥生殖資料庫(Danish Fertility Database)中70,000對夫妻與他們第一胎的資料,發現50歲以上的男性,生出唐氏症或有四肢缺陷小孩的機率增加了4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曾指出,女性在30歲時,生出唐氏症小孩的機率是1千分之1,40歲之後則是105分之1。Dr. Olsen提醒想要組織家庭的民眾,除了考慮女性年齡的問題之外,男性的年齡也要納入考量。此外,在捐精的部分,在英國政府今年4月決定讓生殖細胞捐贈者不再匿名後,發現來捐精的男性有越來越多都是年紀較大、已有家庭的人,因此許多專家們也開始憂心捐精者的精子品質。    
+ read more
重複剖腹產對新生兒的負面影響 
2005.06.09
重複剖腹產對新生兒的負面影響 
一項五月份美國婦產科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研究報告表示,產婦分娩時選擇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對新生兒是有影響的。這項由南卡羅來納醫學大學的Dr. Nicholas Fogelson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顯示,與自然產之新生兒比起來,產婦重複實行剖腹產所生下之新生兒留在育嬰室並接受特別照護的機率約多4倍,且有暫時性呼吸急促的現象。 這項研究觀察了3,134名自然產、及117位選擇重複剖腹產之婦女,同時,這也是第一次直接比較自然產及剖腹產對於新生兒影響之研究。Dr. Fogelson 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重複剖腹對於新生兒有立即性負面影響,而醫生在給產婦生產資訊時,也應該告知這些潛在的風險。
+ read more
剖腹產嬰兒可能增加過敏風險
2004.10.21
剖腹產嬰兒可能增加過敏風險
   自然產與剖腹產之優劣一直是爭議不斷,而德國新的研究可以給正在考慮生產方式的婦女參考。由德國嬰幼兒營養計畫在孩童時期疾病檔案(_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_)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剖腹產嬰兒對牛奶過敏的機率是自然產嬰兒的兩倍;同時,小孩在一歲前發生腹瀉的機率也較高。    這項研究團隊是由位於慕尼黑的Ludwig-Maximilians大學所組成,而所研究的855位嬰兒都餵食至少4個月的母乳,並在12個月大時抽血檢驗有無過敏反應。此外,這些嬰兒都是在事前規劃好的剖腹產中出生,而非因早產或緊急因素而剖腹產的嬰兒。    研究團隊認為,剖腹產時無菌的生產環境是主要因素,因為在無菌空間內不只沒有害菌,連幫助免疫系統發展的益菌也同樣無法存活。消化道內的細菌對免疫反應的發展而言很重要,自然產的嬰兒出生時經過的環境是母親陰道等處的細菌,同時也是新生兒所需;但頗腹產嬰兒出生過程的則是醫院的環境,而這個環境卻會改變甚至延遲嬰兒腸內的細菌正常繁殖。    然而專家學者同時也表示,關於初生兒在臨床的微生物發現是不足、甚至相互矛盾的,因此在更多研究之前並無法下定論。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