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乳房密度高 將增加乳癌風險
2013.12.19
年輕女性乳房密度高 將增加乳癌風險
  乳房密度一般需要透過乳房超音波檢查進行判讀,是乳癌的重要因子之一,美國癌症學會也已指出女性如果乳房密度極高,那麼乳癌的罹患風險就會相對比較高。   最近在12月北美放射線醫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篇英國研究針對乳房密度高會提高乳癌罹患風險的問題發現年齡世代的差異,在5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身上兩者的關連性才比較明顯。   研究比較282位乳癌患者與317位健康女性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測乳房密度的結果,與以往不同的是此研究所使用的數位超音波已加入較客觀的演算法進行計算,結果以量化數字呈現,而非採肉眼判斷。最後的結果呈現,在50歲以下的女性中,乳癌患者比一般健康者測得的乳房密度來得高,過了50歲之後,乳癌患者的乳房密度與乳癌就沒有直接的關連。而在健康女性的群體裡,測得的乳房密度一直都是隨這年齡增長而遞減。   研究表示,這個研究結果顯示一般乳房與有癌細胞的乳房兩者密度發展的生物機制並不相同,尤其在年輕女性族群特別明顯,值得注意,未來可以考慮加強乳房密度極高的年輕女性的乳癌篩檢工作。         資料來源:北美放射線醫學會年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美國內分泌醫學會發佈檢測妊娠糖尿病新指引
2013.11.28
美國內分泌醫學會發佈檢測妊娠糖尿病新指引
  由美國內分泌醫學會所組成的專案小組發佈了一份新的臨床診療指引,以幫助醫護人員提供最好的糖尿病照護給懷孕婦女。這份臨床診療指引由五位由美國內分泌醫學會所推選的專家共同撰寫,發布於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醫學期刊。   專家小組指出現今平均每5位懷孕的婦女中就有一位罹患妊娠糖尿病,但傳統的檢測方式僅能指認出約1/4的患者。,導致許多婦女沒有被診斷出患病,因而增加這些婦女產下巨嬰或難產的風險。   這份新的臨床診療指引建議所有未曾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的懷孕婦女在第一次產檢時都應接受糖尿病篩檢,研究小組特別強調這項檢測應在孕期13週內完成。   除此之外,專案小組也建議使用較低的血糖濃度來診斷妊娠糖尿病,專家小組主席Ian Blumer認為這種方式有助於檢測那些原先未被檢測出罹患糖尿病的婦女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專家小組依據數個分析糖尿病與懷孕關係的研究,在指引中針對妊娠糖尿病婦女提出以下建議: 1. 懷孕婦女在孕期24~28週之間應接受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   2. 建議患有糖尿病與有過重、肥胖等症狀的婦女在懷孕前進行減重。   3. 初期的妊娠糖尿病治療應包含醫療營養療養,並且每日運動30分鐘。   4. 如果上述改變生活習慣的作法仍無法改善病況,使用降血糖藥物是必要的。   5. 患有第一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女性必須進行完整的視力檢測,以確保未有因糖尿病而引起視網膜病變。     賀爾蒙健康網絡進一步補充:雖然每個女性都可能發展出妊娠糖尿病,但有些女性罹病的風險較高。例如:   1. 25歲以上的(35歲以上的女性風險更高)。   2. 非裔美人、西班牙裔、美裔印第安人以及亞裔美人。   3. 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女性。   4. 有前期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   5. 曾生下超過4,000公克寶寶的媽媽。   6. 家族病史中有第二型糖尿病史的女性。   資料來源: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68443.php        
+ read more
恐懼感使年輕乳癌患者接受不必要的乳房切除
2013.10.02
恐懼感使年輕乳癌患者接受不必要的乳房切除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納裘莉在今年5月公開表示,因有乳癌家族病史及帶有BRCA1基因突變,使得她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都很高,最後她選擇採取預防性措施切除雙邊的乳房。她的這項舉動也隨即引起各界討論是否該為了預防目的而進行乳房切除手術的問題。   最近一項來自美國Dana-Faber癌症中心的研究指出,雖然知道進行對側預防性乳房切除(contra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my)對改善存活率並沒有什麼幫助,但許多被確診單邊乳房罹癌的年輕女性還是會選擇做該手術,研究發現這是她們在缺乏足夠的風險效益資訊的情況下,出自於恐懼感與焦慮而做的決定。   研究對123名40歲以下、只有單邊乳房罹癌卻已切除雙邊乳房的女性進行調查,瞭解這些女性為何接受這個手術、手術的效益風險溝通狀況以及對手術結果的滿意度。   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女性雖知道對無乳癌易感基因突變的女性來說,切除雙邊乳房並不會改善存活率,但在研究中卻幾乎每個女性都回答會決定去做手術的原因,是想要以切除雙乳來避免癌細胞擴散到另一側的乳房,進而改善存活率。且無乳癌易感基因突變的單側乳癌女性患者自行估計,癌細胞在五年後可能會擴散到另一側的比例大約是10%,但實際發生的風險只有2~4%。因此,研究認為這些女性將對側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的效益過度擴大,且出於恐懼高估癌細胞蔓延擴散的風險。此外,多數女性也反應術後的外觀效果不如預期,以及超過四成認為她們的性意識變糟的狀況比她們想像的還要嚴重。   研究認為,這些結果強調了醫師向病患溝通手術效益及風險的重要性,只有當女性給予充足的資訊,瞭解手術的利弊,才能降低她們的焦慮。研究也提醒,對側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雖對多數女性患者的存活狀況改善沒有幫助,但對有易感基因突變,例如有BRCA1及BRCA2基因突變者,該手術的效益會比較大。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年輕女性心臟病鮮少出現胸痛症狀
2013.09.25
年輕女性心臟病鮮少出現胸痛症狀
  胸痛一般被視為心臟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但近日一項新研究卻指出,在55歲以下女性病患中有五分之一並未出現過胸痛症狀,這將不利於這個年齡層女性的心臟病診斷與治療。   這項由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所做研究分析1,015位因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S)就醫的病患資料,其中30%為55歲以下的女性。研究結果顯示,有19%的男性病患表示有胸痛症狀,但女性部分更少,僅有13.7%。   研究指出罹患ACS會出現非胸痛的其他症狀包括有虛弱、呼吸短促、躁熱、冒冷汗、及左手臂或左肩疼痛。在研究中,雖然無胸痛的女性病患出現其他症狀的機率,比會胸痛的女性病患低,但兩者ACS的嚴重性並無異。再者,若將同樣都沒有胸痛症狀的男女病患互相比較,則女性出現非胸痛的其他症狀比例還是比較高。   研究者認為,心臟病已不再像過去僅用胸痛、年紀與性別就可以作為評估診斷的指標,這項研究就呈現出年輕的女性ACS病患無胸痛卻有其他症狀,因此未來應針對過去未被瞭解的族群重新制訂新的評估標準,而醫療照顧人員也應對這些出現非典型症狀的年輕女性多加留意。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裝置子宮內避孕器 引起骨盆腔發炎的風險低
2012.11.26
裝置子宮內避孕器 引起骨盆腔發炎的風險低
  淋病或披衣菌感染是骨盆腔發炎(PID)的風險因子之一,因此無症狀感染的女性裝置子宮內避孕器(IUD)可能會增加骨盆腔發炎風險的問題,受到普遍關注。但近日一項美國研究卻指出,在裝子宮內避孕器之前無論是否已做過淋病或披衣菌篩檢,發生骨盆腔發炎的風險都非常低。   這項研究共計有57,728位女性參加,年齡在14-49歲,她們在2005-2009年間裝置子宮內避孕器。研究將這些女性以裝置子宮內避孕器與最近一次進行淋病與披衣菌篩檢的間隔時間區分為四組。   結果發現,女性在裝置子宮內避孕器的九十天內,被診斷出有骨盆腔發炎的風險為0.54%,其中以在裝設的前一天及前八周進行淋病或披衣菌篩檢者的風險最高,而沒有篩檢者則最低,顯示女性有無篩檢並未影響裝置子宮內避孕器後發生骨盆腔發炎的風險。   研究強調,女性會否發生骨盆腔發炎主要與從事高風險性行為有關,而非受使用何種避孕方式影響。同時,研究結果支持美國疾管局有關裝置子宮內避孕器須篩檢的建議,並認為女性在裝置避孕器的當天進行篩檢即可,若發現陽性結果應立刻給予適當治療。      資料來源:美國婦科產科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    
+ read more
紅斑性狼瘡增加妊娠毒血症風險
2012.11.06
紅斑性狼瘡增加妊娠毒血症風險
  早先已有研究指出紅斑性狼瘡及風濕性關節炎疾病將提高女性在懷孕期間發生妊娠毒血症的風險,妊娠毒血症的症狀為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及尿蛋白指數過高。近日一項針對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亦稱DMARD)與妊娠毒血症關係的研究,也再次確定過去的研究結論。   這項研究檢視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健康照護使用資料庫中,224,827位有或無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女性的306,831次懷孕紀錄,同時瞭解懷孕前後這些女性使用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炎止痛藥或類固醇藥的狀況。結果發現,紅斑性狼瘡女病患發生妊娠毒血症是無自體免疫疾病者的兩倍(相對風險為2.2),而服用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雖發現會提高該疾病風險,但數據未達統計意義,因此後續研究應持續關注這部分的關連性。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研究中所提到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成分種類包括methotrexate、hydroxycholorquine(台灣核准上市品名為必賴克廔膜衣錠)、etanercept(品名為恩博凍晶注射劑、恩博針筒裝注射劑)及adalimumab(品名為亞培復邁注射劑、亞培復邁針筒裝注射劑),有自體免疫疾病的女性應注意用藥狀況,主動與醫師討論藥物使用的相關風險問題。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顧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